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模板

2023年09月16日

- txt下載

教師主要分析學生在知識、技能、學習方法、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特徵,對學習本節課所產生的作用或影響。那麼應該怎麼寫好教案呢?今天小編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有關於2021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模板,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2021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模板1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2頁例3、例4及相關內容。
二、教學目標
1.在操作試驗活動中經歷探索發現「三角形邊的關係」的過程,知道三角形邊的關係。
2.藉助剪一剪、拼一拼、移一移等活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滲透建模思想,體驗數據分析、數形結合方法在探究過程中的作用。
三、教學重點
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四、教學難點
理解兩條線段的和等於第三條線段時不能圍成三角形,理解「任意」二字的含義。
五、教具準備
「幾何畫板」製作的教學課件,三角形的每條邊可以根據學生生成的數據輸入顯現,展示圍的過程。
六、學具準備
透明彩色噴墨膠片列印線段。
七、教學過程
環節預設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再現三角形模型——強化對三角形的認識 1.談話導入,複習三角形概念。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三角形,誰來說說什麼是三角形?
2.操作試驗,感受三條線段怎樣圍成三角形,懂得圍成三角形的關鍵是任意兩條線段的端點兩兩相接。
(實物投影:三張印有線段的膠片,膠片的邊沿相連。)
師:看螢幕,現在這樣圍成三角形了嗎?
教師:誰來圍一圍?
(請一名學生在實物投影上操作,其他同學觀察,評價。)
教師:剛才的沒圍成三角形,現在就圍成了,圍成三角形的關鍵是什麼?
學生回答
學生觀察
學生操作,評價
學生討論並回答
先讓學生說說什麼是三角形,調出學生的原有認知,通過實物投影上三條線段圍的變化,一方面幫助學生重現三角形的模型,強化對「每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的認識,潛移默化地指導了圍的方法。為後邊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拆解三角形模型——製造衝突,引發思考 1.拆解
師:如果從三條線段中拿走一條,剩下的可能是哪兩條?
(板書:11、6和11、11)
2.討論
師:用這兩條線段能直接圍成三角形嗎?能想辦法變成三條線段嗎?
師:變成三條線段了,就能圍成三角形嗎?
(板書:能?不能)
學生動手,觀察並總結回答 在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認識中,想像得到的都是能圍成三角形的三條線段,頭腦中也有大量這樣的生活原型和抽象的三角形模型。教師通過「從三條線段中拿走一條→兩條線段圍不成三角形→想辦法變成三條→三條線段就能圍成三角形嗎」四個小步驟的巧妙設計,打破了學生頭腦中存有的三角形模型,引發學生的思考:三條線段能不能圍成三角形呢?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質疑自己和他人已有知識經驗的機會,讓他們在審視、思考、疑惑中進入到下一個環節的研討。
三、重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邊的關係
1.操作試驗,明確三條線段能否圍成三角形
(1)明確要求。
師:實際情況是不是你們想的那樣呢?請你動手試試。
要求在動手前,小組內先一起說說打算剪哪一條,怎麼剪。組內4個人每人剪的儘量不一樣,剪完圍圍看,然後填在記錄單上。
記錄單:兩條線段11cm和6cm(或11cm和11cm)
剪後的三條線段是()cm、()cm和()cm
圍成三角形了嗎?(√或×)_________
(2)小組合作試驗。
教師監控:收集試驗數據
能圍成不能圍成
3、8、62、9、6
4、7、61、5、11
5、6、62、4、11
…………
(3)展示交流試驗情況,提取數據。
師:誰願意把你試驗的情況給大家看看?(學生說教師板書。)
追問:誰和他的不同?
還有補充嗎?
誰用的是11和11,說說你們試驗的結果?
師:這兩條線段在哪兒相連?
師:你們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嗎?
