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中國經濟增長動力轉向創新驅動研究

2023年10月16日

- txt下載

一、馬克思主義科技進步思想及其在中國的發展
(一)馬克思恩格斯科技進步思想
馬克思恩格斯的相關著作是以 19 世紀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為研究對象,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建立在資產階級單方面控制著政府,勞動群眾受到壓迫和剝削的社會政治制度環境之下的。雖然,中國是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治制度和資本主義國家有著根本的區別,但世界經濟的發展規律有著共通之處,馬克思主義科技進步思想對中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啟發和指導意義。
1.科技進步的地位和作用
(1)科技進步在歷史發展中的地位
馬克思十分重視科技進步,將科技進步視為歷史上有力的槓桿,恩格斯講到,“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革命的力量”[60]。科技進步可以作為驅動生產力發展的來源之一。馬克思論述到,生產力的發展源於社會內部分工,源於智力勞動,其中自然科學發展的作用尤其重要[61]。馬克思強調了科技對於生產力而言的重要地位,工業革命時期,“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使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所創造出的巨大生產力超過了以往任何時代的總和”[62],科學技術在生產以及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引起了生產和生活方式的重大變革。
(2)科技進步在生產力要素中的地位和作用
馬克思將科技進步定位在生產力範疇,生產力的定義是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對於生產力的三要素,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的勞動過程中三要素,“勞動本身,勞動資料、勞動對象”[63]。從生產力三要素(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角度分析,科技進步的生產力作用:一是體現在勞動者,勞動主體上,二是科技進步擴大了勞動對象的範圍;三是科技進步對勞動資料的影響,尤其是以生產工具為主的勞動資料。在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中包含著科技進步的思想,其中重點突出了科技進步的生產力作用。勞動價值論有一般勞動創造價值和科技勞動創造價值兩方面。首先,從勞動者角度講,馬克思將科技進步相關的活動定義為高級勞動、複雜勞動。比社會平均勞動較高級的複雜勞動具有更高的價值,在同樣的時間內創造的價值也較多[64]。通過科技勞動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起到推動生產力的作用。馬克思指出,“勞動生產力是隨著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發展的”[65]。其次,擴大了勞動對象。馬克思指出“機器的改良,使得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來不能利用的物質,獲得一種在新的生產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學的進步,特別是化學的進步發現了那些廢物的有用性質”[66]。科技的進步擴大了勞動對象的範圍,又進一步提高了生產力水平。諸如,“蒸汽機第一次使綿延於英國地下的無窮無盡的煤礦層具有真正的價值”。
........................
(二)馬克思主義科技進步思想在中國的發展
從建國初期對經濟建設的探索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再到當今中國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過渡時期,中國在理論和實踐上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科技進步思想。科技創新思想的中國化主要是指中國在發展過程、在治國理政中形成關於科學技術的學說體系。
1.毛澤東科技進步思想
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探索的中,毛澤東在馬克思主義科技進步思想的指導下,結合中國經濟發展的現實情況,提出了關於科學技術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見解。主要內容包括:第一,對科技作用的高度重視,強調經濟發展就要提高生產力,不鑽研科技,生產力也就無法得到提高,“科學技術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須打好”[89]。第二,制定“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營造科技進步環境。第三,採取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的策略。諸如,重點突破國防尖端科技,集中人力、物力進行原子彈、氫彈等方面的研究,在短期內實現了“兩彈一星”的巨大科技成果;相對不是十分緊迫需求的先進科技,採取逐步推進的方法。第四,自力更生與學習國外並用。在不排除學習別人先進技術的同時堅持自力更生作為推動新中國科技創新的根本立足點。第五,重視自然科學的學習、研究和應用。第六,高度重視科技創新人才建設。為了加速推進新中國的科技進步和創新,使科技水平能夠在幾十年內迅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數量足夠的、優秀的科學技術專家”[90]是關鍵。這是毛澤東根據新中國經濟建設的特殊情情況,在國家建設中摸索出來的新經驗、新結論,是對馬克思主義科技進步思想的進一步發展。
2.鄧小平科技進步思想
在新的時代下,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在變化,世界正在爆發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變化日新月異。相較於已開發國家而言,中國在科技方面落後嚴重,同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很大,中國亟需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鄧小平科技進步思想的內容主要包括:一是關於科學技術的地位的論述。鄧小平把馬克思關於“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範疇”的論述,根據世界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把科學技術的地位進一步提高,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鄧小平認為,“社會生產力有這樣巨大的發展,最主要的是靠科學的力量、技術的力量”[91]。二是關於科技進步路徑的論述。鄧小平主張在對外開放引進吸收先進技術的同時還要重視科技創新的獨立自主和自立更生。三是關於科技戰略部署。在科技進步戰略部署中主張向世界高科技領域努力。
........................
二、中國經濟增長動力轉向創新驅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一)中國經濟增長動力轉向創新驅動的必然性
1.國際形勢所迫
(1)新一輪科技革命興起的大勢所驅
