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家庭的傷痛與療愈:一樣的家庭問題,不一樣的哲學觀念

2023年10月15日

- txt下載

以前,當提到某人著作等身時,心裡會不由升起一股欽佩:這個人該是孤燈相映,度過了一個個長夜,才有如此成果吧?我對出書多的人的佩服下降是當市面上開始出現暢銷書推銷熱時,很多作者也一本接一本地在出著七拼八湊的書,看封面和銷售員都是驚悚刺激的,內容卻太膚淺浮華。
我與劉丹相識多年,見她一直默默地做心理諮詢,默默地在大學教書,做事專注嚴謹,為人低調平和。所以,她寫信並傳來她的書稿《家庭的傷痛與療愈》,告訴我,這是十年來她的第一本專業書時,我感到電子版的文本有了沉甸甸的重量。我認真地看了幾遍,開始像讀專業書籍,後來不忍釋手,像讀老熟人的書信,最後拿起來隨手翻閱,像讀經典老書,隨處見黃金。
首先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開頭的倫理聲明。她對書中案例的處理,對醫療和諮詢的界定,對方法的中立態度,呈現出受訓背景深厚的治療師的從容。劉丹接受家庭治療訓練和參與實踐26年,同時,她本人也接受過精神分析訓練,有10年以上的精神分析個人體驗經歷,她對人性的深入理解有其獨到的地方。
早年學心理治療時,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分離個體化。西方深受14~16世紀文藝復興的影響,以人為本,強調自由,這在心理治療的基本理念中表現為:對自由的崇尚,對平等的追求。家庭治療強調從家庭周期中看系統,當家中有青少年和父母對抗時,青少年離開家庭是西方所提倡的分化,這被視為常態。早年德國老師來中國教學,看到很多十七八歲的孩子由父母陪同而來,並由父母買單治療時,認為這就是問題所在——這意味著這個家庭分化不夠。很多中國治療師受此影響,在治療中促使其家庭分離,結果挑起更大的家庭衝突,治療因此沒辦法進行下去。
劉丹在書裡面列舉了種種與中國人相關的例子並對之作了中國式的解讀,這些解讀雖然基於西方的理論,但從不同的視角結合中國不同的國情和文化進行了闡釋。比如在處理一個家境良好、父母關愛充足,但因孩子學習不好前來就診的例子中,劉丹了解到父母對孩子反覆強調的是「我們已經給你買好了房子」「你不需要擔憂自己的將來」「你學習也不需要太好」「一切事情都安排好了」「你不需要擔心除學習以外的任何事情」……
看到這裡,我會心一笑,因為類似的話我也對兒子說過。我說:「我最大的願望就是你當我們樓下的保安,最大當到保安隊長。」我真心這樣想,因為他的未來他不用擔心,我的最大願望就是天天能看到他,享受天倫之樂。結果,我母親誇我說因為我是心理醫生,用激將法刺激了兒子,從此他努力學習,離開了我們。這真是不同的視角,母親誇我是因為她總能看到兒子的好,而父親總是從骨子裡希望兒子和自己對抗卻又拗不過自己。
劉丹對家長說:「你這樣講,我實在想不出你的兒子有什麼必要好好學習,他生活中所有需要努力的部分,你都幫他解決好了,他為什麼需要努力呢?……」在系統家庭治療中,治療師並不想當一名老師給出指導建議、試圖給出新的東西,而是對家庭作為系統進行擾動,這其實非常符合中國的哲學思想。大家熟悉的《道德經》中就說道:「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孩子沒有動力,和家長骨子裡希望和孩子融合在一起的願望是符合的。在精神分析中,這叫孩子對父母的道德防禦;在家庭治療中,這就導致分化不良。但分化不良是不是問題呢,或者說是不是疾病呢?
劉丹在本書中提到了格里克(P. C. Glick)說的七大事件和家庭不同階段,其中,青春期的孩子離開家庭是一個重要事件,這意味著家庭收縮階段的開始。在西方,如果孩子相隔年齡不大,家庭收縮很快完成,即從第一個孩子離開到最後一個孩子離開,父母可能六十多歲就成空巢老人了(因為他們普遍結婚晚)。在我國,孩子結婚生孩子後還待在父母家裡的情況非常多,也就是家庭周期中的收縮階段甚至無法最終完成。你不能據此說他們的分化出了問題,因為這就是常態,所以需要被討論的議題就是婆媳關係、夫妻關係及隔代親等。
劉丹向我們呈現的是我們自己的例子,呈現出來的可能是問題,但不是疾病,甚至可能是資源。父母愛孩子,孩子愛父母,彼此互相挂念,所以孩子離開家之前需要儀式化一下。一種儀式化的方式就是和父母待久一點,或者乾脆就待在一起。從中國文化的角度來看,融合不是問題,分化是問題;從西方的角度來看,融合是問題,分化不是問題,這幾乎是完全相反的哲學觀。
中國家庭中類似的問題複雜而繁亂,本書中大都有所涉獵,如陪讀、厭學、不婚主義、啃老現象等。雖然這是一本專業書籍,但讀起來絕不枯燥,甚至可以將其作為一本文藝專刊來閱讀。大家知道,讀文藝專刊有兩個去處——枕邊和廁所,這算是對本書最高的讚譽吧。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