師:到底連沒連上,最後邊的同學看得清楚嗎?看來這兒用學具不容易看清楚,咱們用課件清楚地看看。
師:有沒有同學認為這個能圍成?到底能不能圍成,說說理由。我們通過課件演示來看一下。
(播放兩邊之和等於第三邊時圍的課件。)
(4)小結過渡。
師:通過親自試驗,大家知道三條線段有時能圍成三角形,有時不能圍成三角形。
學生動手操作
學生展示結果
情況一:
全是能(或全是不能)的情形。
情況二:
有的能有的不能的情形。
學生將一條線段剪成兩條,從理論上分析能夠得到無數種不同的剪法,但圍三角形的結果只會出現兩種:能圍成和不能圍成。教師根據可能出現的試驗結果進行設計,引導學生在生生交流中提取典型數據。通過實物投影變焦放大的功能,有助於學生清晰地看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情況。幾何畫板課件隨學生生成輸入數據和動態演示過程,彌補了學具操作的不足,有助於學生達成統一認識。這幾個環節的設計,不是就內容說內容,而是讓學生在親自動手試驗基礎上,補充完善個人和小組的認識,達成共識。學生在剪、圍中思考,初步感受能不能圍成三角形,不是在比較每一條線段,而是需要看兩條線段與第三條線段的關係,為後續教學做了鋪墊。
三、重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邊的關係
2.數形結合,探究三角形邊的關係
(1)提出問題。
師:試驗前我們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如果繼續研究,你想研究什麼?
師:你覺得三條線段能否圍成三角形與什麼有關係?
(2)研討三條線段不能圍成三角形的情況。
師:三條線段在什麼情況下不能圍成三角形呢?小組同學研究研究。
師:哪個小組來說說你們的想法?(課件:輸人數據生成三角形演示圍的情況。)
(3)研討三條線段能圍成三角形的情況。
師:同學們知道了兩條短的線段的和小於或等於第三條線段的時候一定不能圍成三角形。
那三條線段在什麼情況下就能圍成三角形呢?我們來看這些能圍成的情況,一起來分析分析。
師:哪個小組來說說你們的想法?
生:什麼樣的三條線段能圍成三角形,什麼樣的不能圍成三角形。
小組討論
學生說想法
課件重現了數據對應的圖形,學生藉助黑板上的數據、螢幕上的圖形和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不能圍成三角形的三條線段之間的關係
2021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模板2
教學建議
(1)用好主題圖。
課前,先讓學生收集有關埃及金字塔的資料,使學生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史。
課中,可以先出示埃及金字塔圖片,讓學生說一說有關埃及金字塔的歷史,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古埃及文明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讓學生找出金字塔上的三角形,並用筆把三角形描出來。在幫助學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特點的同時,初步感受金字塔的構成。
然後出示大橋圖片,先讓學生整體觀察大橋,感受大橋的宏偉、壯觀,再讓學生從大橋中找出各種各樣的三角形,並用筆把三角形描出來。在幫助學生感受各種形狀的三角形的同時,初步感受三角形在大橋中的作用,感受三角形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2)能手口一致地描繪三角形。
找主題圖中的三角形時,要讓學生把描繪三角形的動作和語言描述緊密結合,增加學生對圖中不同形狀三角形的直觀感受,為學生全面認識三角形、初步感受不同形狀三角形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深入研究三角形的特徵奠定基礎。
編寫意圖
(1)教材先通過「畫一個三角形」的操作活動,喚起學生對三角形的回憶,進一步感知三角形的本質屬性,然後把學生對三角形的了解,通過「說一說」的活動表達出來,在表達的過程中了解學生對三角形本質的理解,方便教師調整教學。
(2)在學生動手操作的基礎上,教材採用發生式定義方式介紹了三角形的概念,並在已學的垂直概念的基礎上,引入了三角形的底和高。在畫三角形高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一組互相垂直的線段,體會底與高的相互依存性,為學習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奠定基礎。
(3)為了便於表述,教材介紹了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如何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還藉助小精靈「想一想,一個三角形可以畫幾條高?」,讓學生進一步思考、體會三角形底和高的相互依存關係。
(4)「做一做」意在鞏固三角形各部分名稱,能根據給定的底畫出其對應的高,進一步感受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相互依存關係。
教學建議
(1)在畫三角形的過程中理解三角形的含義。
在畫三角形之前,教師可以這樣設問:「請你畫一個三角形,邊畫邊想你是怎樣畫這個三角形的?你畫的三角形有什麼特點?」使學生在畫的過程中感知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感知三角形的3條邊、3個角和3個頂點,嘗試概括三角形的含義,然後再與課本上的定義進一步比較,通過畫的過程著重理解「圍成」的意思。
(2)在畫三角形高的過程中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相互依存關係。
教學三角形的底和高時,可讓學生邊畫邊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含義,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相互依存的關係;然後,請學生思考「一個三角形可以畫幾條高?」進一步感受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相互依存的關係;最後,通過給定三角形的底畫出高的練習中,再次感受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相互依存關係。
編寫意圖
例2教學三角形的穩定性,教材分兩個層次進行編排:
