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中國與金磚國家雙向投資的特徵及問題分析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李繼宏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作為新興經濟體的代表,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組成的金磚五國在全球投資領域作用突出。2013年流入金磚五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總量達3220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了21%,占全球FDI流入量的比重達22%。金磚五國對外直接投資也從2000年的70億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450億美元,占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的10%。但是,金磚五國間相互投資卻相當有限,中國與其他四個金磚國家雙向投資發展滯後,相互都不是對方的主要投資夥伴,合作的潛力尚未完全釋放。深化中國與金磚國家的雙向投資合作,對於推動全球經濟的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中國與金磚國家雙向投資的特徵
(一)雙向投資規模小,波動較大
近10年來,中國與其餘四個金磚國家的雙向投資總體表現為規模小,存在較明顯的波動。從2004年到2013年,中國累計實現對金磚國家投資120.56億美元,占同期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比重僅為2.35%。2008年中國對金磚國家的投資達到近年來的最高值53.3億美元,占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比重達到9.53%,但2009年隨即大幅降低至4.8億美元,所占比重也下降至0.85%,2010年又反彈了3倍多達到15.1億美元,隨後是連續兩年下滑,所占比重從2010年的2.2%降低到2012年的0.5%,是近10年來的最低點,2013年又再次反彈,占比達到1.29%。從金磚國家對華投資來看,2004年到2013年,金磚國家累計對中國實際投資20.5億美元,占同期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比重僅為0.23%。近10年來,金磚國家對中國投資占當年中國FDI流入量的比重均未超過1%,並且有5年金磚國家對中國的投資是下降的,整體表現起伏較大。
(二)FDI流入與流出存在明顯差距
從2004年至2013年,以2006年為分水嶺,2006年以前,中國對金磚國家直接投資的流出額少於流入額,2006年以後中國對金磚國家的直接投資額高於金磚國家對華投資,並且存在較大差距。2004-2013年,中國對金磚國家直接投資流出與流入差額累計達100億美元,年平均差額超過10億美元,其中2008年直接投資流出與流入差額達到51億美元,是近10年來中國與金磚國家雙向投資中FDI流出與流入的最大差額。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企業對金磚國家投資13.9億美元,而金磚國家對華實際投資僅為0.85億美元,我國企業對金磚國家的投資是金磚國家對華投資的16.4倍。
(三)國別投資發展不平衡
從存量數據上看,截止2013年底,中國對印度、南非、俄羅斯、巴西的直接投資存量分別為24.5億美元、44億美元、75.8億美元和17.3億美元,國別投資額差距明顯。俄羅斯是中國在金磚國家中的主要投資目的國,南非次之,印度第三,巴西排名最末,中國對俄羅斯的投資存量是巴西的4.38倍。2013年,中國對俄羅斯投資10.2億美元,占當年中國對金磚國家直接投資額的73.4%。從金磚國家對華實際投資的情況來看,從2004年到2013年金磚國家中俄羅斯是對華投資最多的國家,累計達到6.39億美元,南非緊隨其後為5.59億美元,印度對華投資累計4.31億美元,巴西累計4.2億美元。可以看出,俄羅斯是中國在金磚國家中最重要的投資夥伴。
(四)跨國併購數量和規模存在較大差距
近10年來,中國企業對金磚國家的跨國併購發展迅速,交易金額增加。2006年以來中國石化、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金川集團公司、聯想集團等企業先後斥巨資發起了對金磚國家石油、金融、礦山、電力、電子等領域的跨國併購。2010年,中石化集團通過香港公司收購西班牙普索爾巴西公司40%股份,涉及金額超過70億美元,是到目前為止我國對金磚國家的最大併購案。相對於中國企業對金磚國家開展跨國併購的熱情,金磚國家對中國企業的併購活動則不多,近10年金磚國家發起的對中國企業較大金額的併購活動幾乎是空白。
(五)雙向投資領域有所拓寬
