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提升年鑑編纂質量問題分析建議

2023年09月22日

- txt下載

提升年鑑編纂質量問題分析建議
年鑑的編纂質量是年鑑的生命線。《**年鑑》自20xx年創刊以來,先後編纂出版了8捲地方綜合年鑑。8年來,《**年鑑》編纂工作博採眾長,努力創新,嚴格把關,注重質量,省州、各兄弟縣和各部門(鄉鎮)對《**年鑑》的質量都給予充分肯定。但在年鑑的編纂方案、資料收集、編輯、定稿上報,《**年鑑》編纂大體還存在以下這幾個方面:
一、重視不夠。編纂方案文件後,部分部門或鄉鎮重視不夠,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安排人員負責年鑑的編纂工作。每年,都需要年鑑編輯部幾經電話催促,才將纂稿人員名單落實,嚴重影響了年鑑的資料收集、組稿、總纂;
二、責任心不強。由於年鑑編纂工作大多數是辦公室人員承擔,辦公室任務重,工作煩瑣複雜,很多辦公室人員對年鑑編纂工作應付了事,缺乏責任心,在催稿時候,以年度工作總結上報或在上部年鑑的基礎上作數字改動上報了事,突不出自己部門的特色,完全是典型的填空式;
三、創新不足。部門有很強的專業性,鄉鎮有自己的特色,但在編寫時,纂稿員創新性意識不強,沒有很好的挖掘本部門行業特性和本鄉鎮的特色,編纂出的年鑑千遍一律,千層一面,沒有自己的特色和特點。
如何提高年鑑的編纂質量,使編寫的年鑑新穎、有特色。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政治與業務
1.要講政治。年鑑編纂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強的工作,必須在正確的政治觀點下進行。當前來說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年鑑的編纂,著重記述各部門(鄉鎮)的年度工作重點、思路、措施、做法、成效等。
2、要以自己的方式為現實服務。年鑑是信息和資料的載體,是工具書,是社會各界了解該地的窗口。它如實地記載一個部門(鄉鎮)一定時限內事情所發生的真實情況,它回答的問題是「什麼怎麼樣」,不需要作者對其作評論。對記載的內容是成績就寫成績,是問題就寫問題,不能在年鑑中說假話,報虛假信息。年鑑必須以翔實的資料和信息去反映現實,去資政,去為現實服務。
二、地情與年鑑
1、地情是年鑑的根基。提高年鑑的編纂質量,首先應對年鑑的編纂主體——地情,進行必要的研究。而這一點,一般年鑑編纂工作者重視都不太夠。一般纂稿人員認為,只要每年把條目寫出來,任務就完成了,地情研究則是專門編輯人員的事情。這是一種誤解。心中地情不明,條目怎麼能夠寫得好呢?20xx年3月,筆者參加雲南省地方志辦舉行的方誌業務培訓會,討論的一個重要題目就是年鑑如何體現地方特點(或者地方特色)。研究地方特點,實際就是研究地情特點。各地的年鑑都是反映地情的,地情不同,年鑑所記應該也有所不同。因此,各部門(鄉鎮)在編寫年鑑時,都應研究自己的寫作對象——地情。只是不同的對象研究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主編、總纂應研究地情總的特點,編輯、撰稿員則研究某個方面或某個部門、單位的地情特點。地情明,則框架清、條目定,地情不明則框架亂、條目混。研究地情看起來要花時間,其實把地情弄清了,編纂年鑑就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了。
2、年鑑編纂要反映特點。編年鑑研究地情,不是為研究而研究,其目的是為了編好年鑑。對地情研究透之後,年鑑編纂時就要千方百計反映地情的特點。這些特點,主要四個方面:一是時代的地情特點,也就是時代特點;二是地方的地情特點,也就是地方特點;三是年度的地情特點,也就是年度特點;四是專業的地情特點,也就是專業特點(各部門的特點)。把這些特點反映得準確到位、反映得十分鮮明、反映得與眾不同,編的年鑑質量肯定就比較高。
三、框架與條目
框架與條目,兩者密不可分。框架猶如設計藍圖,沒有藍圖,年鑑就亂;條目猶如建築材料,沒有材料,藍圖也只能空紙一張。高質量的年鑑,框架要好,條目也要好。作為年鑑總纂的縣年鑑編輯部就必須做好總設計任務,把年鑑的框架搭好,以便各部類或鄉鎮選編條目。
1.年鑑框架好的基本標準
(1)明確服務對象。每一種書籍都有自己的服務對象,年鑑也不例外。但不同的年鑑服務對象也不同。地方綜合年鑑的服務對象是什麼?年鑑界至今說法不一。最樂觀的一種說法是年鑑應該走進尋常百姓家。但以本人的體會和許多同行的意見,綜合年鑑的服務對象不可能是廣大的尋常百姓。綜合年鑑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黨政機關的領導、工作人員,科學研究人員,部分工商企業人員,少量社會讀者。明確了服務對象,編纂時就可以有的放矢,不陷入盲目性。比如老百姓需要的指南性資料,綜合年鑑中要不要放?其實,一個普通讀者,怎麼可能為了查閱一個指南性資料而花費一二百元去購買一部幾十萬字甚至更多字數的年鑑呢?
