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袒胸女著男:唐朝女性服飾的兩大特色!

2023年08月06日 - txt下載
唐朝是我國古代王朝中的鼎盛朝代,與漢朝並稱「強漢盛唐」,其國祚綿延至二百八十九年。這一時期政治穩定,物質經濟發達,文化自信而繁榮,唐朝與其他各國、各民族交往頻繁。這種與胡民族之間的交通使得唐文化呈現出兼收並蓄的特點,也造成了唐代服飾明顯的胡漢交融特徵。
1、
唐代女性的常服是襦、裙和岥子的統一,在她們眾多的時世妝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袒胸裝,歷代女子從未如唐代女性一般大膽、開放,追求天性解放,可以說袒胸裝就是盛唐女性的標誌了。
唐代女子在穿袒胸糯服時,不著中單,將下裙高提至胸部並用帶子系紮好,這樣一來就將脖頸甚至是大半個胸部都暴露在外了。這種服飾大膽得令人咋舌,即使與現代的袒露之風相比較也不逞多讓。
唐詩中有很多描寫袒胸裝的詩句。白居易《新樂府之上陽白髮人愍怨曠也》一詩將女子胸前的肌膚比作美玉。「皆雲入內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
韓偓《席上有贈》:「鬢垂香頸雲遮藕,粉著蘭胸雪壓梅。」既點明女子身著袒胸裝,也是在讚嘆女子裸露的肌膚欺霜賽雪。他的《余作探使以繚綾手帛子寄賀因而有詩》:「解寄繚綾小字封,探花筵上映春叢。黛眉印在微微綠,檀口消來薄薄紅。緶處直應心共緊,砑時兼恐汗先融。帝台春盡還東去,卻系裙腰伴雪胸。」
歐陽炯《南鄉子》記載:「二八花鈿,胸前如雪臉如蓮,耳墜金鐶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頭招遠客。」更有名的一首詩是《逢鄰女》:「日高鄰女笑相逢,慢束羅裙半露胸。莫向秋池照綠水,參差羞殺白芙蓉。」唐詩將袒胸裝女子艷麗的體態細緻地展現出來。
唐代的袒胸裝有一個繼承發展的過程,它不是一開始就出現的,也不是一開始就達到半遮半掩的程度的。女裝上衣露胸在北朝就己經出現了,比如山西大同北魏司馬金龍墓和河南安陽北齊范粹墓中均有袒胸女俑出現。范粹墓出土的女俑中有7件「頭梳雙髻,袒胸,著長裙」,另外有2件跪坐女俑「梳高髻,上胸略袒,下著長裙垂地。」
初唐燕妃墓里有一件十二扇屏風畫,其中有一個袒胸裝女子,「墓室外的墓道部分由於描繪壁畫等,至少在封閉前或祭祀中具有短暫的展示作用。」這說明在具有展示作用的墓壁畫中,袒胸裝是為當時社會所接受的,否則也不會將袒胸裝女性繪畫在嚴肅的喪葬墓畫中。
初唐段簡璧墓天井壁畫中的侍女們上身穿著小袖襦衫,帛掩身,下身穿著修長的條紋裙,圖中的侍女並未見到胸部的線條輪廓,條紋裙一直上提將整個胸遮掩起來,但露出脖頸以下大片肌膚,可見初唐時期雖有袒露風尚,但開放風氣還沒有那麼濃烈。
到了武周時期,在永泰公主、懿德太子和章懷太子墓室壁畫中,女侍形象中的袒胸裝進一步發展,她們的裙子也己經變得寬緩,並且裙子的腰線下移,勾勒出胸部線條。這三個墓己經接近盛唐時期,女性的袒胸裝達到了半遮半掩的程度,與唐詩《贈美人四首》「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樣刀」相符。
景龍二年(708)韋浩墓中有一侍女,頭梳螺髻,身著窄袖小襦,胸部微露,帛披體,下著紅裙,也描繪了袒胸女性形象。此外山西薛儆墓石槨上也有袒胸裝侍女,其雙乳半掩,胸部輪廓線清晰可見。吐魯番阿斯塔那張禮臣墓中的屏風絹畫舞女亦著袒胸裝起舞,可見袒胸裝也流行在女伎舞女中。
由此可見,女性的袒胸裝承襲於北朝風俗,等到了唐朝,女性的自我意識更加解放,袒胸裝在宮廷貴族女性中愈加流行,到了武周和中宗、睿宗時期達到鼎盛。
