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京滬工業增長的現狀、趨勢與對策(1)論文

2023年08月26日

- txt下載

論文摘要: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和上海工業增長較快,但增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工業地位均呈現不斷下降趨勢。北京和上海工業發展的趨勢符合城市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變化的一般規律,是經濟素質不斷提高的體現。
近期上海工業的強勁反彈與其發展定位和經濟職能相背離,而且也與其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本文對京滬工業發展狀況進行評析,並提出進一步發展的對策。
論文關鍵詞:北京;上海;工業增長;趨勢 北京和上海經濟的健康發展不僅對所在經濟區域具有重大促進作用,而且對全國也具有重要影響。本文以改革開放以來近30年為長期,以2002年以來的5年為近期,對北京和上海工業增長的趨勢和地位變化進行研究,提出今後一個時期工業發展的對策。
一、京滬工業增長的現狀 改革開放後的一段時期內,京滬兩地的工業增長明顯提速,但近年來,京滬工業在本市經濟中的地位經歷了先上升再下降的過程,雖然目前上海工業比重仍較高,但北京工業比重下降幅度較大。2002年上海工業增加值占本市GDP比重為41.2%,此後連續三年上升,然後是一年的小幅度下降,到2006年仍保持在45.0%,明顯高於2002年的比重。
2002年北京工業增加值占本市GDP比重為23.5%,此後連續兩年上升,然後又連續兩年大幅度下降,到2006年下降為23.1%,低於2002年的比重。 京滬工業在全國的地位也經歷了先上升再下降的過程,北京工業地位上升幅度較小而下降幅度較大,但上海工業地位上升幅度較大而下降幅度較小。
2002年後,北京工業增加值占全國工業的比重連續兩年上升,然後又連續兩年大幅度下降,到2006年,工業比重下降為2%,低於2002年2.1%的數值。上海工業增加值占全國工業的比重也經歷了頭兩年上升後兩年下降的變化過程。
二、京滬工業增長的趨勢
(一)工業增長速度較快,但增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在1978~2006年的28年中,按可比價格計算,京滬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分別達9.3%和10%。
京滬兩市工業增長速度雖然較快,但均低於全國11.5%的平均水平。這說明我國其他一些省區(如廣東、江蘇、浙江、福建、山東等)工業增長速度更快,提升了全國工業增長速度。
但如果以1990年為界將1978~2006年分為兩個時段,京滬兩市1990年以來16年的工業增長速度高於1990年以前的12年,1990~2006年京滬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0.8%和12.6%,均分別高於其1978—1990年7.4%和6.5%的年均增長率,而且這兩個時段京滬工業增長速度也都低於全國9.7%和12.8%的平均水平。
(二)工業在本市經濟中的地位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按可比價格計算,從1978—2006年,京滬兩市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3倍和13.4倍,2006年按現價計算的工業增加值分別達1 821.9億元和4 670.1億元,工業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
但在工業較快增長的同時,京滬兩市工業在本市經濟中的地位卻不斷下降。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北京和上海工業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分別高達64.5%和76.0%,工業毫無疑問地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到1990年則分別下降到43.7%和60.1%,2006年又進一步下降到23.1%和45.0%,比1978年分別下降40個百分點和30個百分點。
(三)工業不僅在本市經濟中的地位呈下降趨勢,而且在全國工業中的地位也不斷下降。北京工業已由具有明顯優勢的專業化部門轉變為目前已不再具有專業化優勢,上海則只維持微弱優勢。
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上海市工業增加值占全國工業的比重高達13%,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北京也達4.4%。此後,兩市工業比重不斷下降,1990年分別下降到6.8%和3.2%,到2006年該指標又分別下降到5.1%和2%。
從1978到2006年,上海工業占全國比重總共下降7.8個百分點,北京工業占全國比重總共下降2.3個百分點。
