靜網PWA視頻評論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5篇

2023年10月16日

- txt下載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5篇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


  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係
  ●勻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沿著直線運動,而且保持加速度不變,這種運動叫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分類: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
  實驗小車的v-t圖象是一條傾斜直線。由此可知,無論Δt取何值,無論在什麼時間階段,Δt對應的速度變化Δv都相同,即Δv/Δt不變,則物體的 加速度不變。所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傾斜直線。在數學函數圖象中,Δv/Δt叫做圖象的斜率,故v-t圖象的斜率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的加速度的大小。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2


  研究靜摩擦力
  1.當物體具有相對滑動趨勢時,物體間產生的摩擦叫做靜摩擦,這時產生的摩擦力叫靜摩擦力。
  2.物體所受到的靜摩擦力有一個限度,這個值叫靜摩擦力。
  3.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與接觸面相切,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4.靜摩擦力的大小由物體的運動狀態以及外部受力情況決定,與正壓力無關,平衡時總與切面外力平衡。0≤F=f0≤fm
  5.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fm=μ0?N(μ≤μ0)
  6.靜摩擦有無的判斷:概念法(相對運動趨勢);二力平衡法;牛頓運動定律法;假設法(假設沒有靜摩擦)。
  力的等效/替代
  1.如果一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另外幾個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麼這個力與另外幾個力可以相互替代,這個力稱為另外幾個力的合力,另外幾個力稱為這個力的分力。
  2.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力的替代,稱為力的合成與分解。求幾個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個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關係。
  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如果用表示兩個共點力的線段為鄰邊作一個平行四邊形,則這兩個鄰邊的對角線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切矢量的運算都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3


  1、萬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適用條件:可作質點的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若是兩個均勻的球體,r應是兩球心間距。(物體的尺寸比兩物體的距離r小得多時,可以看成質點)
  3、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中心天體質量M,天體半徑R,天體表面重力加速度g)
  (1)萬有引力=向心力(一個天體繞另一個天體作圓周運動時)
  (2)重力=萬有引力
  地面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軌道半徑可視為地球半徑)繞地球作圓周運動的衛星的線速度,在所有圓周運動的衛星中線速度是的。
  由mg=mv2/R或由==7.9km/s
  5、開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天體質量
  7、通過萬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計算環繞速度
  8、大於環繞速度的兩個特殊發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義)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4


  一、時刻與時間間隔的關係
  時間間隔能展示運動的一個過程,時刻只能顯示運動的一個瞬間。對一些關於時間間隔和時刻的表述,能夠正確理解。例如:第3s末、3s時、第4s初……均為時刻;3s內、第3s、第2s至第3s內……均為時間間隔。區別:時刻在時間軸上表示一點,時間間隔在時間軸上表示一段。
  二、路程與位移的關係
  位移表示位置變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只有當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等於路程。一般情況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三、運動圖像的含義和應用
  由於圖象能直觀地表示出物理過程和各物理量之間的關係,所以在解題的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在運動學中,經常用到的有x-t圖象和v—t圖象。
  1.理解圖象的含義:(1)x-t圖象是描述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規律。(2)v—t圖象是描述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2.了解圖象斜率的含義:(1)x-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2)v—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5


  1.電容定義: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Q與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勢U的比值,叫做電容器的電容
  C=Q/U,式中Q指每一個極板帶電量的絕對值
  ①電容是反映電容器本身容納電荷本領大小的物理量,跟電容器是否帶電無關。
  ②電容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電容的單位是法拉,簡稱法,符號是F。
  常用單位有微法(μF),皮法(pF)1μF=10-6F,1pF=10-12F
  2.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跟介電常數成正比,跟正對面積S成正比,跟極板間的距離d成反比。
  是電介質的介電常數,k是靜電力常量;空氣的介電常數最小。
  3.電容器始終接在電源上,電壓不變;電容器充電後斷開電源,帶電量不變。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6


