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縣人才發展長期戰略

2023年08月22日

- txt下載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並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
縣委縣政府歷來十分重視人才工作。年全縣人才工作會議以來,我縣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堅持黨政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五支隊伍一起抓,堅持各支人才隊伍和城鄉人才資源統籌開發,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制定政策,完善制度,加強體制機制建設,全面推行機關、事業單位"凡進必考"進人制度,實行企業人才"零門檻"准入制;積極推行評聘分離制度,深化專業技術職稱制度改革,引入專業技術職務競爭聘任機制;完善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選拔辦法,開展拔尖人才、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優秀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評選獎勵活動。實施剛性引進和柔性引進相結合的辦法,定期組織企事業單位到縣外、省外開展人才招聘活動,大力引進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成立·人才聯誼會,組織籍在杭人才為我縣發展獻計獻策;大力引進國外智力,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提供服務。強化服務,努力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完善人才網,及時發布人才供求信息;組織科技人才下基層開展送技術服務活動,深入實施"萬名農民培訓工程",大力開展技能培訓、更新知識培訓和素質提升培訓。各支人才隊伍建設繼續得到加強,取得了明顯成效,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培養造就了一批創業創新人才。
人才是競爭之本、轉型之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跨越發展、加快綠色崛起,是我縣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中心任務。要完成好這一任務,最關鍵的要靠科技進步,最根本的要靠人才。當前我縣人才發展總體水平還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同經濟發達縣(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為:人才優先發展的理念沒有完全確立,人才資本投入遠遠落後於物質資本的投入;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匱乏,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短缺,農村實用人才質量欠優,科技創新能力十分薄弱;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障礙仍然存在,引才、育才、用才機制沒有根本性突破;缺少人才政策比較優勢,人才創業創新環境有待改善;人才服務平台欠缺,人才工作隊伍不穩定。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必須用戰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牢固樹立人才是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第一要素和第一推動力的理念,確立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布局,強化黨管人才意識,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責任感、危機感和緊迫感,深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努力形成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上的良好局面,促進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國家、省、市第二次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人才資源能力建設為主題,以調整和優化人才結構為主線,以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為動力,以實施重大人才工程為抓手,加強和改進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實行人才投資優先,制定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開發利用縣內外兩個人才市場、兩種人才資源,緊緊抓住培養、吸引、用好三個環節,著力建設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和社會工作人才各支人才隊伍,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
(二)基本原則
服務發展,人才優先。把服務我縣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作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確立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實行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結構優先調整、企業人才優先重視。
使用為本,創新機制。把用好人才作為人才工作的中心環節,堅決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
加大投入,優化環境。在政府投入引導下,多方籌集人才開發資金,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優化有利於人才成長的生態環境。
高端引領,整體開發。以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為先導,以應用型人才為主體,推動全縣人才資源的整體性開發。
(三)總體目標
到年,我縣人才發展的總體目標是:深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通過大力培育本土人才、大力引進外來人才、大力強化人才保障等方式,讓有才的人有用武之地,努力建設一支規模不斷擴大、質量繼續提高的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人才隊伍。