第一個層次,從性的角度來理解。教材給定小棒根數讓學生擺三角形、四邊形,通過操作,使學生認識到:用3根同樣長的小棒擺三角形,無論怎樣擺,擺出的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都是一樣的;而用4根同樣長的小棒擺四邊形,則可以擺出形狀、大小不同的四邊形。然後,藉助小精靈的提問「你發現了什麼?」使學生初步從性的角度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
第二個層次,從牢固的角度來理解。教材給定三角形、四邊形,讓學生研究其是否穩定、易變。這裡又分為兩小層,一是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為學生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積累感性經驗。二是對三角形、四邊形的學具進行拉伸對比實驗,在實驗中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大小、形狀不變),四邊形的易變性(大小、形狀會變化),並得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結論,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實踐能力。
最後,讓學生舉出生活中應用三角形穩定性的例子,讓學生感受三角形的應用價值。
教學建議
(1)給足時間,讓學生在操作中充分感受、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四邊形的易變性。
利用教材提供的兩次操作實驗活動,從兩方面豐富學生對三角形特性的認識。
第一次操作,是根據給定的小棒的根數擺三角形和四邊形,讓學生充分體會,無論怎麼擺,所擺出的三角形大小、形狀不變,擺出的四邊形大小、形狀可以發生變化。
第二次操作,是對給定的三角形、四邊形進行拉伸,從另一角度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四邊形的易變性。
(2)給足空間,讓學生在對比中進一步感一受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四邊形的易變性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建議在「看看下圖中哪兒有三角形?想想它們有什麼作用?」這一環節中加入含有四邊形的圖片,將設問改為「看看下圖中哪有三角形、四邊形?想想它們有什麼作用?」建議將「舉出生活中應用三角形穩定性的例子。」改為「舉出生活中應用三角形穩定性和四邊形易變性的例子。」使學生在對比中,在聯繫生活實際中,進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四邊形的易變性以及其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編寫意圖
(1)例3通過小明從家出發去學校可以選擇哪條路這樣一個實際問題,調動學生已有生活經驗,使學生明確走中間這條路最近,從而理解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以及兩點間的距離的概念。
(2)例4教學三角形三邊的關係,教材分兩個層次編排:
第一層次是藉助實驗材料揭示具備什麼條件的三張紙條能擺出三角形。通過實驗,使學生髮現第(1)、(4)組的紙條能擺成三角形,第(2)、(3)組的紙條怎麼擺都不能擺成三角形,再由小精靈的問題進而探索出「當任意兩張紙條的長度和大於第三張紙條長度時能擺成三角形」「當兩張紙條的長度和小於或等於第三張紙條長度的時候不能擺成三角形」。通過實驗,不僅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而且向學生滲透探究方法,培養學生髮現規律的能力。
第二層次是對三角形三邊關係的研討,使學生知道「三角形中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體現數學的嚴謹性,同時也有助於提高學生全面思考數學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
(1)藉助學生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理解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的事實。
在現實生活中,從某地出發到達目的地,有幾條路徑可以到達的事情很多:比如從家出發去學校,從某處出發去遊樂園,從某處出發去動物園等。教學時,藉助學生豐富的生活經驗,從學生熟悉的事情出發,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提煉出數學事實——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
(2)備好學具,充分操作,在探究中感受、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道理。
準備的學具要精細、嚴格,儘量減少誤差,還有充分,以便於學生操作。另外還要注意兩邊之和等於第三邊時的拼擺情況,教學時也可以製作成課件,以幫助學生理解。
2021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模板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和實驗探索等活動,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2.通過分類、操作活動,使學生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知道這些三角形的特點並能夠辨認和識別。
3.通過畫、量、折、分等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探究活動,發現三角形內角和是180°,並在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邊數增加變化中感悟數學研究方法,發現多邊形的內角和,滲透合情推理。
二、內容安排及其特點
1.教學內容和作用
在一年級下冊,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5種平面圖形,能夠在眾多的平面圖形中辨認出三角形。本單元在此基礎上進行學習,進一步豐富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和理解。
