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幼兒園主題活動鄉土化研究結題報告

2023年09月28日

- txt下載

幼兒園主題活動鄉土化研究結題報告
幼兒園主題活動鄉土化研究結題報告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當今,在貫徹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之際,我國的幼兒教育進入了一個深入發展的階段,新課程的使用給我們的幼兒教育帶來了實施新課程的良好環境,同時給教師們帶來了許多發展新課程的啟示。《幼兒園課程指導》指
出「幼兒園的課程方案是一個有意圖而可靈活調整的開放的系統。」《幼兒園課程指導》的目的在於提供幼兒園建構課程體系的基本框架,但是,每所幼兒園都有自身的背景和實際,在對課程理論和實踐引進吸收的過程中,必然存在著調整、充實、更新、創造的園本化過程,如果僵硬地、原封不動、靜止不便地執行預定的課程計劃,無視兒童的興趣、需要及不斷變化的環境,這樣的課程是缺乏生命力的。
幼兒園課程最重要的是符合幼兒的求知需要,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關,活動應該圍繞幼兒周圍的世界展開,這樣有利於使幼兒的原有經驗得到運用,知識得到升華。當課程內容取材於幼兒的生活經驗,當活動的主題和內容為幼兒所注意時,他們就會產生極大的興趣、熱情,更積極地運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去發現、去嘗試,我們不能拿著教材向孩子講解海洋水族館,尤其對我們農村的孩子,而放棄孩子正在用心觀察著的動植物的生長變化,把孩子從他感興趣的世界裡硬拉出來,是違背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農村有廣闊的自然資源,農作物、動植物這些看似平常的東西,都是孩子探索的積極對象。於是《幼兒園主題活動鄉土化研究》在我園啟動了。
我們開展主題活動鄉土化研究,就是要改變現在正在試用的新教材的部分內容遠離幼兒生活經驗的傾向,新教材的部分內容的確與農村教育的實際結合得不夠,向遠離農村的城市的孩子講述野菜、杜布的經歷、無公害大米、桑園雞或者向遠離城市的農村的孩子講述雄偉建築、海洋水族館,那就只能是指著教材的說教。在棉花雪白的九月,在稻穀豐收的十月、在野菜飄香的三月,在桑樹碧綠的五月,我們的孩子不時被田野上傳來的「轟隆隆」的收割機聲所吸引、在挖野菜採桑葚中所沉醉,孩子們追逐著收割機奔跑,扎稻草人玩,在玩的過程中,對稻穀的生長成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對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好奇,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我們生成了主題活動《無公害大米》,並嘗試著對此主題的實踐活動,讓幼兒了解我們每天食用的米飯是新埭的特產,是一種無污染的綠色食品,了解現代農業科技對人類身體健康的重要意義,而且農業生產使用的現代化機器減少了農業勞動量的付出,從而萌發孩子愛科學、學科學的慾望。於是來源於幼兒生活的主題活動鄉土化研究就成了教師進行新課程改革的有效載體。
在主題活動鄉土化研究的探索和實踐中,我們看到了孩子的快樂、教師的進步,我們的孩子會創造了,會求知了,會學習了;我們的老師對新課程改革的思路越來越清晰,理念越來越明了了,教師不被教材的內容所束縛,能結合季節和環境的特點開展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主題教育活動。這對幼兒園課程改革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將新課程的理論真實地體現了出來。
二、課題研究範圍的界定
