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從貨幣政策上看國家經濟

2023年09月24日

- txt下載

我國自深化經濟改革以來,隨著計劃指標經濟的逐步退出,貨幣財政政策就成為國家掌控宏觀經濟運行趨勢最行之有效的工具。即使在世界範圍內,貨幣政策的調整也是各國對本國市場經濟實施有效干預的普遍作法。
10月20日,作為中國宏觀貨幣政策的制定及執行機構,央行高管對下一階段我國貨幣政策走向再次作出「微調」表態。央行副行長馬德
倫在全球商報經濟論壇上表示,當前在貨幣政策操作上要保持流動性合理適度。
至此,縱觀自去年下半年爆發全球性金融危機至今不難發現,我國的貨幣政策已伴隨著國內經濟走勢,也走出了一根從收縮——寬鬆——適度寬鬆——合理適度的u型曲線。
在金融危機全球性爆發之前,中國所執行的是信貸收縮的貨幣政策。當時,中國的經濟正面臨因持續的高速增長而帶來的巨大的通脹壓力。因此,僅去年上半年,央行既數次提高雙息利率,意在回攏市場超量資金,減緩通脹壓力。
但自去年九月起,隨著美國雷曼兄弟的倒閉為標誌,一場史無前例的危機突兀而至,並迅速蔓延至實體經濟,隨著世界性經濟滑坡的加速,我國金融行業雖因受益於和國際金融市場連動性較低,而逃過一劫。但以出口為主要增長動力的外貿型經濟,卻受困於國際大環境,一度出現大幅萎縮的趨勢,為改變這一態勢,中國迅速及時的出台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並提出以「促內需,實現保增長」的目標。與此同時,央行的貨幣政策也一改過去的「緊縮」,取而代之的是大力度、堅決的「寬鬆」的信貸政策。隨之而來的,就是今年一、二季度的信貸「井噴」「天量」的頻發,貸款額達總計高達7.4萬億,而年初央行計劃全年新增貸款才5萬億。
隨著「寬鬆」政策下,市場資金的充盈為中國經濟度過難關打下基礎。至二季度末,我國經濟在國際環境進一步惡化的背景下,伴隨著「促內需」政策的一步步落實,實體經濟開始出現觸底反轉的態勢。除進出口指數外的各項經濟指標,均出現止跌企穩的勢頭,市場的自我造血功能也大大加強,同時,隨著眾「天量」信貸的流入,市場資金已趨於飽和,而能脹壓力隱憂乍現。此時,央行適實作出「微調」表態,表示貨幣政策在繼續執行「寬鬆」不變的同時,將加強對「適度」的執行和調控。
從力爭保8到gdp超8
進入三季度,「適度」之下,信貸額果然應聲而落。事實上,整個三季度的信貸市場,「適度」的執行始終處於逐步加強的階段。信貸資金
也屢創「寬鬆」以來的新低。而中國經濟在「適度」調控之下,穩健的走出了回暖上揚曲線。
通脹預期漸行漸遠,各項經濟指標紛紛由負轉正,gdp已出現連續數月的持續增長。截止9月底,gdp以超8的表現,有力的確保了全年保8目標的實現。並以優異的表現向世界宣告:中國已率先走出危機,確立回暖趨勢。
對於近一年以來困撓中國經濟進一步回暖的進出口業,其9月數據也因以兩個環比上升,同比降幅大幅縮窄的表現,強化了業內對其年底前同比實現正增長的信心。
時至今日,中國經濟的首要任務已從「保增長」戰略性的轉移到「調結構」的長遠方針上來,也就在此時,央行再度以提前一步的方式提出「合理適度」的貨幣政策。
正如馬德倫當天表示,下階段貨幣政策要加強政策指引,不斷調整和優化信貸結構,處理好「保增長」和「調結構」的關係。
馬德倫說:「當前要把握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重點、力度和節奏,當前要堅定不移地維持適度寬鬆的總體取向,使貨幣政策在促進經濟復甦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適度,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當前貨幣信貸增長要考慮經濟增長態勢尚不穩固的現實,同時要高度重視貨幣政策效應的時滯因素,今年已投放的大量信貸未來仍將發揮作用,防止市場流動性變化對資產價格和消費價格造成影響。」
任何微小的貨幣政策調整都是以對當前宏觀經濟的解讀,對未來宏觀經濟走勢的預判為基礎,此次「合理適度」表態的依據是什麼?未來貨幣政策出現方向性「變臉」的可能性有多大?
央行副行長馬德倫20日表示,三季度我國經濟繼續呈現好轉態勢,同時流動性和通脹壓力逐步積累。當前在貨幣政策操作上要保持流動性合理適度,防止流動性變化對資產價格和消費價格的影響。
至此,我國自危機爆發以來,所堅決執行的「寬鬆」的貨幣政策再次出現技術性微調。
但是,作為國家綜合調控宏觀經濟的最直接工具,貨幣政策任何微小的調整都是以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解讀,對未來宏觀經濟走勢的預判為基礎。因此,此次「合理適度」表態的依據是什麼?未來貨幣政策出現方向性「變臉」的可能性有多大?