因為任何多邊形都可以分割為三角形,所以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圖形。本單元的學習不僅要求學生理解三角形概念的內涵(定義),三角形的構成要素及特徵,還要求學生掌握三角形的特性(穩定性)以及三角形各要素之間的關係(三角形的內角和以及三邊關係)。三角形的三邊關係是三角形概念的深化,引導學生從直感層面把握三角形向關係層面把握三角形,也為以後學習三角形其他知識奠定基礎。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不僅可以從形的方面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觀,還可以在動手操作、探索實驗和聯繫生活應用數學方面拓展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後續學習其他平面圖形打下基礎。
2.教材編排特點
(1)關注學生的已有經驗,強調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以自我為中心的探索性學習方式,他們的知識經驗是在與客觀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漸形成的,這些知識與經驗是他們進一步學習的基礎。為使兒童以一種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知識經驗,認識新問題,建構他們自己新的知識與經驗,教材的編寫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創設豐富多彩的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密的情境和動手實驗活動,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構建數學知識。如「三角形的分類」這一內容,教材根據學生已懂得了角的分類,能區分銳角、鈍角、直角、平角與周角這一基礎,設計了「給三角形分類」活動,放手讓學生自己在「給三角形分類」的探索活動中了解和把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徵,並滲透了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並增加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和斜邊的概念。又如,對三角形的穩定性的設計,教材提供了較豐富的三角形在生活中應用的直觀圖,讓學生聯繫生活思考:「哪兒有三角形?它們有什麼作用?」然後讓學生親自做一個實驗感受三角形的穩定性。還有,為了讓學生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這一特性,教材創設了「我上學走中間這條路最近」這一學生熟悉而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去實驗、去發現其中的奧妙,等等。這些情景的設計,不僅是認識幾何形體特徵的需要,而且有助於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對於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價值。
(2)精心構建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想像、推理與表達的能力。
小學幾何學習與中學幾何學習的一個區別,是在活動中認識圖形及其圖形的特徵。學生通過摺疊、剪拼、畫圖、測量、建造模型、分類等活動,了解圖形,認識圖形,積累了數學活動經驗,發展了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想像、推理、表達的能力。
本單元的數學學習活動,既包括學生的觀察活動,也包括學生的操作活動,比如撕、剪、拼、折、畫,還包括學生的想像活動、一些非常簡單的推理,以及對圖形及其特徵的表達,如,在探索三角形的穩定性時,新編了一個探索活動:分別用3根小棒擺三角形和用4根小棒擺四邊形,讓學生髮現3根小棒只能擺出一種形狀的三角形,從而從另一方面說明三角形不易變形。接下來還讓兩人分別拉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從不同的層面讓學生髮現三角形的穩定性。
(3)注重知識形成過程,給學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間。
經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關於三角形的認識的直接經驗,獲得相應的知識和技能,為感受、理解抽象的概念,自主探索圖形的性質打下了基礎。為方便教師領會教材編寫的理念與意圖,開展有效的教學,更好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教材在呈現教學內容時,不但重視體現知識形成過程,而且注意留給學生充分進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間,為教師靈活地組織教學提供了清晰的思路。這主要體現在:概念的形成不直接給出結論,而是提供豐富的動手實踐的素材,設計思考性較強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探索、實驗、發現、討論、交流獲得。例如,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係、三角形的內角和、三角形與四邊形的聯繫等,均是讓學生在操作、探索中發現,形成結論。
三、教學建議
(1)準確把握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這一學段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有關「空間與圖形」的知識和經驗,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間感。他們對周圍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探索圖形及其關係的願望不斷提高,具備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可以在比較抽象的水平上認識圖形,進行探索。因此,本單元的教學目標與第一學段「獲得對簡單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有所不同,應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三角形。因此,在進行本單元的教學,落實「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三角形內角和是180°」「探究四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等內容的具體目標時,不僅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而且要積極引導學生對活動過程和結果進行判斷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能力。
