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農村清明節習俗

2023年09月24日

- txt下載

在我國傳統的曆法中,「清明」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一般在公曆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農事重要節令。「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時至清明,春意漸濃,氣溫開始升高;「清明前後,點瓜種豆」萬物復甦,草木繁茂,進入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據《歲時百問》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與春節、端午、中秋同為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是一年之中比較隆重的節日,主要是紀念先祖和迎接春天的到來。從這天起,人們忙著著手新一年的勞作,創造美好的生活,有溫故知新之意。
「清明不回厝無祖」,指的是清明節不回家掃墓的人就等於沒有祖先,即使在外生活窘困或事務繁忙,這一天也想方設法回家掃墓。在我們安丘,一般分為「培土」和「上墳」兩種掃墓儀式。「培土」又叫掃墓、培墓、祭掃或修墓。冬至後105天謂之「一百五」,即清明節前二天,為人們給故去的先輩修墓培土的日子,有「今日一百五,上林去培土」之說。早上,在太陽未出來之前,人們由一家的長輩率領,帶著钁頭,鐵杴到自己家烈祖烈宗的墳墓上掃墓。先把墳上的荒草清除一下,再到墳附近有結摟草的地方挖取墳頭,即挖一塊圓錐狀帶草皮的土塊作為新的墳頭,這樣一年就不能再動墳上的土了,特別是墳頭。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許多家庭還為故去的先輩選擇清明節立紀念碑。「上墳」又稱祭墓、祭拜或壓紙。大多選擇「大寒食」(清明節前一天)下午上墳。祭拜時,在墓前供奉餑餑、餶餷(即餃子)、紙錢和燒酒壺,先在墳頭上壓燒紙,然後燒紙錢,最後在紙灰上灑酒(稱奠酒),跪地三叩首,點放幾個爆仗或放支鞭炮,禮畢回家。路上還要向遇到的孩子們分餶餷,意為先輩留下的吉食,象徵「祖德流芳」。記得剛加入少先隊時,我還是中隊的旗手,老師帶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聽老前輩們講革命故事,也是選在清明節前。
「清明節」又稱「小寒食」,前兩天忙著敬先祖,今天輪到大家過節了。家家戶戶門口都要插青,即折一些新鮮的側柏樹枝和吐蕾的柳枝,在清明節早上,把這些側柏枝和柳枝每幾根組合在一起,插在大門口、屋門口和豬欄門口左右兩側的上方,一是避邪,二是預示春天到來了。在安丘農村,還有在室內插青的習俗,即用柳枝、側柏枝和老公花扎個花束,吊在鍋台之上的屋笆上。兒童們還要戴柳帽,做柳哨。這些習俗損壞了大量的側柏和柳樹,很多側柏、柳樹在清明節被折騰的不成樣子。舊時,寒食節斷煙禁火,只吃涼的食品。到了清明這一天,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始生火做飯。宋代詩人王禹俏在《清明》一詩中就有「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的詩句。在我們安丘農村,清明節人們還有三項活動。
清明節第一個活動就是吃雞蛋(取吉誕之意)。記得小時候,在清明節前貨郎們走街串巷,用染料換廢品。每個家庭都換上幾小包,主要有紅的、綠的、紫的,用於染煮熟的雞蛋、鵝蛋,孩子們比誰的蛋大,誰的顏色好看。要好的小朋友還有互換彩蛋的禮儀。聽話的孩子,偏心的媽媽會多分一個,大都讓其躲到旮旯里去吃,防止其他兄弟姊妹看見(當時農村生活比較拮据,多吃個雞蛋就比較奢望了)。清明節早上要喝酒,醬燒雞蛋是每家不可缺少的一個主菜,主食是吃白麵餅(日子不寬裕的戶,吃的是白麵包地瓜麵餅),餅卷雞蛋再撒上一點點細鹽面,吃起來的確是別有風味。
清明節第二個活動就是盪鞦韆。清明節前,大人都給孩子們吊個鞦韆(又叫悠千),物料不夠大家湊,東家出檁條,西家出繩索,協作聯辦,供孩子們遊玩。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空場自費架個鞦韆,供鄰里的孩子共同遊玩,盪鞦韆的姿勢很多,有站著盪的,也有坐著盪的,還有些老年人都來過把鞦韆癮,那種和諧的場面叫人流連忘返,記憶猶新。記得大集體時,有些大隊或生產隊還架個轉鞦韆,青年們都參入這項活動,有些青年、姑娘還出莊盪鞦韆,甚是熱鬧。盪鞦韆活動一般持續10天左右的時間,期間還有拔河、踢毽子、放風箏等娛樂項目。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