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25課教案

2023年09月27日

- txt下載

"語文"一詞出現的歷史並不長。1905年,清朝在廢除科舉制度以後,開始開辦新學堂。當時的課程以至教材,都是從西方引進的,只有語文一科,教授的仍是歷代古文,當時稱為「國文」課。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小編特地準備了八年級下冊語文第25課教案5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歡迎借鑑學習!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25課教案1
教學目的
1.朗讀、背誦文育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掌握課文中古今異義詞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加強誦讀訓練。
教學難點:
認識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教學中應注重通過誦讀來加深學生對文言字詞、句子的理解。可先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再體會領悟其語言特色和思想內涵。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課文,激發興趣。
二、指導閱讀「閱讀提示」,簡介作者作品。
①陶淵明,名潛,字子亮,東晉詩人,詩歌多以表現田園山水、歸居之樂見長。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會動盪,戰亂頻繁,生靈塗炭。陶淵明曾做過幾任小官,因不滿現實黑暗,辭官歸隱,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詩並序》中的「序」,可獨立成篇。
三、教師範讀課文,然後學生自讀課文。
1.要求學生認真聽清老師的斷句、節奏,標記生詞。
落實下列字詞的讀音:儼然豁然阡陌垂髫恰然邑人便要還家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要求:1)基本讀准斷句,注音語氣節奏。
②讀完後理出難解的字詞句。
四、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1.請三位同學讀完全文。
教師要糾正讀音錯誤,不明顯的句讀錯誤暫呵不予糾正,留待下面的教學環節。
2.疏通課文中重要、疑難的字詞句。
可讓學生髮言提出.也可讓學生自由上講台寫在黑板上。教師在此基礎上歸類整理。要求學生領會掌握以下加點字同的含義:
①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為具言所聞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向
2)乃不知有漢:竟:乃大驚:竟
3)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都兩兩狼之並驅如故:一起
4)一為具言所聞:詳細地具答之:詳細地
5)甚異之:對……感到驚異欲窮其林.窮盡,走到盡頭
咸來問訊:都黃髮垂髦:用特徵來指代老人和小孩
復延至其家:請處處志之:同「誌」,作標記
諧太守:到…去,尋病終:死
6)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現在指神情莊重或假裝正經的樣子。
阡陌交通:交錯相通。現在指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率妻子邑人…:妻子兒女。現在指男子的配偶。
無論魏晉:更不用說。現在用作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說如此:像這樣。現在指「這樣」。
芳草鮮美:鮮嫩美麗。現在指食物味道好。
7)完成練習五,了解文言文主語、賓語的省略情形。
五、誦讀訓練。(鍛鍊朗讀能力,加深課文理解。)
教師應進行朗讀指導,可從以下幾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讀准。如「便要還家」中「要」讀「邀」,不讀「耀』;『「驥」讀記」,不讀義」;「此中人語云』中「語」舊讀玉,現不作要求。
②句讀要分明,課文中有許多對偶句和四字句,應讀出對襯感來。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③語調、節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如:「①問今是問世,②乃不知有漢.
(3)無論魏晉、,,加著重號的調應重讀,語調稍慢;第①句讀得略平緩.②③句讀得有起
伏;第①句與②③句間停頓略久,②③句連接要緊湊。這樣能較好地讀出感情意味。
3.自由朗讀,鼓勵學生力爭有所提高進步。4.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布置作業。
1.,弄清下列成語的意思。
落英繽紛豁然開朗恰然自樂世外桃源無人問津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誦情況。2.學生口頭解釋所查成語的意思。
二、結合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課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了哪些情節?
發現桃花源(第1段);進訪桃花源(第2、3段):尋找桃花源(第4、5段)。
2.齊讀第1段,思考: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為什麼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遠近」說明漁人走了很遠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說明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漁人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一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會是什麼樣子呢?為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3.請一位同學們朗讀第2段,思考:漁人是怎樣進入桃花源的?見到了怎樣的景致?