――人才隊伍規模目標。人才資源總量持續較快增長,年均增長率達到5%以上。到年,人才總量達到2萬人以上,每萬人口的人才資源數達到1000人以上,其中從事科技活動的人員數達到2500人以上,科技人才不足狀況有所改變。到年,人才總量達到2.5萬以上,每萬人口的人才資源數達到1300人以上,其中從事科技活動的人員數達到4000人以上,科技人才不足狀況有較大改變。
――人才素質結構目標。從年至年,年均新增高層次人才40人;到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23%,城鄉勞動者普遍得到教育培訓機會,職業培訓能夠較好滿足勞動者提高素質的基本需要。從年至年,年均新增高層次人才80人;到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28%,努力使新進入人力資源市場的勞動者都經過中等以上教育或職業資格培訓。
――人才競爭目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我縣部分產業(行業)成為人才"流入地",工業園區、新城區建成人才"特區",金磐開發區建成浙中生態經濟區人才集聚"高地",人才競爭力有較大程度提高。
――人才環境目標。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人才環境進一步優化,人才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創新創業氛圍進一步濃厚,人才對科技、經濟的貢獻程度大幅提高。
二、主要任務
(一)突出培養造就創新創業人才
發展目標:圍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以創新型科技人才為重點,努力培養造就一批引領和支撐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著眼於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以科技創業人才和青年創業人才為重點,努力培養造就一批引領新興產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創業型人才。
主要舉措:組織實施創新型科技人才引進計劃,大力引進高科技人才,加快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制定加強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人才+項目"的模式,以金磐開發區、工業園區、新城區為主要平台,大力引進科技型企業。依託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學科,建設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基地。在塑料軟管、五金機械、汽摩配等相對集中的特色製造業,鼓勵引導企業建立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加強博士後工作站、留學人員創業基地等高層次人才載體建設。重點投入,加大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使用和資助力度。加強學科(專項研究)帶頭人體制建設,建立有利於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評價、使用、激勵機制,建立科技創新團隊分配激勵機制。調整縣科技經費資助政策,加大對科技創新團隊建設的扶持力度。加強對各級高新企業的日常管理與考核,把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與發展列入高新企業平時考核的內容。加大與高校、科研院所產學研合作力度,推動科技人才向企業集聚。投入資金進行科技沙龍、團隊主要骨幹橫向交流等制度建設,搭建有利於科研人員相互交流的平台。完善創業機制,加強創業培訓,優化創業環境,組織實施農村創業人才培訓計劃。
(二)大力開發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
發展目標:在經濟發展領域,以產業發展為導向,大力開發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發展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新興產業的專門人才。塑料製品、五金機械、汽摩配等特色製造業和農業、旅遊、建築產業的人才基本得到滿足;發展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服務等新興節能環保產業所需的人才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在社會發展領域,以緊缺急需專業人才為重點,加大高層次人才開發力度。教育、衛生、宣傳文化等行業需要的專業人才數量充足,整體素質顯著提升。
主要舉措:圍繞重點領域發展,加強人才需求預測,發布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目錄。根據我縣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緊缺人才向重點產業集聚的傾斜政策,人才保障政策作為制定相關產業規劃的重要內容。採取定向培養等多種方式,培養我縣重點領域、新興產業的緊缺人才。落實重點領域相關部門工作任務,建立協調合作機制,大力引進各類急需緊缺人才。
(三)全面抓好各支人才隊伍建設
1、黨政人才隊伍
發展目標:以領導幹部為重點,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執政本領、提高領導科學發展能力為核心,加強教育培訓,完善用人機制,建設一支能夠擔當科學發展的黨政領導人才隊伍和廉潔勤政、務實高效、高素質、專業化的公務員隊伍。
主要舉措:實施黨政人才素質能力提升工程,開展大規模幹部教育培訓,在加強政治理論、公共管理、法律法規知識培訓的同時,大力開展學歷提升教育,不斷提高黨政人才隊伍的知識水平。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樹立注重品行、科學發展、崇尚實幹、鼓勵創新、群眾公認的用人導向,探索完善黨政領導人才培養和選拔機制。加大競爭性選拔黨政領導幹部工作力度,加強三方面幹部的培養選拔工作。建立黨政幹部崗位職責規範和幹部綜合考核評價辦法,加強公務員品德、能力和業績考核。嚴把公務員入口關,公平公正公開地做好公務員招錄工作,把優秀人才選進公務員隊伍。加強幹部交流和幹部監督。
2、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
