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寫意」造型對中國畫教學問題的探討

2023年08月26日

- txt下載

在中國畫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中反映出這樣的問題:其一,把對中國畫的「教」和「學」局限在單純的技法訓練與照本臨摹之中,去枝存葉,去本求末,讓學生只在「筆法」與「墨海」中繞圈子;其二,缺乏對學生進行思維方式的正確引導與培養,從而無法把握中國畫造型法則的實踐和應用;其三,對中國畫概念的誤導和忽視,造成學生對中國畫的本質與內涵的模糊,從而使教學目的得不到良好的貫徹落實。這些問題的繼續存在,必將使中國畫教育與教學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為此,對這一問題進行認真的研究和探討,是非常必要的。探討之一:中國畫的概念及其本質的再認識。中國畫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遺產之一,經數千年的發展與演變,已形成自己獨特的精神面貌與藝術風采,具體表現為傳統文化薰陶下成就的「意象」思維方式與「寫意」的造型觀。這種思維方式與造型觀,是中國畫及其技法形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源泉。縱觀數千年的中國繪畫史,從戰國帛畫到敦煌壁畫;從唐代的鞍馬人物到宋元的山水花鳥;從徐渭、石濤到現代的齊白石與張大千,眾多作品不單純顯露了「筆墨」技法的熟練與高超,更重要的是無一不閃爍著「意象」思維的智慧之光和對「寫意」藝術性的創造。這些突破客觀物象的明暗、體積和寫實手法的作品,將人對事物的認識提到「神會意通」的理念高度,從而使中國畫創立了自己「意在筆先」「不求形似」「以形寫神」的特殊畫風。這種更富於「情」「理」「性」以及藝術願望的表現法則,構成中國畫以「寫意」為核心的獨特與偉大。探討之二:對「意象」思維方式和「寫意」造型觀的基礎性思考。作為民族藝術的中國畫,與中國文明的形成與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關係。「意象」思維正是中華民族經過長期思考與實踐所創建的一種了解世界、創造文明的認識觀與方法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維大觀。這種思維是以我國古代老莊哲學思想為核心建立的一種辯證思維觀。它不同於西方的「具象」思維,又有別於「抽象」思維,是處於二者之間的獨特思維方式。「意象」思維把「意」(即人的意識,意志、意念、主觀)與「象」(即客觀物象,宇宙萬物)看成是一個互通共識的有機體,將「事物」「人格」化,尋求人與事物「感應」式的認識法則。「黑白成象」「陰陽相生」,倡導人的主觀意識與客觀存在的共存性和可知性,視認識的完美為「天人合一」的境界。這種思維方式與認識觀特彆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式的理想認識觀,也突出了中國文化強調主觀意識的特性。這種「特性」是孕育「創造」性的先決條件。中國畫的「寫意」式造型觀正是依此而創立的。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