進入桃花源不容易:「林盡」-「一山」-「小口」-入」-『」極狹」-「復行」,這表明桃花源的隱蔽,與世隔絕,難於發現。
漁人見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見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樂」,說明桃花源環境幽清,人們生活美滿安寧,豐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齊,音律和諧,生動地勾畫出一幅祥和安寧的田園圖畫。
4.請一位同學朗讀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說明什麼?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雲....無論魏晉」相呼應。」」設酒殺雞作食』」,「咸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
②「皆嘆惋」說明了什麼?
漁人「——。一為具言所聞」應說的是秦末以來戰亂的歷史,桃源人聽後,為世上的__、黑暗而嘆惋,也為世上老百姓過著的痛苦生活而嘆惋。
5.默讀課文最後兩段,思考:
①漁人離開桃花源後「處處志之」,目的是想今後再訪桃花源,可人們再去尋找時,卻「迷」、「未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聖地,可遇而不可求。
②最後兩段與前又哪句話相呼應?
與「不足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應。
三、齊讀全文,討論總結以下內容。
1.課文在情節的安排處理上有什麼特點?請具體談談。
情節的曲折、跌宕的表現在:①漁人迷路了,會怎樣?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個神奇之地。③漁人「欲窮其林」,再往下走是什麼地方?④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道路撲逆迷離,引人好奇:裡邊到底有什麼?⑤桃花源的景致為何如此幽美,人們的生活為何這般自由幸福?③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他「不足為外人道」有什麼用意?①為什麼人們再尋桃花源卻屢屢無功而返?這些一連串的問題環環相扣、步步相生,使課文情節充滿曲折離奇之感,讀者也隨之興趣愈濃。(以上為理解要點。》
2.怎樣評價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這~理想社會?
應聯繫作者所生活的社會時代背景來理解。這一理想社會表現了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戰爭,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嚮往和憧憬,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和寄託。(可不必引導學生去認識「它只是一種空想」之類的方面。)
四、背誦課文。
五、布置作業。
寫一篇小短文。要求:①設想你是漁人,寫你進入桃花源後的見聞,不與課文雷
同。②400字左右。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25課教案2
1、教學目標:知識和能力目標:理解、積累詞語;培養學生迅速篩選信息的能力 ;理解內容,能夠藉助文本說出人們所看到的美輪美奐的落日實際上是幻覺的科學依據。
2、過程和方法目標:欣賞重點語段,課堂延伸,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啟迪學生能夠用明辨的雙眸、思考的大腦,觀察生活,分析問題。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體內容,提煉信息語句,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教學難點:
課堂延伸,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兩張幻覺圖片導入
二 欣賞落日談談感受
三 基礎知識
1、小組代表競讀課文。
2、小組代表上黑板給詞語注音,詞語有: 吟詠 綺麗 絢麗 殷紅
3、小組代表聽寫詞語比賽。聽寫了:幻覺、吟詠、變化多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夕陽無限好
4、搶答:「夕陽無限好」出自哪首詩歌,請把全詩背誦出來。
四 我讀 我畫 我賞(1-3)
1、請一位同學朗誦第二自然段,另外三位同學上黑板一邊聽一邊畫出落日圖。之後點評。
2、討論這個自然段用的主要的表達方式及作用。
3、第二自然段的「躺」和「縮身」兩個詞語有何表達效果。
4、第二自然段的分號有何作用。
5、改第一段的雙重否定句為陳述句,體會其表達效果。
6、改最後一段的反問句為陳述句,體會其表達效果。
7、用書中的原話回答「落日」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
8、第三自然段的作用是什麼?
五 重點研讀合作探究
1、引導大家閱讀4到7自然段,討論了形成落日幻覺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同學們找到相關的句子並且概括出關鍵信息。完成課後表格.
2、討論這幾段的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六 課堂拓展延伸
1、結合《兩小兒辯日》的故事進行對比閱讀。
2、觀察日出或日落,寫一段描寫文字。
七人生的啟迪?
