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主題活動設計方案

2023年11月07日

- txt下載

主題活動設計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複雜的一種。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主題活動設計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主題活動設計方案1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環境保護等部門《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20xx-20xx年)》要求和省、市文件精神,增強全民環保意識,號召全市中小學生積極響應「低碳生活」,弘揚生態文明,決定在全市中小學生中開展「節約紙張保護環境寄語未來」綠色環保主題教育活動。
  一、活動內容
  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表明,我國森林面積19545.2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0.36%,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積0.145公頃,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也是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造紙的原材料主要是木材、蘆葦、稻草、麥草、竹子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木材。我國每年至少消耗1000萬立方米的木材用於造紙,大約相當於10年生樹木2億株。為了保護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我們不但要節約用紙,還要大力提倡廢舊報紙的重複利用,提倡使用再生紙。此次活動旨在動員廣大中小學生自己動手,通過多種渠道積極回收廢舊報紙、書本,置換一份信卡,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對未來環境的寄語、對大自然的感言。
  二、活動方式
  1.學生收集廢舊報紙、書紙等,開展環保實踐活動。
  2.學生用環保實踐成果置換組委會統一製作的一份信卡,(2.5公斤廢紙置換一封信卡)。
  3.教育、環保、郵政部門統一組織教師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學習讓廣大師生了解活動的意義和目的,指導學生用書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未來環境的寄語、對大自然的感言。
  4.全市中小學校按要求做好本次活動的統計工作,上報參加活動的具體人數及參與率(見附件2)。郵政部門根據參與人數統一製作帶編號的郵寄信卡並發放到學校。
  三、活動對象
  全市中小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
  四、活動時間
  20xx年5月2日——20xx年10月31日
  五、活動安排
  (一)社會實踐階段。(20xx年5月5日——20xx年6月1日)
  首先組織各校部分學生由老師帶隊到環保局集合併參觀了解環保監控室對全市各個排污口監控情況。接著,乘坐大巴先到飲用水源地濕地參觀讓學生知道濕地的作用。最後,再到鋼司污水處理廠、鋼司展館參觀。 5月20日前,各中小學校務必按要求做好本次活動的統計工作,上報參加活動的具體人數及參與率(見附件2)。郵政部門根據參與人數統一製作帶編號的郵寄信卡。
  (二)活動開展階段。(20xx年6月2日--20xx年9月31日)
  9月下旬在寺坡步行街教育局、環保局、郵政局聯合舉辦以「綠色家園」為主題的學生環保繪畫比賽,規格為B4幅面(具體時間另行通知)。同時,根據環保部門提供的宣傳版面對參賽的學生在宣傳/動員開展「節約紙張保護環境,寄語未來」環保書信教育活動。
  學生利用暑假期間收集廢舊書紙、報紙,開展環保社會實踐活充實暑期生活,並撰寫環保寄語感言。9月20日各學校收集學生暑期收集的廢舊書紙、報紙。郵政部門根據轄區學校布局,安排專人主動上門提供相關服務,並根據廢舊書紙、報紙數量,發放活動專用信卡。
  各學校組織學生通過書信寄語感言,開展環保教育。
  (三)撰寫、郵寄作品階段。(20xx年10月1日—20xx年10月11日)
  參賽信卡、書畫作品統一回收,10月10日之前把作品及專用信卡交教育局普教科,集中封存並開展評選工作,學生優秀作品(作文、繪畫形式)將推薦到《作文指導報》、《好少年》、《小櫻桃》、《動漫報》等報刊雜誌選登,部分先進集體和個人將推薦參與省級環保示範教育基地、省級優秀作文指導教師、省級環保小精靈的評選表彰。
  3.總結表彰階段。(20xx年10月11日至20xx年10月31日)
  本次活動設一定比例的優秀組織獎,由活動組委會依據活動開展情況、參與率,對活動開展得好的優秀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並頒發獎品和證書,對組織特別好的單位和個人,推薦到省、市表彰。
  六、活動要求
  全市中小學要把本次活動作為20xx年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工作計劃,統一部署,精心組織學校參加本次活動;環保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加強宣傳和指導,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和科學性;郵政部門要加強宣傳,營造氛圍,配合各學校做好具體工作。