幼兒園的課程從20世紀80年代的學科教學發展到90年代的以主題活動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這是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一大突破,它將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各領域的教學相互滲透、相互融合。但幼兒園的課程改革應該「跳出」幼兒教育的圈子,從更廣闊的視點來審視幼兒園的課程改革。課程規劃和設計是研究的過程,課程的實施是實驗的過程,真正的課程是在校園裡發生的,是在研究和實驗中發展的,也是在實驗中得到論證和檢驗的。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人是與環境相適應的問題解決者,而且兒童具有製作的本能、探索的本能、表演的本能和藝術的本能,適應兒童本能和天性的課程和教學便是強調「經驗」價值的課程和教學,因而課程與教學論的根本目的在於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幼兒園課程指導•教學活動設計》中的主題活動的選定和活動設計基本順應了學前兒童的發展需要,是從兒童發展需要和兒童感興趣的生活事件中提取的活動內容進行的教學設計。但每一種課程總有它的局限性,在《幼兒園課程指導》教學參考的指導下,我們根據本園及地方特點,選擇了幾個符合季節特點和地方文化的主題活動,建構園本課程活動內容,生成了《杜布的經歷》、《無公害大米》、《野菜》、《桑園雞》這四個主題在大班四個班進行實施。
通過主題活動的生成實施,為教師創設一個研究新課程實踐新課程的研究環境,引發教師善於捕捉髮生在幼兒身邊的教學素材,發掘鄉土課程資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符合本地幼兒發展需要的主題活動方案,並以此促進教師個性特長的再發展,再在將各個主題活動串聯的過程中實現教育的整合。此外,本課題的研究還有效利用了家庭和社區的教育資源,為各個主題的實施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材料,所提供的民間教玩具又成為區域活動中幼兒感興趣的
玩具材料。
三、課題研究的對象
新埭鎮中心幼兒園大班園本課程活動設計。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一)、合理運用鄉土課程資源,為主題活動的實施提供現實的物質條件。
新教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但它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材不是聖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儘可能聯繫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把新信息、新成果等整合到
教學內容中去,新課改理念主張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發掘與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幼兒園課程資源的目的,不僅在於形成獨具特色的園本課程,使幼兒園課程鄉土化、個性化、多樣化,也有利於擴展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的空間,使幼兒園課程進一步貼近社會現實、貼近生活、貼近大自然,使幼兒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時增強對社會與自然的感知與了解。此外,還有利於促進家庭和社區對幼兒園教育的參與,豐富幼兒園課程內容,提高家長和社會對幼兒園教育的了解與滿意度。
新埭屬江南魚米水鄉,具有特有的鄉土文化資源,為主題活動鄉土化研究的實施提供了現實的條件資源。
1、採集和運用自然物資源,以豐富教材內容。
將自然界顯現出來的有利資源運用到主題教學之中,生成了《野菜》這一主題,將教學融入到了自然社會的大課堂,帶幼兒去挖野菜、採摘野菜,製作野菜標本,製作野菜食品,如:做春卷、包餃子、薺菜嵌油豆腐、涼拌馬蘭頭,進行野菜藝術創作——野菜粘貼畫,還結合當地民間傳統,曬野菜乾。這些都為主題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內容。
在預設主題活動《清明節》中有一個活動《采艾青》與《野菜》主題吻合,艾青也是野菜,它是做青團的原材料,幼兒知道了野菜——艾青有這種妙用,從而激發了幼兒對野菜的進一步探索,我們將這兩個主題進行了融合。
在我們生成的四個主題中都用到了自然物資源,《杜布的經歷》中,幼兒紛紛從家裡帶來了棉花、棉籽投放到自然角中供幼兒觀察;《無公害大米》中,幼兒帶來稻穀做實驗;《桑園雞》中幼兒采來桑葉做遊戲。這些自然物課程資源的有效運用使我們的教學富有生機。