比如:幻覺帶來靈感,透過現象看本質、看山不是山,看水仍是水等。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25課教案3
教學目標
一、了解與生物入侵者相關的知識。
二、理清說明順序,概括說明要點,體會文中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揣摩語言。
三、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憂患意識,增強防範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環境而努力。
教學重點
一, 說明順序和方法
二, 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
「生物入侵者」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和為人類造成的損失兩段順序安排
教學準備學生搜集有關資
教學步驟
一、 情境導入
1、學生齊讀詩歌《不第後賦菊》,猜花名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師:「我花開後百花殺」一句,把菊花獨立寒秋、傲然綻放的高潔展示得淋漓盡致。「沖天的香陣」早已彌散在歷史的天空,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我花開後百花殺」的情形卻再現於現代的都市。請聽今日新聞。)
2、新聞報道:《黃花開後百花殺》----加拿大一枝黃花驚現長沙
二、 整體感知:
認真閱讀課文,獲取相關信息:
1、 通過剛才的閱讀,你獲得了哪些關於生物入侵者的知識?
2、 作者按什麼思路來告訴我們這些知識的?
開篇:假設情境,引出話題,作出解釋
第2-4段:具體寫什麼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
第6-7段;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對待生入侵者的不同態度。
第8段;目前世界各國都在採取相應措施。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邏輯順序
三、 局部揣摩:
本文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請用簡要的語言分析其表達效果。
1、 列數字:
① 「十一種鳥類有九種被趕盡殺絕」------數字的變化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危害之大。
②耗資數十億美元------說明生物入侵者對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
(補充強調:數字的運用,使語言十分準確,符合說明文的科學性特點。此外副詞的恰當選用也增強了文章的準確性。如「僅」「就」等詞。)
2、 舉例子:
①舉蒲公英等為例------說明生物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條件下進行的遷徙不會對原有的生態系統造成太大破壞。
②斑貝、天牛、紅螞蟻等------說明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了巨大危害。
③蔬菜、水果、寵物等------說明生物入侵是人為原因造成的。
3、 打比方:
①課題「生物入侵者」就是一個比喻,說明:
a生物入侵是「移民」行為;
b生物入會對人類和自然造成危害。
②把斑貝比喻成「偷渡者」,說明它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並悄悄給人類造成危害的。
(強調:生物入侵對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陌生。作者採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語言更生動形象,增強文章的趣味性,,深入淺出,達到推廣科普知識的目的。此外還有詞語的運用也有類似效果。如「嘯聚山林」等)
四、 合作探究
1、以組為單位,根據已有資料,簡介一種生物入侵者(姓名、來源、特點、危害等)並針對其特點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
2、全班交流合作學習成果。教師啟發思考: 預防、治理、利用。
五、 總結提升:
一枝黃花有可能讓我們的省城「盡帶黃金甲」,薇甘菊將吞掉伶仃島,水葫蘆欲死雲南滇池,飛機草要霸占西雙版納,大米草在毀掉海邊灘涂……據統計,我國已有外來雜草107種,外來害蟲32種,病原菌23種,每年造成農林業經濟損失達574億之多。
以前提到環保,人們頭腦中閃現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濁水橫流、亂砍濫伐等情景。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又一嚴峻課題。保護環境的警鐘再次有我們耳畔敲響。希望同學們繼續對這一現象予以關注,為抵禦和防治生物入侵貢獻我們的 一分智慧和力量!