  1.功
  (1)功的概念: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一段位移,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位移,是做功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
  (2)功的計算式: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的大小,等於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夾角的餘弦三者的乘積:W=Fscosα。
  (3)功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1J就是1N的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生lm位移所做的功。
  2.功的計算
  ⑴恆力的功:根據公式W=Fscosα,當00≤a<900时,cosα>0,W>0,表示力對物體做正功;當α=900時,cosα=0,W=0,表示力的方向與位移的方向垂直,力不做功;當900<α<1800时,cosα<0,W<0,表示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力做了功。
  (2)合外力的功:等於各個力對物體做功的代數和,即:W合=W1+W2+W3+……
  (3)用動能定理W=ΔEk或功能關係求功.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做功過程一定伴隨能量的轉化,並且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發生轉化。
  3.功和衝量的比較
  (1)功和衝量都是過程量,功表示力在空間上的積累效果,衝量表示力在時間上的積累效果。
  (2)功是標量,其正、負表示是動力對物體做功還是物體克服阻力做功.衝量是矢量,其正、負號表示方向,計算衝量時要先規定正方向。
  (3)做功的多少由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及力和位移的夾角三個因素決定.衝量的大小隻由力的大小和時間兩個因素決定.力作用在物體上一段時間,力的衝量不為零,但力對物體做的功可能為零。
  4.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點
  ⑴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時間內做的總功可能為正、可能為負、也可能為零。
  ⑵一對互為作用反作用的摩擦力做的總功可能為零(靜摩擦力)、可能為負(滑動摩擦力),但不可能為正。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7


  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
  從靜止出發,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運動模式,叫自由落體運動。
  自由落體運動是最典型的勻變速直線運動;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恆定的重力場。如不考慮大氣阻力,在該區域內的自由落體運動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並非指向地心),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只有在赤道上或者兩極上,自由落體運動的方向(也就是重力的方向)才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g≈9.8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自由落體運動的基本公式
  (1)Vt=gt
  (2)h=1/2gt^2
  (3)Vt^2=2gh
  這裡的h與x同樣都是指位移,一般在自由落體中用h表示數值方向的位移量。
  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先驅者
  對自由落體最先研究的是古希臘的科學家亞里士多德,他提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由物體本身的重量決定的,物體越重,下落得越快;反之,則下落得越慢。
  亞里士多德,前384年4月23日-前322年3月7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
  他的著作包含許多學科,包括了物理學、形上學、詩歌(包括戲劇)、生物學、動物學、邏輯學、政治、政府、以及_學。和柏拉圖、蘇格拉底(柏拉圖的老師)一起被譽為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是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學、政治和玄學。
  伽利略是義大利天文學家,也是世界物理學家。他於1564年誕生在義大利北部的比薩市,1642年1月8日去世,終年78歲。他畢生致力於科學事業,不僅為我們留下了時鐘、望遠鏡和眾多的科學專著,而且還為破除宗教迷信、科學偏見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伽利略在1638年寫的《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一書中指出: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論斷,一塊大石頭的下落速度要比一塊小石頭的下落速度大。假定大石頭的下落速度為8,小石頭的下落速度為4,當我們把兩塊石頭拴在一起時,下落快的會被下落慢的拖著而減慢,下落慢的會被下落快的拖著而加快,結果整個系統的下落速度應該小於8。但是兩塊石頭拴在一起,加起來比大石頭還要重,因此重物體比輕物體的下落速度要小。這樣,就從重物體比輕物體下落得快的假設,推出了重物體比輕物體下落得慢的結論。亞里士多德的理論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伽利略由此推斷重物體不會比輕物體下落得快。伽利略的假設推導法,對物理思維方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伽利略曾在的比薩斜塔做了的自由落體試驗,讓兩個體積相同,質量不同的球從塔頂同時下落,結果兩球同時落地,以實踐駁倒了亞里士多德的結論。但是後來經過歷史的嚴格考證,伽利略並沒有在比薩斜塔做實驗,人們卻還是把比薩斜塔當作對伽利略的紀念碑。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8