主題活動設計方案2


  為做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教師示範培訓項目的組織實施工作,提升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20x—20xx年)的意見》和項目管理辦法,制定本指南。本指南適用於專業帶頭人領軍能力研修、「雙師型」教師專業技能培訓、優秀青年教師跟崗訪學項目。
  一、目標任務
  針對職業院校教師「雙師」素質亟待提升、教師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等突出問題,分層分類組織職業院校不同基礎水平、不同專業類別、不同技能等級的教師參加示範培訓,探索職業院校教師專業技能分級培訓模式;引導各地通過實施、省級、市(縣)級、校本級四級培訓,完成5年一周期不少於360學時教師全員培訓任務,組織開展專業帶頭人領軍能力研修、「雙師型」教師專業技能培訓、優秀青年教師跟崗訪學;建成一批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和品牌專業,生成一批優質培訓課程資源,有效促進教師的師德養成、專業知識更新、實踐技能和教學能力提升,著力培養一批領軍專業帶頭人、「雙師型」教學名師和拔尖青年教師。
  二、培訓內容與形式
  (一)培訓內容
  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項目承擔單位要貫徹落實x關於教師隊伍建設和黃大年先進事跡的重要批示精神,設置師德教育必修模塊,宣講優秀師德案例,著力培養造就「四有」好老師。圍繞「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目標,開展以教師技術技能實訓、課程開發與應用、教學實踐與演練等實操性培訓為重點的集中面授模塊;設置以工匠精神教育、「雙創」教育、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理論、專業基礎知識等知識性培訓為重點的網絡培訓模塊,做到理實一體、互補銜接。
  1、專業帶頭人領軍能力研修。面向中等職業學校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高等職業學校具有高級職稱,主持過市級及以上科研教改課題(項目)、參加或指導學生參加地市級及以上技能比賽並獲獎的教師,採取集中面授、返崗實踐、再集中面授的工學交替式培訓方式,進行為期不少於4周(160學時)的培訓,每班一般不超過30人。培訓重點包括專業建設、課程設計與開發、團隊組織與引導、應用技術研發與推廣、教研科研方法等專項內容。
  2、「雙師型」教師專業技能培訓。面向在職業院校從事教學工作5年以上的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採取集中面授與網絡研修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不少於4周(160學時)的培訓,可分階段。網絡研修學時比例不超過30%。每班一般不超過30人。重點包括技術技能實訓、專業教學法應用與實踐、課程開發技術與應用、信息技術應用等專項內容。
  3、優秀青年教師跟崗訪學。面向在職業院校從事教學工作5年以下,年齡不超過35周歲的優秀青年教師。項目承擔單位遴選確定若干名本單位對應專業的教學名師擔任導師,採取「師帶徒」、「一對一」模式進行為期不少於8周(320學時)的跟崗訪學。重點開展備課、說課、教學演練,進行評課、研課、磨課訓練,參與教科研活動。
  (二)培訓形式
  在教師培訓需求調研和診斷的基礎上,根據教師層次水平和專業類別確定培訓項目類型和人數,採取集中面授、返崗實踐、網絡研修、跟崗培訓等不同方式相結合,分層分類分級開展教師培訓。以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為主,兼顧文化基礎課教師。
  1、集中面授。聚焦專業理念與師德、教育教學理論與方法、專業理論與知識、先進技術與實際操作技能,推行理論講授、案例學習、行動學習和實踐操作等形式,可根據不同教師需求設立專項培訓模塊課程,實行小班化教學。專業技能實操訓練和教學實踐演練學時占總培訓學時的比例不低於50%。
  2、返崗實踐。重在指導教師將培訓所學和成果運用於教育教學實踐,將教研和培訓有機結合,採用先進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行為,更新課程內容,總結提煉個性化、特色化教學模式,指導教師開展備課、說課、磨課及真實課堂教學訓練,形成一批教研科研論文、教案等生成性成果。
  3、網絡研修。設置工匠精神教育、「雙創」教育、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理論、專業基礎知識等網絡課程供教師學習,研修重在以任務驅動為主線,通過專家引領、交流研討、成果展示,解決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4、跟崗培訓。由教學名師擔任「導師」,指導參訓青年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教學演練、教學研究、教學實踐,參與科研課題項目、學校和班級管理等工作。
  三、工作流程