女性的袒胸之風是特定歷史時期文化觀念的風俗形態表現,反映了唐代女性對審美的追求與自我肯定,但這種袒胸裝是女性在門戶之內的穿著,是居家之服,而不是出行裝。
唐代女裝的袒露雖然開始於取悅男性,但是她們逐漸突破了自我身份的藩籬,開始主動地展示自身的美感,認可自身的女性性別身份,從「女為悅己者容」到「女為己悅而容」。
2、
「女著男裝」,顧名思義就是女子穿著男子的服飾,但是女著男裝和女扮男裝,兩個概念其實有著本質區別。這種差別,主要體現在婦女穿著男裝的主觀動機方面。前者是通過假借男子服飾來掩蓋自身的性別身份,天然地將自己置於男性附庸之下,是一種傳統道德束縛下的被動要求;後者卻是張揚個性,以自身審美為出發點,主動地展示自己,從而影響了社會風潮,讓女著男裝成為時尚。
唐代男子服飾的典型式樣就是上著幞頭,身穿圓領或者翻領袍衫,下身穿緊口條紋褲,腳踏長靴,相比女裝的寬大這種裝束貼身、靈活,便於活動,受到女性的喜愛與模仿。
《舊唐書·輿服志》記載:「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內外,斯一貫矣。」《中華古今注》記載:「至天寶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內外一體也。」
太平公主就曾在唐高宗面前作男兒打扮,「高宗嘗內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帶、皂羅折上巾,具紛礪七事,歌舞於帝前。帝與武后笑曰:『女子不可為武官,何為此裝束?』」這也說明了女著男裝的風氣在唐初就己經出現。
唐代墓室壁畫中著胡服男裝的侍女形象非常普遍,如陝西乾縣永泰公主墓中穿圓領小袖長衣,佩蹀躞帶的侍女,還有穿窄袖圓領袍,小口褲的女官;西安南里王村韋洞墓里的侍女亦穿圓領小袖長衣;初唐《擄國夫人游春圖》中也可以看到騎馬出遊的男裝貴婦;《都督夫人禮佛圖》中有三個裨女穿著男裝,她們著圓領袍,束帶,裹「透額羅」,但不戴首服;晚唐莫高窟第17窟中的近事女也身著丈夫靴衫,腰系軟帶。
我們通過唐代昭陵墓室壁畫可以總結出女侍男男裝的三種形制:第一種,女子頭戴幞頭,上身穿圓領袍衫,下著小口褲,完全做一男兒打扮,如果不是通過其臉部線條和體態容易將她看成男子;
第二種,女子頭戴幞頭,身穿翻領袍;第三種,女子頭梳雙刀半翻髻,身著翻領袍,下身亦著小口褲,我們通過她的髮飾可以很確定地判斷出她的性別。
袍是漢族男子的傳統服飾,在戰國時就己經出現,至唐代時己經成為各階層男子的經典服飾了,而翻領袍是典型的胡服,所以唐代女子的男裝主要是假借男子的袍衫或者胡服中的翻領袍。
有時女子在著男裝時不一定全身皆做男兒打扮,而是會梳髮髻和化妝,這說明她們服男裝不是為了遮掩自己的性別,而是追求新異,這一點是迥異於唐以後的男裝女子的。
女子所穿男服中的圓領或者翻領的缺胯袍衫、靴子都是吸收胡服因素後演變而成的漢族服飾,在漢族傳統的服飾體系中,男女服裝有著明確而嚴格的界限,男女服飾不能同服、混服。
漢族服飾的實用性與政治性是不可劃分的,甚至於其政治、等級的作用還要高於實用性,而胡服首重實用性,男女服飾之間沒有嚴格劃分的界限,不排斥男女通服,正是胡服這種可以男女同服的服飾傳入中原,與傳統的漢族服飾融合,模糊了漢族服飾的等級性與政治性,在被唐代女子穿服後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為她們彰顯個性客觀上也為衝擊封建禮教提供了載體,使得唐代女著男裝成為一種社會風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