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初中化學第二章,空氣,物質的組成,習題

2023年10月09日

- txt下載

篇一:初三化學-第二章 空氣、物質的構成測試題及答案
第二章測試題
(100分,45分鐘)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題3分,共27分)
1.(河南)下列各項中,不屬於我國《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基本監控項目的是() A.二氧化硫濃度 B.氮氣濃度C.二氧化氮濃度 D. PM2.5濃度 2.(蘭州)下列符號中能表示2個氧原子的是()新 課 標 第 一 網 A. 2O
B. 2O2
C. O2
D. 2O2-
3.(湖北荊門)下列物質既是空氣的成分,又屬於氧化物的是() A.氧化鋁 B.氧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4.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下列有關空氣各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能夠燃燒 B.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於食品防腐 C.稀有氣體都不能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D.二氧化碳在空氣中含量增多會引起溫室效應,屬於空氣污染物
5.(福州)根據圖2-1的信息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圖2-1
A.氯原子的質子數是17 B.氯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 C.當
x=8時,該微粒是陽離子 D.在化學變化中,氯原子易得電子 6.(福州)用「的是( )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圖2-2中的微觀示意圖能表示化合物
圖2-2
7.(山東萊蕪)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下列有關原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原子的質子數等於核外電子數 B.原子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在化學變化中能夠再分 D.符號「O」可以代表一個氧原子 8.圖2-3中的實驗裝置中不能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是( )X K b1.C om
圖2-3
9.(天原杯複賽,信息給予題)生物體死亡後,體內含有的碳-14會逐漸減少(稱為衰變)。因此科學家可通過測量生物體遺骸中碳-14的含量,來計算它存活的年代,這種方法稱之為放射性碳測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個質子和8個中子,在衰變時,一個中子變成質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關於新原子核的說法正確的是()
A.為碳原子核,含7個質子,8個中子 B.為氮原子核,含7個質子,7個中子 C.為碳原子核,含6個質子,7個中子 D.為氧原子核,含7個質子,8個中子 二、填空題(42分)
10.(安徽蚌埠三中期中,8分)現有①冰水混合物 ②鐵 ③氯化銨 ④自來水 ⑤鹽汽水⑥水銀六種物質,其中屬於混合物的是 (填序號,下同),屬於單質的是 ,屬於化合物的是 ,屬於氧化物的是 。 11.(湖南湘潭,10分)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化學。
(1)國家提倡使用的加碘鹽,是在食鹽中加入適量的碘酸鉀,加碘食鹽里的「碘」指的是
(填「單質」、「元素」或「原子」)。已知碘酸鉀受熱不穩定,因此,你認為炒菜時 (填「早」或「遲」)加入加碘鹽更有利。新-課 -標- 第-一-網 (2)仔細觀察圖2-4後回答:
圖2-4
①該圖反映的環境問題是 ;
②針對上述環境問題,請你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3,湖北孝感,12分)對比、分析得出結論是化學學習中重要的方法和手段。請你對表2-1進行分析並按要求填空:
表 2-1
13.(福建泉州,12分)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請根據圖2-5(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內容)回答有關問題:
圖2-5
(1)請從圖2-5中查出關於硼元素的一條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周期(橫行)中屬於金屬元素的是(填一種),其陽離子是(填符號)。 (3)第11號元素與第17號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構成該物質的微粒是 (填「分子」、「原子」或「離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縱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則下列各組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是 (填標號)。
a. C和Neb. Be和Mgc. Al和Si d. F和Cl 三、實驗探究題(21分)xKb 1.Com
14.(天津河西區期中,節選,8分)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就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進行實驗探究。 【設計實驗】
第一小組同學共同設計了如圖2-6所示的A、B兩套裝置。
(1)為了保證結果的準確,第一小組同學在實驗過程中等集氣瓶冷卻至室溫後才打開止水夾,這樣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氣瓶中紅磷燃燒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改進實驗】
第二小組同學查閱資料得知:當溫度達到40 ℃時白磷就能在空氣中燃燒。五氧化二磷會刺激人的呼吸道,影響健康。於是他們將試管的容積分成五等份,做好標記。在試管中加入一小塊(足量)白磷,用橡皮塞塞緊試管口,將試管放入熱水中,使白磷燃燒。待白磷熄滅並冷卻到室溫後,將試管倒立於盛有室溫下水的水槽中(如圖B),並在水中將橡皮塞取下。新|課 | 標| 第 |一| 網 (1)此裝置的優點是(任寫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實驗現象分析可知: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氮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4/5。本實驗能夠得到該結論主要是運用了氮氣的有關性質,請寫出兩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計算題(10分)
