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城市園林綠化中濕地生態經濟發展淺析

2023年10月24日

- txt下載

摘要: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擁有大面積綠色植被區域成為居民的期盼,城市建設者為滿足居民對生態綠地的需求,越來越重視對城市園林綠化中濕地生態的發展。闡釋了臨洮縣城市園林綠化中濕地資源和濕地生態經濟發展的現狀,針對性地提出了臨洮縣城市園林綠化中濕地生態經濟發展對策建議,對提升濕地生態經濟發展水平提供借鑑。
關鍵詞:洮河;濕地資源;城市;生態經濟;發展
濕地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被形象地稱為「地球之腎」[1]。城市濕地在城市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起到防洪、防旱、防內澇的作用,還是建設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保障。洮河是黃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流經臨洮縣全境,形成許多重要的天然濕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居民渴望優美的生態環境以及更多的生活綠地,城市建設者也認識到城市園林綠化中濕地生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21世紀之前,濕地生態經濟發展側重於農業水利和工業發電,當前面對這些豐厚的歷史遺存,要在不妨礙其原作用發揮的前提下重視發展城市濕地生態環境,必須挖掘縣城內的濕地生態經濟發展前景,使臨洮成為半乾旱地區的「明珠」。
1臨洮縣濕地資源概述
臨洮縣位於甘肅省中部,距離省會蘭州市僅98km,車程40min,屬於乾旱半乾旱地區,年平均降水量560mm,年均氣溫7.0℃,整個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臨洮縣南面有最大的天然屏障———南屏山,有近2000hm2的天然次生森林;東北部有最大的天然草場———馬啣山,有近6666.7hm2的高山草甸,濕地資源非常豐富[2]。黃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自南向北流經全縣115km,平均徑流量138m3/s,在洮河兩岸的廣大平原地區形成了許多天然濕地。
2臨洮縣城市園林綠化中濕地生態經濟發展現狀
2.1臨洮縣城市園林綠化中濕地生態經濟發展構成基礎
臨洮縣濕地資源的資源稟賦優勢明顯,在城市園林建設中所要做的工作是發揚這一優勢,更好地服務城市生態經濟發展,打造特色濕地生態縣城,發展縣城生態經濟建設。要想利用流經縣內的洮河發展縣城濕地生態經濟,就要重視城市園林綠化中濕地生態的發展,堅持打造特色園林濕地生態縣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發展理念。臨洮縣城市濕地建設面積17.86km2,南起花卉園區,北至紅旗橋,東起嶽麓山山腳,西至西岩山坡腳線。城市濕地生態經濟發展區內自西向東依次由水輪泵渠、洮河、縣電廠渠、紅星渠、洮惠渠、東峪溝6條河流(水渠)流過,成為臨洮縣不可多得的濕地生態發展資源。洮河流經城區總長約8km,河道寬80~110m,洪水期水深2.5~6.4m,枯水期水深1.5~2.5m,水域面積80萬m2。洮河兩岸濕地資源豐富,這裡生態旅遊和生態經濟發展迅猛。洮河河面裸露的濕地里生長著許多珍稀水生植物;河水裡常年有野鴨子、鸕鶿、白骨頂雞、白鷺和蒼鷺等各種野生水鳥,這裡是它們重要的棲息地;洮河兩岸旁建有寬闊的濱河路,濱河路兩邊有寬8m的生態綠化帶,綠化帶後面林立著許多高樓大廈,是濕地生態經濟發展的重要體現。水輪泵渠引水口位於洮河西岸,洮河大橋以南的西岩山腳,經城區段長約4km,引水量6m3/s,平均深度2m,渠上口寬9.8m,流速0.75m/s,水域總面積約4萬m2。水輪泵渠如今依然發揮著作用,對洮河以西的洮陽鎮車劉家村、李范家村和邊家灣村等大片土地進行灌溉。水渠兩面生態經濟發展尤為可觀,有許多現代農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湧現出許多果園、莊稼地和蔬菜大棚。縣電廠渠的引水口位於城南木廠村,流經城北洮之苑步行街,在下寺灘流入洮河,引水量7.13m3/s,渠寬12m,水深2.2m,經城區這段長約6km,水域面積約5萬m2。20世紀80年代以前,縣電廠渠發揮著城區水力發電和電力保障的作用。20世紀90年代,由於城市人口增加,水力發電設備落後,已停止發電,只起到電力保障的作用,此時閒置的溝渠成為縣城的排污渠。在2005年經過治理後,此渠在縣城園林綠化中發揮著重要的生態經濟發展作用,形成了獨特的城市園林綠化濕地。尤其是流經洮之苑小區的那段園林濕地生態,這裡栽植的樹木已經成林,地上綠草幽幽、鮮花盛開,樹上小鳥鳴叫,市民置身其中有種身臨大自然的奇妙感覺,發展成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幸福一條街,人民閒暇之餘在其周圍建設的茶園、酒吧中享受著濕地生態的美好。紅星渠始建於1929年,進水口在玉井鎮陳家莊窠,尾水於洮陽鎮五里舖村流入東峪溝,經城區段總長8km,引水量1m3/s,渠面寬3.2~4.0m,水深0.9m,水域面積2.5萬m2,流經嶽麓山公園。