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淡水鯊魚人工繁殖技術

2023年08月31日

- txt下載

  淡水鯊魚又稱八珍魚,在分類學上隸屬鲶形目、魚芒科、魚芒屬,學名蘇氏圓腹魚芒。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一帶,是目前東南亞國家淡水養殖的主要魚類,也被亞洲許多國家和地區引進養殖。目前,許多地區的淡水鯊魚苗種主要依靠在國外購進,限制了該品種的推廣與發展。為了探索淡水鯊魚的人工繁殖,我們在嘉魚縣溫泉名優魚類苗種基地進行了淡水鯊魚人工繁殖與苗種培育試驗,獲得了較好的成果,現將試驗情況報告如下。
  一、材料與方法:
  1、親本來源:2003年8月基地從河南新鄭、許昌等地分別購進淡水白鯊18尾,藍鯊14尾,體重為1―3.5kg。
  2、水源情況:冷水源來源於嘉魚縣大岩湖湖水,水質清新;熱水資源來自嘉魚縣蛇屋山溫泉,水質為硫酸鈣型,pH值為8,均符合漁業用水標準。
   3、親魚培育:
  3.1池塘條件:親魚培育池面積1.3畝,水深1.2m左右,少淤泥,無雜草,且靠近產卵池,進排水十分便利,並配套有增氧設備。
   3.2飼養管理:一是投喂全價配合飼料。採用湖南湘大三九飼料有限公司生產的全價顆粒飼料,按照定時、定質、定量、定點四定標準馴化養殖,每天投喂量為魚體重的3%左右,每天投喂3次,時間分別為上午9:00--10;00;中午13:00---14:00,下午16:00---17:00。二是定期沖水。在繁殖前一個月左右,每天上、下午各沖水一次,每次2―3小時,從而加速親魚的性腺發育,為繁殖期打下紮實的基礎。三是魚病防治。首先是在親魚放養前對池塘採用生石灰嚴格消毒;其次是購進親魚在入池前用35%的福馬林消毒;再次,每半月在池塘中定期潑灑生石灰進行消毒。四是培育池水要求水質清新,水溫保持在24℃一30℃之間。
  4、人工繁殖:
  4.1催產親魚的選擇:
  雄性親魚選擇以生殖孔紅腫,輕壓腹部有較濃的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後能自然散開;雌性親魚則選擇腹部膨大柔軟,卵巢輪廓明顯,生殖孔紅潤顯紅腫的個體。雌雄比例以1:1為宜。
   4.2人工催產:
  4.2.1催產池:本次繁殖的催產池,採用室內專用產卵池,容積為60m3。
  4.2.2催產藥物的選擇及劑量和注射方式:催產藥物主要有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馬來酸地歐酮(DOM)和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LRH--A)及腦垂體(PG),單獨使用或混合使用均有效果,但以混合使用效果較好。藥物的劑量,根據親魚的大小、成熟程度、初產、經產及所用藥物的種類而定,也可參照藥物說明書中的劑量使用。本次試驗催產藥物主要採用鯉魚的腦垂體、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及馬來酸地歐酮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混合注射,效果十分明顯,催產率達100%。採用二次注射法,二次注射間隔時間為12小時左右,注射方式胸腔注射。第一針注射劑量為:LRH--A2&g/kg或PG1.5mg+HCG500IU/kg或PG2mg+LRH-A2&g/kg。第二針注射劑量為第一針的3倍,第一針雄魚不作注射,第二針注射時,雄魚劑量為雌魚注射劑量的一半,如雄魚成熟情況較好,亦可不注射,以免過熟造成受精率低下。
  4.3人工授精:
  在水溫26℃--30℃、有流水刺激的條件下,雌魚親魚在第二次注射後1O--12小時左右即可進行人工授精。將雌魚從催產池中捕出,放入親魚專用擔架中,頭上腹下進行檢查,輕壓生殖孔,從上方向生殖孔方向擠壓,如卵粒能順流出呈米黃色,稀稠適中,擠在盆中有微流感,即為*受精時間,此時受精率最高;如雌魚腹部較硬,無明顯膨大柔軟,擠不出卵粒或擠卵困難,擠出卵粒在盆中無流動感,卵色較深並帶有血絲,擠出的卵受精率較低,此時如強行擠卵,則易造成親魚受傷且排空率較低,不可勉強,應放人池中待1--2小時後重新檢查。如錯過*人工授精時機,卵粒輕易流出,且較稀,呈淡黃色、發白,則受精率低下。採用人工授精時,一人捉住雌魚,使魚體頭上尾下,用紗布或干毛巾將水擦乾,擠卵入乾淨無水份的瓷盆或塑料盆中;另一人則採用同樣方法將雄魚精液擠進盆中的卵粒上;第三人同時用乾淨的羽毛對卵粒、精液進行攪動,使精液和卵粒均勻混合,再加水攪動1―2分鐘後,用清水洗掉多餘的精液,然後將受精卵均勻潑灑在網片上,做成卵巢。
