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師《企業財務審計》考點:主營業務收入審計 - 生活家電 - 中文靜網 來源:https://cht.cnj8.com/i/5/406572.html 審計師《企業財務審計》考點:主營業務收入審計 導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以下是yjbys網小編整理的關於審計師《企業財務審計》考點:主營業務收入審計,供大家備考。   第三節 主營業務收入審計 重要賬戶重要的實質性審查程序: (1)審計目標採取的審計程序; (2)重要賬戶特色的審計程序。 重要審查程序----分析程序、函證、截止測試和賬務處理的正確性等。 一、運用分析方法及監盤方法檢查主營業務收入的完整性(P231) 1.比率分析 將企業年度內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實際數與計劃數進行比較、分析,了解完成計劃情況; 比較本期各月主營業務收入的波動情況,了解有無異常; 將行業平均毛利和以前年度平均值進行比較; 分析年末最後一個月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比例; 銷售折扣占賒銷收入的比例;銷售退回及折讓占銷售的比例等。 2.趨勢分析 將被審計單位的營業收入趨勢與經濟狀況、行業趨勢相比較; 毛利率是否高於行業平均毛利率;與上年同期的實際數相比較,了解變動趨勢; 計算本期重要產品和重要客戶的銷售額和毛利率,分析本期與上期有無明顯變化; 月銷售分析與以前年度及同期預算相比; 是否存在季度末或年末銷售激增的現象; 是否超出經驗及行業平均趨勢給予客戶折扣等。 3.合理性測試 審計人員通過審查賬戶與某些因素的相關關係,收集關於這一賬戶的相關信息。 4.監盤法 如果被審計單位利潤表中有凈利潤,但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卻是負值,審計人員應查找應收賬款和存貨虛增的可能性。 通過監盤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等存貨,對收入記錄的完整性進行分析。 【例題7·多選題】 在運用分析方法檢查營業收入的完整性時,審計人員可以實施的程序有( )。 A.計算本期主要產品的銷售額和毛利率,並與上期比較 B.比較本期各月營業收入的波動情況 C.比較本期各月營業收入的實際數與計劃數 D.計算本期存貨周轉率,並與上期比較 E.計算本期流動比率,並與上期比較 二、驗證主營業務收入入賬正確性(P232) 1.索取產品出庫存根、銷售發票副本和各種收入明細賬,相互核對,檢查有無混淆主營業務收入與其他業務收、營業外收入的界限的現象。(證到賬,分類正確) 取得或編制主營業務收入項目明細表,覆核其正確性,並與明細賬、總賬、報表數核對相符。 2.審閱一定數量的產品發運單、銷售發票副本、各種結算單據、有關明細賬以及大型產品的'生產進度表,核實企業是否遵循了權責發生制原則,並根據生產經營與結算方式的不同特點,真實完整地計入營業收入、結轉營業成本。 結合會計知識:(1)審查企業銷售商品收入是否滿足確認條件。(2)審查企業提供勞務獲得的收入,是否滿足確認條件。(3)審查企業按完工進度確認收入方法的合理性。(4)審查企業收入確認和成本結轉的正確性。(5)對於售後回購、售後租回、以舊換新銷售,是否按照收到貨款記入收入,從而虛增收入和利潤的問題 三、核查主營業務收入真實性和賬務處理正確性(P233) 1.發票和銷貨合同的審查 (1)審查發票的真偽、發票簿的連續編號是否完整無缺,作廢發票是否加蓋“作廢”章等。 (2)抽查一部分發票,審查其購貨單位、商品名稱、銷售單價、數量、金額與銷貨合同的一致性。 (3)售給關聯方或關係密切的客戶產品計價是否合理,有無以高價或低價結算轉移利潤的問題。 (4)重點審查分期收款銷售、以舊換新、委託代銷、售後回購、出口銷貨合同及其履行情況。 2.主營業務收入計賬正確性的審查 (1)實施審查時可採用時間抽樣;(2)可按結算方式的不同選用不同的方法與相關賬戶進行對比、核查。 (3)由於主營業務收入發生數取決於銷售數量和銷售單價兩個因素,應進一步審查銷售數量與發貨數量一致性,查明有無退貨;審查銷售單價是否符合有關規定。 取得產品價格目錄,抽查銷售價格是否符合價格政策,並且注意售給關聯單位的產品價格是否合理,有無高價或低價結算以轉移利潤的問題。 注意: (1)只計算主產品的營業收入,不計算聯產品、副產品的營業收入; (2)只計算合格產品營業收入,不計算殘次品營業收入; (3)只計算基準價部分收入,不計算附加價部分收入; (4)將營業收入列入往來賬戶長期掛賬,不通過“營業收入”賬戶核算; (5)違背配比原則,只記收入、不轉成本(高估利潤);或少記、不記收入,只轉成本(低估利潤)。 3.核實主營業務收入交易的截止期(P234) 方法:檢查決算日前後一周或十天的有關收入記錄,核對、比較有關的發票、運單以及收據,確認收入的截止期是否正確。 審計中注意關鍵日期:發票開具日期、記賬日期、發貨日期(服務業則是提供勞務的日期),這三個日期在同一會計期間則表明記錄是正確的。 (1)如果發貨運單顯示貨物是在本報告期發運的,而相應的收入是在下一報告期計入的,就屬於低估收入; (2)如果已計入本期的收入是“應收賬款”賬戶的日期,而相應的產品出庫單存根與運單或提貨單日期在下一會計期間,表明是高估了收入。 審查時可從明細賬為起點追查決算日前後會計憑證,也可以從結算日前後銷售發票為起點追查發運單和明細賬,或者從發運單為起點追查銷售發票和明細賬。 【例題8·單選題】 審計人員審查年度資產負債表日前後的營業收入記錄,並核對相關銷售發票、運單等原始憑證,其主要目的是( )。 A.證實營業收入的合理性 B.證實營業收入的完整性 C.證實營業收入的合法性 D.證實營業收入的截止期 四、審查銷售退回、折讓及折扣(P235) 許多案例中,企業在第四季度記錄大量銷售,但年度結束後,接踵而來的是大量銷售退回。如果企業把退回的商品重新作為新商品銷售,表明存在舞弊可能。 1.銷貨退回的審查 (1)審查銷售退回原因的合理性 (2)審查銷售退回賬務處理的正確性 發生並確認銷售退回時,不論屬於本年度還是屬於以前年度銷售的,都應沖減本期營業收入,同時沖減營業成本,增加庫存產成品,發生的銷售退回費用,應作為期間費用處理。 通過“營業收入明細賬”與退貨憑證、退貨入庫憑證的核對。(1)如果存在退貨憑證,而在“營業收入明細賬”中未予以記錄,說明有可能存在虛增營業收入,調高利潤水平的問題;(2)如果在“營業收入明細賬”中有銷售退回的記錄,而無相關退貨的原始憑證,則說明有可能存在隱匿營業收入、虛減利潤、偷漏稅金的問題。 還應當注意審查期末及下期期初發生的銷售退回業務的真實性。有的企業為追求本期銷售計劃的完成,往往採用期末虛構銷售,開出“空頭髮票”,下期期初再沖回的不當手法弄虛作假。結合應收賬款函證程序,檢查是否存在未經認可的大額銷售。 2.銷售折讓與折扣的審查 (1)銷售折讓、折扣業務的真實性。(手續) (2)折讓、折扣比例的合理性。 (3)折讓、折扣業務賬務處理的及時性和正確性。按有關規定,發生銷售折讓、折扣應作為營業收入的抵減項目處理。審計人員應審查“營業收入明細賬”和有關記賬憑證,以查明會計處理的正確性。 【例題9·案例分析題】資料 3.審計人員在審查主營業務收入明細賬時,發現有多筆銷售退回業務,追查至記賬憑證,未發現相關退貨的原始憑證。審計人員進一步查實,相關銷售業務實際並未發生。 針對“資料3”,審計人員認為可能存在的問題( ) A.隱匿營業收入 B.虛增利潤 C.偷逃稅金 D.虛增營業收入 [答疑編號6162201203] 來源:https://cht.cnj8.com/i/5/406572.html 請記住我們的網站,中文靜網(cnj8.com),我們用心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