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計算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與問題

2023年10月01日

- txt下載

計算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與問題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可以說小學數學的計算具有基礎性和工具性,在小學階段的計算學習,對於小學生今後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計算能力是小學生必須形成了基本能力,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最重要部分之一。然而,在新課程改革的實踐過程中,教學理念和教材的變化卻引起了廣大一線教師的困惑。教師往往花了很多心思用在日常的計算教學中,有趣的情境創設了,多種多樣的動手操作也體現了,但現實調查卻表明,學生的計算能力比以前卻顯得有些下降。主要表現在計算正確率下降,口算能力較差等方面。而學生對計算的興趣卻並沒有因教材的變化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培養。面對新課標,新教材,有的教師開始質疑起來:教材中安排的大量情境創設是否沖淡了計算算理教學的重點?數學課堂是否過於生活化反而失去了數學本身的技能培養?事實果真如此麼?在新課程理念下,筆者通過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學習參與校、市的教研活動,逐漸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小學數學課堂中計算教學存在的問題
問題1:計算教學如何與問題解決有機的統一?
傳統的教材編排里,問題解決有著較為完整的體系,獨立成章。這樣往往關注於培養學生裝的認知技能和邏輯思維能力,而忽視了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本身的現實意義。而新課程改革中,教材把問題解決與計算教學進行了融合,一改傳統呈現模式。生動的情境,生活化的語言描述著源於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這樣的呈現,讓剛開始運用數學知道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學生感到了新奇和有趣,大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更加活潑。但在具體的教學中,也產生了很多的問題:如教材安排零散,沒有體系;有的板塊既要引導學生理解問題,解決問題,又要完成算法探究教學,教學任務重,而且重、難點也不好把握。這樣就容易導致教師在教學時魚和熊掌難以兼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難以體現。
問題2:計算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有效性?
案例:在教學「4的乘法口訣」時,一位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
師:四個圓形分一份,兩份有幾個?請同學們用自己的圓形擺一擺。
生:(動手操作後)有八個。
師:三份有幾個呢?四份呢?請同學們四個為一組,把你們的圓形合志來,動手擺一擺,再彙報你們的結果。
生:(動手操作後)三份有十二個,四份有十六個。
師:誰能將你們操作的結果用乘法算式來表示?
生:4×2=8,4×3=12,4×4=16
……
在小學計算教學中,教師往往喜歡設計很多操作活動,著重於想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然而,在設計操作活動的過程中,如果操作內容過於簡單,讓學生進行低水平的反覆,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操作動機,沒有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任務,反而會降低學生的思維水平。案例中的操作環節看似熱鬧其實卻是多餘,學生已經有了對乘法的初步認識和理解,而且有了2和3乘法口訣的基礎,「4的乘法口訣」完全可以直接利用學生頭腦中的表象和舊有的知道,結合教材的情境進行教學。
問題3:如何把計算教學中的算理教學與練習有機結合起來?
認識心理學研究認為:促使一般操作技能的掌握和智力操作技能和形成,所需要的條件是不一樣的。一般操作技能的練習,只發反覆機械重複,而計算這樣的技能形成,就必須開展積極、靈活的思維活動為主的練習,才能逐步形成。然而,日前的計算教學課堂,往往在情境引入,算法多樣化上用到大量的時間,結果導致課堂練習時間嚴重不足,學生的練習不到位,計算技能得不到有效的鞏固和發展。
上述問題,僅僅是新課程理念下,實施計算教學存在的一些較為典型的問題,不能概全。但是,通過對這些存在的問題的分析與探究,我們也能夠從中得到一些思考,並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有效性」解決策略
策略一:統籌兼顧,讓計算教學與問題解決和諧統一。
新教材重視情境的創設,重視教學素材的現實性和趣味性,但很少呈現出數學的本質即數學關係和解題方法。這樣的編寫往往讓老師(特別是新教師)忽略問題解決的應該抓住的關鍵,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低下。怎麼才能讓計算教學和問題解決和諧統一呢?筆者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認真分析教材,把握知道結構體系。