(2)全面反映地情。年鑑框架是以門類為組合單位分門別類布局的。一個好的年鑑框架,必須統籌全局,不缺要項,全面完整地記述地情。不僅在第一層次要完整,在第二層次、第三層次同樣要完整。如果年鑑中出現比較重要的缺漏,這個框架就不是個好的框架。有些年鑑在人物類目中只有領導幹部和先 進人物,沒有逝世人物、紀念人物,有些年鑑寫先進人物,只有一部分單位的先進人物,而沒有另一部分單位的先進人物,等等,都是反映地情不全面的表現。目前,綜合年鑑的框架有三種類型:一種是分大部類,類似於地方志中的大編體,它們一般分特載、概況、大事記、百科、人物、附錄等,其中以「百科」為主體,此種框架,一般是篇目、類目(欄目)、分目、條目四級結構。一種是把篇目分得細一點,一般有二三十個篇目,層次有的四級,有的三級,類似於地方志中的中篇結構。還有一種是三級結構或三四級結構的混合體,分成類目(欄目)、分目、條目(該縣就是這個結構),有的夾雜小類目,類目的數量較多,達到四五十個之多。類似於地方志中的小篇結構。應該說,這幾種結構都是可以的。
(3)特點突出。在完整反映地情的基礎上,特點是否突出是衡量年鑑框架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特點之一是地方特點。如《**年鑑》(20xx),設「史海鈎沉」類目,通過幾個分目就把**近代的鮮為人知的歷史展現在讀者眼前。特點之二是年度特點。年鑑內容寫的是上一年一個年度的事情,因此年度特點也是年鑑的基本特點。比如《**年鑑》(20xx)的框架中特設的「專記」,記有「7.3特大洪災」、 「8.25特大洪災」分目,所寫的都是年度大事。特點之三是時代特點。《**年鑑》(20xx)在卷首圖片中,大膽設計了「外地人在**」和「新老城對比」版面,老城的照片是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拍攝的縣城北門,也是讀者對上世紀有感觀的資料。特點之四是專業特點。綜合年鑑不是專業年鑑,有沒有專業特點?綜合年鑑是由一個個類目組成的,類目的大部分則是專業類目。這些專業類目的設計,如果沒有專業特點是難以成功的。綜合年鑑的編纂,為什麼離不開專業單位的供稿?幾卷年鑑,縣年鑑編輯部都設置相近工種或服務對象相近為一個部類。道理就在這裡。
(4)門類歸屬科學。這一條標準對年鑑框架設計來說是最基本的。年鑑的框架結構儘管多種多樣,但都要做到歸屬得當、科學。類目與類目之間應該是「兄弟」關係,而不應該是「父子」和「叔侄」關係。假如將移民工作設立為單獨類目就不妥。移民工作在某個特定的時限或許是該地區的中心工作,纂稿員只能在編輯時多作記述,或設立為重點項目的分目,《**年鑑》(20xx)既是。
2.年鑑條目好的基本標準
條目質量如何算高?近年,雲南省地方志辦為提升年鑑的編纂質量,對優秀條目作了評比,以鼓勵各纂稿員。在條目編輯上,我縣的各供稿單位做的不是很好,一直停留在第一卷的水平上,或雷同。年鑑條目好與差如何區分?
(1)要素齊全。一個條目,必須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單位)、原因和結果。如:「[xx特大安全事故保險賠付xx元] xx,某地發生幾死幾傷的事故,某保險公司知情,然後派人調查事故當事人的投保情況,然後給予xx元的保險金額。」這樣的條目就較為完整。又如:「【××縣實施疾病預防衛生監督體制改革】××縣衛生局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方針,多次下基層召開研討會、座談會,制定了××縣疾病預防衛生監督體制改革方案,上下達成共識。」這條目要素就不全,沒有時間,改革的內容也沒說。這樣的條目價值就不會高。
(2)以動態為主。目前年鑑的條目標題,基本有三種情況:一是靜態的,一是動態的,一是有動有靜的。所謂「靜態」,就是只用一般的名詞詞組作條目標題,如「招商引資」、「企業改革」、「招生考試」等,只看標題是無法弄明白條目內容的。所謂「動態」,就是用完整的句子作標題,讀者「望題」便可「知義」。如「創建綠色學校」、「全面推行電子台賬」等。第三種有動有靜。結合幾年的年鑑編纂實踐,有少量條目標題難以動起來,比如有的會議,有的單位簡介等。所以,除少量條目的標題可以靜態外,總體上應該堅持以動態為主,這樣年鑑的可讀性更強,如「[谷拉天生橋落成]」。
(3)寫作規範化。年鑑條目的寫作行文一定要按照新聞出版總署的統一要求。幾年來,各供稿單位在所送稿子還出現「我局」、「我縣」等。這是堅決不行的,年鑑必須以第三人稱編寫。
(4)常編能常新。年鑑條目要根據年度的實際情況來選題,才能做到常編常新。如果年鑑條目年年是老面孔,除了數據不一樣之外,還能有多少新鮮感呢?這是近幾年來最明顯的。相對穩定的年鑑框架和年年變化的條目應是被總纂和組稿員銘記,也是年鑑編輯部的纂稿的真金和總筋。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