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談閱讀生活化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徐國平
一、讓閱讀活動生活化,重視學生生活經驗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
當前的語文教學缺乏創新能力培養的功能,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視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沒有把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入閱讀教學的課堂。由於我們長期以來對語文的性質未能全面科學的把握,由於「應試教育」的嚴重干擾,導致了語文教學越來越遠離生活,成為象牙之塔。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語文教師只有自覺樹立「大語文觀」,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讓語文教學真正回歸生活,才能獲得創造源泉。
國外閱讀教學研究中有一種「傑克現象」的說法。小孩傑克在家裡能抱著一份雜誌、一張舊報紙、一個產品說明書看上半天,沉浸其中,被父母指斥為過分迷戀閱讀;在學校,傑克卻因為不喜歡讀書,在課堂上懨懨欲睡,被老師反映為不喜歡讀書、閱讀能力差。「傑克現象」在中國學生身上也是普遍存在的。我們語文教師的眼裡不是有許多這樣的「傑克」嗎?他們在語文課堂上往往不能令人滿意,但是在生活中卻能抱著「金庸」、「球訊」、「娛聞」津津閱讀,和朋友閒侃時,卻能對令狐沖、喬丹、謝霆鋒說出子丑寅卯來。這給我們一個啟示:語文課堂教學能不能將學生的生活引入閱讀教學、讓閱讀活動生活化呢?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在閱讀教學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二、激發閱讀興趣,讓閱讀動機生活化
在傳統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閱讀課文就是為了能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而回答提問又是為了獲得表揚,考個好分數,整堂課的閱讀就是學生被老師提出的一個個問題牽著走。為什麼要閱讀這篇課文,為什麼要思考這些問題,這篇課文和這些問題與學生的生活有什麼內在聯繫,對滿足學生自我發展的內在需要有什麼幫助等一系列問題,學生是茫然的。劉國正說:「就課堂教學來說,教學要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是我教你學,也不是我啟發你學。而是教與學做到和諧的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學生也能推動教師,教師教得得心應手,學生如坐春風,雙方都欲罷不能,其樂融融。」誠如斯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把教學要求和學生內在發展的要求統一起來,強烈刺激學生的學習情緒,活躍思維,使學生產生積極探求新知的慾望。
我在教毛澤東《別了,司徒雷登》時,考慮到學生對政論文不感興趣,設計了一個導語:「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軍事上節節敗退,輿論宣傳上也難敵新華社的強大攻勢,特別是毛澤東《別了,司徒雷登》等幾篇富有戰鬥力的文章播發後,蔣介石聽了既難受又惱火,便抱怨他的筆桿子——首席秘書陳布雷說,你看人家新華社的文章!你們怎麼就寫不出一篇像樣的文章來?陳布雷軟頂了他一句:那都是毛澤東寫的。使蔣介石非常尷尬,心裡不是滋味。」這個導語吊起了學生閱讀的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我在講到《義理、考據和辭章》第三節「要有好的形式」時,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真正的樸素的風格並不是不費氣力就能達到的」一句,引入了生活的活水,給大家介紹了民間藝人陳細怪為自己妻子寫的一副輓聯:「想過去沒得油沒得鹽把你苦死了,看現在你兒不管媳不管比我快活些。」讓學生感受這副語言上土得掉渣、感情上輕鬆得可以的輓聯,字裡行間溢滿了辛酸的淚漬,讓學生體悟老實巴交的字眼裡、樸素純潔的感情里蘊涵著作者對亡妻的摯愛、憐憫和內疚。進而讓學生理解了樸素不同於簡陋、寒傖,樸素是一種含蓄的、豐滿的、令人心動的美。
三、發揮聯想想像,讓閱讀過程生活化
語文教學具有其他學科所無法替代的培養創新能力的特殊功能。斯坦伯格說:「創造力不是單一能力或復合能力,而是能力與其他方面的復合。」這裡的「其他方面」主要指一些諸如個性、精神、道德、審美等非智力因素。就語文來講,語文不能脫離人而獨立存在,他同人的思維、情感、交際密不可分,一個人離開了語文也不成其為人。這就決定了真正的語文訓練必然是思維、情感、人格、審美等方面的訓練。我在進行閱讀教學中,注重了讓學生充分展開聯想和想像,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去再現生活場景,去體悟生活哲理。