15. 已知作為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 kg,某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08,求一個該原子的質量。
篇二:初三化學第二章空氣知識點和習題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空 氣
一、空氣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紀70年代,瑞典科學家舍勒和英國的科學家化學家普利斯特里,分別發現並製得了氧氣。
2、法國科學家拉瓦錫最早運用天平作為研究化學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的結論。
三、空氣的主要成分
(按體積分數):氮氣(N2)78%,氧氣(O2)21%(氮氣比氧氣約為4: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氣體和雜質0.03%。空氣的成分以氮氣和氧氣為主,屬於混合
空氣成分口訣:氮七八氧二一,零點九四是稀氣;零點零三有兩個,二氧化碳和雜氣
四、物質的分類:純凈物和混合物
1、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純凈」是相對的,絕對純凈的物質是沒有的,只要雜質含量低,不至於對生產和科學研究產生影響的物質就是純凈物。
2、混合物:兩種或多種物質組成的,這些物質相互間沒有發生化學反應,各物質都保持各
自的性質。
注意:劃分純凈物、混合物的標準是根據物質的種類來劃分的。只含一種物質的就屬於純凈
物,含有幾種物質的就屬於混合物,
五、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1、氮氣: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溶於水,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化學性質
不活潑,熔點-209.9℃,沸點-195.8℃。
2六、空氣的污染及防治。
1、 造成空氣污染的物質:有害氣體(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煙塵。
2、污染來源:空氣中的有害物質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石油化工廠排放的廢氣及汽車排放的尾氣。
3、被污染的空氣帶來的危害: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
存在的環境問題:溫室效應(二氧化碳含量過多引起)、臭氧空洞(飛機的尾氣、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氣污染的措施:加強大氣質量監測,改善環境狀態、植樹造林、使用清潔能源。
5、目前空氣污染指數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臭氧。
習題
1、下列對應關係錯誤的是( )
A.氧氣——供人呼吸 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
C.氮氣——作保護氣 D.稀有氣體——做電光源
2、在生產和科學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護氣。當焊接金屬時,為了隔絕空氣,能作為保護氣的一組是( )
A、氫氣、氮氣 B、氮氣、氧氣 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D、氮氣、氬氣
3、空氣品質日報是環境監測部門對一個地區空氣品質情況所做的監測報告。目前計入空氣主要污染物的是可吸入顆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下列情況能直接造成空氣污染的是( )
A.把煤作為主要燃料 B.隨意丟棄塑料垃圾
C.隨意丟棄廢電池 D.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
4、下表是某城市空氣品質每周公報的部分內容.下列情況對表中三個空氣指標不會產生影響的是( )
A.用天然氣作燃料
C.汽車排放的尾氣B.焚燒垃圾 D.用煤和石油產品作燃料 5、目前很多地區空氣污染指數超標,原因之一是( )
A.人的呼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D.氫氣的燃燒 C.礦物燃料的燃燒
6、近年來我國北方的沙塵暴頻發,它在空氣中增加的有害成分是( )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可吸入顆粒物D.氮氣
7、為了使燈泡經久耐用,燈泡應填充()
A.二氧化碳 B.氮氣 C.氮氣和氬氣的混合氣體D.二氧化硫氣體
氧 氣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1、色、味、態: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密度:標準狀況下,密度為1.429g/L,略大於空氣。(可用向上排空法)
3、溶解性:氧氣不易溶於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4、三態變化:降溫後,-183℃時氧氣可以變為淡藍色的液體,-218℃淡藍色雪花狀固體。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一)與非金屬(碳、硫、磷)的反應
1、木炭(黑色固體)燃燒
實驗現象: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一種無色無味氣體,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文字表達式:碳(C)+ 氧氣(O2 二氧化碳(CO2)
2、硫粉(淡黃色)燃燒:
實驗現象:在空氣中: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在氧氣中: 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的火焰, 放出熱量、生成一種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文字表達式 硫(S) + 氧氣(O2)二氧化硫(SO2)
3、紅磷(暗紅色固體)的燃燒
實驗現象:在空氣中:發出黃白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大量白煙 ..