發展目標: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企業競爭能力為核心,以優秀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為重點,大力實施企業人才優先開發戰略,培養造就一支職業化、市場化、專業化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到年,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總量達到1900人;到年,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總量達到2400人。
主要舉措:加強優秀企業家隊伍建設,對規模以上企業的高層管理人才,通過設立高端論壇,組織高級研修班培訓,選派參加國內外培訓等,提升其整體素質和按照國際通行規則辦事的能力。加強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探索建立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評價體系,逐步實行職業經理人培訓認證制度和持證上崗制度,參照國際慣例探索建立符合企業實際的執行長制度,更好地推進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市場化、職業化和制度化。引導企業完善年薪制、協議工資制和期權股權激勵制度。建立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庫。鼓勵企業家申報評定高級經濟師。大力引進科技創新型企業家和企業急需的戰略規劃、資本運作、科技管理、項目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3、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發展目標:以提高專業水平和創新能力為核心,以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為重點,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到年,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6500人,其中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2500人;到年,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7900人,其中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4000人,科技型企業專業技術人才數占職工總數的50%以上。
主要舉措:把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創新引才、育才機制,加快引進和培養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圍繞重點產業發展需要,完善政策,優化環境,組織實施高素質教育人才培養工程、名醫名院長培養工程、休閒旅遊人才培養工程、建築房產人才培養工程、生態農業人才支撐計劃、生態工業專業人才培養引進計劃、專業技術知識更新工程、社會工作人才培養計劃等八大重大人才工程。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每年選派一定數量的不同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到高校、科研機構、對口單位研修提高。結合支柱產業發展和人員知識更新需要,開展以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為主要內容的繼續教育培訓。加強學科帶頭人建設。健全人才評獎選拔制度,推進專業技術職稱和職業資格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以知識、能力和業績為主要內容的人才評價體系。
4、技能人才隊伍
發展目標:適應我縣打造特色製造業基地、發展現代服務業和企業轉型升級的要求,以提升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為核心,以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為重點,培養一支工種齊、數量多、技藝精的技能人才隊伍。到年,高級工以上的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23%。到年,高級工以上的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28%。
主要舉措:以工業企業技工培養為重點,組織實施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完善培養體系,推行企業培訓師制度、名師帶徒制度和技師研修制度,發揮企業的主體地位。強化職業學校的基礎作用,鼓勵初、高中畢業生參加職業學校和高級技工學校學習。建立校企合作培養制度,大力推進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培養體系建設,依託規模企業、職業學校,加強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完善表彰激勵和服務保障機制,全面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推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制度,為勞動者提供專項職業能力公共認證服務。在注重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同時,加強初、中級技能人才的培養,形成合理的梯次結構。
5、農村實用人才隊伍
發展目標: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提高科技素質、職業技能和生產經營能力為核心,以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生產經營人才為重點,培養一支有規模較大、技能較高、基本滿足新農村建設需要的實用人才隊伍。到年,農村實用人才總量達到7200人;到年,農村實用人才總量達到8900人,培養一大批示範帶動能力強的農民致富帶頭人。
主要舉措:以創業致富能力建設為重點,大力抓好農村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著力培養新農村建設需要的生產能手、經營能人、能工巧匠、科技示範戶、鄉村科技服務型和社會服務型人才。鼓勵和支持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建立專業合作組織和專業技術協會,積極扶持農村實用人才創業興業,在創業培訓、項目審批、信貸發放、土地使用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加大農村實用人才的表彰和宣傳力度。鼓勵農民評職稱。加大城鄉人才對口扶持力度,推進醫師支援農村衛生、教師支援農村教育、社會工作者服務農村、科技人才和文化人才下鄉支農等工作。加大大學生村官工作,支援農村建設。
三、創新人才體制機制