  1、確定年度項目安排。教育部發布年度教師培訓任務和組織實施工作要求,指導各省(區、市)確定教師培訓專業目錄。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教師培訓需求摸底情況,按照專業帶頭人領軍能力研修、「雙師型」教師專業技能培訓、優秀青年教師跟崗訪學等項目安排,確定培訓時長、培訓內容和項目經費額度,參考本省培訓費管理相關規定和當地物價水平,合理制訂教師培訓綜合定額標準(含集中培訓支持標準和遠程培訓支持標準),編制教師培訓計劃人數。
  2、遴選確定項目承擔單位。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年度項目承擔單位資質名單,組織項目申報、評審與立項,遴選確定符合條件的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承擔項目,同時將項目承擔單位立項信息報送教育部,在項目信息化管理平台予以發布。
  3、培訓實施與監管。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通過項目信息化管理平台進行項目發布、註冊與報名、課程安排與教學、評教評學全過程管理。督促各項目承擔單位整合內部和外部優質資源,嚴格按照培訓方案開展培訓。系統化開展訓前診斷、訓中測評、訓後考核和返崗跟蹤指導,加強學員管理與考核。成立視導專家組,對培訓工作進行監督、指導與檢查。項目承擔單位要強化培訓後續跟蹤,指導參訓教師將培訓所學知識與技能應用到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
  4、考核與評價。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在年度項目結束後,採用匿名評教、專家抽評、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對項目承擔單位開展績效評價。主要內容包括管理制度建設、條件保障、培訓質量、培訓物化成果、典型經驗和做法等。績效評價結果作為下一年度項目承擔單位資質認定、動態調整的依據。各項目承擔單位加強對參訓教師出勤、學習表現、作業、培訓成果等日常情況考核,按20%比例評出優秀等次學員。
  四、實施要求
  1、開展分層分類培訓。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要深入開展教師培訓需求調研,按照教師所教專業、基礎水平、技能等級分層分類設置培訓項目。優先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及扶貧重點產業等緊缺領域教師培訓,培訓專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智能製造、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及特色農業、種養業、民族傳統工藝等扶貧產業領域為重點,加大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貧困縣等扶貧重點地區支持力度。開設適應教師培訓需求、針對教師能力短板的培訓模塊和課程,大力推行自主選學、分班培訓,做到按需施訓。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探索開展教師專業技能分級培訓,建立教師素質能力分等級培訓、台階式提升的機制。
  2、優化培訓課程內容。各省(區、市)、各項目承擔單位要完善培訓課程標準,優化培訓課程方案,網絡研修和集中面授課程內容要有效銜接,可選擇培訓重點內容設定專項培訓主題和模塊化課程。突出產業轉型升級、職業教育改革創新、信息技術發展的要求,遴選開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質網絡課程資源。支持基地中的`本科院校試點探索教師非學歷培訓與學歷學位教育課程銜接和學分互認。
  3、推進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一批和省級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教師企業實踐基地。項目承擔單位必須具有一定數量且簽署合作協議的企業夥伴,聯合行業企業協同申報項目。績效評價優良的單位實行2至3年周期遴選機制,實行年度績效末位淘汰,同一類項目調整比例不少於5%。項目承擔單位之間要加強合作與交流,實現設施設備、師資團隊、課程資源等共享共用。
  4、強化培訓成果應用。項目承擔單位要針對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科學選擇培訓形式與方法,突出專家引領、主題研修、反思實踐、交流研討和成果展示,跟蹤指導教師將培訓所學知識與技能應用到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參訓教師所在學校要制定激勵政策,結合本校教學工作實際,支持參訓教師進行培訓成果轉化和落地。
  5、規範培訓考核管理。項目承擔單位應加強對參訓教師的考核評價,明確培訓成果要求和數量,重視參訓學員課程教學資源、實做作品、講課視頻等物化成果考核。網絡研修內容要納入結業考核範圍,記錄培訓學時(學分),確保真學、有效。鼓勵支持參訓教師在培訓期間取得高一級職業資格證書。