目前,中國對金磚國家的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能源、採礦、通信服務、工程機械等領域,並向汽車、家電、農業、金融、服裝、建材等多個領域發展。從具體的國別來看,中國對巴西的投資從傳統的能源、礦業、農業等領域,拓展到通信、金融、基建等領域。中國對俄羅斯的投資主要集中在農林牧漁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採礦業、製造業和房地產業。中國對印度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基建、電力、通信服務等領域。中國對南非的投資領域已從早期的紡織、服裝、輕工等產業向金融、能源、採礦、製造、建築和農業領域發展。從金磚國家對華投資來看,巴西對華投資主要集中在貿易、貿易諮詢、採購和銷售等領域。俄羅斯對華投資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建築業和交通運輸等領域。印度對華投資的主要領域是製造業及IT服務行業,並有向知識密集型產業和低技術的勞力密集型製造業兩端發展的趨勢。南非對華投資,也從輕紡、飲料、建材等領域向製造業內的較高技術含量項目拓展。
二、中國與金磚國家雙向投資面臨的主要問題及障礙
隨著中國與金磚國家雙向投資合作的發展,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如果以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組成的金磚五國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那麼這些問題既有來自金磚五國外部的原因,也有金磚五國自身的問題,涉及到產業結構、跨國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投資環境等多方面因素。
(一)面臨來自金磚五國外部的激烈競爭
金磚五國外部的投資夥伴主要包括兩類國家,一類是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它們是金磚五國傳統投資夥伴國,與金磚五國在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上存在較明顯的互補性,容易發生垂直型投資;另一類是在地理上與金磚五國相鄰的國家,這類國家符合了對外直接投資中的「就近原則」,在與金磚五國的投資合作中具有特殊的優勢。中國與金磚國家的投資活動主要面臨這兩類國家的激烈競爭。以高鐵項目為例,近年來,中國高鐵技術進步很快,具備了明顯的集成優勢、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走出去」的條件已經成熟。金磚國家處於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階段,巴西、南非、俄羅斯、印度都表達了與中國開展高鐵項目合作的意願。但是,中國與金磚國家高鐵項目合作面臨來自金磚五國外部的法國、日本、德國等高鐵技術已開發國家的競爭激列。印度政府正在規劃建造「鑽石四邊形」高鐵網,計劃修建7條連結主要城市的高鐵,中國與日本展開了印度高鐵項目訂單的競爭。2014年8月底,印度總理訪問日本時向日方發出投資印度高鐵項目的呼籲,日本已經開展了對印度擬建的首個真正意義上的高鐵項目「阿默達巴德—孟買」的可行性調查。9月中旬,主席訪問印度期間,中印雙方簽署了鐵路合作備忘錄和行動計劃,印度媒體對中國鐵路現代化給予高度的評價。由於擔憂中國順勢拿下印度高鐵項目訂單,習主席剛離開印度,日本部長級高官即赴印度遊說,加大向印方推銷日本新幹線技術的力度。據印度媒體分析,日本高鐵的優勢在於高質量和高安全標準,並且「動手早」,搶得先機,而中國在價格方面更勝一籌,這在「重視廉價的印度商業文化」中頗具優勢,中日在高鐵項目上的競爭將日趨激烈。
(二)缺乏互信影響投資合作的發展
中國與金磚國家經濟發展階段相近,在某些領域存在一定的競爭,部分金磚國家人為設置的障礙阻礙了投資規模的擴大和水平的提高。以印度為例,作為發展中大國的印度,近年來與中國在全球範圍內開展了競爭,再加上印度與中國還存在領土糾紛,這些複雜的政治和經濟因素交織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與印度互信,增加了開展投資的困難。中國企業在印度的投資頻頻受到印度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加以限制。中國在印度投資的重大項目都遇到不同程度的阻力,導致部分項目流產。如印度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先後拒絕了中興和華為對印度擴大投資,拒絕中資企業在孟買和喀拉拉邦港口建設的競標。2014年,中國計劃投資3000億美元參與印度總額達1萬億美元的「十二五」基礎設施建設,也引發印度媒體和智庫的質疑和不安。在中國與日本展開的印度高鐵項目的競爭中,有印度專家指出,即使中國能夠拿出更好的方案,但是出於「國家安全」考慮,印度可能更傾向於選擇日本。
(三)投資的產業結構欠合理,技術含量較低
