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竹子主題

2023年10月09日

- txt下載

篇一:「竹文化」主題綜合實踐活動案例
「竹文化」主題綜合實踐活動案例
一、課程研究的背景
1、新課程的實施呼喚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以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基本學習方式」的新型課程。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行動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必修課的形式被納入到學校的課程體系中,這既符合世界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又滿足了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內在需求。
審視我們國家在中小學階段的課程實施,課堂教學過於強調知識的掌握,而知識的掌握又過於依賴於識記,所以學生在動手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方面明顯不足。在新課程改革中,雖然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納入了國家課程,但是僅憑每星期的兩節課,我們能做些什麼?為了尋找一種合適的教學模式來解決這一矛盾,我們提出了「竹文化」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另外,從教師層面來看,目前我校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知識淡薄,更缺乏實踐經驗,在這些方面我們有需要也有必要進行課題研究。
2、農村學生成長渴望綜合實踐活動
我校地處象山半島西部山區,學生主要是當地的農村居民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弟。整體狀況是學生不如城區孩子見多識廣;另外在這些學生中獨生子女較多,占到了全體學生的73%,她們從小就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動手實踐能力普遍較弱。
另外,我校20%的留守學生和10%的外來民工子弟在生活中也缺少鍛鍊,動手能力普遍不高,這些都需要訓練和提高。為此,我們提出以「竹文化」為載體的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力圖改變長期以來我國學校教育脫離自然、社會生活的現狀。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增進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聯繫,促進學生全面的、個性化的發展。
目前,青少年兒童校外文化陣地缺乏,活動內容單一已成為一個普遍問題。青少年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滿足,就容易導致一些青少年迷戀網吧、沉迷上網,甚至在社交中受到社會不法分子的引誘而走向歧途,從而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據象山日報記者反映,他們在長期的暗訪和隨機採訪中發現,有7成的少年兒童認為,現在可供玩耍的地方越來越少,他們的課餘生活都在家裡或有償培訓班裡度過,生活枯燥乏味。
另外,在採訪中了解到:家長普遍認為城鎮留給孩子的空間太少。當前學生學業負擔和心理負擔較重,再加上獨生子女成長過程相對孤單,他們需要更多地參加一些社會活動來釋放壓力。而有關部門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在我縣戶籍人口中,未成年人8.49萬,占
全縣16%。(不包括外來民工子弟)節假日加上假期,少年兒童一年中有164天課外時間,而可供少年兒童活動需要的設施卻是鳳毛麟角,遠遠無法滿足少年兒童的活動需要。
而像我們這樣的農村地區,情況更不容樂觀。由此我們認識到學校教育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性,它能使學生在課餘時間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最終發展自我。我校的「竹文化」為載體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想通過一系列的課外活動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經驗和知識,在實踐中培養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研究的方法和能力。
3、竹鄉經濟發展需要綜合實踐活動
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竹子在人們生活中的經濟價值逐漸從學生的視線中消失,竹文化的眾多精髓也不復存在,這些都影響了竹鄉經濟的發展。而竹文化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無疑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空間,讓學生了解認識了竹鄉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這為以後有效地開發和利用當地資源促進竹鄉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二、課程研究的規劃
1、課程目標
充分利用學區豐富的毛竹資源,以「竹文化」為校本課程載體,通過學生動手製作、社會實踐、問題探究、主題學習等活動,豐富學生對「竹文化」的認識,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並達到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和開發課程的水平、促進學校特色化發展的目的。
2、擬開發的「竹文化」內容
(1)竹的生命:毛竹的生長過程、生長環境、生長規律,毛竹的種類、特點、特性等;
(2)竹的價值:筍的食用價值,烹飪方法,竹的用途;
(3)竹的文學:已有詩文誦讀,文學創作;
(4)竹的風采:繪畫、製作、雕刻、粘貼等創作活動;
(5)竹的奧秘:實驗基地參觀,演奏與遊戲,研究與實踐(如何增加毛筍的產量?毛竹生長如何受生態環境的影響?等等)。
將「竹文化」課程資源開發為二大類:認知類和動手操作類。在第一學段,二類內容混合編排,除介紹一些竹子的基本知識外,學習內容仍將以動手實踐類為主。第二學段中,每個同學可以選擇參加一門製作(或小課題研究)課程,以體現課程設置的主要意圖;同時以校本課程讀本的形式,補充介紹相關「竹文化」的一些知識,供四年級以上學生閱讀。
3、課程實施的原則
(1)親歷性原則。教師應利用各種物質條件、精神條件和社會條件,開發利用各種課程資源,通過多種途徑為學生提供具體、現實的情境,讓學生走出課堂,置身於廣闊的大自然和豐富的社會生活中去接觸和感知各種人和事,使他們通過親身經歷、實際操作與活動實踐來獲得探究問題、與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自主性原則。既包括教師「教」的自主性,更要求學生「學」的自主性,應當根據本課程的特點和目標自主選擇主題內容和活動場所,自創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利,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自己去設計、開發、行動、體驗乃至創造。
(3)協同性原則。綜合實踐課程的整合性特點表現在目的上,就是要使學生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獲得全面和諧而有個性的發展,教師應當注重幫助學生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4)、開放性原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放性特點,使它不僅要向學科課程領域開放,也要向實踐活動領域開放;不僅要向教室以外的學校空間開放,也要向學校以外的廣泛社會空間開放;不僅要向學校全體師生開放,也要向社會各種機構和各類人員開放。
三、課程實施的過程
(一)課程實施的準備.