在開展一系列以野菜、杜布、無公害大米、桑園雞為教學材料的主題活動時,我們充分利用了鄉村特有的自然資源,引導幼兒發現了自然界植物的生長規律,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引發幼兒進一步探索自然,體驗發現的樂趣。該主題的形成充實了幼兒園新教材,是主題活動鄉土化研究的良好素材。
2、開發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的開發直接導致了教育方法的變革,新的課程資源的引入會帶動教育手段、教學組織形式等方面的變革,課程資源的豐富特別是新興課程資源會有利於推動現行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孩子學習的主體性會極大地提高,幼兒的實踐能力、學習興趣、創新能力等將有全新的發展。
織布是鄉間的一種民族文化,在《杜布的經歷》主題活動開展中,課題負責人聯繫一村婦或鎮上的店鋪、廠家幾次上門拍攝采棉、軋花、紡紗、織布等場景,製成VCD運用於教學活動,幼兒在影視真實的畫面中感受棉布的由來,活動中,幼兒紛紛說:「這個我奶奶也會做的」「我家裡也種了棉花」「我和媽媽一起采棉花了」……通過影像教學,將幼兒的已有經驗進行了整合提煉,也激發了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在不斷的操作演練中,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得到了鍛鍊,對組織教學活動的形式進行了多樣化、創新化的嘗試。這是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也為教師採集利用現有課程資源多樣化探索做出了有意的提示。
3、有效運用師幼互動生成資源。
教師編制的主題網絡有一定的主觀色彩,並不一定能真實的反映孩子的所思、所想,為了保證生成課程的質量,在生活中我們將一切視點放在孩子身上,傾聽孩子的心聲,揣摩孩子的需要,及時捕捉孩子的興趣點,形成師幼互動,共同生成有價值的主題內容,調整預設活動。比如在《杜布的經歷》主題活動中,活動「棉布的由來」開展以後,幼兒對棉布的紡織加工有強烈的探究欲,我們就把棉花實物放在區角活動中,幼兒嘗試著將棉絮變成了紗,給紗染上各種顏色,教師和幼兒一起製作染色的工具。給白色的棉布印上好看的花紋,做成各式服裝,進行時裝表演,放在「江南布衣」里買賣,一個個活動就這樣連續著生成出來。
4、充分挖掘社區、家長資源。
園本課程的開發講究靈活性和多樣性,可以和家長、社區緊密聯繫。社區是幼兒在其中生活、生長的地方,社區的各種物質和文化資源往往可以成為幼兒園主題活動的重要來源,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既能讓孩子們到真實的環境中探索學習,開闊他們的眼界,豐富孩子的經驗,又能發展幼兒的社會意識,拓展幼兒園課程內容。
我們立足實際,利用家長資源,在棉花收穫的季節,讓種棉花的家庭的幼兒帶棉花到幼兒園;讓種竹子的家庭請家長準備竹製品放在班級的區角中,如編籬笆的「編簾器」就是幼兒愛玩的器具,繞沙的竹管,也是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常玩不厭的主題活動延伸材料;在主題活動《無公害大米》實施中,我們聯繫無公害大米種植基地帶幼兒去參觀玩耍;為了製作教材,聯繫村婦拍攝紡沙織布的錄象,聯繫桑園雞養殖廠攝製課件材料等。把農村可用的鄉土資源充分地發掘了出來。
(二)、教師——園本主題活動的實踐者和探索者。
要進行新課程改革,教師的作用無可替代,教師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成功的課程改革一定要鼓舞教師參與,教師不能游離於教育改革,只有教師認同改革理念,參與改革過程,在改革中學習和成長,擔當更重要的責任,做改革的行動者,激起自下而上的改革,才能達到改革的理想。
1、拓展教師新課程改革的實踐操作能力。
教師通過參與課程開發,提高了教育的理解水平並豐富自己的學科知識,讓教師參與課程開發,可以增進教師對學校課程乃至整個學校的歸屬感,可以提高教師的工作滿足感和責任感,使教師對教學工作有更多的投入,無論是從教學專業化的需要來看,還是從教師作為專業人員的權力來看,參與課程開發都應該是教師專業生活的組成部分。可以說,沒有教師,就不可能實現課程的改革。
