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獨特的蒙古族草原美食

2023年08月06日 - txt下載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的蒙古民族,不僅創造了代表中華文化之一的草原文化,同時也創造出了別具風格的飲食文化,那就是草原蒙餐文化。
草原蒙餐,顧名思義,是草原蒙古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的飲食品類,以及由此衍生的飲食文化、飲食習慣、飲食傳統及禮俗等。草原蒙餐經過幾千年的演變,以及在傳承草原悠久文明的基礎上,已經逐步發展形成了一整套特有的體系。
蒙古民族是一個賦有詩意的民族,他們精於畜牧之道,這成為他們飲食習俗的「基因」,創造出了獨具一格的飲食文化。有專家考證,名揚天下的韓國燒烤就是源自中國元代的蒙式燒烤,至今在日本札幌和中國香港的繁華鬧市區都有「成吉思汗鐵板燒飯莊」。蒙古人很早就知道如何科學膳食,如何自我保健。獨特的飲食文化,造就了蒙古人強悍的體格。
草原蒙餐文化博大精深,具有草原風格和遊牧文化特點,其充分體現了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和諧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強調自由更注重集體力量,繼承傳統更注重創新的獨立的飲食文化特點。
草原蒙餐文化的特點
取之自然,保護自然,拒絕污染。蒙古族食物來自大草原,肉食、奶食是在天然大草原上放牧畜群從家畜身上獲得的。他們在捕殺利用的同時更注重保護,以永續利用。野菜,是草原上自然生長的可食用的野生植物,有的含生物鹼,有的含特殊蛋白質,很多植物還有藥用價值,對於野生植物,用時取之,保護其再生,從不挖光滅絕。
重視食療和自我調理。牧民都知道,山羊肉屬涼性,牛肉屬溫性,綿羊肉屬熱性,根據自己身體狀況選擇牛羊肉進行調理。如果呼吸系統有毛病喝酸馬奶,消化系統有疾病喝酸牛奶,身體缺乏維生素喝磚茶,還採集野生植物,調節食品花樣,又可治療某些疾病。
隨季節調節食譜。季節不同,身體需求營養不同,食譜也不同,牧民一般在冷季以牛羊肉為主食;而在暖季,以奶食為主,該季節水草充足,母畜奶水豐富,喝酸牛奶,尤其喝酸馬奶,不僅解渴,也能充飢,而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佐料少,講究原汁原味。蒙古族菜系使用調味品較少,不過度蒸、煮、炒,講求鮮、嫩,保持食品原來的營養成分,也能真實地享受自然。
快餐式和分餐制特點。草原上的牧民為適應經常搬遷的遊牧生活,茶點、肉鬆、肉乾、涮羊肉、手扒肉等食品,製作速度快,茶開肉熟,端上來就可食用。這種快餐特點,稍加完善,完全適應了市場經濟快節奏。同時,牧民在進餐時,把食品分成若干相等的份子,每人一份,同時進餐。這種分餐式,既杜絕浪費,又充分體現了人人平等的思想。
豐富的蒙餐品種與悠久的文化
蒙古族的傳統飲食分為兩大系列,「白食」和「紅食」。其中「白食」就是乳及乳製品,「紅食」就是肉及肉製品。這種稱呼極富色彩感和生態性。蒙古族的飲食習慣為先「白」後「紅」,無論大小宴席或鄰里之間的日常往來招待客人,蒙古族人都以白色食品為先導,如果直接端上「紅」食招待客人,會被認為主人不太尊重來客。草原蒙古族的傳統飲食文化以奶食為多,肉食次之,糧食更次,最富有特點的是茶飲。
蒙古奶食文化。奶食是蒙古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奶食品在蒙古的飲食中被尊為上品。作為奉獻和敬供的食品「德吉」(首份)就由奶食品充當,所以奶食品被稱為「百食之長」。如果蒙古族人誇你心地像乳汁一樣潔白,你就得到了最高的獎賞。古籍上記載蒙古人很久以前就製作奶食品。「蒙古秘史」中有關於「搗酸奶」、「擠馬奶」、「飲酸奶」的記載。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中也有關於製作和使用奶製品的記載。因此,蒙古民族的奶食品早在13世紀就已享譽海內外。蒙古奶食大體分食品和飲品。食品有奶豆腐、奶酪、奶皮、奶油、卓克、奶干、奶餅、奶渣等;飲品有鮮奶、馬奶、酸奶、奶酒等。