嶽麓山公園綠化面積達666.7hm2,其經濟發展尤為明顯。在旅遊旺季,到公園觀光、旅遊的人達500人次/d,其收入對嶽麓山公園的建設有很大幫助。洮惠渠始建於1936年,進水口在玉井鎮大戶李家村,尾水在中鋪鎮下石家村,總長78km,經城區段的總長8km,引水量8m3/s,水深1.9m,渠口寬度7.6~9.4m,經城區段水域面積6.4萬m2。洮惠渠的生態經濟發展主要用於灌溉臨洮縣大片土地,對生態農業發展有重要作用。東峪溝為洮河支流,全長67km,自定臨公路大橋進入城區,於洮陽鎮五里舖村下寺注入洮河,經城區段總長約5km,水域面積10萬m2。東峪溝是縣城東部龍門鎮、窯店鎮和康家集鄉的廣大山脈之間的山水和降水混合形成的洮河支流。在雨季時,東峪溝水流量最大;在旱季時,水流量最小。此溝渠生態經濟主要體現在促進果園、莊稼地和蔬菜大棚的發展。縣城這6條河流(水渠)流向自南向北,其中洮河、東峪溝為天然河流,其區域裡形成了天然濕地資源;其他4條均為洮河水引入,其區域內形成了人工濕地資源。4條水渠水源均來自洮河,其中縣電廠渠流經城區後注入洮河,紅星渠尾水經東峪溝最後也注入洮河。6條渠道經城區段水域面積約111萬m2,水域面積占城市規劃總面積的6.2%。臨洮縣城為南北狹長帶狀地形,縣城山水格局為「兩山雄峙,六水穿城」。縣城中心段僅寬2km,依次密集分布著穿越城區的6條洮河支流(水渠)。
2.2臨洮縣城園林綠化中濕地生態經濟發展的成功案例
21世紀以來,洮惠渠在城市建設中對濕地生態經濟的發展進行了有益嘗試。在洮河東路和洮河西路建設中,規劃了寬11.5m、長10km的開放式公共綠地,取得了較好的綠化、景觀效果,成為市民休憩、健身的樂園。在洮河城區段規劃修建了13道滾石壩和親水平台游路,形成了寬闊的水面,該舉措與2004年修建的小遊園綠化相得益彰。在實踐上洮惠渠深化濕地生態經濟發展,充分發揮了濕地生態經濟在城市園林綠化、生態農業和生態旅遊等方面的作用。與此同時,臨洮縣結合城市建設,在校場西路拓建時將紅星渠渠堤建為開放式公共綠地,並形成道路中間分車帶,也取得了較好的生態旅遊效果,成為市民休憩的樂園。在金澤洮水明珠小區建設中,將電廠渠穿越小區段600m範圍的岸畔規劃拓建遊園路並將之綠化,使該小區清流激湍、波光粼粼、垂柳依依、花木爭艷,成為隴上不可多得的水景商業街,是城市綠化中濕地生態經濟發展的成功案例。
3臨洮縣城園林綠化中對濕地生態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3.1提升生態發展意識
生態意識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新價值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3]。城市園林綠化中濕地生態經濟發展需要進一步提升生態意識,不僅要在綠色公共設施建設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更要提升園林濕地規劃的科學性和前瞻性[4]。要提高濕地生態經濟發展在城市生態建設中的作用,樹立濕地生態經濟發展是城市發展重要環節的理念[5]。城市道路規劃建設工作中結合濕地生態經濟發展建設濱河、水路,依水體寬度確定道路等級,沿濱河、水路建設開放式公共綠地,為城市增綠,為市民提供休憩場所,打造濕地生態特色園林縣城,擴大城市生態經濟發展規模。
3.2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
生態具有無形的、能普惠世代的價值,對濕地進行科學有序開發是濕地資源保護的重要措施[6]。在濕地的開發過程中要以保護為前提,注重濕地生態的多樣性保護,減少環境污染,將濕地資源的科學環保綠色開發納入生態經濟發展規劃[7]。要加緊編制臨洮縣城河、水生態經濟發展規劃(應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從規劃層面指導濕地生態經濟發展,遏制破壞濕地生態的建設行為[8]。急需明確河、渠系藍線保護範圍,對尚未開發利用地段進行緊急控制,劃定「藍線」「綠線」範圍,嚴禁破壞濕地生態的經濟發展,分段、分年實施濱河、水路連接工程,快速發展濕地生態經濟發展。
3.3強化人居環境互動
濕地生態是生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的濕地生態是發展臨洮縣經濟的重要保障[10-11]。濕地資源是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兼具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要在園林綠化、公園建設中加大濕地資源的開發和融入力度,構建和諧、綠色、生態的人居環境[12-13]。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因地制宜,結合濕地分布、居民居住的特點,加大園林景觀設計,將生態規劃和人居環境緊密結合起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14]。在遠景發展中,要利用縣城東高西低的地形特點,發展洮河東岸4條水渠串聯工程,在洮惠渠適宜地點分水,以閘閥控制,自東向西穿越城市道路,沿途營造森林、小溪、池塘、跌水、瀑布等生態景觀,並引水入住宅小區,建設水景,形成可循環流動的濕地生態系統。
作者:康耀祖 單位:臨洮縣林業和草原局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