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女性調養脾胃 先要養心情

2023年09月07日

- txt下載

中醫認為,「人以胃氣為本」,「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可見,脾胃對人體健康來說非常重要。那麼,怎樣養脾胃最正確、最健康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養脾胃先養心情
首先,脾胃是有「感情」的,「情志養生」也是養脾胃。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有這樣的體會:心情抑鬱、情緒低落時,會茶飯不思,而放鬆的環境和愉快的心情則會使你胃口大開。臨床發現,在胃病患者中,追溯病史會發現約七成跟情緒有關,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還發現,胃功能失調者,患抑鬱症等各類情緒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3.1倍至4.4倍。由於「情緒」變化常可引發胃腸功能的改變,所以胃被稱為人體情緒變化的「晴雨表」。
中醫學很早就認識到「情志傷胃」,古代先賢對於胃病的治療多重「調節情緒」。據載,宋代有個文學家叫秦官,得了胃病,情緒不好,他的一個朋友拿著王維的畫來拜訪,說:「天天看這幅畫,胃病肯定會好!」他充滿懷疑,但朋友面子不好駁,就每天躺在床上看那幅畫,看到畫中山清水秀的美景,畫上題的優美詩詞,心情變得非常好,好像身臨其境,過了一段時間,胃病果然好了。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情緒對脾胃具有重要影響,所以要養脾胃,先養心情。
五穀飲食,好脾胃
其次,脾胃者,倉廩之官也,飲食養生從養脾胃開始。在五行中,脾屬土,土位居中央,四方兼顧,「土」的含義就在於能生化萬物。脾與胃共同參與飲食消化吸收。「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將脾胃的受納運化功能比作倉廩,可攝入食物,並輸出水谷精微以化生氣血,輸布全身。人以水谷為本,胃主受納水谷。故養脾胃最好的莫過於五穀。《黃帝內經》講:「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意思就是穀物(主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類等都是作為輔助,發揮補益作用。但當下人們對五穀的重視卻相當不夠,且不說為了減肥不吃主食的美女們大有人在,甚至很多聚會上,由於吃菜已吃飽了,主食常被取消。長期如此,對脾胃則是嚴重損傷。
養脾胃不僅要多吃五穀糙米,還要注意飲食有節和多樣化,順應四時,各種美味食物,如粳米、糯米、鍋巴、番薯、薏苡仁、飯豇豆、白扁豆、牛肉、牛肚、鯽魚、鱸魚、大棗、蓮子肉、花生、栗子、藕、香菇、高粱、玉米、豇豆、馬鈴薯、芋頭、麵筋、花菜、大白菜、胡蘿蔔、薺萊等,練就「十八般武藝」,把這些做得色香味俱全,每天打造好胃口,當然也不要過飽,不吃冰冷食物,呵護脾胃之氣,關鍵在於長期堅持。
適當勞作增強脾胃
同時,脾主四肢,適當的體育鍛鍊,就是養脾胃。《素問-太陰陽明論》載:「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說明脾胃之氣將水谷精微輸送至四肢,才能發揮四肢正常生理活動。藥王孫思邈認為「養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小勞就是適當勞作。他年輕時常常荷鋤挎簍,長途跋涉,步入深山老林採藥。晚年在居住地開闢一個藥圃,栽培各種藥用植物,仍堅持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
從中醫學角度出發,經絡系統分布人體四肢,故適當的體育鍛鍊可促進經氣運行,反作用於人體脾胃,使脾胃功能增強。一般來說脾胃功能強的人,四肢肌肉也比較發達,而對女性來說,脾胃健康的人胸部通常比較豐滿,因為胃經的循行路線即經過乳頭,脾胃功能強健,胃經經氣充足,對胸部的發育和豐滿曲線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你脾胃功能不好,不妨鍛鍊,尤其是腿部,對小腿上的脾經起到很好的緊松刺激作用。日本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多動腳趾可以養脾胃。其實,這個觀點在我國傳統醫學中很早就有論述。中醫認為,人體的各腳趾都與臟腑相通:肺、大腸屬金,對應大趾;脾、胃屬土,對應二趾;心、小腸屬火,對應三趾;肝、膽屬木,對應四趾;腎、膀胱屬水,對應五趾。腳趾位於人體的末端,遠離心臟,足尖部的血液循環較差。足趾產生病理的改變會通過經絡反饋到相應的臟腑。故脾胃虛弱的人經常活動腳趾,可使體內氣血通暢、陰陽平衡、扶正祛邪。如注意保健二趾,就能起到調養脾胃的作用。
可見,養脾胃,重在養心,同時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