在改進完善人才工作管理體制、創新人才發展工作機制兩方面,"十二五"期間有新的突破,後五年有根本性突破。
(一)改進完善人才工作的領導體制
制定黨管人才新格局實施意見,健全各部門、各鄉鎮黨委人才工作領導機構,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協調機制和督促落實機制,形成統分結合、協調高效的人才工作運行機制。建立黨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明確各級黨政領導班子綜合考核指標體系中人才工作專項考核的權重。完善黨委聯繫專家制度,實行重大決策專家諮詢制度。完善縣委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責,發揮政府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作用,理順各有關職能部門人才工作職責,充分發揮各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抓緊形成人才工作整體合力。切實加強和改進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提高黨管人才工作水平,把各類人才集聚到黨和政府的各項事業中來。
(二)改進完善人才開發的管理體制
建立健全政府人才工作部門職責體系,完善政府各部門人才管理運行機制,推動政府人才管理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轉變。分類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啟動實施崗位設置管理和人員聘用制度,逐步建立起權責清晰、分類科學、機制靈活、監管有力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擴大和落實單位用人自主權。建立縣級、鄉鎮、工業區三級人力資源有形市場,完善人才市場體系,發揮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三)創新人才培養開發機制
大力抓好基礎教育、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支持和鼓勵縣委黨校、電大工作站、職業技校等學校與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合作,開設緊扣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的培訓課程。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大批量培養高技能人才,滿足我縣特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新農村建設對應用型技術人才的需求。培育和規範培訓市場,健全培訓機構、培訓項目和培訓證書的管理制度。強化用人單位在終身教育中的功能作用,把教育培訓納入單位發展規劃,鼓勵員工積極參加在職學習,廣泛開展學習型組織創建活動,建設學習型社會,形成寬領域、廣覆蓋的學習教育網絡,加快構建完備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充分發揮教育在培養人才和匯聚人才的作用,實現人才隊伍建設與教育發展相結合。
(四)創新人才評價發現機制
健全完善黨政領導幹部考核評價機制,建立健全公務員職位分類制度。分類建立事業單位人員績效評價制度,大力推行專業技術資格、職業(執業)資格評審和考試製度,建立重在業內和社會認可的專業技術人才評價機制。探索技能人才多元化評價機制,完善社會化職業技能鑑定、企業技能人才評價考核辦法。建立在重大科研、工程項目實施和急難險重工作中發現、識別人才的機制。健全舉才薦才的社會化機制。拓寬人才評價渠道,把評價人才和發現人才結合起來,堅持在實踐和群眾中識別人才、發現人才。
(五)創新人才選拔任用機制
探索公推公選選拔方式,完善黨政領導幹部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制度;規範幹部選拔任用提名制,實行黨委討論決定重要幹部票決制,完善黨政領導幹部職務任期制,健全公務員退出機制,探索公務員聘任制。根據事業單位的社會功能和行業特點,分類建立事業單位領導人員選拔制度,全面推行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競爭上崗和合同管理制度,試行事業單位關鍵崗位和重大項目負責人公開招聘制度。探索建立首席專家、首席工程師、首席技師等高端人才選拔使用制度。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科學合理使用人才,促進人崗相適、用當其時、人盡其才,形成有利於各類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充分施展才華的選人用人機制。
(六)創新人才流動配置機制
積極培育專業化人才資源服務機構。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行"人才居住證"制度。加快建立社會化的人才檔案公共管理服務系統。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定期發布制度。完善人事爭議仲裁、人才競業避止等制度,維護用人單位和各類人才的合法權益。建立政府部門宏觀調控、市場主體公平競爭、人才自主擇業的人才流動配置機制。深化籍在外人才聯誼會制度,擴大籍在外人才聯誼站,加強長三角城市群、浙中城市群人才合作機制建設,在人才流動、人事代理、資格互認、培訓互通等方面進行合作,推動人才資源開發一體化進程,實行人才共享。
(七)創新人才激勵保障機制
建立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統籌協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收入分配,穩步推進工資制度改革。建立產權激勵制度,制定知識、技術、管理、技能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辦法。引導企業健全人才激勵機制,推行期權股權等中長期激勵辦法,重點向創新創業人才傾斜。探索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制度。探索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年薪制、協議工資制和項目工資制等多種分配形式。調整規範各類人才獎項設置。研究制定人才補充保險制度,支持用人單位為各類人才建立補充養老、醫療保險。加大對農村、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人才的社會保障覆蓋面。
四、建立人才政策比較優勢
實施一批重大政策,通過10年努力,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政策體系,在某些政策中有新的突破,形成比較優勢。