蒙古肉食文化。據史料記載,從11世紀以後蒙古飲食品種得到進一步發展,已形成食用肉食、奶食、糧食三大種類的飲食習俗。
蒙古族肉食中以羊肉為主,烹制方法有多種。其中名餚有全羊席、烤全羊、烤羊腿、手扒肉、羊背子、油煎羊尾、羊肉火鍋、肉腸、肉餅等。秀司(全羊)中「蒙古烤全羊」,「白羔羊秀司宴」享譽四海。
蒙古茶文化。蒙古族的茶飲品主要是指磚茶、紅茶以及其他植物製作的飲料。所有茶飲料中,奶茶是蒙古人飲用最普遍的日常飲品。蒙古族的茶飲品奶茶,不但有提神、開胃、助消化、解渴作用,還有充飢的功效,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上等飲品。茶是蒙古人的面子,又是蒙古人的主食。凡走入草地的人,不論蒙漢生熟,主人必先雙手給你捧上茶水,這就是給你臉面:「有好茶喝,有好臉看」。探訪攜茶塊為盛禮,可以代替「全羊」之禮品,可見蒙古族人對「茶」的重視。
蒙古民族利用草原純天然、無污染的肉、奶等原料,發展了獨具風格的飲食文化,使人在品嘗美味佳肴的同時,感受草原民族粗獷、豪放的性格,領略草原文化深厚的底蘊。
蒙古族飲食品種豐富多彩,有元代著名詩人白珽賦詩稱讚的蒙古八珍,有滋味香醇的烤全羊,以及回味無窮的奶茶等等。蒙古族飲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內涵,那富有神秘色彩的宮廷文化,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民俗、禮儀文化等等,無不滲透、浸漬在這些精美的蒙古族飲食中。
蒙古民族的飲食與草原的生態環境有關
據有關專家、學者介紹,蒙古民族的飲食有農業區、半農半牧區及純牧區的差異。在純牧區,飲食分為夏季和冬季。夏季從4月到10月,包括從母畜產犢到乳品加工結束及奶製品的冬貯,這一時期的口糧主要是奶製品,偶爾有些肉製品。冬季主要食用宰殺和貯備的家畜肉,以及夏季貯備的各類型的奶製品。
清代蒙古族學者松筠在《綏服紀略》中寫道:「瀚海大漠積沙缺水之地,居人鑿井而飲,賴天雨以生草畜牧,為之瀚海。」戈壁和半沙漠地理景觀所特有的生態環境決定了其畜牧經濟的類型及與之相適應的飲食模式,以肉製品和奶製品為主要食物成為其飲食模式的重要標誌。因此,蒙古民族的飲食與草原的生態環境有關。
蒙古族的飲食習俗具有家庭、社會、宗教信仰的多種功能。當辛苦一天的牧人冒著凜冽的寒風,回到蒙古包里與家人圍坐,捧起熱騰騰的奶茶時,會感受到家庭的溫馨;蒙古族節日婚嫁的飲食習俗維繫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往,成為聯絡情感、增進友誼的紐帶;整羊席上的優美的祝詞、熱烈的氛圍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圖畫;蒙古族的飲食模式還有信仰功能,自明代以來,喇嘛教祭火時也讓火神分享各類蒙古族食品。
自古以來,蒙古民族的飲食與漢族飲食模式相互交流與影響。蒙古民族在10世紀至12世紀初已形成了具有自己歷史文化特徵和經濟文化傳統的飲食模式和飲食制度,其飲食模式雖具有獨特性,但也受到漢族、滿族等民族的影響。《周禮·天宮》上記載了「八珍席」。元代著名詩人白珽在宴會上品嘗蒙古八珍之後,賦詩稱讚:八珍餚龍風,此出龍鳳外,荔枝配江姚,徒夸有風味。吃全羊是蒙古族的傳統習俗,而「全羊席」卻是蒙漢文化交流的結晶,它吸取了漢族的烹調技藝,把蒙漢的飲食文化推向高峰。
元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所記述的近百種美味中有五分之二是游牧民族的食品,其中的駝羹、牛蹄筋、馬乳等佳肴早為漢、滿等民族所接受。游牧民族製做酸馬奶的技術早就傳至中原。《漢書·禮樂志》記載有桐馬酒,《說文》云:「漢有桐馬官,作馬酒。」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而奶與茶的結合「奶茶」,自古以來是蒙古民族喜愛的飲品。