目前我國經濟總體出現企穩回升的良好勢頭,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是經濟增速持續回升,經濟主體信心加強。初步預計,三季度我國gdp保持持續增長,增長速度要好於前兩季度。三
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4%,增速比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別提高7.3和3.3個百分點。其中重工業增速超過輕工業的差距在擴大,預示著經濟增長速度將進一步提升。
第二是國內需求穩步走高,出口持續改善。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3.2%,如果剔除投資品價格持續下降的影響,實際增長高達41.4%,成為拉動當前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
第三是房地產等支柱產業回暖迅速,房地產投資和交易快速攀升。初步統計,三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為27%,前三季度新增1.06萬億個人消費貸款中,有接近80%是住房貸款。
但同時,我國經濟也面臨著來自三個方面的挑戰。
首先,受制於一些結構性因素的困擾。特別是產能過剩問題加劇,未來經濟結構調整的難度加大。在央行測算的24個行業中,今年一季度有20個行業生產能力處於過剩狀態,二季度增加到22個。
其次是國際收支失衡引致的流動性壓力加大。從我國的情況看,短期內由貿易和直接投資主導的國際收支順差的格局將繼續維持。隨著出口逐步企穩,貿易順差仍然會很大。加上全球市場回暖以後資本流動加快,美元匯率趨弱導致人民幣升值預期形成,大量國際資金可能回流,這對我國貨幣政策帶來更大挑戰。
再次是從長期看,通貨膨脹壓力在逐步積累,物價下行態勢得到遏制,通縮預期已經顯著緩解。由於全球流動性條件總體十分寬鬆,國內貨幣增長很快,消費和投資需求明顯回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通貨膨脹的預期強化。
因此,馬德倫強調,當前要把握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重點、力度和節奏,當前要堅定不移地維持適度寬鬆的總體取向,使貨幣政策在促進經濟復甦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適度,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當前貨幣信貸增長要考慮經濟增長態勢尚不穩固的現實,同時要高度重視貨幣政策效應的時滯因素,今年已投放的大量信貸未來仍將發揮作用,防止市場流動性變化對資產價格和消費價格造成影響。
「寬鬆」變臉「緊
縮」預期是否有期
四個月前,曾有專家提出要防通脹,四個月後,當匹茲堡峰會首次大談建立「退出機制」時間表之時;一年前,世界各國談「危」色變,一年後,當世界經濟被冠以進入「後危機時代」之際,在業內,貨幣政策由「寬鬆」變臉「緊縮」的預測也漸漸見諸報端。
溫總理在大連達沃斯論壇上的講話引起各方關注,一方面,溫總理強調宏觀政策要保持穩定,但又同時指出要警惕和防範通脹風險。寥寥數語,但這卻是個重要信號,表明決策層已預感通脹的壓力。事實上,年初央行計劃全年新增貸款5萬億,可上半年貸款達7.4萬億,年底恐將突破10萬億,如此天量的信貸額確已對拉高日後物價給予了巨大的資本能量。
經濟學說過,通脹始終是貨幣現象。若反過來理解,則是說防通脹其實只需一招,收緊銀根。近期,海外央行已開始的加息步驟,也為國內貨幣政策的變臉「緊縮」預期提供了佐證。
而澳洲央行此次的加息之舉,也讓全球寬鬆貨幣政策看到了「退出」的曙光,同時也迅速加劇市場加息預期的抬頭。從上周末開始,包括央行、銀監會等監管層領導在不同場合均發出了「從緊」的警告聲。
就目前來看,為確保經濟的平穩回升,中國政府雖依然在多個場合表態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不變,央行也公開表示,在一段時期內,不會採取加息政策,但我們必須要未雨綢繆的看到,這個寬鬆貨幣政策的退出因只是時間的問題了。從近期對最能反映資金流動性的指標-—民間借貸利率、銀行貸款加權利率和同業拆借利率進行調查後不難發現,三項指標利率均出現不同幅度的提升。此外,由於前幾個月新增貸款增速過猛,現在很多股份制的銀行已經暴露出核心資本率不足的問題,即使要他們新增貸款,也難以為繼了。而央行本周在公開市場的,旨在回收流動性的操作動作,也讓業內人士不由猜測,中國流動性的拐點來臨了嗎?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