(2)重視體現動手操作的價值。
動手操作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操作是探索圖形性質的有效手段;第二,操作可以對通過觀察等得到的猜想進行驗證;第三,操作可以加深對圖形性質的理解。
在動手操作中不要忽視推理的價值。雖然小學階段不要求學生進行嚴格的證明,但是不代表學生沒有推理的意識,而且,推理還能夠幫助學生解決操作中出現的誤差。比如,在「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教學中,由於操作中的誤差,造成了當兩邊之和等於第三邊時,學生「拼出」了三角形,面對這一情況,的解決方法是藉助一些推理。比如,4+5=9,9與9都平行(重合)了,拼不成了。也可以根據「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來說明等於的時候是拼不成的。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操作中積極思考,否則,缺乏思考的盲目操作會造成操作的無效性。
(3)重視圖形分類,鼓勵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分類結果。
圖形分類在數學中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分類活動,學生可以不斷體會圖形的特徵。因此,在圖形的認識的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圖形分類的價值。在圖形性質探索的初始階段,安排圖形的分類活動,其主旨是指導學生關注圖形的邊、角等的特徵,進一步鞏固對圖形的認識。因此,教學中,教師既要重視圖形的分類,幫助學生不斷體會圖形的特徵,又應該幫助學生明確分類的標準,理清關係。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按照從「邊」人手分一分再考慮「角」,或者從「角」入手分一分再考慮「邊」的思路分析圖形特徵,進行分類。然後,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分類的結果(集合圖、列表等),有助於理清不同類別三角形之間的關係。
(4)建議用6課時教學。
2021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模板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低級單位向高級單位進行單名數互化的方法.
2.理解單名數互化的理由.
3.滲透事物是普遍聯繫的觀點.
教學重點:低級單位向高級單位進行單名數互化的方法.
教學難點:復名數化單名數用小數表示的方法.
學環節 問題情境與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應用 設計意圖
目標達成
導入新 課 一、創設情境
出示4個小朋友的身高數據,按高矮順序排排隊。
1、你有什麼感覺?怎樣比較方便呢?
2、在實際生活和計算中,有時需要把不同計量單位的數據進行改寫,改成相同計量單位。
二、自主探究
把上面的數據改寫成以米為單位的數
1、80cm=( )m
(1)學生先獨立練習,然後總結自己的改寫方法.
(2)策劃自己的表達方案,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方法一:80cm=80/10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
方法三:80÷ 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數點移動的規律。
(4)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呢?
2、1米45厘米=( )米
(1)嘗試
(2)交流
1米45厘米,1米已經是用米作單位了,只要將45厘米改為米作單位,再將1米作整數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數作小數部分就可以了,45厘米=0.45米,因此1米45厘米=1.45米.
(3)理解1米45厘米表達的意義
(4)小結:低級單位是如何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名數的?
三、實踐應用
第50頁「做一做」
(1)先引導學生判斷是由低級單位換算成高級單位.
(2)想一想:它們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3)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練習.
四、課堂總結
2021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模板5
【教學目標】
1、學生動手操作,通過量、剪、拼、折的方法,探索並發現「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度」的規律。
2、在探究過程中,經歷知識產生、發展和變化的過程,通過交流、比較,培養策略意識和初步的空間思維能力。
3、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感受思維提升的過程,激發求知慾和探索興趣。
【教學重點】探究發現和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這一規律的過程,並歸納總結出規律。
【教學難點】對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導和學生對規律的靈活應用。
【教具準備】課件、表格、學生準備不同類型的三角形各一個,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猜謎語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
生:喜歡。
師:那麼,下面老師給大家出個謎語。請聽謎面:
形狀似座山,穩定性能堅,三竿首尾連,學問不簡單。(打一圖形)大家一起說是什麼?