教材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是每一位教師應該首先認真研究的。在拿到教材以後,教師應該首先通觀教材,把握教材中「問題解決」所需要呈現和掌握的知道點。這時,不但要關注教材呈現的問題情境,理解編者的意圖,預設學生看到教材的情境後會出現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準備,而且要關注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分析數量關係,總結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數學關係。另外,還要關注練習中出現的問題類型和計算類型。
2.認真鑽研教學用書,找准課時重難點。
新教材的知識體系編排,初看給人的感覺是知識點較為零散,不易把握。然而,如果我們細心分析,其實教學用書上已經給我們較為詳細的列出了相應的知識體系。只要我們善於鑽研,就能夠把零散的知識彙編成系統的網絡。
通過分析之後,我們應該比較清楚的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對於計算比重偏大的情況,我們要注重把計算放在整個教學體系中,讓學生理解為什麼而算,做到計算有目的,有針對性。而在解決問題占比重較大的課題里,我們應著重聯繫情境中的問題與運算意義之間的聯繫,把握問題解決的數量關係。對於計算教學與問題教學並重的情況,教師應該注重其如何整合,如,讓學生在比較中感悟,把相同模式的問題放置在不同的情境中,讓學生去體會問題解決與計算的本質聯繫。
策略二:提高計算教學中動手操作的有效性。
布魯納表象模式的理論認為:人再現現實及其規律性有三種表象模式:動作性模式、映象性模式和符號性模式。這些模式充分體現了認知發展的規律。在小學階段,映象性模式(即表象)在認知的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橋樑作用,但在教學中卻常常被忽視。如在一堂《除法的初步認識》中,教師先組織學生進行動手操作:(1)將8個圓片每2個一份,可以分幾份?(2)將15個小方塊每5個分一份,可以分幾份?當學生操作完後,教師直接寫出算式15÷3=5,開始講解除法的含義和各部分的名稱。在這個教學片段中,學生從動手操作階段直接抽象到符號性模式階段,脫離了表象,使操作與符號很難建立起真正的聯繫,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教學在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後,再增加一個教學環節:在學生動手操作分一分後,讓學生閉上眼睛在腦子裡分一分:10個圓,5個一份,可以分幾份?在這樣充分感知和生動的的表象的基礎上進行抽象,學生就能較好的理解除法含義了。
所以,在讓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掌握適當的分寸,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仔細設計操作過程並作適當的指導,切忌學生不明目的的操作或操作過於形式化而無實際意義,這樣才能使計算教學中的動手操作有效性得以最大化。
策略三:提高計算教學是練習的有效性。
鞏固練習是數學計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練習不僅僅是鞏固數學基礎知識、訓練學生解題技能的工具,而且能促進學生以思維為核心的智力發展,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是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徑。傳統的計算教學只追求量不考慮形式,學生在枯燥的練習中熟練計算技能。而在課改初期重探究輕練習的教學模式務必造成學生計算不紮實的不良趨向。因此計算教學需要適時的鞏固練習,我們也有必要留有足夠的課堂練習時間。在練習設計及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做到:
1.教師對有關教學內容的練習問題,事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和估計,了解練習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學習方法和解題策略,分析哪些是學生已知的學習方法或容易解決的問題,哪些是需要教師進行引導或滲透的新的學習方法,做到心中有數,才能較好的應付課堂上學生可能發生的情況。
2.練習要有層次,有針對性。從基本練習、針對練習、變式練習到拓展練習等層次要分明,難易程度適合學生。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動手做,充分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作出答案。還要創造和諧的氛圍,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易互動,啟發彼此的思維,做到不同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展。
當然,以上關於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只是筆者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而計算教學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是廣大教師們永遠討論和研究的話題。在教學中,還有諸好算法的多樣化與優化等方面的策略還要我們進一步的去探究。但是,數學課堂離不開計算,離不開問題解決,把計算和問題解決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是我們永遠的目標。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們還要進行更多的嘗試和研究,把計算教學的有效性發揮到最好的程度,為新課程改革的成功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