1、成立竹文化活動研究小組
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開始著手準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工作。由後勤辦老師負責落實各個活動室和展覽室的安排布置,執教老師負責落實教學的內容和一些必備工具的添置。
2、制訂竹文化活動實施方案
在制定竹文化活動實施方案時,我們的思路
是:興趣先行、課程跟進、全面推開。課程實施初
期,為了少走彎路,豐富教師的一線實踐指導能力,
我校先以興趣小組的形式開展「竹文化」綜合實踐
活動課程。目的在於給各個執教老師自身培訓的同
時激發學生參加活動的興趣。經過一學期的努力,
執教老師對綜合實踐課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學生作討論課程實施方案 品也相繼展示在走廊文化中,從而大大激發了全體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作品·組圖)
3、落實活動時間
根據實際情況,我們採用內外結合、課表調整、課外管理的原則對竹文化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時間做出了重新調整。規定每周兩課時,一學期30課時;每學期3-4次課外實地考察活動和舉辦一屆學生作品展。
4、確定課程的具體內容
(1)認識自然;(2)自我發展;(3)走進社會。
根據實驗情況,我們確定了全面實施「竹文化」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內容:
篇二:「竹情畫意」主題班會
竹情畫意
——六(2)竹文化主題班會教案
一、 班會目的
通過班會,讓同學們知道竹,認識竹,了解歷代文人雅士的對竹的頌揚,了解竹文化的內涵,理解竹子精神的寓意,發揚竹子精神,激勵自己刻苦學習,不斷進步。不論是做事還是做人都要以竹子清高謙遜為榜樣,做一個可愛、高尚的白峴人。
二、 活動準備
1、開班會前,我們班開展一系列竹文化活動作為班會的前期鋪墊:搜集竹子的故事等資料;調查爭做具有像竹一樣堅毅品質的學生的做法。
2、關於堅毅精神的名人故事、文字材料。
3、環境布置(黑板、場地等)。
4、組織學生準備有關節目。
三、 活動時間
2011年12月21日
四、 活動過程
(一)導語
吳一鑫:竹,它高大挺拔!
黃天琦:竹,它蒼翠欲滴!
韓辰祥:竹,它堅貞不屈!
李瑜琳:竹,它樸實無華!
吳一鑫、黃天琦、韓辰祥、李瑜琳: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們在這舉行「竹情畫意」主題班會!
(2)活動一
黃天琦:當我們看見那一排排竹子迎著狂風,卻從來不向它低頭時,我就會對它們產生敬佩之情。同學們,我們白峴是竹之鄉,你知道竹子有哪些功能麼?
生1:竹子可以用來編竹簍!
生2:竹葉可以入藥,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黃天琦:對啊!竹子全身是寶!竹子還可以做成快板,供人們吟誦呢!接下來,請大家欣賞孫歡君、李龍安帶來的快板!
孫歡君、李龍安表演快板《和諧文明新校園》
(3)活動二
吳一鑫:竹子既沒有婀娜嬌媚的姿態,也沒有沁人心肺的芳香,然而,它那積極進取、不怕困難的精神和品質,卻引起不少詩人對它的喜愛和吟誦。王軼男、陳琦等同學表演配樂詩朗誦。
韓辰祥:同學們,聽了剛才如此動聽的詩文,你是否沉浸在這些美麗的文字中了呢!感謝王軼男、陳琦等同學帶來的配樂詩朗誦!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聽過竹子的故事呀!
生3:我聽過「胸有成竹」的成語故事!
韓辰祥:接下來,請大家一起來聽聽孔子與竹子的故事! 黃紀彥、吳盛陽等熱帶來的故事《孔子與竹子》。
(4)活動三
黃天琦:聽完了這麼精彩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聆聽與姚芷婧、張曉雨合唱的歌曲吧!
姚芷婧、張曉雨合唱《竹林風》。
(5)活動四
李瑜琳:她們唱得好聽麼?