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大量的白煙 ..
文字表達式:磷(P)+ 氧氣(O2 五氧化二磷(P2O5)
注意:五氧化二磷(P2O5)是固體,不是氣體
(二)與金屬(鎂、鐵)的反應
*1、鎂帶(銀白色固體)在空氣中燃燒
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粉末狀固體。
文字表達式:鎂(Mg)+ 氧氣(O2 氧化鎂(MgO)
2鐵絲(銀白色固體)在氧氣中燃燒
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文字表達式:鐵(Fe) + 氧氣(O2 四氧化三鐵(Fe3O4)
注意:集氣瓶底部鋪少量的細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體物質濺落瓶底,致使集氣瓶炸裂。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三、反應類型:
①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
可表示為:A+B+?? → E (簡稱「多合一」)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
可表示為:AB→A+B+??。(簡稱:「一變多」)
③:氧化反應: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有氧氣參加的反應一定屬於氧化反應。氧化反應不一定是化合反應(石蠟的燃燒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兩種物質),化合反應不一定是氧化反應。
習 題
1、下列實驗現象正確的是( )
A.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
B.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大量白霧
C.碳在空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大量熱
D.燃著的木條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的更旺
2、氧氣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物質,以下有關氧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都是氧化反應
B. 魚、蝦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於氧氣易溶於水
C.氧氣具有可燃性
D. 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3、下列變化中,不屬於緩慢氧化的是( )
A.牛奶變酸 B.鋼鐵生鏽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 D.農家肥料腐熟
4、下列關於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室常用電解水的方法來製取氧氣 B.夏天食物腐爛與氧氣無關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D.含氧的化合物可能不是氧化物
5、理要在一充滿空氣的瓶子中,將其中的氧氣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氣體的成分。下列物質在瓶中燃燒可達到目的的是( )
A.木灰 B.硫磺 C.鐵絲 D.紅磷
6、下列物質燃燒時,能產生大量白煙的物質是()
A.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 D.硫在空氣中燃燒
7、工業上用的大量氧氣,主要使用分離液態空氣法製取的。這種方法主要是利用了()
A.化學性質不同 B.溶解性不同 C.氣體沸點不同 D.密度不同
8、為鑑別分別盛有空氣、氧氣、二氧化碳的三瓶氣體,應選用的方法是( )
A.將氣體分別通入水中 B.將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將氣體分別通入鹽水 中 D.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三瓶氣體中
篇三:第一輪複習知識點:第二章空氣、物質的構成
第二章《空氣、物質的構成》知識點
2.1空氣的成分
一、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1.最早發現空氣組成的科學家是法國的 ,他得出空氣是由和 組成的。
2.空氣里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
a、原理(化學方程式):b、裝置要求:氣密性良好
c、現象:d、結論:空氣是混合物;O2約占1/5,可支持燃燒;
N2約占4/5,不支持燃燒,也不能燃燒,難溶於水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於1/5原因:裝置漏氣,紅磷量不足,未冷卻完全
②能否用鐵、鋁代替紅磷?不能 原因:鐵、鋁不能在空氣中燃燒能否用碳、硫代替紅磷?不能 原因:產物是氣體,不能產生壓強差
@氮氣:惰性保護氣(化學性質不活潑)、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凍
@稀有氣體(He、Ne、Ar、Kr、Xe等的總稱):保護氣、電光源(通電發不同顏色的光)、雷射技術
三、1.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種物質組成) 例如,空氣,溶液(鹽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礦泉水), 礦物(煤、石 油、天然氣、鐵礦石、石灰石),合金(生鐵、鋼)
注意:氧氣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質是混合物,紅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2.純凈物、混合物與組成元素的種類無關。即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純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純凈或混合物。
3.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的。 例如:水、 水銀、 藍礬(CuSO4 ·5H2O)都是純凈物 冰與水混合是純凈物。 名稱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純凈物,是化合物。 四、保護空氣的潔凈清新
1、空氣污染源:工業、交通、生活污染源
2、對空氣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氣體(CO、SO2、氮的氧化物)和煙塵等。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為可吸入顆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PM2.5、臭等。