新一輪的全球科技革命正在興起,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馬克思深入探討了技術進步對於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作為潛在的生產力,技術可以促使資本在生產過程中不斷的替代勞動,創造更多價值。馬克思指出,社會的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01]。機器的大生產、應用和普及大大地提高了生產力,科學與技術的緊密結合給予了現代生產方式變革的動力。從世界歷史上看,西方社會的幾次工業革命都與科技革命相伴而生,而中國幾次與之擦肩而過,在當今面臨新一輪科技創新的浪潮下,重視科技創新,促進經濟增長動力向科技創新轉換是必要的。20 世紀 70 年代以後,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荷蘭和日本國勞動生產率增長依靠的是科技進步[102]。在全球經濟增長低緩的情況下,各國都在尋求著在科技、信息上的重大突破,使得經濟增長能有一個質的飛躍,全球即將面臨新一輪的科學技術浪潮,信息網絡、生物科技、清潔能源等領域蘊藏著一批重大產業變革前景的顛覆性技術,會全方位改變人類生產生活面貌,在中國與先發經濟體技術上差距縮小的情況下,技術引進已接近終點,必須及時把握住新一輪的科技創新機遇,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進程,促使創新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以科技創新帶動全面創新。從國際上來看,全球經濟發展正面臨著新一輪的科技革命,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增強綜合國力和決定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哪個國家能在科技創新處於引領地位,誰就能掌握主動權,誰就能在全球競爭中獲得優勢和發展空間。世界各國積極出台加強科技創新的戰略部署,試圖搶占未來科技創新的制高點[103],因此追求技術創新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
...........................
(二)經濟增長動力轉向創新驅動的可能性
1.資本優勢
馬克思主義科技進步思想中對於科技進步與資本的關係進行了具體的論述,其中多次提到了資本對科技進步的促進作用。馬克思強調一切知識的基礎是自然科學,而自然科學發展本身是在生產的基礎上進行的。科技和資本的緊密結合,才能賦予生產方式變革的動力,極大體提高生產力。“資本調動科學和自然界的一切力量”[115],可以看出資本不僅是科技進步的物質基礎而且也是驅動力量。國家經濟增長動力轉向創新驅動,需要在強大的資本積累基礎之上,值得注意的是這裡強調的“資本”不同於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在中國人民屬於國家的主人,促進經濟的增長,資本積累的最終目標是用於人民。科技進步中的科技創新活動不僅需要物質上的積累還需要人力資本面的儲備,才能有力地實現創新驅動。
(1)雄厚的物質資本
首先,從經濟總體發展情況上看,中國經濟經過多年的快速增長,資本存量持續增加,自 2010 年起便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如圖 2-4 所示,1978-2017 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急劇增加。2017 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按不變價計算比 1978 年增長了 33.5 倍,截至到 2017 年年末,國內生產總值到達了 820754.3 億元[116],經濟總量在世界排名第二,較好的發展條件和雄厚的資本存量,為中國實施創新驅動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其次,從不斷增加的科研投入上看,中國對科研經費的投入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增加,截止到 2017 年中國 R&D 經費達到了 17606 億元,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科技經費投入大國,其中,企業 R&D 經費支出為 12144.0 億元,占全社會 R&D 經費的 77.5%。國家財政科技撥款達到 7760.7 億元,占國家公共財政支出的 4.13%,比 2015 年提升了0.15 個百分點[117]。如表 2-2 所示,近些年來中國不斷增加科學技術經費的投入量,投入強度(R&D/GDP)保持在 2%以上,雖然和其他已開發國家的 3%-4%的水平相比還具有一定差距,但是符合現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118]。中國前期大量的科研經費投入為科技創新活動的展開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
三、中國經濟增長動力轉向創新驅動的現狀分析..........................................32
(一)國家綜合創新能力顯著增強.......................32
1.科技創新投入持續增加..........................................32
2.科研成果產出不斷增多.................................33
四、中國經濟增長動力轉向創新驅動的制約因素..........................................42
(一)外部制約因素............................... 42
(二)國內政府層面制約因素......................................42
1.科技創新的體制障礙......................................42
2.科技創新的機制障礙...............................................43
五、促進中國經濟增長動力轉向創新驅動的對策建議..................................46
(一) 加強科技創新的國際交流與合作..............................46
1.加強各國間的人才交流與合作.....................................46
2.加強內資和外資企業交流與合作.........................................46
五、促進中國經濟增長動力轉向創新驅動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科技創新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1.加強各國間的人才交流與合作
科技進步的變化速度快、國際科技競爭激烈、各國資源存在有限性,一個國家不可能同時在各個領域保持著技術優勢,處於轉型期的中國需將自主創新與開放發展緊密結合,要加強與國外的技術合作,拓寬合作渠道。加強國際人才的引進和國際先進技術知識的交流。如果單純依靠自身的科技創新要素、創新能力在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中是很難獲得競爭優勢的。提高國家自主創新能力,擺脫對國外技術的過度依賴絕不是意味著埋頭鑽研,在逆全球化的環境下在仍需加大開放力度,加強科技創新的國際人才合作與交流,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攻破科研難題。國際間的科技合作有利於加速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向創新驅動的轉換。中國實施創新驅動要緊跟世界科技創新的前沿,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充分利用國際創新資源、創新要素,加強國與國之間的人才交流同時制定優惠政策積極引進國外優秀人才。
2.加強內資和外資企業交流與合作
FDI和出口貿易是實現國際技術交流、國際性知識溢出的重要渠道。首先,外資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後對於核心技術是保護的,並不會輕易地轉讓,但在與外商投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便於接觸到世界上先進的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國內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其次,有助於外商直接投資企業與內資企業間人才交流,兩者可以合作展開研究,推動科技創新。再次,有利於學習到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治理制度的不斷完善正是企業創新的基礎和保障。中國應積極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外資進入中國,加速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向創新驅動的轉換。
.............................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略)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