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農村人力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摘要〕 「三農」問題一直沒有得到真正解決,並且有變得更加複雜和棘手的趨勢。從根本上講,這 一問題的根本解決取決於農村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它無論對中國農村經 濟的發展,還是推動小康社會的建立,以至實現以人為本的發展目的,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決 定意義。
  〔關鍵詞〕 人力資源,「三農」問題,解決
  近年來中央為解決「三農」問題做了不少工作,先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 促進了農業發展、緩解了農民貧困和改善了農村條件,但遺憾的是,這一問題一直沒有得到 真正解決,並且大有隨著形勢發展而變得更加複雜棘手的趨勢。這就使這一問題繼續成為 阻礙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瓶頸,成為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 與實 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障礙。眾所周知,三農問題的核心和焦點是農民問題,所以筆者認為, 從根本上講,解決這一問題最終將取決於農村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認識到這一點,無 論對中國農村經濟發展,還是對推動小康社會的建立,以至於實現以人為本的發展目的,都 具有舉足輕重的決定意義。
  
  一、農村人力資源的現狀
  
  首先,農村人口數量巨大,人力資源結構失衡。我國70%的人口居住在農村 ,總數已19億,其中有近2億剩餘勞動力。此外,我國人口每年大約又以1300萬左右的速度 增長,且絕大部 分在農村。由於人力資源開發不足,以及配置和利用效率不高,使我國人口以低級勞動力為 主體,並且人力資源結構嚴重失衡。根據對我國東、中、西部地區人口受初中教育的統計分 析,農村比例分別19.5%、8.0%和5.0%,這種結構嚴重製約了農業生產率的提高。
  其次,農村勞動力受教育程度低,科技素質普遍不高。中央早在20世190年代就提出了「科 教興國」、「科教興農」的戰略,但多數地方尤其是農村落實極為不力,致使我國農村勞動 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以小學文化為主,其次是初中文化,受過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很少。據全 國農業普查辦公室公布:2000全國5614719萬農村住戶從業人員中,文盲半文盲占14.01%; 小學文化程度占42.15%;初中文化程度占38.04%;高中文化程度占5.07%;中專文化程度占0 .57%;大專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占0.16%。農村住戶從業人員平均受教育6.66年。與此形成 鮮明反差的是,已開發國家農業勞動力的平均文化程度目前已達到12年以上。農村勞動力科技 素質低,缺乏職業技術知識和技能,反映了我國農村教育、特別是農業職業技術教育的落後 與薄弱。
  再次,農村教育經費不足,投入機制不活。農村教育在解決三農問題、建 設小康社會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但國家對農村教育投入較少和「以 縣為主」投入與管 理的農村教育體制,一直是制約我國教育整體推進的主要矛盾,也是我國人力資源不能充分 開發利用的主要制約因素。我國公共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多年徘徊於2.5%~3%之間,低於 發展中國家4%的平均水平。在如此少的公共教育經費中政府又將經費更多地投向基礎好、容 易出成績的城區學校,能夠分給農村教育的經費更是少得可憐。一些農村中小學布局不夠合 理,尤其是新形勢下支撐農村義務教育的經費保障機制尚未建立,有些地方長期拖欠教師工 資,中小學日常運轉經費和危房改造、校舍建設所需的必要資金得不到保證。加之我國農村 職業教育的辦學指導思想,或者說辦學定位問題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導致農村職業教育近 幾年招生難、 辦學難、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突出。
  
  二、目前人力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造成農村發展的滯後。這不僅表現在農村社會發展大大落後於整個 社會和時代的進步 ,而且與農村經濟發展也嚴重脫節,由此造成農村中的一些社會問題不僅突出,而且尖銳。 首先,教育落後帶來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滯後。近年來一些封建迷信活動重新泛濫,不少曾經 銷聲匿跡的愚昧腐朽的習俗和惡習又冒出來,影響了農村的社會風氣和正常生活。其次,農 村基層組織癱瘓、半癱瘓。由於群眾民主意識淡薄,制度建設遲緩,現階段許多農村基層組 織癱瘓、半癱瘓,連群眾會議也開不起來,有的地區情況更嚴重一些。社會秩序不穩定, 反過來又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這些社會問題的出現和發展,是農村產生眾多問題的重要原 因,已經引起中央和地方的憂慮,成為一個亟需根本解決的嚴重問題。
第二,影響農業生產的發展。由於我國農民受教育年限短,農業職業教育 普及率低,而且多 數農民對農業技術的接受能力較弱,農民對農業新技術、新產品表現出消極態度。據統計, 20世190年代我國每年產生7000多項農業科技成果,只有30%~40%得到推廣,10%得到廣 泛應用。這就使我國農業科技對農業發展的貢獻率一直在42%以下,而美國、日本和歐盟國 家和地區卻都達到了70%~80%。由於農村勞動力素質較差和由此引起的農業科技落後,造成 「科教興農」出現了農技創新、農技推廣和農村教育「三個斷層」,這說明這一問題已成為 我國農業生產發展的強大制約因素。
  第三,制約農民生活的改善。隨著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產業結構升極和新 興產業興起,社會 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缺乏轉崗就業技能的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就業領域將越來越窄 ,低素質勞動力就業領域越來越有限,這將給農民轉變為市民增加難度。如果這部分農民進 城後,沒有獲得相應的工作崗位,或沒能得到和市民相當的勞動報酬,又沒有一定數量的貨 幣積累,就會成為城市中的弱勢群體。從表面上看這部分農民是進入了城市,但是從享受城 市文明,從滿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及各種不同層次需求的角度看,這部分農民並不能算是真 正意義上的市民,只能是我國通常所說的農民工而已。因此,只有加強農村文化基礎教育和 技術培訓,從整體和長遠上提高農民的勞動素質和科技素質,使他們具備相應的知識水平和 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才能最終使他們在競爭中處於比較有利 的地位,收入水平才能得到持久提高,也才能逐步轉變為真正意義上的市民。三、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對策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