六、 作業:
從課後附錄中選四個你認為用得好的詞,揣摩其情味和作用。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25課教案4
教學目標:
1、在單元模塊中預習本課內容,訓練學生閱讀較長說明文的能力,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文體特色。學會快速過濾篩選有效信息。
2、在閱讀中體味文中科學家鍥而不捨、嚴謹求實、追求高遠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優秀品質。
3、辯證看待事物,理性分析現象。熱愛科學、敬畏生命。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跨學科知識的閱讀與理解是本課的一個難點,要引導學生不要拘泥於文章內容本身所傳達的具體知識,而要跳升到語文的角度去理解文章的語言特色,從而體會說明文語言與其他文體的區別。
2、在文章理性客觀的描述中體會作者的情感並領悟科學精神的內涵:不畏失敗,勇攀高峰,鍥而不捨,嚴謹求實。
3、結合實際,拓展延伸。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珍愛生命,敬畏生命。
教學建議:
1、讀:多讀課文,走進文中的科學世界,對於感興趣的知識或話題要積極的探索,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2、查:這篇文章是遺傳學泰斗談家楨寫的一篇關於前沿科學的科普文,其中涉及許多在克隆研究中的案例和事實,大家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廣泛查閱這方面的信息,擴充你的知識域面。對於本文的作者,更應該有深刻的了解。建議同學們多從課外搜集資料,為我所用。
3、寫:學習語文,不能離開語言表達,除了與你的學習同伴探知討論、各抒己見之外,一定要及時將自己的想法和思維整理成文字,這樣會促進你的寫作水平提高,也可使你的思想閃光得到永久保存。
方法指導:
小組合作探究: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的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各采眾長。
一、情境導入:克隆羊多利
(激發興趣,引發思考)
二、步入課堂: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克隆」一詞也經常被用到,只不過我們平時所說的克隆含義更加靈活、更加廣泛。你能舉一些生活中可以叫做克隆的例子嗎?(暢所欲言,將科學術語通俗化,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學生活動:生活中的「克隆」
(二)整體感知
我們這篇文章是科學家寫的一篇關於前沿科學的科普文,那就決定了文章的內容應該是準確嚴謹。他肯定不會像我們一樣去理解「克隆」的含義。他要告訴你一個最準確的答案,什麼事「克隆」?
學生找到,大聲念出。
(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擴大來繁衍後代,這就是無性繁殖。英文名「Clone」(克隆)。
文中還有很多類似的句式表達:
如:凡來自一個祖先,無性繁殖出的一群個體,也叫「克隆」。
這種來自一個祖先的無性繁殖的後代群體也叫「無性繁殖系」,簡稱無性系。
(這種)依靠父母雙方提供性細胞、並經兩性細胞融合產生後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這些生物體就是克隆個體。
而這兩個、四個、八個……個體就叫做無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我們把這種說明的方法叫做下定義
考考大家:除了下定義這種說明方法之外,你還知道哪幾種說明方法?
學生搶答:舉例子、分類別、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列圖表、作詮釋、摹狀貌等等。
(三)感悟精神:
舉例子的方法在在說明文中經常用到,我們這篇文章用了沒有?
請學生找一下,作者在文中列述科學家在那些動物身上做過克隆實驗的例子:(請用說明對象來簡單表述)並為他們分類列出:
鯽魚、鯉鯽魚--蟾蜍(非洲爪蟾)、黑斑蛙--鼠、綿羊
從魚類到兩棲類再到哺乳類,動物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這體現了科學家們進行科學研究時的什麼精神?
追求高遠,追求極限,不滿足於現實,勇於探索。
這篇文章看似很理性客觀。其實,在文章不經意的描述中,有很多能夠體現科學家們勇於探索,樂於實踐,甘於奉獻,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的句子,請找出來,畫一下:385天59代,10微米;189個,只有兩個,80多天,8厘米;247次失敗等等。
同學們找的很認真,所以說,大家也很有科學精神。這些數字都體現了科學家勇於進取、嚴謹求實的精神。
任何一項真正惠於人類的科學技術沒有不歷經艱辛,曲折向前的。科學的道路,註定要經受考驗,失敗成其艱辛,而艱辛才正成其價值和魅力。用馬克思的一句話來說: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所以,沒有科學家們無私無畏的付出是得不來的。
文章說:對科學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請你用你熟悉事例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李時珍遍嘗百草,勇於實踐,將生命置之度外,才著成了古今中外醫學上的一枝奇葩《本草綱目》
居里夫人清貧為人、淡泊名利,用畢生精力獻身實驗室,為人類提取了新的化學元素,堪稱典範。
本文的作者談家楨院士100年的生命里,有70年是全身心致力於遺傳學,可以說,科學就是他的生命。我們閱讀文章字裡行間都能感受到他對科學的熱愛與崇敬。文章的題目「奇妙的克隆」,「奇妙」就是神奇美妙,我想不沉浸到對科學的熱愛中的人是不能體會這種奇妙所在的。願同學們能夠學習這種高貴的品質並以自己的行動繼承和發揚這種可貴的科學精神。因為毛主席說過: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希望大家能夠在科學的道路上走的更高、更遠!