3.空氣污染的危害、保護:
危害: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
保護:加強大氣質量監測,改善環境狀況,使用清潔能源,工廠的廢氣經處理過後才能排
放,積極植樹、造林、種草、廢氣除塵處理,煤炭綜合利用,減少直接以煤為原料,開發新能源,植樹種草等。 4.目前環境污染問題:
臭氧層破壞(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溫室效應(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2.2與2.3 構成物質的微粒
一、概述
微觀的粒子有:原子、離子、分子、電子、質子、中子、原子核等,它們都是微觀概念,既表示種類又可表示個數。
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
A、金屬單質和稀有氣體及少數非金屬單質由原子直接構成; B、多數非金屬單質、非金屬與非金屬形成的化合物由分子構成。
C、化合物中既有金屬元素又有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離子化合物)是由離子構成。 二、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構成。 例: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A、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常見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水、氫氣、氧氣、氮氣、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物理變化中,分子本身不發生改變;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本身發生改變,生成新的分子。】
B、分子的微觀特性(基本特性):分子總是在不斷地運動著;分子之間存在間隔;分子的質量、體積很小;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 三、原子:
1、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另一種微粒。原子構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構成物質,如金屬汞、稀有氣體等。
2、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本身發生變化,而原子本身沒有變化,只是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構成新的物質,所以,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注意:原子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
※、分子與原子的比較
化學反應的實質: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四、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碳-12)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
較所得的數值,是該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一個某原子的質量
×12 (相對原子質量是個比,單位為1)
一個碳原子的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
+中子數
五、原子的構成
原子的的構成:原子由核外帶負電的電子和帶正電的原子核構成,原子核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
在不顯電性的粒子(分子、原子)里: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注意:原子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原子只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普通氫原子核中只有質子無中子,氫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個質子。 (1)原子結構示意圖的認識
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核外電子按能量由低到高從里往外排,第一層最多容納2個電子, 第二、三層最多容納8個電子。
按順序背誦:質子數從1~20的元素符號和名稱:
氫氦鋰鈹硼 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矽磷硫氯氬鉀鈣 (2)在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3)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原子核 上
決定元素種類 質子數(核電荷數) (4)三決定決定元素化學性質 最外層電子數 決定原子的質量 原子核
(5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說明: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其化學性質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層電子數為2) 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其化學性質有可能相似(He,Ne均為穩定結構)@ 穩定結構:最外層電子數是8(只有一層的為2)的結構。
元素的化學性質跟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關係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最外層電子數小於4時,易失去最外層所有電子,成為陽離子;(通常是金屬元素) 最外層電子數多於4時,易得到電子使最外層電子數變為8,成為陰離子(通常是非金屬元素)
最外層電子數與化合價的關係:(元素的最高正價等於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最外層電子數小於4時,最外層電子數就是元素的化合價(正價); 最外層電子數多於4時,最外層電子數-8=元素的化合價 8、離子: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1)表示方法及意義:如Fe (2)離子結構示意圖的認識
*
3+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