1.在閱讀中再現生活的場景
直覺思維是人腦對事物、事物本質及其規律作出迅速的識別、敏銳的觀察、直接的理解和整體判斷的思維過程,它是構成高層次創造思維活動的必要因素。培養創新能力,就不能忽視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而通過閱讀,豐富想像,是捕捉直覺的手段。我在教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第四節時,引導學生將課文讀了四遍,每一遍只帶一個問題去讀。第一遍讀課文,我提出讓同學們說出詩人攝取了哪些生活鏡頭並思考哪一個是全鏡頭的問題。第二遍讀課文,我讓學生說出這麼多鏡頭是用什麼句式連結在一起的,並思考作者用什麼方法突出了主畫面,然後出示大堰河懷抱乳兒深情、凝重的畫面。第三遍讀課文,我讓學生聽錄音,想像一下大堰河厚大的手掌是什麼樣的並加以描述。第四遍讀課文,我讓學生聯想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母愛是怎樣的,並描述出一些細節。這樣,在短短的十幾分鐘內,同學們對第四節進行了「四面夾擊」,使閱讀活動生活化,把聯想和想像有意識地引進閱讀教學。
2.在閱讀中悟出生活的哲理
在閱讀教學中,要徹底突破傳統語文教學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實踐,重解題訓練、輕生活磨練等現象的束縛。為實現這一目的,我讓學生寫閱讀一得,寫生活札記,對學生進行語言技能表達的訓練,讓學生在感受課文時所閃射出來的思想得以升華,獲得了「少時高效、輕負高質」的良好效果。
我在教魯迅先生的《藥》時,要求學生用精練、詩化的語言對《藥》文中的某個人物、某個場景或某種道具進行評述,並給學生提供了一些模仿的範例。學生們非常踴躍,有的學生寫出了「滴著血的饅頭/又怎麼治癒/麻木的生命」,有的學生寫出了「即使現代人證明了血可以治癆病/然而駐南使館犧牲的三烈士的血/能用嗎」,有的學生寫出了「夏瑜的殉身不恤/雖沒盪起一江春水/但畢竟也是尺水微瀾」。
在講《孔雀東南飛》中,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劉蘭芝是不願離開焦仲卿的,為什麼在離別前還要「嚴妝」一番呢?讓學生從古文中悟出哲理,許多學生寫出了許多精闢的語句:「為悅己者容的女子是幸福的,為滿足自己的愛美之心而妝飾自己的女子是純真的,只有像蘭芝這樣為體現自己的自尊、高貴和獨立人格而裝飾的女子才是完美的。」「蘭芝不是憤然離去,而是盛裝而別,既是自尊自愛,也是對封建家長制的無聲抗議。所以,含蓄委婉有時比疾言厲色更有力量。」
四、營造民主氛圍,讓師生關係生活化
民主的教學氛圍,平等的人際關係,和諧寬鬆的「生態環境」,是課堂教學實施創新教育重要的、必須的條件。而在傳統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凌駕於學生之上,把自己閱讀出來的結論強制性地灌輸給學生,學生由「讀者」降成了「聽眾」。這樣的課堂「生態環境」是絕對培養不出創新能力的,反而扼殺了學生創新的個性,「學生主體性」在這樣的環境中被肆意地丟棄。為此,我在閱讀教學中,努力不用教學參考書,不用教案中給定的答案去框定學生的思維空間,而是求得心靈上的溝通,和學生彼此理解,彼此信賴,彼此合作,真誠地尊重學生的意見並儘可能地予以採納。我在教《孔雀東南飛》時,為了分析焦仲卿母親的個性特徵,設計了一個問題:劉蘭芝既是在各方面都無可挑剔的好媳婦,那她婆婆為什麼還要趕她走呢?學生髮言積極,思維活躍。有的學生說劉蘭芝沒生孩子,古代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的學生說焦母看上了比蘭芝更好的東家之女,她喜新厭舊;有的學生說蘭芝太能幹,顯得婆婆太無能了,面子上過不去;有的學生講焦母與兒子多年相依為命,不願讓蘭芝奪走兒子對自己的感情;有的學生講焦母見兒子太戀家室,怕影響了兒子的仕途;有的學生講焦母心理變態,見他們倆感情那麼好就生氣……
有學者指出,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關鍵是實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生也是生活的主體,在生活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卻受到壓抑。我在閱讀教學中讓閱讀活動生活化的實踐,就是讓學生像生活中那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真正實現學生的主體性。閱讀動機生活化,奠定了創新思維的基礎;閱讀過程生活化,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師生關係生活化,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以保護。
★作者單位:河南新鄭市第一中學。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