為了考驗大家的科學精神,我現在就要給大家一個問題請大家思考:文章最後一部分說:「科學技術會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好處」,又說「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加的進行曲」,請在文中找出這裡的「悲」和「喜」分別指哪些內容?
喜:最有效、最方便地使這種羊擴大繁殖(擴大具有高附加值的動物種群)
有效挽救這類珍稀動物
對於研究癌生物學、研究免疫學、研究人的壽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用克隆法為人類自身提供「配件」。
悲: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
拓展提升:
展開想像:「假如你也被克隆」你最不願意看到的是什麼?站在科技發展的尖端,我們應該怎樣看待生命?
大家剛才都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我也想告訴同學們:你是獨一無二的,我也是獨一無二的,在這個世界上,生命何其寶貴,它絕不只是一個生物個體那麼簡單,它應該擁有無上的尊嚴,生命因其而寶貴!難以想像,假如人的生命也被克隆,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人的生命是無法複製也不容複製的!我覺得,要想讓人類在這個地球上生活得更好的辦法不是克隆,而是:珍愛生命。
最後,讓我們用八個字來結束本節課的學習,請同學們起立與老師一起放聲呼籲,!
熱愛科學敬畏生命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25課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物候學的內容、意義、規律和發展前景等有關知識,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的一般規律來安排文章順序的方法。
3.掌握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4.學習說明語言的準確、生動和恰當地運用對偶、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
2.學習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3.理清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並探究這樣安排的好處。
三.教學安排: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第三單元我們學習了的幾篇說明文,他們都屬於事物說明文,這個單元我們開始學習說明文的另一種類型,即事理說明文。今天我們學習《大自然的語言》。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生字詞:
連翹()翹()尾巴衰()草連天鬢毛衰()落()葉丟三落()四落()枕觀()測
玄妙觀()差()異差()遣差()勁參差()
2.學生集體朗讀
3.根據課後練習一,快速準確篩選信息,整體把握文意。
(1)什麼叫物候?什麼叫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麼意義?
明確:
(1)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古代勞動人民稱之為物候;利用物候來研究農業生產的科學,叫物候學。
(2)物候反映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可以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上。
(3)緯度、經度、高下的差異和古今的差異。
(4)預報農時,安排播種日期;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採集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氣候條件相同的地區;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
學生對於第四題,文中有些提示學生的標誌性詞語,如:「首先是為了……
此外……此外還有……對於……還可以……也還可以……為了……」這些標誌性詞語對信息的篩選、概括很有參考價值。
4.引導學生理清的層次。
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說明了什麼?