  力的圖示
  1.力的圖示是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定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2.圖示畫法:選定標度(同一物體上標度應當統一),沿力的方向從力的作用點開始按比例畫一線段,在線段末端標上箭頭。
  3.力的示意圖:突出方向,不定量。
  力的等效/替代
  1.如果一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另外幾個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麼這個力與另外幾個力可以相互替代,這個力稱為另外幾個力的合力,另外幾個力稱為這個力的分力。
  2.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力的替代,稱為力的合成與分解。求幾個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個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關係。
  3.實驗:平行四邊形定則:P58
  第四節力的合成與分解
  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如果用表示兩個共點力的線段為鄰邊作一個平行四邊形,則這兩個鄰邊的對角線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切矢量的運算都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合力的計算
  1.方法:公式法,圖解法(平行四邊形/多邊形/△)
  2.三角形定則:將兩個分力首尾相接,連接始末端的有向線段即表示它們的合力。
  3.設F為F1、F2的合力,θ為F1、F2的夾角,則:
  F=√F12+F22+2F1F2cosθtanθ=F2sinθ/(F1+F2cosθ)
  當兩分力垂直時,F=F12+F22,當兩分力大小相等時,F=2F1cos(θ/2)
  4.1)|F1—F2|≤F≤|F1+F2|
  2)隨F1、F2夾角的增大,合力F逐漸減小。
  3)當兩個分力同向時θ=0,合力:F=F1+F2
  4)當兩個分力反向時θ=180°,合力最小:F=|F1—F2|
  5)當兩個分力垂直時θ=90°,F2=F12+F22
  分力的計算
  1.分解原則:力的實際效果/解題方便(正交分解)
  2.受力分析順序:G→N→F→電磁力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9


  一、基本概念
  1、質點
  2、 參考系
  3、坐標系
  4、時刻和時間間隔
  5、路程: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
  6、位移: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動。可用從起點到末點的有向線段來表示,是矢量。位移的大小小於或等於路程。
  7、速度: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程度。
  分類平均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
  瞬時速度:
  與速率的區別和聯繫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標量
  平均速度=位移/時間,平均速率=路程/時間
  瞬時速度的大小等於瞬時速率
  8、加速度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程度
  定義:(即等於速度的變化率)
  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與速度的方向不確定。(或與合力的方向相同)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0


  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體的加速度等於物體速度變化(vt—v0)與完成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決定,而是由F、m決定。
  3.變化量=末態量值—初態量值……表示變化的大小或多少
  4.變化率=變化量/時間……表示變化快慢
  5.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且其速度均勻變化,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隨時間改變)。
  6.速度是狀態量,加速度是性質量,速度改變量(速度改變大小程度)是過程量。
  用圖象描述直線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象
  1.s-t圖象是描述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係的曲線。(不反映物體運動的軌跡)
  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標軸單位、物理意義不同)
  3.圖象中兩圖線的交點表示兩物體在這一時刻相遇。
  勻變速
  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
  1.v-t圖象是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歲時間變化關係的圖線。(不反映物體運動軌跡)
  2.圖象與時間軸的面積表示物體運動的位移,在t軸上方位移為正,下方為負,整個過程中位移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積的代數和。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1