主題活動設計方案3


  為讓學生感受學校溫暖,升華對母校的情感,更為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讓高三學子表達對母校、對同學、對老師的濃濃情意,通過師生互動,再現三年高中生活,帶著在母校的收穫,描繪新的人生軌跡,學校決定舉行高三年級畢業晚會活動。具體策劃如下:
  一、活動主題
  感恩、勵志。
  二、活動時間、地點
  20xx年x月x日,學校體育館。
  三、出席典禮人員及著裝要求
  學校校級以上領導、x屆高中畢業班全體師生、部分畢業生家長。要求學生著校服、全體人員著正裝出席。
  四、晚會程序
  1、畢業晚會開始進場時循環播放暖場音樂:x等。
  2、主持人出場,介紹領導嘉賓。
  3、宣布典禮開始,全體起立,奏國歌。
  4、家長代表發言,學生代表發言,教師代表發言,校長寄語。
  5、宣讀畢業決定,並頒發畢業證書(播放背景音樂《畢業生》,高三畢業生依教務處名單順序列隊上台接受畢業證。學生按學科組、班主任帶班順序獻花。(音樂《感恩的心》)。學生全體朗誦。
  6、宣布典禮結束,各班合影留念。
  五、籌備工作安排
  1、主持人:由x副校長主持。
  2、發言:學生代表、家長代表、老師代表發言,各個發言人發言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
  3、歌曲準備:xx等。
  4、x負責主席檯布置、主席台花草擺放、綠化美化及、嘉賓台卡的製作。x負責鮮花準備、禮儀培訓。x負責學生畢業證書及「畢業決定」,負責畢業證收發。
  5、電教組:音樂播放,全程錄像、照相與典禮後的畢業紀念宣傳片的製作與新聞報道。體育組:提前組織好隊伍,並維持秩序。語文組:稿件。學校保衛組:會議前後校園安全。特別關注南廁所及公寓、東廁所及車棚、二號教學樓及四周、一號教學樓及四周、實驗樓及四周。畢業生離校期間的校內及校門周邊車輛引導、停放。

主題活動設計方案4


  一、指導思想
  綠色學校是指可持續發展的學校。從本質上講,創建綠色學校是學校面向可持續發展,以環境教育的思想為先導,不斷完善自我管理、改進教育手段、降低教育投入、提高辦學效率和效益的過程,從而也是學校不斷解決自身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過程。綠色學校的本質特徵就是在學校建設中體現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理念。因此,創建綠色學校可以說就是創建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學校。
  同時,環保教育是一項基本國策,也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為綱要》,以此為學校環境教育的指導思想,繼續高度重視創建「綠色學校」工作,把環境教育作為重點來抓,進一步加強領導,努力形成立足於學校,滲透於課堂,影響於家庭,服務於社會的環境建設模式。
  二、活動主題
  開展「創建綠色學校」主題活動,倡導校園綠色文明,提高廣大師生的環保意識和素養,爭創綠色學校。充分利用具有紀念意義的紀念日,開展活動。不同的紀念日在不同的年份都有一定的主題。我們將與世界同步,根據相關信息提前布置、計劃、開展。
  學校團委選定的主題日如下:
  上學期
  9月14日世界清潔地球日
  9月16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9月27日世界旅遊日
  10月4日世界動物日
  10月6日世界人居日/國際住房日
  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
  寒假:「青春暖流服務社區」扶貧、敬老、環保志願者服務活動
  下學期
  2月2日世界濕地日2月10日國際氣象節
  2月28日世界居住條件調查日
  3月5日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3月12日植樹節
  3月21日世界森林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
  3月23日世界氣象日
  4月7日世界衛生日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6月11日中國人口日
  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乾旱日
  6月25日全國土地日
  暑假:「綠色環保生活」研究性學習
  綠色環保夏令營
  三、活動形式
  根據不同活動日和活動主題,學校團委將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有關活動,如專題講座、參觀調查、紀念活動、徵文競賽等等,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能力。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外環境教育活動,不但可以鞏固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接受,還能提高學生積極參與環境保護行動的興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我們將立足於校園,適當走出校門,繼續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強化環保教育,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努力提高學生的環保能力。
  (1)組織部分學走出校門進行環保宣傳
  (2)舉行「系列科普知識教育走進校園之環境保護知識暨精選珍稀生物圖片展
  (3)組織部分學生社會實踐
  (4)開展環境知識競賽
  (5)舉辦班級創綠色學校專欄刊出比賽
  (6)開展以創綠色學校為主題的班班唱活動
  (7)配合科技藝術節,舉辦「生活廢品變寶」保護環境手工藝品比賽
  (8)收集選定的主題日的相關信息,印製宣傳小冊