(一)實施人才投資優先保證的財稅政策。優先保證對人才發展的投入,確保教育、科技、人才支出增長幅度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逐年增加政府人才發展專項資金,保障人才發展重大項目的實施;建立重大建設項目人才保證制度,提高項目建設中人才開發經費提取比例;適當調整財政稅收政策,提高企業計稅工資標準,增加企業職工培訓經費的提取規模;通過稅收、貼息等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用人單位、個人和社會投資人才資源開發;用足用好上級扶持政策加大投資人才開發項目。
(二)實施加快創新型科技人才發展的科研政策。制定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培養政策,鼓勵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通過聯合建立實驗室或研發中心,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多種形式的產學研戰略聯盟。對用人單位接納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畢業生實習的,實行財稅優惠政策。適當調整科技經費資助政策,加大扶持學科(專項研究)帶頭人,加大扶持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對塑料軟管、五金、汽摩配等相對集中的產業,引導企業建立區域創新中心。改進科技評價和獎勵辦式,完善以水平和貢獻為導向的科研評價辦法。加大對研究機構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力發展各類公辦和民辦的科研機構。健全向科研關鍵崗位傾斜的利益分配政策。完善國外智力利用政策,加大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力度。
(三)實施支持人才創業的投融資政策。制定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創業貸款等政策,完善支持人才創業的金融服務。實施創業風險投資基金、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的稅收、貼息優惠政策,支持高層次人才創辦科技型企業;加強創業技能培訓和創業服務指導,創建創業服務網絡,加大創業孵化器的投入,提高創業成功率;制定吸引高校、科研機構科技人員向科技型企業流動的激勵保障政策,鼓勵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積極創辦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中小科技企業研發中心;制定完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政策,加強人才創業基地建設,以人才創業帶動勞動力就業。
(四)實施引導人才合理流動的政策。對到農村工作的人才,在職務職稱晉升和工資待遇方面實行傾斜政策,完善引導高校畢業生到農村(社區)工作政策,完善科技特派員到農村和企業服務的政策措施,為農村和企業充實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完善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交流和掛職鍛鍊制度,打破人才身份、部門和單位限制,營造開放的用人環境。拓寬黨政人才來源渠道,完善從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選拔人才的制度。完善黨政機關向企業、事業單位人才流動的社會保險銜接辦法。
(五)實施強化人才公共服務的政策。創新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建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制度,支持各類人才機構開發公共服務產品。推進政府所屬人才服務機構管理體制改革,實現政事分開、管辦分離。健全人事檔案管理、人才引進手續、大學生接收手續、企業用工登記、代理社會保險等公共服務平台。
(六)實施產業集聚人才的激勵政策。對我縣重點產業、新興產業制訂專項人才政策,在經費資助、項目分配、培訓資源等方面給予大力傾斜,引進和培養重點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制定加強非公經濟組織人才隊伍建設意見,完善非公企業人才的醫療、養老、職稱評定、專家評選、落戶、稅收減免等方面政策,使非公企業人才在面向社會的資助、基金、培訓項目、人才信息庫等公共資源配置上與其他人才處於平等地位。
(七)實施優化人才環境的保障政策。建設人才公寓,提高教育、醫療水平,完善文化娛樂設施,改善生活環境。加強宣傳力度,樹立優秀人才典型,實施人才獎勵,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五、實施重大人才工程
(一)創新創業人才推進計劃。著眼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重點培養和引進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著眼於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重點扶持一批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以高校、科研機構、高新技術企業為依託,建設一批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依託重大科研項目、重點工程、重大建設項目和科技型企業,建設一批創新團隊;為提升人才競爭力,在重點學科培養選拔一批縣級拔尖人才、市級拔尖人才、市級人才工程培養人員和省級人才工程培養人員。
(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工程。在企業和社會人員中,大力開展企業經營管理基本知識培訓,建立若干個企業實訓基地,加強企業經營管理技能培訓,每年孵化出若干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積極與高等院校合作,每年選拔有企業經營意向的優秀人才送到國內知名大學進修;創造條件,支持企業選送一批經營管理人才到國外培訓,培養具有世界眼光的戰略企業家。
(三)高素質教育人才培養工程。為建設一支高素質、創新型教育人才隊伍,每年選拔中小學校骨幹教師和教育管理人才開展國家、省、市、縣多層面研修培訓和學術交流,培養造就一批中小學教學名師和中小學管理名校長。
(四)名醫名院長培養工程。制訂衛生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實行高級職稱人才年薪制,每年選拔一批中青年業務骨幹實行重點培養,抓好院長和後備幹部的培訓,建立院長任期目標責任制,建立健全衛技人員分層次、分類別業務考試考核機制。到年,培養10名以上縣內有較高知名度的名醫生(學科帶頭人),常見病在縣內均能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培養10名有較高醫院管理水平、較高醫療業務水平、當地群眾信任的名院長。到年,培養15名縣內有較高知名度的名醫生,培養15名有較高醫院管理水平、較高醫療業務水平、當地群眾信任的名院長。