  (1)滑動摩擦力: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相當於另一個物體滑動的時候,要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相對滑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說明:①摩擦力的產生是由於物體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
  A、兩個物體相互接觸;
  B、兩物體發生形變;
  C、兩物體發生了相對滑動;
  D、接觸面不光滑。
  ⅱ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並跟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說明:
  ①「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不能等同於「與運動方向相反」
  ②滑動摩擦力可能起動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μFN
  說明:①FN兩物體表面間的壓力,性質上屬於彈力,不是重力。應具體分析。
  ②μ與接觸面的材料、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無單位。
  ③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相對運動的速度大小無關。
  ⅳ效果: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但並不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
  ⅴ滾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滾動時產生的摩擦,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要小得多。
  (2)靜摩擦力:兩相對靜止的相接觸的物體間,由於存在相對運動的趨勢而產生的摩擦力。
  說明:靜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ⅰ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
  A、兩物體相接觸;
  B、相接觸面不光滑;
  C、兩物體有形變;
  D、兩物體有相對運動趨勢。
  ⅱ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並總跟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說明:
  ①運動的物體可以受到靜摩擦力的作用。
  ②靜摩擦力的方向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可以相反,還可以成任一夾角θ。
  ③靜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
  ⅲ靜摩擦力的大小:兩物體間的靜摩擦力的取值範圍0
  說明:
  ①靜摩擦力是被動力,其作用是與使物體產生運動趨勢的力相平衡,在取值範圍內是根據物體的「需要」取值,所以與正壓力無關。
  ②靜摩擦力大小決定於正壓力與靜摩擦因數(選學)Fm=μsFN。
  ⅳ效果: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的趨勢。
  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是解決力學問題的基礎,是研究力學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
  1、根據題意選取適當的研究對象,選取研究對象的原則是要使對物體的研究處理儘量簡便,研究對象可以是單個物體,也可以是幾個物體組成的系統。
  2、把研究對象從周圍的環境中隔離出來,按照先場力,再接觸力的順序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並畫出物體的受力示意圖,這種方法常稱為隔離法。
  3、對物體受力分析時,應注意一下幾點:
  (1)不要把研究對象所受的力與它對其它物體的作用力相混淆。
  (2)對於作用在物體上的每一個力都必須明確它的來源,不能無中生有。
  (3)分析的是物體受哪些「性質力」,不要把「效果力」與「性質力」重複分析。
  力分解問題的關鍵是根據力的作用效果畫出力的平行四邊形,接著就轉化為一個根據已知邊角關係求解的幾何問題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2