在新的課程背景下,教師由課程變革的「局外人」變為「參與者」,只要教師肯鑽研肯動腦,新課程的改革才會順利進行,在我園主題活動鄉土化研究中,幼兒園放手讓教師實踐,教師用心參與了課程改革的實踐探索,我們結合理論學習,開啟教師進行教育研究的思想之門,結合教師的能力特長,對生成主題活動進行有益的嘗試,使教師在課程變革過程中得到發展,與新課程一起成長,從而成為革新的課程實踐者。
2、展示教師主題活動實踐研究中的個性才能。
我們從教師的個性才能出發,比如象金燕老師有語言方面的特長,就讓她負責編寫語言領域的教學活動方案,在《杜布的經歷》和《桑園雞》兩個主題中,金燕老師自編語言故事「棉籽變變變」、「桑園雞和大缸雞」,並向大家展示了這兩個精彩的語言教學活動。又比如象過小紅老師有音樂藝術方面的特長,我們就讓她側重音樂藝術領域的教學活動,在《杜布的經歷》主題活動中,過小紅引領幼兒模仿民間織布的樣子進行音樂律動活動,運用的音樂是系列教材《織布》的律動音樂,這樣將已有的教材與本土特色聯繫起來,做到了傳承與創新的統一。
經過主題活動鄉土化研究的實踐和探索,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教育教學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從一個主題的初步設想到生成,形成較完整的活動材料,都要經過教師反覆的商議、討論、修改,然後使主題活動逐步趨於完善。在教師們的共同參與、商討、悉心研究下,一個個主題活動就這樣鮮明地表現了出來,有的活動設計是大家意想不到的,教師在不斷的揣摩、思索中創新著自己的思維,尋找各自的教學特色,教師們的業務能力、教科研能力在實踐鍛鍊中得到提高。
五、課題研究的成效——各主題活動評價
1、主題活動之一:《杜布的經歷》
我們將此主題安排在9月10月進行,這正是棉花收穫的季節,農村的田間岸邊到處都有一大片一大片雪白的棉花盛開,農民們采棉曬棉紡紗織布,搖起了搖花車,碰響了織布機。為了使幼兒深入地感受勞動人民的這一民族文化,懂得勞動創造財富的快樂。我們生成了這一主題活動。各班首先在自然角中投放了棉花生長變化的各過程材料,引發幼兒對探索棉布的由來的興趣。讓幼兒觀察:①棉花籽②棉桃③棉絮④紡紗⑤染色⑥織布⑦成衣等各自然過程。
課題組成員一起商討生成《杜布的經歷》這一主題活動的設計安排,大班每位教師設計一個活動,通過課題組活動,我們把每個活動的連貫性作了分析,然後大家分頭準備。課題負責人四處採集素材,製成VCD作為教學材料。我們利用一周的時間把各個活動加以實施,並把每個活動用錄象錄下來,大家都對自己的活動精心地準備,認真地組織,具體活動為:范玲萍老師帶幼兒半日活動去「採摘棉花」;李根珍老師組織科學活動「認識棉花」;金燕老師組織語言活動「棉籽變變變」,把棉花的整個生長過程通過故事的形式表現出來;張勤華老師組織科學活動「棉布的由來」,重點讓幼兒認識紡紗織布的科學原理,又在區域活動中加以鞏固;第四個活動是有過小紅老師設計的藝術活動「織布」,讓幼兒真正嘗試體驗織布勞動;織成布以後再有何冬亞老師組織藝術活動「好玩的印染」,用各種蔬菜瓜果做為美工工具給布印上好看的花紋;最後有范建麗老師和陳寶珠老師設計藝術活動「棉布製品」、「棉布工藝製作」,布置成「江南布衣」進行買賣。
2、主題活動之二:《無公害大米》
教師從幼兒周圍的實際事物出發,抓住稻穀成熟的有利時機,帶幼兒去參觀田野,感受收穫和勞動的辛苦和快樂,以此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生成有實用價值的主題活動。
教師從綠色生態農業的科學角度出發,讓孩子享受童年玩耍式勞動的快樂,和孩子一起扎稻草人為即將成熟的稻田驅趕鳥獸的侵害。在水稻收割的時候,通過錄象和實地觀察的方式,聯繫無公害大米種植基地,組織幼兒一起感受手工收割和機械化收割的異同,在無意識中感知農業生產使用的現代化機器減少了農業勞動量付出這種科學技術的優越性,從而萌發孩子愛科學、學科學的慾望。
本主題我們形成了五個活動方案,這五個活動涉及的領域不廣,大多偏於社會領域,教師設計的思路還是比較狹窄,雖然有的班級已經在區角中投放了一些關於無公害大米主題的操作材料,但如何讓幼兒了解「無公害」的含義,這是大家思考的問題,在課題組活動時,大家又談到這一主題和現有教材中「糧食」主題不能分離,於是把此主題安排在「糧食」主題之中,從中生成了幾個結合地方特色的活動內容,讓幼兒了解無公害大米是新埭的特產,新埭是無公害大米的出產地,從而引發孩子愛家鄉的情感。
在主題活動《糧食》與《無公害大米》融合的過程中,孩子們了解了無公害大米也是糧食的一種,是本地特有的人們生活的主食料,與其他糧食如玉米等作比較,無公害大米具有突出的營養價值,經過活動,孩子們的知識經驗得到了豐富,對農業科技生產產生了興趣,這就是教師設計該主題活動的意義所在,教師的專業水平也從中得到了提高。