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至3段,說明什麼叫物候和物候學。
第二部分,4、5兩段,說明物候觀察對農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至10段,說明物候現象來臨的決定因素。
第四部分,11、12兩段,闡明物候觀測研究的意義。
5.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的說明順序。
文章首先介紹物候、物候學的對象,然後以具體事例說明物候學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接著談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最後說明物候學對於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通常說明文採用的說明順序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邏輯順序也就是事理順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到次,由現象到本質、由簡單到複雜。文章四部分內容有密切的內在聯繫;第一部分引出說明對象,第二部分對此作具體闡釋,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進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說明的基礎。全文採用邏輯順序,條理分明,介紹的物候學知識通俗易懂,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精讀課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說明順序
1.學生齊讀6-10段
2.提問: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能否調換?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明確:不能調換。這四個因素是按照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緯度影響,經度次之,高下差異又次之,古今差異。另外,緯度和經度是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個因素是同一個地點的高下差異,這三者都是空間因素,最後一個是時間因素,從空間方面到時間方面又是一種排列順序。對四個因素的解說由一個設問句引出,接下來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連接詞,使這一部分層次井然,條理清晰,易於接受。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體會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
1.引導學生逐段分析第一部分。
(1)與重擬第一段相比較?語言具有什麼特點?這樣寫出這些起著什麼作用?
重擬第一段: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復始。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係,據以安排農事。
第1段,以生動的寫景筆調,寫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現象。文章並不提「物候」二字,而從常見的自然現象寫起,完全符合人們由淺入深,從現象到本質這一認識過程。同時,在寫法上有如向讀者展示出一幅幅四季風景圖,將各個季節的物候現象描述得有聲有色,使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對物候現象產生了興趣。文章用「過後」、「再過」、「不久」、「於是轉入」、「到了」、「準備迎接」等詞語表示時間的推移,靈活而不呆板。這一段中描寫四季的詞語不僅準確、生動、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當。如「大地」──「甦醒」,「草木」──「萌發」,「花」──「次第開放」(寫春天);「植物」──「孕育果實」(寫夏天);「昆蟲」──「銷聲匿跡」(寫秋天);「衰草連天」,「風雪載途」(寫冬天)。雖然還沒有接觸到「物候」的概念,卻讓讀者知道了物候的種種現象。為進一步說明物候作了鋪墊。
(2)第2段說明了什麼?語言具有什麼特點?產生了什麼樣的效果?
第2段,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說明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農事安排的關係。第二、三句列舉了三個例子,寫出了杏花「傳語」、桃花「暗示」和布穀鳥「唱歌」與農事的關係,用擬人的筆調寫來,十分生動,情趣盎然。這裡為什麼用兩句來說明,而不用三個分句組成一組排比句呢?因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穀鳥是動物,兩種不同類型的物候現象不宜合在一個句子裡說。此外,前一句說的是春季的物候,後一句說的是夏季的物候。同時,前後兩句的句型也不同。由此可以看出,標點符號完全是為內容服務的。
(3)第3段和上文有什麼關係?寫出了什麼內容?
第3段,在前兩段的基礎上,直接點明物候和物候學的內涵。首先點明「物候」就是上文所介紹的種種自然現象,然後從古代到近代,從起源到發展,從知識到科學,介紹了「物候學」的形成及其功用。
這一部分介紹很引人入勝,文章不從概念出發,而先寫人們常見的自然現象,語言準確,描寫生動,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物候」這一說明中心上來,寫得甚有情趣。
2.引導學生解題。
介紹的是有關物候方面的知識,但文章標題卻用「大自然的語言」,採用這種說法有什麼好處呢?
明確:首先,這種說法,將大自然擬人化了,將物候現象說得生動而有情趣;其次,切合讀者好奇心理和求知__,具有啟發性。
3.引導學生分析第二部分。
這一部分說明了什麼?怎樣說明的?
第二部分說明了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其中第4段先指出活生生的生物是觀測物候的「活的儀器」,它雖「複雜」,卻「靈敏」;又指出觀測的數據對農業的作用,「簡便」而「易掌握」。第5段則用具體的植物名稱、具體的數字,具體說明了物候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一段說明,一個實例,就有理有據地說明了事理。
4.引導學生逐步分析第三部分。
(1)第6段這個獨句段,在行文上起著什麼作用?
第6段是一個設問句,單獨成段,領起下文四段;「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綱舉目張,重點突出,眉目清晰。
(2)第7段說明了什麼?怎樣說明的?