從中國對金磚國家投資的產業結構來看,儘管在多元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資源先行」的大格局並沒有改變,投資的項目相對集中於石油、天然氣、礦產等自然資源行業,再加上對產品缺乏精深加工,導致產品的附加值低,對東道國技術進步的貢獻不大,制約發展的後勁。巴西政府官員提出外國企業對巴西的投資是帶有條件的,即「投資者需要在巴西建立研發中心」,有巴西智庫人士還提出要建立針對中國在巴西投資的「監察委員會」,中國對巴西的投資要有「新技術流入的承諾」。2013年南非副總統訪華時曾表示,投資南非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即:「一是必須轉讓技術,二是必須雇用南非公民,三是實現本地化。」可見,金磚國家對於投資項目的技術含量非常重視,希望通過投資產生的技術外溢效應幫助本國提高技術水平。中國企業投資的產業過於集中,技術含量較低,將制約其在金磚國家發展的空間。而金磚國家對華投資的產業仍相對集中在製造業的中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投資的動機來看是以利用中國成熟的製造技術為主,技術含量總體不高、規模不大,不利於雙向投資的可持續發展。
(四)中國企業缺乏跨國經營管理經驗
中國企業的跨國經營管理經驗相對欠缺,不少企業不熟悉金磚國家的環保要求、勞工政策、稅收政策、文化背景、外資政策、法律規定,不能正確處理與合資方的關係迅速融入東道國,導致水土不服,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這些現象對於中小規模的民營企業來說更為突出。近年來,中國企業由於缺乏跨國經營管理經驗,影響企業正常運作的事件屢見不鮮。以中國企業在南非的投資項目為例,南非的勞動力成本高於中國,中國企業到南非投資以後僱傭南非公民,給付的工資報酬達不到南非的標準,就曾經引發過嚴重的罷工事件,頻繁的罷工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2009年南非紐卡斯爾華人製衣廠的工人因為工資報酬過低就舉行過罷工,引起了騷亂。據媒體報道,2012年中國最大的錳礦供應商廣西大錳錳業有限公司控股的南非PMG公司礦業有限公司的11名中方人員,因被舉報所持簽證違反南非當地法律,而被南非移民局帶走,舉報人是PMG礦業公司的南非高級管理人員。這種現象一方面說明中國企業對東道國的有關規定不熟悉,同時也暴露了中國企業管理經驗不足,未能有效處理好與原企業管理團隊的關係。還有一些中國企業,在金磚國家開展投資時,相互惡性競爭,內耗嚴重,導致投資項目失敗。
(五)投資環境有待改善
中國與金磚國家都屬於發展中國家,有關投資管理的政策還在完善的過程中,變化較大,部分國家在某些領域的規定還存在不規範、不明確的現象,部分政府部門工作缺乏效率,一些國家勞動力素質較差,影響投資者的利益。從投資硬環境來看,金磚國家交通、電力、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如印度電力供應嚴重不足,全國仍有三分之一的地區無法獲得電力供應,近一半國土沒有公路,質量達標的高速公路不到四分之一,鐵路網面臨老化問題,需要升級改造。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同樣困擾巴西,投入不足,運輸效率低下,已成為影響巴西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南非的基礎設施建設也較為滯後。俄羅斯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港口、機場、水電等基礎設施相對落後,道路、電網和管道等嚴重超期服務。這些問題,影響了金磚國家對中國企業的投資吸引力,但是要改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這對於處在發展中的金磚國家來說也存在一定的困難。
三、促進中國與金磚國家雙向投資發展的主要對策
(一)培育競爭優勢,強化優勢領域的投資合作
中國與金磚國家擴大雙向投資,應當進行長遠規劃,一是要培育自身的競爭優勢。首先,要突破建立在自然資源稟賦上的傳統比較優勢,大力培育在新產品研發、專有技術、經營管理等高級要素方面的比較優勢。其次,培育適合發展中國家使用的小規模生產技術,形成區別於已開發國家的差異化競爭優勢。這兩方面都是中國與金磚國家之間的相互投資能夠與外來投資進行競爭的重要基礎和條件。二是加強雙方在具有技術優勢產業的相互投資。部分金磚國家在某些產業的技術領先於中國,如印度的IT技術等,中國企業可通過投資活動學習先進的技術。金磚國家與中國經濟互補性強,市場前景廣闊,中國技術成熟的家電、汽車、服裝等行業都非常適合在金磚國家開展市場尋求型投資。在進行投資的時候,還可考慮組建投資聯合體,開展聯合投資,減少惡性競爭,擴大項目規模,充分發揮大項目的帶動作用,將單個項目的投資發展成整個產業鏈的投資。
(二)加強雙邊與多邊合作,增進互信
