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1 案例背景
教育期刊網http://www.jyqkw.com/
  (1) 「人體血液循環」是蘇教版七年級下冊教材「人體內的物質運輸和能量供給」第二節的內容,包括心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血液循環的過程及其意義,共2課時。該內容涉及到的科學概念繁多,對初中生來說,掌握知識的難度頗大。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掌握心臟的結構,筆者採用教師講授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開展,結合豬心臟的解剖實驗,使學生基本掌握心臟的結構及特點,為第二課時學習「血液循環」奠定了基礎。本案例主要是敘述第二課時「血液循環」的教學方式的改變過程。
  (2) 筆者任教班級的學生兩級分化較嚴重,但學生普遍知識面廣,擅於發表自己的看法。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表現機會,每節課的課前5 min都安排學生進行生物演講,主題自擬,無論學習能力強還是弱的學生都十分樂意參與,此環節大大激發了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而且這種學習氣氛一直會持續到課後。基於「血液循環」內容抽象,學生難於理解,筆者擔心一節課的時間講不完,於是取消了課前的生物演講。上課時,將準備的內容講給學生聽,可學生積極性不高,原本準備了大段的「台詞」,課堂氣氛的不活躍讓教師有些提不起精神。筆者當即作出改變,學生的表現讓人意外且驚喜!雖然取消了演講,但是臨場改變的「問題探究」讓本節課峰迴路轉,也許這就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
  2 案例描述
  血液循環的相關知識易混淆,有時連教師都易錯。課前,筆者想了很多方法,比如:畫路線圖、開展戰略設計、實物展示等。與有經驗的教師交流後,決定以畫路線圖和講授結合進行教學的方式。
  教學過程重現:
  師:上節課同學們知道了心臟的結構,還記得心臟的主要結構嗎?
  生: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師:非常好!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左心房連接肺靜脈,左心室連接主動脈,右心房連接上、下腔靜脈,右心室連接肺靜脈。那麼血液是如何流經全身的呢?
  生:血液是通過循環系統的運輸流經全身的。
  師:很好,心臟不停地跳動,促使血液在心臟和全部血管所組成的血管網中循環流動的過程就是血液循環。
  此時,筆者發現學生仍然沒有以往的激情,他們沒有抬頭看PPT而是低頭看書,心裡有些焦急。
  師:血管分布極廣,同學們伸出手臂看一看,皮膚下的血管是不是有差異?
  生:有的是青的,有的不是。
  師:血管看起來顏色不同是什麼原因呢?
  生:裡面血液的顏色不同。
  師:對,其實血管中的血液分為動脈血和靜脈血,你知道兩者的區別嗎?
  生:動脈血中氧氣多一些是鮮紅的,靜脈血中氧氣少一些是暗紅的。
  觀察手臂血管的活動使得學習氣氛活躍了些,但學生只顧看手臂,沒有注意教師在講什麼。筆者是靈機一動,既然學生喜歡自己觀察,不如將之前準備的講授環節取消,改為「問題探究」。
  師:觀察著手臂,老師突然有一個問題,是不是動脈中一定流的是動脈血,靜脈中一定流的是靜脈血?
  生:不一定。
  師:既然不一定,那你怎麼證明呢?
  生:全班安靜。
  學生回答「不一定」的時候,屬於慣性回答。但要求學生證明時,這時全班沒有人回答。他們非常認真地看著筆者,等待答案,但是筆者沒有給出答案。
  師:根據心臟結構的學習,4人一組結合書中53頁和54頁的內容合作學習「人體的血液循環」,也許剛剛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生:啊,老師,圖好混亂!好難!
  師:看來難度係數有點高,不過老師相信你們有這個能力。看哪一組能夠接受挑戰,為全班同學彙報你們的學習成果。講述正確的小組常規分加分。
  剛說完,小組成員紛紛開始看書討論起來。開始學生都表示很難,但不到1 min,已經有學生代表開始舉手了。筆者帶著質疑的口吻問:「你確定可以?」一位學生遲疑了會兒說:「我們組想試試。」教師用鼓勵的眼神看著他,令人吃驚的是這位學生的講述,從體循環到肺循環,名詞和路線都沒有錯誤,而且全班都聽得異常認真,隨後很多小組都躍躍欲試,但筆者卻沒有急著讓其他學生上台。
  師:同學們肯定很驚訝,為什麼他們組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把知識構架得如此完美,你們自己找原因,下面上來的同學記得要讓自己的表述更加規範一些,可以嗎?
  大約1 min後,又有小組舉手,在剛剛話語的激勵下,他的表述逐漸簡潔且科學。其餘學生開始找到了成功的關鍵點,這時全班的氣氛都熱烈了起來,於是筆者又增加了難度。
  師:對於後面的小組,準備的時間長了,為了公平起見,後面上來講述的同學還要回答老師一個問題才能加分。
  生:對!同意!
