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5種多重曝光攝影玩法套路

2023年08月14日

- txt下載

在膠片時代,多重曝光曾經是比較高難的技巧;進入數碼時代後,多重曝光的操作難度大幅降低,玩多重曝光的人也欲來越多。
所謂多重曝光,簡單來說,就是把多次曝光結果疊加,形成單個畫面。你可以把本來毫不相干的幾個畫面自然地融合在一起,魔幻感十足:

街道+人臉

花+隧道
理論上來說,把任意的幾個畫面通過不同的曝光參數疊加,都可以形成多重曝光的效果,但要想讓照片好看,還是得按套路來。
今天要為您分享的,正是最受歡迎、效果最好的 5 個多重曝光玩法套路,看完記得嘗試一下唷~
1. 虛實人景
多重曝光最常見的套路,是把人物半虛化,最大限度地融入環境,能創造景美人更美的效果。
更妙的是,半虛化的人像,可以掩蓋瑕疵:臉上的暗瘡和痘痘,全都看不見啦!
拍攝這類照片,往往是用實焦拍景,然後改變焦距,用虛焦拍攝人,讓人物變得透明,能夠「浮」在景物上。
同時,對各重圖像之前應當進行一定的影調調整,形成一定的對比度,用濃與淡來區分各重圖像之間的層次感。
同樣的道理,你也可以把兩張風光片相疊加,最好是風格有差異的,營造出超現實感:

森林之橋
在拍攝花卉時,這一技法也經常被用上,營造出夢幻般的意境:
理論上,任意兩個畫面都可以進行合成,但如果想讓合成結果好看些,你得注意選擇合成的「素材」。
至少要有一個畫面做到背景「乾淨簡潔」:把背景簡單的人像疊加到複雜的風光中,或者反過來把許多人的合照疊加到簡潔漂亮的背景里。
如果參與合成兩重圖像恰好都是比較複雜的,那麼合成的結果可能會非常亂,就像這樣:

看著是不是有點亂啊
對了,差點忘了還有一點不得不說:合成人和景物的時候,要注意二者的相對位置,免得產生一些尷尬的視覺效果。
我們來看個反面例子:
大叔的鼻孔插著個大煙囪,而且還一臉陶醉,看著多尷尬啊!當然,如果這張照片是專門設計來搞笑的,那就另當別論了。
2. 分身有術
上一種玩法是用不同場景的畫面進行合成,而接下來這種玩法是用同一場景的照片進行合成。
用三腳架固定好相機,取好景構好圖,然後讓人不斷地換位置,最後拍出來的照片就變成這樣:
如果你有耐心一些,還可以增加「分身」的數量,弄得滿螢幕都是同一個人。
不過,在實際操作中,下圖這種「超多重分身」的效果是很難通過直出來實現的,必須用後期軟體或 app 進行處理。
由於照片是多次曝光結果的疊加,畫面中重複的部分(也就是背景)往往會變得很亮,「分身」數量越多,這個問題就越明顯。
3. 夜景攝影
多重曝光技法,在夜景攝影里也有很重要的應用。
晚上的燈火漂亮,但天空卻是一片漆黑;黃昏的天空很美,但燈卻還沒打開。而用雙重曝光,你就可以二者兼顧了。
先拍一張日落時的鮮艷天空,和漆黑的剪影化地面;再拍一張入夜後的華麗燈火和漆黑夜空,然後把它們疊加在一起吧!
多重曝光在夜景中的另一個應用,是在畫面中添加散景效果。操作也很簡單,拍一張正常的夜景,再專門拍一張散景,疊加,OK~

利用多重曝光,可以在畫面任何位置添加散景
4. 天文題材
每到中秋節前後,很多人都會去拍月亮。如果用普通技法拍月亮,你又會遇上一個兩難的選擇。
用長焦拍,畫面里只有一個大月亮,其他部分都是漆黑的夜空,未免有點單調無聊;而用廣角拍大夜景,月亮又太小,看著沒感覺。
而如果用雙重曝光,長焦端拍月亮,然後用廣角端拍夜景,再一合成,就可以拍出這種「地面景物+大月亮」的效果:
當然啦,你也可以用摳圖的方法,把月亮從漆黑的夜空中弄出來,再丟進另一張照片里,你覺得哪種方法簡單方便,就用哪種吧。
同樣的道理,在拍攝其他的天文題材,如星空、星軌時,也可以利用這一方法,為畫面添加上一些曝光正常而且美觀的前景。
5. 動感殘影
在拍攝體育競技類題材時,我們可以用多重曝光來拍出這樣的效果:一個運動的人拖著一串「殘影」,顯得非常動感。
這一題材對相機要求較高,至少得有高速快門,高速連拍和較強的追焦能力。
如果你的相機抓拍高速運動物體的能力不夠強,那就拍慢一些的動作。
比如說,找個暗背景(或通過閃光燈壓光來創造暗背景),動作慢一些,來個單人版的「千手觀音」:
更多的有趣玩法,還在等您去嘗試、發掘。拿起你的相機,放飛你的腦洞吧!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