生:好聽!
李瑜琳:你們都看過《傻子上學》的小品吧?
生:看過!
李瑜琳:今天就請大家欣賞由吳一鑫、姜維等同學帶來的新版《傻子上學》!
吳一鑫、姜維等人表演自編的《傻子上學》。
(6)活動五
黃天琦:他們表演得給不給力?
生:給力!
黃天琦:同學們,你們知道竹子對環境有什麼保護作用麼? 生4:竹子能凈化空氣!
生5:竹子能保持水土!
黃天琦:既然竹子有那麼多的作用,我們能不能亂砍亂伐竹子呢? 生:不能!
黃天琦:接下來請同學們欣賞由陳成、朱恩浩等人帶來的短劇《砍竹》。 陳成、朱恩浩等同學表演《砍竹》。
(7)活動六
吳一鑫:謝謝這幾位同學給我們帶來的精彩表演,從他們的短劇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6:雖然我們白峴有大片大片的竹林,但是如果我們亂砍亂伐,不好好保護這些竹林,總有一天,竹林會消失殆盡的!
吳一鑫:說得很好!保護竹林,人人有責!接下來,讓我們輕鬆一下,欣賞由韓佳玥、王琳等同學帶來的小品《豬筒vs竹筒》。 韓佳玥、王琳等同學表演《豬筒vs竹筒》。
(8)主題升華。
通過竹子精神,概括出以後需怎麼做:
樹理想,立壯志,努力掌握新知識;
講文明,懂禮貌,形成道德好風尚;
勤動手,勤動腦,創造之花開滿地!
五、小結。
吳一鑫、黃天琦:竹,你每天都是那麼蒼翠欲滴,從不枯萎,讓人感到一片生機勃勃!
韓辰祥、李瑜琳:竹,我們愛你!更敬佩你!倪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世世代代人學習!
合:六(2)班「竹情畫意」主題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三:竹文化活動設計
竹文化活動設計
一、活動背景
我國人民歷來喜愛竹子,中國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國家。竹的種類很多,我國約有近600個品種,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及華南、西南等地,常見的有毛竹、剛竹、淡竹、苦竹、鳳尾竹、方竹、、、、、、沒有哪一種植物能夠像竹子一樣對人類文明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我們把竹子給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帶來的作用和影響,稱為竹文化。
二、活動目標
1、通過了解竹的歷史,了解中國人的愛竹情結,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進學生的語文素養。
2、通過對中國竹文化的認識,讓學生體驗自主、合作、探究 的樂趣,學會交流與合作。
3、通過對竹文化的研究,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活動時間
1、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制定計劃;
2、進行資料收集,入戶採訪與調查,手工製作;
3、結題展示,組內交流和 班上彙報。
四、活動設計
1、活動準備
設立學習小組,學生自由組合成活動小組,各組推選一位組長,集體制定目標、設計方案,擬出草案並交給指導老師審核。各小組在組長帶領下,發揮個人特長,進行組內分工,做到分工明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按照學習內容.成立六個學習小組:
A、「愛竹情結」小組; B、「詠頌」小組;C、「竹治百病」小組; D、「竹與民俗」小組: E、「能工巧匠」小組; F、「市場開發」小組;
2、各組活動內客:
A、「愛竹情結」小組:以故事的形式簡述中國人歷來與竹子結下的情緣。
B、「詠頌」小組:收集展示古今描寫竹的詩詞、成語、對聯、歇後語和圖畫。
C、「竹治百病」小組:介紹竹子的醫學價值。
D、「竹與民俗」小組:介紹竹子與人們衣、食、住、行密切相關。並從中得出有關的學習結論。
E、「能工巧匠」小組:向竹加工企業學編簡易竹工藝品,並當堂展示。
F、「市場開發」小組:瞄準市場空檔。大膽創意。關注竹製品發展前景。
五、展示活動成果
1、用視頻手段、書面展示、口頭概述採訪和實物展示相結合的辦法:
2、利用課堂時間。在同學問相互交流關於竹文化史的小論文:
3、由學生自己挑選優秀的成果在全班交流:
4、請同學從家中帶攝像機或數位相機當場製作。作為班級資料共享;
5、鼓勵每個小組提出和其他組不同的觀點:
六、總結評價
這個主題活動以竹子為題材,對生活在山區的同學來說都很熟悉,它貼近生括,反映生活,凝結學生對生活濃烈而熾熱的情感,給學生一個有利的活動平台。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生 活積累。讓學生看得到,走得近。想得到。做得到,問得到,學得到。不管是房前屋後荒野郊嶺,還是家中的各種器物,竹子的身姿都能進入學生的視野,都是真實可觸摸的,因此活動收到了比預期還好的效果.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得到多層次的發展與提升。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