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我們應該表現得更外向嗎?

2023年10月24日

- txt下載

摘要:雖然我們知道每一種性格都有其可取的一面,但是在目前這個時代,外向者更受人歡迎與認可,人們會下意識地勸誡內向者要開朗一些,在社交場合中多表達一些,這讓很多內向者無所適從,開始懷疑自己的性格是否需要改變。
  我們應該表現得更外向嗎?在社交場合中,人們往往會簡單地把人分為內向者和外向者。他們認為外向者大膽、自信,更願意與他人交往,內向者雖然也有很多喜歡與人交往,但是他們往往不會在公共場合上大膽、自信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他們更喜歡安靜和謙遜。
  那內向和外向到底哪種性格更好呢?
  雖然我們知道每一種性格都有其可取的一面,但是在目前這個時代,外向者更受人歡迎與認可,人們會下意識地勸誡內向者要開朗一些,在社交場合中多表達一些,這讓很多內向者無所適從,開始懷疑自己的性格是否需要改變。
  如果內向者順應大眾的看法,試著讓自己像外向的人一樣行事,可能會讓他們更不快樂,更累。那有必要讓內向者去做改變嗎?
  研究者做了一系列測試,大約150名澳大利亞人參加,在研究開始時,參與者做了一份大五人格量表來評估他們的外向性。然後,要求一半的參與者在一周內表現得外向些(要勇敢、自信和合群),另外一半參與者被要求安靜、敏感。參與者使用手機應用程式來跟蹤自己的健康和情緒狀態,在實驗的一周內每天完成六項調查,並在一周結束後進行兩項後續調查。他們還回答了關於他們真實感受的問題,比如,「別人對你的行為印象有多準確?」以及他們是否感到疲倦或需要「充電」。
  總的來看,外向的指導會讓人們體驗到更多的積極感受,也會感受到自己的行為是真實的。但是對於外向性最低水平的參與者來說,扮演一周的外向者讓他們體會到了較低水平的積極情緒和較高水平的消極情緒,也更容易疲憊。
  有些令人驚訝的是,即使是適度外向的人,在被告知要表現得像一個外向者時,也會感覺更真實。而最不外向的人在被要求表現得像一個外向的人時也不會感到不真實。說明在試圖表現外向時,他們更勇於打開自己,更多向外表達內心的想法,而不是獨自感受。
  這些研究發現,不管是內向還是外向,都可以在與周圍人的聯繫中獲益,與他人的互動會讓我們獲得積極的感覺。
  雖然只有一周,這種積極結果是否會持久,仍是一個問題,但是另外的研究採用讓參與者一周表現外向,一周表現內斂,然後下一周再外向的方式,每周參與者完成在線評估,以跟蹤他們的情緒、生活滿意度和與周圍人的聯繫感的變化。結果很令人意外,而且這種方式也更容易被人接受。
  通過這些研究者的發現,我更希望想要增加社交能力的內向者應該按照自己的節奏來行動,而不是試圖符合外界特定的期望。用自己最舒適的方式去行動,與外界互動,或許才是內向者應該做的。
  參考資料:Should Everyone Act Like an Extravert?[J]. Psychology Today, 2019.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