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農產品連鎖經營問題和對策分析

2023年08月26日

- txt下載

摘要:農產品連鎖經營有助於提高農產品質量,降低價格,避免傳統經營方式的弊端;有助於實現農產品的產銷時接;有助於農業產業化。但農產品連鎖經營還存在著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不高、深加工水平較低,產業鏈較短、供應鏈管理水平低下、物流配送落後和無法發揮規模效益的問題。因此,發展農產品連鎖經營必須在政府的引導、支持下,加快農產品標準化建設;依託農產品龍頭和深加工配套產業,延長產業鏈;建立農民合作組織;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創新農產品連鎖形式,提高連鎖經營管理水平。
關鍵詞:農產品連鎖經營;問題;對策
1 發展農產品連鎖經營的意義
(1)農產品連鎖經營避免了傳統經營方式的弊端。傳統農產品經營方式以是農貿市場(由眾多個體小商販構成),農產品批發市場(由農產品批發商構成)為主。規模小、交易環節多、交易手段落後,流通成本高;農產品來源渠道複雜,市場倉儲、保鮮設施不完善,造成產品質量不穩定。發展農產品連鎖經營,首先連鎖經營購銷責任分明,產品質量有嚴格把關,有助於凈化市場,避免假冒產品流入市場。其次連鎖經營有助於規範流通秩序,提高流通效率。連鎖企業實現大規模、快周轉、低成本的優勢,充分發揮規模經濟,降低流通成本。再次,發展連鎖經營,有助於形成統
一、穩定的銷售。
(2)農產品連鎖經營有助於解決農產品銷售困難,提高農民收入。發展農產品連鎖經營是實現生產和消費對接的有效途徑。一方面連鎖企業能夠廣泛收集市場信息,使農民能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產品種和產量,優化資源配置;另一方面,提高農民市場主體地位,提高農民在價格形成過程中的影響力,能夠提高農產品的整體價格水平,有助於解決長期存在的農產品賣難和工農業產品剪刀差的問題。
(3)發展農產品連鎖經營有助產業化發展,從根本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一方面,連鎖經營需要產業化的支撐。連鎖經營的優勢最終來源於整合過的農產品產業鏈上的資源,通過產業化支撐連鎖經營。大流通必定要與大生產相適應,規模化、產業化和組織化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另一方面,連鎖經營為產業化和訂單農業提供市場前提。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工企業和中間企業必然要適應連鎖經營的要求,提升規範化運作,進行訂單式生產,逐步加強企業間的合作雙贏,實現產業化經營。
2 農產品連鎖經營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村目前已具備發展連鎖經營的條件。首先,農業生產產業化程度提高,大生產必然要求大流通,傳統的分散經營的方式必將改變。其次,農產品標準化程度提高,為農產品規模化流通和銷售奠定基礎。再次,消費者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的進步。對安全消費,健康消費和文明消費的要求不斷提高。但是。在推進農產品連鎖經營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
(1)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不高,無法發揮品牌共享的優勢。生產連鎖經營的優勢就是在與連鎖企業共享品牌和信譽,提供統一的管理和服務。而我國農產品無標生產、無標加工和無標流通,假冒偽劣的現象仍然很嚴重。許多連鎖企業甚至不能提供相同的產品、服務和價格,所謂的品牌共享效應也就不能有效發揮。在構建農產品標準體系、農業標準化和流通領域標準化等方面還有許多不足,特別是一些非規範認證機構和亂認證行為的出現,不斷擾亂農產品標準化工作的正常進行。
(2)農產品深加工水平較低,產業鏈較短。產業鏈是產業層次、產業關聯程度、深加工程度和產品滿足消費程度的表達,產業鏈越長,可加工程度就越深。農產品產業鏈包括農產品從生產、加工、運輸配送、市場銷售過程中的所有相關產業。我國農產品產業鏈相對較短。大部分農產品都是未加工或者是簡單初加工,深加工程度低,競爭能力低,產品銷售渠道狹窄,產業鏈短已經成為限制農產品連鎖經營的桎梏。
(3)供應鏈管理水平低下,導致農產品連鎖企業質次價高。供應鏈管理是指通過對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協調、控制和管理,將核心企業和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等相關企業連接成一體,重新整合企業核心資源,提高聯合效率,減少不確定性,從而提高整體運作的效率和效益。供應鏈上各個企業是共享收益、共擔風險的戰略合作關係,追求的是整體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單個企業的利益最大化。每個企業按照比較優勢的原則,只專注經營核心業務,而將非核心的業務外包出去,這樣既能將有限的資金集中於核心業務,提高核心競爭力,又可使輔助性業務高效率、低成本地運作,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目前,連鎖經營供應鏈管理中存在著供應鏈過長,相關企業合作關係不緊密,農產品經過反覆倒手,質量下降,價格提高,使消費者轉向農貿市場。
(4)缺乏高效的第三方物流支持,物流配送落後。我國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農產品和農資專業物流企業比較缺乏,現有的國有農業流通企業,例如糧站、種子站、農產品批發市場等缺乏規範的經營管理機制和有效激勵約束機制,效率低下,虧損嚴重。而且現有流通企業缺乏相應的保鮮、冷凍設施,化、信息化程度較低。物流配送落後導致農產品流通成本高,流通半徑小,流通環節多。據統計,物流成本約占農產品成本的30%~40%,而生鮮農產品甚至在60%以上。而已開發國家一般控制在10%以內。
(5)連鎖經營規模小,無法發揮規模經濟效益。由於農產品連鎖經營企業規模較小,沒有農村生產基地,經營網點分散,專業配送落後等原因,企業不能做到訂單生產、批量採購、專業配送。導致各個經營網點大多各自從農貿市場採購,不能發揮規模經濟效應。 3 推動農產品連鎖經營的策略
(1)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快農產品標準化建設。從現有比較成功的農產品連鎖經營的經驗來看,有穩定的貨源提供高品質產品是其共同點。實力雄厚的可以通過建立生產基地,實行標準化生產,既能保證貨源,又能保證產品質量。
生產基地為農產品標準化提供了基礎。應該加快農產品標準的制定。對農產品的品質、保鮮處理、包裝、計量等質量標準做出統一的規定,對主導農產品品種標準,產品質量分級,專用標準,生產規程,質量檢測體系,農業投入品及其合理使用建立符合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推動上市農產品質量等級化、重量標準化、包裝規格化。
(2)依託農產品龍頭企業和深加工配套產業,實施品牌化戰略。初級產品檔次低、價格低廉、市場面狹窄,經過深加工既能提升產品競爭力,尤其是品牌產品更是品質和服務的象徵。對於拓寬銷售渠道,提高效益,帶動相關產業,促進就業起到重要作要。選擇與生產基地和農民聯繫緊密,有一定規模。具有較強市場開拓能力的企業形成龍頭企業,依託龍頭企業,對產品進行深加工,為發展連鎖經營奠定較好的基礎條件。鼓勵相同業態或經營內容相近的企業通過兼并、聯合等方式,進行資產與業務重組,建立產權清晰的股份制核心企業,以此帶動連鎖經營實現低成本擴張和跨地區發展。
企業聯合為品牌戰略的實施提供條件。農產品及初加工品其可仿製和複製性非常大,也十分容易形成產品自身個性化和差異化特點,企業自有品牌產品設計和推廣有很好的發展空間。實現農產品品牌效益。需要企業面向市場、面向消費者制定可行的營銷組合策略,充分發揮農產品品牌優勢。
(3)建立農民合作組織。實現生產和銷售對接。農業合作組織是農產品供應鏈上的具有規模經濟優勢和市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