  4.4人工孵化
  此次人工孵化在水泥池中進行靜水孵化,水深保持1m以上,水溫26%--30%,將粘有受精卵的卵巢,均勻懸掛於水泥池中,採用遮蔭方式,避免太陽光直射魚卵。在水溫26℃--32℃,受精卵10小時(即在原腸期),可分辨出是否受精。受精卵通體晶瑩透明;未受精卵則白色、渾濁。24--26小時受精卵即可孵化出魚苗,剛孵化出的仔魚,全長約3.Omm左右,通體透明,腹部帶有橢圓形透明狀的卵黃囊,作垂直上、下運動,不粘附卵巢。出苗後即可將卵巢取出,避免未受精卵污染水質。3--4天後,卵黃吸收消失,魚苗可平游攝食時轉入苗種培育。
  5、苗種培育:
  魚苗出膜後3天,卵黃囊吸收完畢,體長達到5mm,可作水平遊動,即開始攝食,此階段是養殖關鍵。
  5.1清池消毒:本次苗種培育採用水泥池,面積100m2,池深1.Om。在魚苗人池之前一個星期,對魚池進行徹底消毒,先注入少量水,用毛刷帶水洗刷全池各處,再用清水沖洗乾淨後,注入新水,用10mg/L漂白粉溶液潑灑全池,浸泡5--7天,可放人魚苗。
  5.2投放魚苗:魚苗入池前,採用3%食鹽水浸泡10---15分鐘,然後放人培育池。放養密度為5000尾/m2。
  5.3食性馴化:因魚苗身體纖細,無法攝食大型的枝角類和橈足類浮遊動物,只能攝食細小的草履蟲和鹵蟲等浮遊動物。為此,在魚苗出膜前5天必須進行專池培育鹵蟲。每天從餌料培育池中撈取活餌料,早晚各投喂一次;10天後魚苗體長達到10mm左右,色素加深,可以上浮吞食大型浮遊動物(枝角類、橈足類),還可補充投喂魚粉或粉狀全價飼料;10天後,魚苗體長可達3--4cm,幼魚器官發育完善,形狀與成魚相似,可投喂粉狀全價顆粒飼料。
  5.4日常管理:一是設遮蔭棚,避免強陽光照射;二是保持微流水,保證溶解氧不低於4mg/L;三是調節水溫,使水溫保持在28℃左右;四是每天投餌三次;五是每10天用漂白粉全池潑灑;六是堅持早、中、晚巡池,並做好記載。
  二、試驗效果:
  本試驗催產藍鯊2組,白鯊1組,獲全產,催產率為100%;產卵100萬粒,其中藍鯊80萬粒,白鯊20萬粒;受精率:藍鯊為95%,白鯊為65%;出苗79.4萬尾,其中:藍鯊68.4萬尾,孵化率為90%;白鯊11萬尾,孵化率為85%;培育3cm以上苗種43879尾,成活率為5.5%,其中,藍鯊32500尾,成活率為4.8%,白鯊11379尾,成活率為10.3%。
  三,小結與討論:
  1、從試驗的結果看,淡水鯊魚的人工繁殖,獲得了催產率100%,受精率65%---95%,孵化率85%--90%,3組親魚產卵100萬粒,出苗79.4萬尾,證明了淡水鯊魚在我地的人工繁殖是成功的。
  2、受精卵應均勻分布於網布上,寧稀勿稠,更不能擠壓,以免卵粒密度過大而缺氧,造成孵化率低下。
  3、從試驗的結果看,苗種培育成活率較低,主要是對該魚的苗種習性還不十分了解,究其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一對淡水鯊魚的開口餌料的準備不足。卵黃囊消失後的魚苗,體型特別細小,對其餌料要求十分嚴格,它無法攝食浮遊動物中體型較大的枝角類和橈足類,只能攝食剛孵化出的豐年蟲苗和草履蟲等。此外,我們還進行了多項試驗,分別投喂了魚粉、豆漿、麵粉、蛋黃等飼料都失敗。最後結論是剛開口攝食的魚苗的餌料必須是細小的浮遊動物。如無適口的餌料,將造成嚴重的互相殘食,其損失是慘重的。二是寒流襲擊。由於淡水鯊魚屬熱帶魚類,正常生活適溫為20℃--30℃,當水溫降到18℃以下時,攝食量與活動量明顯減少,水溫連續低於12%即開始死亡。在苗種培育過程中,9月22日的一次寒流侵襲,造成一個池的藍鯊魚苗全部死亡,損失魚苗50萬尾左右。另一池的藍鯊苗因有加熱器加熱,損失較小,這說明了在苗種培育階段一定要按照淡水鯊魚對水溫的要求做好水溫調控。三是水質惡化。由於投喂豐年虫部分死亡與魚苗攝食後糞便的沉積,未能及時清除,影響水質,但為了保溫又不能進行水體交換,致使後期水質異常惡臭,造成部分魚苗死亡。四是停電影響。在苗種培育期間,二次停電,停電時間兩次高達8小時之久,因不能向水體中輸送氧氣,魚苗缺氧大量浮出水面,使體質較弱的魚苗死亡。
  4、出膜3天後,隨著卵黃囊的消失,應有充足的開口餌料供仔魚攝食,避免造成相互殘食,還應注意降低魚苗密度。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