生:三角形
2、介紹三角形按角的分類
師:真聰明!!板書「三角形」!那麼,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為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銳角三角形這幾類
師分別出示卡片貼於黑板。
3、激發學生探知心裡
師:大家會不會畫三角形啊?
生:會
師:下面請你拿出筆在本子上畫出一個三角形,但是我有個要求:畫出一個有兩個直角的三角形。試一試吧!
生:試著畫
師:畫出來沒有?
生:沒有
師:畫不出來了,是嗎?
生:是
師:有兩個直角的三角形為什麼畫不出來呢?這就是三角形中角的奧秘!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三角形角的知識「三角形內角和」(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認識三角形的內角
看看這三個字,說說看,什麼是三角形的內角?
生:就是三角形裡面的角。
師:三角形有幾個內角啊?
生:3個。
師:那麼為了研究的時候比較方便,我們把這三個內角標上角1角2角3,請同學們也拿出桌子上三角形標出(教師標出)
師:你知道什麼是三角形「內角和」嗎?
生:三角形裡面的角加起來的度數。
2、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內角和
師:分別拿出一個直角三角板,請同學們看看這屬於什麼三角形,說出每個角的度數,那這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生:算一算:90°+60°+30°=180° 90°+45°+45°=180°
師:180°也是我們學習過的什麼角?
生:平角
師:從剛才兩個三角形的內角和的計算中,你發現了什麼?
3、研究一般三角形的內角和
師: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呢?
生:
4、操作、驗證
師:同學們猜的結果各不相同,那怎麼辦呀?你能想個辦法驗證一下嗎?
要求:
(1)每4人為一個小組。
(2)每個小組都有不同類型的三角形,每種類型都需要驗證,先討論一下,怎樣才能較快的完成任務?
(3)驗證的方法不只一種,同學們要多動動腦子。
師:好,開始活動!
師:巡視指導
師:好!請一組彙報測量結果。
生:通過測量我們發現每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都在180度左右。
師:其實三角形的內角和就是180度,只是因為我們在測量時存在了一些誤差,所以測量出的結果不準確。
生:我是用撕的方法,把直角三角形三個(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內角撕下來,拼在一起,拼成一個平角,是180度。
師:好!非常好!
師:有其它同學操作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嗎?誰願意到前面來展示一下?生:展示銳角三角形(撕拼)
生:展示折一折我是用折的方法把銳角三角形三個角折在一起,組成一個平角,是180°。
師:老師也做了一個實驗看一看是不是和大家得到結果一樣呢?(多媒體展示)
現在老師問同學們,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
生:180度。
師:通過驗證:我們知道了無論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還是鈍角三角形,它們的內角和都是180°。板書: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度。現在讓我們用自豪的、肯定的語氣讀出我們的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三、解決疑問
師:好!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剛才課前老師讓同學們畫出有兩個直角的三角形畫出來了嗎?
生:沒有
師:那你能用這節課的知識解釋一下為什麼畫不出來嗎?
生:兩個直角是180度,沒有第三個角了。
師:如果想畫出有兩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你能畫出來嗎?
生:大於180度,也畫不出第三個角。師:所以,生活中不存在這樣的三角形。
師:學會了知識,我們就要懂得去運用。
四、鞏固提高。
1、填空。
(1)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度。
(2)一個三角形的兩個內角分別是80°和75°,它的另一個角是()。
2、求下面各角的度數。
(1)∠1=27° ∠2=53° ∠3=()這是一個()三角形。
(2)∠1=70° ∠2=50° ∠3=()這是一個()三角形。
3、判斷每組中的三個角是不是同一個三角形中的三個內角。
(1)80° 95° 5°( )
(2)60° 70° 90°( )
(3)30° 40° 50°( )
4、紅領巾是一個等腰三角形,求底角的度數。(多媒體出示)
對學生進行思品教育。
5、思考延伸。
根據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算一算四邊形和八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
6、遊戲:幫角找朋友每組卡片中,哪三個角可以組成三角形?)每組卡片中,哪三個角可以組成三角形?)60°90°45°30°⑴60°、90°、45°、30°54°46°52°
五、總結。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