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中藥法象藥理學說淺述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載


【摘要】
利用法象藥 理學 說 研究 並揭開更多的中藥奧秘,為 現代 臨床服務。
【關鍵詞】取象比類;法象藥理;法象用藥
  Abstract: Making use of study on pharmacological method state theory for exposing more TCM pround mystery and better serving modern clinic.
  Key words: comparative state; pharmacological method state; medication
著名的 科學 家錢學森曾提出「唯象的中醫學」概念,認為中醫完全是從現象來 總結 、概括,而得出的系統的 理論 [1]。
  1 取象比類
隨著對中醫思維方式研究的不斷 發展 ,唯象理論得到了進一步的重視,所謂唯象理論就是中醫的「取象比類」,也就是獲取某一類或幾類事物的「象」,然後把這種「象」進行「比類」——類比、推理,得出一定結論的思維 方法 [1]。
「取象比類」一詞出自《周易》,其中象有兩種涵義:一是指卦相,即八卦和六十四卦;二是指物象,即八卦所象徵的事物和六十四卦構成的物象。「取象比類」就是取八卦的象和他們所象徵的事物進行運思,借某種直觀的形象作為誘導物,觸類旁通、引思聯想,經過推導而得出相關的結論。《內經》曰:「天地萬物者,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援物比類,化之冥冥」,「不引比類,是知不明」,也就是常說的「取象比類」。「取象比類」的思維方法是古人的智慧結晶。
「取象比類」是中醫邏輯思維的基礎。中醫的理論體系源遠流長,幾千年來由於歷代醫家悉心的臨床觀察和診療實踐的升華,形成了中醫獨特的理論體系,使我們能參照前人的經驗並 應用 於現代臨床。「取象比類」的方法在中醫理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中醫理論中的「取象比類」和現代控制論中的同構理論都是一種類比推理,中醫的「取象比類」方法就是一種原始的同構方法,運用類比推理即「取象比類」推測說明陰陽、五行和人體各種生理、病理現象等,在中醫學中是比比皆是,不勝枚舉[2]。如中醫基礎理論之一五行學說的歸屬理論,就是「取象比類」推論演繹的具體體現。按五行各原始特性的原理, 自然 之木具有升發、條達之性,據邏輯推斷,凡具有此類特性或類似此特性的事物或現象歸屬於木行。以春季而言,此季是萬物生長旺盛的季節,日非一日,蒸蒸日上,這正與木之升發特性相近,理應歸屬木行。再如東方是日、月冉冉升起的地方,這也與木的特性恰好相似,而東方也就歸屬於木,諸如此理,不一勝數。中醫取象比類法在中藥理論中,作為一種獨立的藥性概念提出,即為法象藥理。
  2 法象藥理
  2.1 法象理論 歷史 淵源
  法象理論初步形成於宋代,當時受到宋儒理學的 影響 ,大興探討藥理之風。北宋末年的《聖濟經》可為代表。在其「藥理篇」一卷中就反映出當時的醫藥學者,觀察動、植物之本性,探究物理造化之玄機,總結出「萬物皆有法象」的思想,並對藥物的藥理作用進行推衍。法象理論興盛於金元時期。宋代的藥理研究,擴展了金元醫家的學術視野。金元時期雖未出現代表性的大型綜合本草著作,但各路醫家風格各異,多重實用,使此時的本草學具有臨床藥物學的特徵。在法象理論發展方面,當推李東垣的《藥類法象》和《用藥心法》,張元素的《珍珠囊》和《醫學啟源》,他們在宋人的基礎上進一步探求藥物奏效的原理,以藥物形、色、氣、味、體為主幹,利用氣化、運氣和陰陽五行學說,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藥理模式,極大地豐富了中藥的藥理 內容 ,使臨床由經驗用藥向理論用藥邁進了一步。
  2.2 「藥類法象」與法象用藥
  中藥的藥類法象理論模式,是把藥物的基本性能、功效應用與其氣味厚薄、陰陽寒熱、採收時月、質地色澤、入藥部位以及藥材生熟等聯繫起來,認為物從其類,同形相趨,同氣相求。如有「皮以治皮、節以治骨,核以治丸」,「子能明目」,以及「蔓藤舒筋脈,枝條達四肢」等多種說法。如五皮散治皮水,《成藥便讀》雲其「皆用皮者,因病在皮,以皮行皮之意」,藉以說明藥用部位與病位的療效關係。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