  在這樣的挑戰下,學生熱情高漲,連平時幾乎不舉手的女生都被帶動了起來。經過4個小組的講述,整個血液循環的路線已經十分清晰,這時再回到開始的問題。
  師:同學們,動脈裡面流的一定是動脈血,靜脈中一定流的是靜脈血嗎?
  生:不是。肺動脈中流的是靜脈血,肺靜脈中流的是動脈血。
  師:今天的生物演講雖然取消了,可是我們看到了更加精彩的探究成果。你們都有成為科學家的潛質,下面我們一起總結所學的知識。
  生:動脈血:含氧氣較多,顏色鮮紅。靜脈血:含氧氣少,顏色暗紅。
  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
  後面的教學進行得十分順利,學生們帶著探究的熱情完成了本節知識的學習。在最後「血壓」相關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筆者提議回家後像今天這樣給家人講講健康生活的方式,學生們的表情告訴筆者,他們一定會宣傳到位。
  3 反思評析
整節課師生的情緒一樣都從「鬱悶」轉變為「激情」,雖然教師事先準備的知識並沒有完全與學生分享,但那又如何?學生在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鍊了能力,提高了自信,何樂而不為?這節課上,不光是學生,連教師自己的全身細胞都被激活了。
  3.1 「絕處逢生」――設置疑難問題,激發求知慾望
  人體血液循環的知識是難點也是重點,學生有畏難情緒,但學生又有解難的熱情,這個度的把握十分重要。體循環和肺循環的知識可能會難倒一大部分學生,但正是這樣具有思考性的問題帶來巨大的挑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學生在這個問題上「絕處逢生」。教師在設置疑難問題後,由簡到難,為學生做好鋪墊,適時地給予鼓勵性的引導,同時適當地「獎勵」比如以「加分」的方式增加學生解難的信心,也會讓學生在學習中動力十足。起初學生高呼的「難」題就這樣一步一步得到了解決,原本認為很難的事,撥開迷霧儘是如此容易。
  3.2 「披荊斬棘」――創設競爭舞台,倡導探究學習
  有些學生認為初中生物學習沒有挑戰性。其實無論是教還是學都有很多的挑戰,重要的是教師教學時能不能激起學生挑戰的激情。學生是充滿活力的人,創設競爭的舞台會讓學生探究的慾望提升。課前演講的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演講的取消讓學生灰頭喪氣,但是教學方式的及時改變讓學生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重拾「演講」的激情和學習的興趣。
  現行《生物課程標準》倡導探究性學習,「問題」是探究的好切口,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的「發現」因素,通過適當的點撥,給學生創設好「披荊斬棘」的入口,引導學生積極探究,當然在這過程中一定會有停滯不前的情況發生。此時,教師需要給學生創設競爭的舞台,讓局部帶動整體,讓學生大膽地探索,小心地求證,旁徵博引。
  3.3 「百花齊放」――抓准課堂動態,面向全體學生
  教師在課堂上不僅需要具備「千里眼」和「順風耳」,還要有顆「七竅玲瓏的心」。在課堂上要懂得「察言觀色」,也要隨機應變,抓准課堂動態。當學生學習情緒低落時,教師讓學生迅速動手,發現學生只關注動手後,又採取問題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及時回到課堂,抓住學生的關注點,提高課堂效率。
  「面向全體學生」對於新教師來說是一大難題。一方面課堂上活躍的學生總能抓住教師的眼球,所以常常忽略一些過於安靜的學生。另一方面,新教師往往會跟隨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教學,難以兼顧全體學生。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當中,筆者的做法也有欠缺之處,比如在學生小組探究陳述後,應該增加學生的評價環節,讓不同個性的學生都有發揮的餘地,讓不敢上台的學生也能積極參與到評價學習當中,做到「百花齊放」。
  3.4 「三省吾身」――反思教學過程,積累教學經驗
  課前,筆者做了血液循環的多種準備,打算「苦口婆心」地與學生分享,但是實際課堂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需要在恰當的時間作出正確的處理。上完課後是鬆一口氣,還是要努力反思,這是亟需新教師思考的問題。教育名家葉瀾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教學反思,他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好的想法有時候就像泡沫,瞬間即滅,所以反思要及時。那麼教師對於上課要反思什麼呢?
  反思要「思成功之舉,想失敗之筆,書教育之思」。教學經驗的積累離不開勤勞的寫作,新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反思的有效落實,在每一次課例中汲取營養,本節課學生「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反思後的教師也是獲益良多。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