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生態建築與建築生態化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載

摘要: 文中闡述了生態建築的基本概念, 建築生態化的基本特徵, 發展 生態建築的 社會 條件以及 目前 生態建築發展的動態, 並就發展 中國 家發展生態建築提出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 生態建築 建築生態化 可持續發展 建築設計
1  生態技術和生態建築
人、建築、環境是建築發展的永恆主題, 隨著全球環境的惡化, 生態 問題 日趨嚴重, 人們越來越關注人類自身的生存方式。特別是1992 年178 個聯合國成員國通過了《里約宣言》, 為促進地球生態系統的恢復, 實現地球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導向作用。生態技術在這一背景下, 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成為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快車和實現保證。生態技術是利用生態學的原理, 從整體出發考慮問題, 注意整個系統的優化, 綜合利用資源和能源, 減少浪費和無謂損耗, 以較小的消耗獲得豐厚的目標, 從而獲得資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 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在建築領域內, 從德國托馬斯《太陽能在建築與城市規劃中的 應用 》一書出版到近年來美國建築界的綠色建築運動, 從北京大興義和莊的「新能源村」建設到國外在生態高技術下建造的各種形式的生態建築, 可以說, 生態建築的發展在 理論 上、技術上以及建築設計的實踐上都取得可喜的成就。生態建築有時又被稱為「節能建築」、「綠色建築」, 嚴格地講都是不全面的。 現代 意義上的生態建築, 是指根據當地 自然 生態環境, 運用生態學、建築技術 科學 的原理, 採用現代科學手段, 合理地安排並組織建築與其它領域相關因素之間的關係,使其與環境之間成為一個有機組合體的構築物。
2  建築生態化
生態建築從早期僅停留於對氣候、生物反應的關注到今天運用替代能源, 注重建築生態高技術的 研究 , 人們對建築有了更新的認識, 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建築生態化問題。它是將建築融入大的生態循環圈, 從整體的角度考慮能源和資源流動, 將建築建造、建築設計、建築使用過程中的消耗、產生納入整個生態系統來考慮, 從而改變資源與能源單向流動的方式, 趨向良性循環的模式。清華大學吳良鏞先生提出的「建立人居環境循環體系」, 將人居環境納入動態的生生不息的循環體系即是對這一思想的提倡。它對建築的要求不僅僅是建築的使用過程, 而是建築的整個生命周期。建築的生態化, 一般應具備如下的基本特徵:
第一, 能為人類提供「宜人」的室內空間環境。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溫度、濕度, 清潔的空氣, 好的光環境、聲環境以及靈活開敞的空間。
第二, 在對自然資源的利用上, 對環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節約土地, 在能源與材料的選擇上貫徹減少使用、重複使用、循環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資源替代不可再生資源的原則。
第三, 對環境的 影響 要最小, 主要指減少排放和妥善處理有害廢棄物以及減少光污染、聲污染。
3  發展生態建築的社會條件
雖然生態建築才剛剛起步, 但它的發展有著深厚的社會認識的轉變奠定了當今發展生態建築的社會思想基礎。
從「以人為本」到「以環境為中心」的社會思想認識的轉變奠定了當今發展生態建築的社會思想基礎。人本主義是西方實現現代化的主導思想之一,始於文藝復興時期。自18 世紀以來的整個現代化過程中,以人為本的思想構成了社會進步和 經濟 增長的 哲學 基礎。人本主義觀念明確確立了人的意志自由及其對自然界的優越地位,地球有限的自然資源被視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遭到濫用和破壞,對環境的污染也大大超過了自然界所容納的限度,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幾十年,實際各國無一例外的遵循西方模式,才使得70 年代的石油危機將資源與環境問題突出地暴露出來成為世界問題。
轉貼於論文聯盟 http://www.lwlm.com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