  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與位移、時間間隔相對應)
  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v是物體的位移s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其方向與物體的位移方向相同。單位是m/s。
  v=s/t
  瞬時速度(與位置時刻相對應)
  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時刻前後無窮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體在運動軌跡上過該點的切線方向。瞬時速率(簡稱速率)即瞬時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體的加速度等於物體速度變化(vt—v0)與完成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a=(vt—v0)/t
  2.a不由△v、t決定,而是由F、m決定。
  3.變化量=末態量值—初態量值……表示變化的大小或多少
  4.變化率=變化量/時間……表示變化快慢
  5.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且其速度均勻變化,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隨時間改變)。
  6.速度是狀態量,加速度是性質量,速度改變量(速度改變大小程度)是過程量。
  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
  1.萬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適用條件:可作質點的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若是兩個均勻的球體,r應是兩球心間距.(物體的尺寸比兩物體的距離r小得多時,可以看成質點)
  3.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中心天體質量M,天體半徑R,天體表面重力加速度g)
  (1)萬有引力=向心力(一個天體繞另一個天體作圓周運動時)
  (2)重力=萬有引力
  地面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軌道半徑可視為地球半徑)繞地球作圓周運動的衛星的線速度,在所有圓周運動的衛星中線速度是的。
  由mg=mv2/R或由==7.9km/s
  5.開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天體質量
  7.通過萬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計算環繞速度
  8.大於環繞速度的兩個特殊發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義)
  功、功率、機械能和能源
  1.做功兩要素: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位移
  2.功:功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負功之分,單位為焦耳(J)
  3.物體做正功負功問題(將α理解為F與V所成的角,更為簡單)
  (1)當α=90度時,W=0.這表示力F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時,力F不做功,
  如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滾動,桌面對球的支持力不做功。
  (2)當α
  如人用力推車前進時,人的推力F對車做正功。
  (3)當α大於90度小於等於180度時,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负功。
  如人用力阻礙車前進時,人的推力F對車做負功。
  一個力對物體做負功,經常說成物體克服這個力做功(取絕對值)。
  例如,豎直向上拋出的球,在向上運動的過程中,重力對球做了-6J的功,可以說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J的功。說了「克服」,就不能再說做了負功
  4.動能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表達式
  5.重力勢能是標量,表達式
  (1)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是相對於選取的參考面而言的。因此在計算重力勢能時,應該明確選取零勢面。
  (2)重力勢能可正可負,在零勢面上方重力勢能為正值,在零勢面下方重力勢能為負值。
  6.動能定理:
  W為外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m為物體質量,v為末速度,為初速度
  解答思路:
  ①選取研究對象,明確它的`運動過程。
  ②分析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和各力做功情況,然後求各個外力做功的代數和。
  ③明確物體在過程始末狀態的動能和。
  ④列出動能定理的方程。
  7.機械能守恆定律:(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沒有任何外力做功。)
  解題思路:
  ①選取研究對象----物體系或物體
  ②根據研究對象所經歷的物理過程,進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恆。
  ③恰當地選取參考平面,確定研究對象在過程的初、末態時的機械能。
  ④根據機械能守恆定律列方程,進行求解。
  8.功率的表達式:,或者P=FV功率:描述力對物體做功快慢;是標量,有正負
  9.額定功率指機器正常工作時的輸出功率,也就是機器銘牌上的標稱值。
  實際功率是指機器工作中實際輸出的功率。機器不一定都在額定功率下工作。實際功率總是小於或等於額定功率。
  10、能量守恆定律及能量耗散
  第一節認識運動
  機械運動:物體在空間中所處位置發生變化,這樣的運動叫做機械運動。
  運動的特性:普遍性,永恆性,多樣性
  參考系
  1.任何運動都是相對於某個參照物而言的,這個參照物稱為參考系。
  2.參考系的選取是自由的。
  (1)比較兩個物體的運動必須選用同一參考系。
  (2)參照物不一定靜止,但被認為是靜止的。
  質點
  1.在研究物體運動的過程中,如果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問題中可以忽略是,把物體簡化為一個點,認為物體的質量都集中在這個點上,這個點稱為質點。
  2.質點條件:
  (1)物體中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物體做平動)
  (2)物體的大小(線度)<<它通过的距离
  3.質點具有相對性,而不具有絕對性。
  4.理想化模型:根據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需要,抓住問題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使複雜的問題得到簡化。(為便於研究而建立的一種高度抽象的理想客體)
  第二節時間位移
  時間與時刻
  1.鐘錶指示的一個讀數對應著某一個瞬間,就是時刻,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某一點。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稱為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
  △t=t2—t1
  2.時間和時刻的單位都是秒,符號為s,常見單位還有min,h。
  3.通常以問題中的初始時刻為零點。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但不能完全確定物體位置的變化,是標量。
  2.從物體運動的起點指向運動的重點的有向線段稱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學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稱為標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稱為矢量。
  4.只有在質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是,位移的大小等於路程。兩者運算法則不同。
  第三節記錄物體的運動信息
  打點記時器:通過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來記錄物體運動信息的儀器。(電火花打點記時器——火花打點,電磁打點記時器——電磁打點);一般打出兩個相鄰的點的時間間隔是0.02s。
  第四節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與位移、時間間隔相對應)
  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v是物體的位移s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其方向與物體的位移方向相同。單位是m/s。
  v=s/t
  瞬時速度(與位置時刻相對應)
  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時刻前後無窮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體在運動軌跡上過該點的切線方向。瞬時速率(簡稱速率)即瞬時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第五節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體的加速度等於物體速度變化(vt—v0)與完成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決定,而是由F、m決定。
  3.變化量=末態量值—初態量值……表示變化的大小或多少
  4.變化率=變化量/時間……表示變化快慢
  5.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且其速度均勻變化,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隨時間改變)。
  6.速度是狀態量,加速度是性質量,速度改變量(速度改變大小程度)是過程量。
  第六節用圖象描述直線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象
  1.s-t圖象是描述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係的曲線。(不反映物體運動的軌跡)
  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標軸單位、物理意義不同)
  3.圖象中兩圖線的交點表示兩物體在這一時刻相遇。
  勻變速
  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
  1.v-t圖象是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歲時間變化關係的圖線。(不反映物體運動軌跡)
  2.圖象與時間軸的面積表示物體運動的位移,在t軸上方位移為正,下方為負,整個過程中位移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積的代數和。
  牛頓第一定律
  定義: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慣性
  1、定義:物體具有的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
  2、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慣性不是一種力。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
  3、慣性的大小隻由物體本身的特徵決定,與外界因素無關。
  4、慣性是不能被克服的,但可以利用慣性做事或防止慣性的不良影響。
  5、不要把慣性概念與慣性定律相混淆。慣性是萬物皆有的保持原運動狀態的一種屬性,慣性定律則是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定律。
  運動狀態
  1、運動狀態指的是物體的速度
  速度是是矢量,速度不變則運動狀態不變,速度改變運動狀態也就改變了,所以運動狀態不斷改變的物體總有加速度。
  2、力是使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3、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
  一、形變
  1、形變:物體的形狀或體積的改變。
  2、形變的種類:彈性形變(撤去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外力後能恢復原來形狀的物體的形變)範性形變(撤去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外力後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物體的形變)3、彈性限度:若物體形變過大,超過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後,無法恢復原來的形狀,這個限度叫彈性限度。
  二、彈力
  1、定義:發生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會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的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2、產生條件:
  (1)兩物體必須直接接觸,
  (2)量物體接觸處有彈性形變(彈力是接觸力)。
  3、方向:彈力的方向與施力物體的形變方向相反。
  4、彈力方向的判斷方法
  (1)彈簧兩端的彈力方向,與彈簧中心軸線重合,指向彈簧恢復原狀的方向。其彈力可為拉力,可為壓力;對彈簧秤只為拉力。
  (2)輕繩對物體的彈力方向,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即只為拉力。
  (3)點與面接觸時彈力的方向,過接觸點垂直於接觸面(或接觸面的切線方向)而指向受力物體。
  (4)面與面接觸時彈力的方向,垂直於接觸面而指向受力物體。
  (5)球與面接觸時彈力的方向,在接觸點與球心的連線上而指向受力物體。
  (6)球與球相接觸的彈力方向,沿半徑方向,垂直於過接觸點的公切面而指向受力物體。
  (7)輕杆的彈力方向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杆可提供拉力也可提供壓力。
  (8)根據物體的運動情況,動力學規律判斷.
  說明:
  ①壓力、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接觸面(若是曲面則垂直過接觸點的切面)指向被壓或被支持的物體。
  ②繩的拉力方向總是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③杆既可產生拉力,也可產生壓力,而且能產生不同方向的力。這是杆的受力特點。杆一端受的彈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5、彈力的大小:與形變量有關,遵循胡克定律。
  ①彈簧、橡皮條類:它們的形變可視為彈性形變。
  三、胡克定律:
  (在彈性限度內)F=kx
  上式中k叫彈簧勁度係數,單位:N/m,跟彈簧的材料、粗細,直徑及原長都有關係;由彈簧本身的性質決定。X是彈簧的形變量(拉伸或壓縮量)切不可認為是彈簧的原長。
  四、彈力有無判斷
  (1)拆除法:即解除所研究處的接觸,看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
  若不變,則說明無彈力;若改變,則說明有彈力。
  (2)假設法:假設在接觸處存在彈力,做出受力圖,
  再根據力和運動關係判斷是否存在彈力。
  (3)根據力的平衡條件來判斷。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3