馬奶酒 蒙古語稱作乞戈或艾日戈。牧區用馬奶釀製的一種飲料。味道醇香,清涼解渴,是牧民款待貴客的最佳冷飲。將新鮮馬奶裝入生皮囊中,掛在向陽處,用一根特製的木棍每日攪拌數次,使馬奶逐漸發醇變酸。當馬奶變成清淡透明、味道酸辣時,即成為馬奶酒。蒙古人釀製馬奶酒的歷史悠久。據《馬可波羅行紀》記載:「韃靼人飲馬乳,其色類白葡萄酒,而其味佳,其名曰忽迷思。」此前耶律楚材曾寫過《七律》贊馬奶酒:「天馬西來釀玉漿,革囊傾處酒微香,長沙莫吝西江水,文舉休空北海觴。淺白痛思瓊液冷,微甘酷愛蔗漿涼,茂陵要酒塵心渴,願得朝朝賜我嘗。」(《湛然居士文集》卷四)常飲馬奶酒可治胃潰瘍、肺結核等疾病。
烤全羊 協日森豪尼蒙古語,意為烤全羊。內蒙古地區蒙古族人民招待尊貴客人的一種菜肴。做法是將羊宰了後掏出內臟,煺毛留皮,加各種調料在特製的爐子裡用扎嘎梭梭烤制而成。色澤金黃,味道鮮美。
全羊席 蒙古語稱之為秀什或不禾勒。蒙古族招待貴賓的傳統佳肴。又稱整羊席。是蒙古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一種宴席。一般只在盛大宴會、隆重集會、舉行婚禮或接待高級貴賓時擺設。將整羊加工後擺在長方形的大木盤裡,象一隻臥著的活羊,肉味鮮美,香飄滿堂,濃郁撲鼻。賓客在進餐前,還要舉行一定的儀式,高唱讚歌,朗誦獻整羊的祝辭等。據文獻記載,成吉思汗曾設過全羊宴。忽必烈登基時,也設全羊宴祭神袛、待賓客。到了清代,全羊宴更加盛行,北京羅王府和內蒙古各盟旗王府中,都以全羊宴接待來賓。隨著烹飪技術的改進,烤全羊已成為內蒙古馳名中外的名貴菜肴。
炒米 蒙古語稱為蒙古勒巴達,也稱包勒聖巴達。蒙古族日常的主要食品之一。加工方法是將糜子篩選後,淘去沙土,放在大鍋中,加適量的開水,用慢火燜至半熟出鍋,經炒鍋炒熟,再碾去皮,即為炒米。炒米香脆味美,可口耐飢,是蒙古族農牧民的傳統食品。
奶茶 蘇台柴蒙古語,意為奶茶。蒙古民族日常飲用的一種茶,也是蒙古族人民招待客人的必備飲料。做法是將磚茶放入鍋內熬成紫紅色,然後將鮮牛奶或羊、駝奶以6:1的比例放入茶水中熬開即成。奶茶營養豐富,具有提神、開胃、助消化、解渴等作用。目前,在內蒙古地區的各族人民基本上已習慣於喝奶茶。
手把肉 布呼利蒙古語,意為手把肉。蒙古族人民經常吃的一種食品。做法是將帶骨牛羊肉剁成若干塊,放入鍋內,加少量鹽煮熟為止。味道鮮美,易於消化,是招待客人和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菜肴。
奶豆腐 胡乳達蒙古語,意為奶豆腐。蒙古族人民愛吃的一種奶食品。有兩種:一種是用酸牛奶加工而成的奶豆腐,稱胡乳達,味道鮮美香甜,可以長期存放;另一種是將鮮奶熬開發酵後加工製成的奶豆腐,稱別喜力格,味道酸甜。
酸奶子 牧區的優質飲料之一。牧民一般不愛喝鮮牛奶,而喜歡喝酸奶子。製作方法有兩種。一是將鮮牛奶倒入大鍋中燒開,再放在通風處晾涼,使其發酵,產生酸味;一是將鮮牛奶置於陽光下或溫度高的地方,使其受熱發酵,產生酸味,便成酸奶子。酸奶子營養豐富,醇香撲鼻。夏季常飲,止渴祛火,幫助消化。
奶皮 烏如木蒙古語,意為奶皮。有兩種:一種是將鮮牛奶或馬奶、駝奶、羊奶放入器皿里存放一兩天,奶子發酸後,在表面上形成一層薄皮,稱圖黑烏如木,即生奶皮子,是做黃油的原料;另一種是將鮮奶熬開後放入器皿里存放一兩天,奶子發酸後在表面上結成一種薄奶皮,稱寶勒森烏如木,即熟了的奶皮,是做酥油的原料。奶皮味道香甜可口,是拌炒米吃的上等食品。
黃油 協日陶斯蒙古語,意為黃油。奶皮中提煉出來的食用油。主要是放在奶茶里喝,也可以烙餅。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營養豐富,夏日祛熱,冬天防寒,還有治療燙傷、止腹瀉等功能。
呼倫貝爾全魚宴
呼倫湖產的鯉魚、鯽魚、白魚、紅尾魚等,肉質肥美,營養豐富。用呼倫湖產的鮮魚和湖蝦,可烹制魚菜120多種,稱為「全魚宴」。魚菜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鮮嫩味美,百吃不厭。
全魚宴有12、14、20、24道菜一桌的,甚至有上百道菜一桌的。主要名貴魚菜有二龍戲珠、鯉魚三獻、家常熬鯽魚、梅花鯉魚、油浸鯉魚、鯉魚甩子、松鼠鯉魚、芙蓉荷花鯉魚、湖水煮魚、清蒸銀邊魚、葡萄魚、蔥花鯉魚、金獅鯉魚、普酥魚、蕃茄魚片、鴛鴦魚卷、荷包鯉魚、煎燜白魚、拌生蝦、拌生魚片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