(五)休閒旅遊人才培養工程。適應深入實施"旅居興縣"戰略和打造"休閒養生城"的需要,加強旅遊從業人員崗位培訓,把旅遊崗位培訓納入縣技能培訓計劃,探索建立旅遊人才政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加快旅遊業人才隊伍建設。到年,旅遊人才隊伍的規模不斷壯大,整體素質大幅度提升。到年,培養一支規模較大、結構優化、素質優良的景區、旅行社、星級賓館和星級農家樂旅遊人才隊伍。
(六)生態農業人才支撐計劃。適應建設新農村、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加大對生態農業的人才支持力度。制定農村成人教育發展規劃,加強農村成人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建立農業專家人才資料庫,依託高校和科技特派員加強農業技術人才培養;支持中藥材等農業技術推廣人才開展技術交流、學習研修、觀摩展示等活動,培養一批農業科研人才,給予科研經費支持;出台相關政策吸引人才服務於農業、農村、農民。到年,培訓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和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500人次以上,完成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培訓5000人次以上。到年,培訓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和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1000人次以上,完成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培訓10000人次以上。
(七)生態工業專業人才培養引進計劃。鼓勵企業大力引進各類專業人才,加大高校畢業生儲備力度,鼓勵企業專業人才參加政府有關部門和專業化中介機構組織的培訓,鼓勵企業選送專業人才到高校和科研院所進修,鼓勵企業專業人才參加職稱評定。扶持金磐開發區、工業園區、新城區重點培養引進與我縣生態工業相匹配的專業人才,到年培養引進的專業人才各增長30%,到年培養引進的專業人才各增長60%,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八)企業技能人才振興計劃。以金磐開發區、工業園區、老城區、新城區的骨幹企業為主要陣地,以縣勞動部門的技能培訓鑑定中心為龍頭,指導企業建立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大力培養企業一線所需的各工種技能人才,每年培訓鑑定初級工以上1000人次。到年企業技能人才短缺現象得到有效緩解,到年企業技能人才得到基本滿足。
(九)建築房產人才培養工程。以開展建築行業從業人員大專以上學歷教育為主要內容,鼓勵符合條件的人員參加施工員、安全員等"五大員"考試,鼓勵符合條件人員參加國家建造師、註冊建築師、監理工程師、房地產經紀人和房產評估師等執業資格考試,鼓勵符合條件人員申報工程師、高級工程師,鼓勵企業積極吸納建築、房產專業高校畢業生。每年新增一大批具有執業資格和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到年基本滿足現有企業升資質的需求,為做大做強建築房產企業提供人才保證。
(十)高校畢業生基層培養計劃。著眼於解決農村、社區和鄉鎮人才匱乏問題,培養鍛鍊後備人才,繼續實施"大學生村官"計劃。通過政府購買工作崗位、提供創業貸款扶持等方式,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服務、就業和自主創業。
(十一)專業技術知識更新工程。圍繞我縣經濟結構調整、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每年開展專業技術人員專業科更新知識培訓,三年一輪次大規模開展專業技術人員公共科知識更新繼續教育,確保每位專業技術人員每年累計完成脫產學習12天以上。依託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現有施教機構,選送一批教育、衛生、生態農業、高新技術等重點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參加高級研修班繼續教育。
(十二)農村實用人才素質提升工程。以培訓為抓手,以科學知識和技能水平為內容,繼續實施"萬名農民培訓工程",努力提高農民素質,大力開展農民技能鑑定和農民職稱評定工作,每年培養選拔出一批農村實用人才,為建設新農村提供人才保障。
(十三)社會工作人才培養計劃。在全縣農村、社區有計劃地開闢社會工作者公益性就業崗位,鼓勵在職人員和社會人員攻讀社會工作專業、報考社會工作專業技術資格,在具有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職業資格人員中實施公開招聘制度。到年,建設一支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為建設和諧提供人才保障。
六、組織實施
(一)加強對規劃實施工作的領導。縣委將加強對人才工作的領導,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規劃實施的統籌協調和宏觀指導,制定各項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方案,制定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的實施辦法,建立規劃實施情況的監測評估機制,加強督促檢查。
(二)建立健全人才規劃體系。各有關部門、各鄉鎮和各工業區要以本規劃為指導,根據實際編制本行業本區域人才發展規劃,形成全縣人才發展規劃體系。
(三)營造實施規劃的良好社會環境。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尤其是職能部門,要大力宣傳國家、省、市、縣人才工作的重大戰略和方針政策,宣傳實施規劃的重大意義、指導方針、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宣傳規劃實施中的典型經驗、做法和成效,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人才發展的良好氛圍。
(四)加強人才工作的基礎性建設。建立一支穩定的、懂業務的人才工作隊伍,加強人才工作研究,積極探索適合欠發達地區人才工作之路。加強人才信息網絡和資料庫建設,加強人才統計工作,建立人才資源年度統計調查和定期發布制度,提高人才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推進人才電子政務建設,構築起互動、高效、安全的全縣人才資源公共信息平台和人才公共服務平台。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