  1、電場線:用來形象描述電場的假想曲線,是由法拉第引入的。
  理解:①、起始於正電荷(無窮遠處),終止於負電荷(無窮遠處),不是閉合曲線,不相交。
  ②、電場線上一點的切線方向為該點場強方向。
  ③、電場線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場強的大小。
  ④、勻強電場的電場線是平行等距的直線。
  ⑤、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逐點降低,是電勢最低最快的方向。
  ⑦、電場線並非電荷運動的軌跡。
  2、等勢面:電勢相等的點構成的面有以下特徵;
  ①在同一等勢面上移動電荷電場力不做功。
  ②等勢面與電場力垂直。
  ③電場中任何兩個等勢面不相交。
  ④電場線由高等勢面指向低等勢面。
  ⑤規定:相鄰等勢面間的電勢差相差,所以等勢面的疏密反映了場強的大小(勻強點電荷電場等勢面的特點)
  ⑥幾種等勢面的性質
  A、等量同種電荷連線和中線上
  連線上:中點電勢最小
  中線上:由中點到無窮遠電勢逐漸減小,無窮遠電勢為零。
  B、等量異種電荷連線上和中線上
  連線上:由正電荷到負電荷電勢逐漸減小。
  中線上:各點電勢相等且都等於零。
  3、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的關係:
  ①、通過電場力做功說明: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
  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大。
  ②、正電荷:順著電場線移動時,電勢能減小。
  逆著電場線移動時,電勢能增加。
  負電荷:順著電場線移動時,電勢能增加。
  逆著電場線移動時,電勢能減小。
  ③、求電荷在電場中A、B兩點具有的電勢能高低
  將電荷由A點移到B點根據電場力做功情況判斷,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電荷在A點電勢能大於在B點的電勢能,反之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電荷在B點的電勢能小於在B點的電勢能
  ④、在正電荷產生的電場中正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正,負電荷在任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負。
  在負電荷產生的電場中正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負,負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正。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4