中國與金磚國家在建立全球政治和經濟新秩序中具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礎,這為中國與金磚國家在投資領域的合作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從2009年6月到2014年7月,金磚國家領導人已經舉行了六次會晤,在金融、貿易、投資等領域達成了廣泛的共識,中國應當充分利用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以及G20峰會、中俄印合作機制等多邊合作機制,加強與金磚國家在多邊領域的合作與協調。在雙邊領域,2014年9月主席訪問了印度,10月李克強總理訪問了俄羅斯,加深了中國與金磚國家的理解與信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中國應當以更積極和主動的姿態,加強與金磚各國在政治、經濟、人文等領域的雙邊合作與對話,加深彼此互信,促進合作,在可持續發展中實現包容性增長,消除部分金磚國家對中國崛起的顧慮。
(三)拓寬項目融資渠道,加大對金磚國家基礎設施投資
近年來,金磚國家基礎建設的力度很大,都啟動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但是資金缺口也很大。今年7月第六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已經決定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支持金磚國家及其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成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金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缺口,推動金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在水電、公路、高鐵、港口等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和較先進的技術,應當利用好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支持,積極發展BOT等形式多樣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融資,加大對金磚國家基礎設施投資。
(四)積累經驗,提高跨國經營管理水平
提高企業開展跨國經營管理的水平是促進中國與金磚國家雙向投資良性發展的必要條件,在相互投資的過程中,應當堅持「雙贏」理念,深耕東道國,走「本土化」的道路,在獲取投資收益的同時,帶動東道國的經濟增長、技術進步和就業,保護東道國的生態環境。通過不斷融入東道國,改變固有的經營管理模式,全面提升跨國經營管理水平。具體來說,一是加強對東道國相關法律法規的研究,確保投資活動符合東道國的法律規定;二是在投資的過程中,注意保護東道國的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三是妥善處理好與合資方及東道國雇員的關係,穩步推進「本步化」;四是提高投資項目的技術含量,帶動東道國的技術進步。
(五)改善投資環境,增強投資吸引力
中國與金磚國家相互投資的規模小,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中國與金磚國家開展相互投資活動的重要前提是東道國具備吸引外國投資的良好環境。從投資硬環境來說,中國與金磚國家都要進一步加快交通基礎設施、電力、港口等投資硬環境的建設。從投資的軟環境來說,東道國政府應當簡化投資程序,降低准入門檻,消除投資壁壘,規範對外資企業的管理,提高投資便利化水平,加強對勞動者的教育和培訓,提高勞動者的素質,通過改善投資環境增強對外資的吸引力。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中國與金磚國家還應加快對建立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區的研究,通過發揮自貿區的積極效應,帶動相互投資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 2013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金磚國家聯合統計手冊(2014)[EB/OL].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jz2014 /.
[3]21世紀網. 廣西大錳「失控」南非 遭控股公司CEO舉報[EB/OL]. http://www.21cbh.com/HTML/ 2012-7-31/wNNDE3XzQ4Nj QwNw.html.
[4]環球網. 南非鼓勵中國企業投資:紮根南非需滿足三個條件
[EB/OL]. http://tu.ta7.cn/365img/9CaKrnJD0rl http://opinion.haiwainet.cn/n/2014 /0312/c345415-20393043.html.
[6]范黎波,施屹舟,鄭偉.加強對金磚國家直接投資:中國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支撐 [J].全球化,2013年第1期.
[7]吳雪明.中國在全球直接投資格局中的引資地位及其潛力分析 [J].世界經濟研究,2013年第8期.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