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立秋節氣各地必吃的傳統食物

2023年11月14日

- txt下載

立秋節氣各地必吃的傳統食物有哪些
立秋時間在每年公曆的8月7日、8日或9日。從文字角度來看,「秋」 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立秋節氣各地必吃的傳統食物,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立秋節氣各地必吃的傳統食物
1、吃茄子
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個傳說。傳說明朝大將徐達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後,大將常遇春手下有個兵,偷了農民的一個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嚴格,要把偷瓜的那個兵處以死刑。這時,農民出來了,說元大都有習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聽到這話,就赦免了那個兵。沒料到,一說立秋拾瓜者無罪,其他士兵都開始搶瓜。為了犒勞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貼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於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傳了下來。
2、杭州吃西瓜
江南一帶還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過去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北京「貼秋膘」吃肉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習俗要吃肉食,即「貼秋膘」。京城一些老字號肉食櫃檯前,選購肉食製品的顧客就會排起了長隊。一旦立秋,雖仍然很熱,而人們的身上再無濕粘不適之感,畢竟涼爽的秋天快要到了。於是就開始萌發了要做點好吃的想法,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吃什麼呢?最解饞的是燉肉!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所以叫「貼秋膘」。
4、山東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這麼多食俗大都為防痢疾,足見我國勞動人們對秋季腹瀉的防範意識。
5、天津流行「咬秋」
立秋除了「貼秋膘」,天津等地還流行「咬秋」。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清時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裡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6、四川喝「秋水」
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飲一杯,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
7、南京「啃秋」
立秋是夏至後第三個節點。在老南京立秋節氣上,有著「啃秋」的習俗,還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說法,比如「秋後十八盆」,表示立秋後還有長時間的炎熱;另外,關於立秋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涼爽母秋熱」的說法。
立秋節氣如何養生
立秋節氣的養生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精神方面。夏季陽氣旺盛,進入立秋以後,陽氣機會慢慢減弱,大家在此時要遠離悲傷憂愁的情緒,儘量做到平心靜氣、心情舒暢,同時還應該收斂神氣。
第二,運動方面。秋季應以「收養」為原則。記得將保養身體內的陰氣為關鍵任務。也就是說運動的時候,運動不宜過大,以免出汗過多,耗損過多的陽氣致使體內陰陽失衡。建議選擇平緩輕鬆的運動項目,如散步、太極等。
第三,起居方面。應早睡早起,以便收斂陽氣舒展肺氣。而且要記得儘量早起,這樣子有助減少血栓的形成,預防心血管疾病。如果早睡睡不著的話,可以考慮睡前喝些蓮子湯、龍眼肉湯,促進入眠。當然,也可以晚上的時候用熱水泡泡腳,同樣起到的助眠效果也是很不錯的,大家都可以去嘗試一下。
立秋意味著什麼
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一個反映季節的節氣。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此時我國中部地區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進入重要生長發育時期。
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據記載,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立秋」到了,但並不是秋天的氣候已經到來了。劃分氣候季節要根據「候平均溫度」,即當地連續5日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時節。中國地域遼闊,雖各地氣候有差別,但此時大部分仍是未進入秋天氣候,況且每年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3日。
尤其是中國南方此節氣內還是夏暑之時,同時由於颱風雨季節漸去了,氣溫更酷熱,因而中國醫學對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稱之為「長夏」。
立秋下雨好不好
立秋下雨是一種自然現象。
立秋下雨會快速將氣溫給降下來,通過蒸發水分來帶走地面上的溫度,立秋下雨會影響到一整個秋季的氣溫,因此,小農經濟時代人們十分重視立秋節氣,但是現在有大棚蔬菜和其他科技手段,立秋下雨對於農作物的影響也沒有那麼大了,所以,立秋下雨也就成為了一個辨別是否會涼秋的依據了。
立秋的特點
立秋,意味著降雨、風暴、濕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季節轉換,南方地區的降雨量、風暴、乾濕度等變化明顯;北方地區,這些變化不明顯,變化明顯的是氣溫。進入秋季後,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氣候開始由夏季的多雨濕熱開始向秋季的少雨乾燥氣候過渡。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所謂「熱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處暑往往還處在「三伏」期間,所以初秋天氣還很熱,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熱與涼的分水嶺在秋季,並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氣候分為兩個階段,初秋「悶熱」,仲秋後趨向「乾燥」、「涼爽」氣候特徵。這是一個暑熱與涼寒交替的季節。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