第7段說明緯度對物候的影響。主要說明兩層意思。第一層說「越往北桃花開得越遲,候鳥也來得越晚」,這是讀者很明白的自然現象,只一筆帶過。第二層說「物候現象南北差異的日數因季節的差別而不同」,讀者不易明白,就舉例詳加說明。
(3)第8段說明了什麼?怎樣說明的?
第8段說明影響物候的第二個因素是「經度的差異」。先講道理:這「是離海洋遠近的關係」。這一點可能會與人們所想的情況不同,因此接著連舉兩例來加以說明,使人確信無疑。
(4)第9段說明了什麼?怎樣說明的?
第9段說明影響物候的另一因素是「高下的差異」。先用一句話說明一般情況:「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然後,用「不過」二字轉折過來,詳細解說「逆溫層」這一特殊情況。文章對逆溫層出現的季節、時間、氣候條件、高度、原理和現象等作了具體的解說,使讀者一目了然。
(5)第10段說明了什麼?在說明方法上具有什麼特點?
第10段說明物候現象來臨遲早的古今差異。寫得簡略,只用資料來說明這種現象。
以上四個段落的起始句,寫得靈活而有變化,讀起來不枯燥、不呆板。分別寫了四個影響物候現象的因素,按影響的大小依次排列,從主到次,條理清楚。
5.引導學生分析第四部分。
這一部分說明了什麼?是怎樣結束全文的?
這一部分說明了物候觀測研究的意義,以表達進一步加強物候觀測、爭取農業更大豐收的願望,結束全文。
第11段首先說明物候學的性質:接近生態學和農業氣象學。然後分別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用「首先」突出其主要意義。其他意義用「對於」、「確定」和兩個「可以
利用來」略說四點。最後再說對山區農業發展的意義。
第12段,提出「要進一步加強物候觀測」的希望。結尾又提「大自然的語言」,緊扣了的標題。
三.進一步理清說明順序
還十分注意段內層次的安排。有的以時間為序。如第1段按一年四季的時序說明;第3段說到物候知識的起源和發展,是從古代到近代說明。有的以空間為序,如第8段列舉兩例,一例是大連與北京相比,一例是煙台與濟南相比,安排也很順當。
又如第9段說明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第一句提出觀點,統領全段。下面分兩層說明。第一層(第2句)說明常規情況,這種情況一般人都理解,只用一句帶過;第二層(第3-8句)說明另一種特殊情況。第一層寫得也極有條理。先用一句表示轉折,領起下文。然後舉例說明。舉例時先解釋,什麼是逆溫層,後說理,再說明具體情況,這種特殊情況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所以說明詳盡。
四.說明方法:
運用的說明方法主要是舉例子、作比較和打比方等。
舉例子的方法運用最普遍。舉出具體的例子來對比較抽象的道理做深入淺出的說明,便於讀者理解。如說明物候對農業的重要性時,舉出了1962年由於沒有注意根據物候觀測播種花生而受損害的實例。舉例的多少要根據需要。一般只需舉一例即可,也有舉兩例甚至更多的。如說明經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一般人可能會認為近海地區的氣溫比內陸地區暖和,而事實上近海地區的春天反比內陸地區寒冷,舉一例讀者可能會認為是偶然性,所以連舉兩例,足以使人信服了。
作比較也是說明文常用的方法。通過比較,可以使事物的特徵更加突出。如說到緯度的差異對物候現象來臨的影響時指出:「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時間只比北京早十天。」
還多處運用打比方的方法。打比方的目的是使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和形象化。中往往把一些巧妙的比喻同擬人融為一體,使事物的特徵更加突出。「如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這兩個分句,就很富表現力。
教師小結的邏輯脈絡。
文章從人們常見的自然現象寫起,順序說明了物候──物候學──物候學的作用──物候現象來臨的決定因素──物候學研究的意義。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說明了有關物候學的事理。說明條理清晰,語言生動通俗,又採用了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使讀者在興趣盎然中懂得了科學道理。
布置作業
1.完成指導用書。
2.完成課後練習三。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