三、怎樣看待京滬工業增長的趨勢 京滬兩市工業增長速度慢於全國平均水平以及工業地位不斷下降的趨勢,符合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變化的一般規律,不是經濟發展不良,相反,正是經濟素質不斷提高的體現。在工業化後期,工業發展減速及其地位下降的同時,服務業發展增速及其地位上升是處於這個階段城市或區域經濟發展的共同特徵。
改革開放以來,京滬兩市工業雖然在本市經濟中的比重下降,但服務業比重不斷上升,北京和上海服務業比重分別從1978年的23.7%和18.6%上升到2006年的70.9%和50.6%,其服務業比重分別上升約3倍和2.7倍,產業結構質量和層次得到了改善和提升。京滬兩市工業地位和優勢程度雖然在總體上是下降的,但它們的一些專業化的優勢行業如裝備製造業等,不但一直保持著布局相對集中的優勢地位,而且在全國的優勢地位還是上升的,工業結構呈現不斷優化的態勢。
裝備製造業包括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電器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機械製造業等六個行業。如果以工業總產值為基礎指標來計算,2000年京滬兩市裝備製造業的區位商分別為1.6和1.4,顯著地大於1,到2006年又分別上升為1.7和1.6。
我國裝備製造業所包括的各行業都是高技術部門,京滬裝備製造業在全國地位的上升,標誌著兩市工業技術層次的提高和工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在發展定位上,北京的戰略目標是「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國際大都市」和「環境良好的宜居城市」,上海的戰略目標是「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長江流域經濟發展的「龍頭」。
作為所在經濟區域的中心城市,京滬兩市也擔負著為本經濟區域提供各種經濟社會服務的職責和任務。因此,京滬與其發展定位和職責相適應的產業應是現代服務業的加快發展,而不是工業的過快增長。
近年來北京和上海工業經濟出現增長提速和地位上升的跡象,這很難講是合理的。上海近年來工業強勁反彈,服務業比重反而有所下降,2006年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高達45%以上,與其發展定位和經濟職能相背離,而且也與其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
按當年匯率計算,2006年上海戶籍人均GDP約合9532美元,若以1998年世界平均收入水平與產業結構的對應關係來衡量,上海目前的第二產業比重應是35%,第三產業比重應是60%。但實際上,上海僅工業比重就達45%以上,工業份額顯然是過大,還有較大的下降空間。
近年來北京工業比重雖然也有上升的經歷,但下降幅度更大。目前北京工業地位與其發展定位和經濟職能大體上是符合的,而且也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基本上是合適的。
四、對策 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戰略定位,京滬兩市工業發展的目標不應再是規模擴張,而是質量提升和工業內部結構升級,即在工業整體規模相對縮小的同時推動高新技術行業以及傳統行業的技術更快發展,重點是進一步做大做強具有產業基礎和集聚優勢的裝備製造業,關鍵是技術創新和信息化。
(一)加大創新和研發力度,形成產業技術環節的優勢。同一產業內部的產業鏈條大致可分為三個環節,即研發環節、生產環節和營銷環節。
相比之下,京滬的比較優勢在於技術創新和研發以及消化吸收國外創新和研發的能力較強。因此,在工業領域,京滬兩市應充分利用和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加大創新和研發(包括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力度,確立以創新和研發為導向的產業技術體系,形成產業技術環節的明顯優勢。
(二)加速信息化進程,以信息化帶動工業發展和結構升級。主要包括:加速信息技術、信息生產或服務的產業化;加速企業信息化,即企業在進行各項活動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設備、網絡技術和設備以及現代通信設備等手段;加速在傳統產業的生產、管理和設計等環節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建立信息技術引進和創新體系。
(三)利用世界經濟日益一體化的契機,從微觀、中觀和宏觀各層面共同努力,在國際分工中,爭取一些行業在全球價值鏈動態變化中由低技術水平、低附加價值狀態向高技術、高附加價值狀態演變。
(四)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為工業質量和工業結構升級提供良好服務。京滬兩市工業結構升級有賴於與其它地區(尤其是環渤海地區和長三角地區)形成分工來提高地方專業化程度,但分工深化會使交易成本增加,而發達的生產性服務業可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工業技術進步和提高生產效率。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