  1.物質與運動
  世界是物質的,而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恩格斯說:「運動,就它被理解為存在方式,被理解為物質的固有屬性這一最一般的意義來說,囊括宇宙中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從單純的位置變動起直到思維。」運動是標誌一切事物和現象的變化及其過程的哲學範疇。
  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物質是運動著的物質,脫離運動的物質是不存在的,設想不運動的物質,將導致形上學。另一方面,物質是一切運動變化和發展過程的實在基礎和承擔者,世界上沒有離開物質的運動,任何形式的運動,都有它的物質主體,設想無物質的運動,將導致唯心主義。
  2.運動與靜止
  物質世界的運動是絕對的,而物質在運動過程中又有某種暫時的靜止,靜止是相對的。靜止是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下的穩定狀態,包括空間位置和根本性質暫時未變這樣兩種運動的特殊狀態。運動的絕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變動性、無條件性。靜止的相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穩定性、有條件性。運動和靜止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無條件的絕對運動和有條件的相對靜止構成了事物的矛盾運動。只有把握了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係,才能正確理解物質世界及其運動形式的多樣性,才能理解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3.時間和空間
  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物質運動與時間和空間的不可分割證明了時間和空間的客觀性。
  時間是指物質運動的持續性、順序性,特點是一維性。
  空間是指物質運動的廣延性、伸張性,特點是三維性。
  物質運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的,沒有離開物質運動的「純粹」時間和空間,也沒有離開時間和空間的物質運動。具體物質形態的時空是有限的,而整個物質世界的時空是無限的;物質運動時間和空間的客觀實在性是絕對的,物質運動時間和空間的具體特性是相對的。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物質、運動、時間、空間具有內在的統一性。
  4.時間與時刻
  1.鐘錶指示的一個讀數對應著某一個瞬間,就是時刻,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某一點。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稱為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
  △t=t2—t1
  2.時間和時刻的單位都是秒,符號為s,常見單位還有min,h。
  3.通常以問題中的初始時刻為零點。
  5.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但不能完全確定物體位置的變化,是標量。
  2.從物體運動的起點指向運動的重點的有向線段稱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學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稱為標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稱為矢量。
  4.只有在質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是,位移的大小等於路程。兩者運算法則不同。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5


  一、質點
  1、定義:用來代替物體而具有質量的點。
  2、實際物體看作質點的條件: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相對於所要研究的問題可以忽略不計時,物體可看作質點。
  二、描述質點運動的物理量
  1、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為一線段,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於一點。與時間對應的物理量為過程量,與時刻對應的物理量為狀態量。
  2、位移:用來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路程是標量,它是物體實際運動軌跡的長度。只有當物體作單方向直線運動時,物體位移的大小才與路程相等。
  3、速度:用來描述物體位置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運動物體的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時速度:運動物體在某時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時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測量(實驗)
  ①原理:當所取的時間間隔越短,物體的平均速度v越接近某點的瞬時速度v。然而時間間隔取得過小,造成兩點距離過小則測量誤差增大,所以應根據實際情況選取兩個測量點。
  ②儀器:電磁式打點計時器(使用4∽6V低壓交流電,紙帶受到的阻力較大)或者電火花計時器(使用220V交流電,紙帶受到的阻力較小)。若使用50Hz的交流電,打點的時間間隔為0。02s。還可以利用光電門或閃光照相來測量。
  4、加速度
  (1)意義:用來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義:其方向與Δv的方向相同或與物體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當a與v0同向時,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當a與v0反向時,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與速度沒有必然的聯繫。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5篇】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