3、主題活動之三:《野菜》
新教材的部分內容的確與農村教育的實際結合得不夠,教師對新教材應該有選擇地使用,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我們教師對某一時段的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新選擇,將自然界顯現出來的有利資源運用到主題教學之中,生成了《野菜》這一主題,將教學融入到了自然社會的大課堂,帶幼兒去挖野菜、採摘野菜,製作野菜標本,製作野菜食品,還結合當地民間傳統,曬野菜乾。我們的孩子在教師提供的活動環境中快樂地學習著,創造性地學習著,教師在課程開發的過程中也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如:
大2班范建麗老師設計執教的社會活動:「我多能幹」(如圖),從野菜的食用價值這一知識點出發,讓幼兒討論:什麼地方吃到過野菜?野菜可以怎麼吃?吃野菜有什麼好處?然後分組讓幼兒做野菜食品,如做春卷、包餃子、薺菜嵌油豆腐、涼拌馬蘭頭等,中午到了,孩子們共同分享著勞動的快樂,此活動將幼兒的一日生活融入其中,體現了教育的整體性。
在大班全體教師的共同參與、商討、精心設計下,一個個鮮活的活動方案形成了,大家相互配合,協商合作,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開展了一系列以野菜為教學材料的主題活動,如:
大4班范玲萍老師開展的美術活動「野菜的秒用」,范老師通過自己反覆的構思,發揮幼兒奇特的想像,利用馬蘭頭、薺菜、艾青等葉邊的美麗形狀讓幼兒進行藝術創作活動,有的幼兒用薺菜的葉子粘貼成太陽;有的粘貼成漂亮的孔雀;有的做成一幅春景圖┄┄(如圖)
4、主題活動之四:《桑園雞》
剛開始接到《桑園雞》這個主題的時候,教師們感到無從入手,覺得這樣一個主題很難實施,經過課題組活動,大家共同商議、討論,結合教師的個性特點,《桑園雞》的9個活動方案形成了,並涉及了五大領域,比較突出的有金燕老師自編的語言故事「桑園雞和大缸雞」和李根珍老師的健康活動「愛運動的雞寶寶」,健康活動在我們幼兒園是個弱點,李老師能夠大膽地組織活動,將桑園雞的科學生態環境通過健康活動的形式再現了出來,以桑園雞「金雞獨立」的特點帶領幼兒練習「單腳站立」的動作,又讓幼兒扮演雞寶寶跨過重重障礙物去幫桑樹捉蟲子,既鍛鍊了幼兒的體能又培養了幼兒助人的情感。由於天氣偏熱,幼兒興奮度過高,紀律方面有點亂,但對教師來說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各個幼兒的生活經驗是一些零碎的知識,主題活動將單個幼兒的知識經驗進行整合,考慮到讓幼兒進行實地參觀有些難度,就有專人去桑園雞養殖現場拍攝錄象,製成碟片供組織教學活動時用。如:
張勤華老師執教的社會活動:「雞寶寶的快樂家園」就是運用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手段,活動時採用分段欣賞,師幼談話的方法,將桑園雞的一些生活習性給了幼兒直觀的觀察,幼兒仿佛身臨其境,活動分兩大部分,一部分讓幼兒分段觀看錄象片段,了解桑園雞的生活環境以及農業生態養殖的科學知識,知道桑園雞養殖是新埭的特色,通過遊戲活動,一部分幼兒扮演桑樹,一部分幼兒扮演雞寶寶,再在扮桑樹的幼兒身上貼一些蟲子,由扮演雞寶寶的幼兒來捉蟲子,幼兒很感興趣,從而鞏固對桑園雞知識的了解。最後的遊戲活動,幼兒餘興未盡,使整個活動達到了高潮,並將活動延伸到區域活動之中。
我們大班組的每位教師從不同的領域設計教學活動,並對自己設計的方案進行了實施,由園領導及課題組成員參加聽課活動,進行點評,又組織課題組成員對各個活動再分析,教師對《桑園雞》主題的實施設計分析透徹,各個執教老師對方案作修改並對自己設計實施的活動進行教學反思。通過這一活動的實施,教師們體驗到新課程就在我們身邊。在於教師不斷的探索和發掘中。
六、問題討論
主題活動鄉土化研究是促進教師教育科學研究的一個有效載體,雖然各個主題的形成還不夠完善不夠成熟,但它為教師研究新課程提供了有益的指導和啟示,這是實現新課程改革的一條有效途徑,它促使我們將新課程改革進一步引向深入。
由於時間和季節的限制,四個主題活動的內容不能重複地加以實驗,所以還不能通過實踐充分地加以驗證。新的學年我們將生成的園本主題與現有的建構式課程教學進行有機的融合,於是如何融合便成了我園教師下一學年教學研究的新課題。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