主題活動設計方案5


  一.活動主題
  我與春天有約演講比賽
  二.活動時間
  初賽:xx年3月24日
  決賽:xx年3月31日
  三.活動地點
  山東師範大學山東建築大學
  四.主辦者
  山東師範大學思源文學社.濟南大學演講協會.山東交通大學時光文學社.山東建築大學交流與溝通協會.山東建築大學機電院文學社等
  五.活動目的
  春天陽光溫和明媚,令人神往陶醉:春天草木萌動,百草新生,大地草綠如茵,繁花似錦,有句云:艷陽天,和風蕩蕩,楊柳依依。本次比賽以我與春天有約為主題是由山東師範大學、濟南大學、山東建築大學、山東交通大學等高校共同舉辦的大型院級演講活動。我們希望通過本次比賽將更加有利於校園的和諧建設,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春天的美好,體驗感悟春天,發現春天帶來的美好情感,使每個學生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學會於紛繁生活中感受生活的美好,能夠更好地享受生活。
  六.活動意義
  1、培養學生們發現美的眼睛,看到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美麗誘人的風景,使學生感悟到生活的美好和意義,擁有積極向上,永不言敗,青春活力的姿態。
  2、加強山東各高校間的聯繫與交流,互相學習、共同發展,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鍛鍊其演講能力,為以後走入社會做好準備。
  3、通過本次演講比賽,引導學生對春天與生活的熱愛,在美好中感受生活,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依然能感受自然的美,激發文學愛好者的文學熱情。
  七.活動說明及要求
  1、我與春天有約是本次活動的主題,選手可自擬題目;
  2、演講內容必須積極向上,有感染力和感召力;
  3、各學校依實際情況自主選拔優秀作品參加比賽;
  4、每個作品演講時間控制在3-5分鐘,要求內容緊扣主題,生動感人;
  5、現場公布比賽結果,獲獎名單,為獲獎選手頒獎。
  八.活動內容
  1、前期準備:各學校社團策劃部共同完成策劃書,宣傳部共同完成海報製作,與記者站聯繫,做好網絡宣傳。商量好邀請的嘉賓及評委,協調選手出場順序
  2、比賽流程:
  (1)、初賽:
  初賽由各社自行組織,各選出六名優秀選手參加決賽內容不限,關於春天就可以。內容要求積極向上,富有感染力,不要求ppt配合朗誦。
  (2)、決賽:
  決賽要求:
  a、主題鮮明,文字簡潔,觀點新穎,必須脫稿朗誦,語言流暢,表現大方;
  b、參賽選手必須準備ppt配合朗誦內容,要求ppt內容與朗誦內容相協調,達到情景相映、聲情並茂的朗誦效果。ppt製作的內容及技術占一定比分,請選手認真製作。
  3、具體流程:
  (1)、全體負責小組成員提前一小時到場,選手提前二十分鐘入場;
  (2)、主持人上場,宣布比賽開始,並介紹出席評委及嘉賓,宣布比賽要求及評分細則(具體到場評委和嘉賓待定);
  (3)、比賽開始,選手依抽籤順序開始演講,比賽過程中每隔三位選手收一次成績,以方便統計;
  (4)、嘉賓點評(其間有工作人員計算最終成績,並進行排名,得出比賽結果);
  (5)、主持人宣布進入最後成果展示的選手名單,比賽結束後勞衛部負責賽場衛生整理。
  九.獎項設置
  一等獎一名
  二等獎兩名
  三等獎三名
  十.活動經費預算
  待定
  十一.活動負責人
  活動總負責:
  宣傳:
  組織:
  策劃:
  註:評分規則: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