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告訴孩子你真棒讀後感

2023年10月23日

- txt下載

告訴孩子你真棒讀後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告訴孩子你真棒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告訴孩子你真棒讀後感1


  兩年前,「知心姐姐」盧勤應邀來揚給全市家長們作演講,我也有幸成為一名現場觀眾。記得當天數千人的會場上座無虛席,觀眾席上坐滿了二十多歲的年輕父母及六七十歲的爺爺奶奶們。當時的「知心姐姐」也已是六十多歲的奶奶輩兒的老人了,但在講到家庭教育問題時,卻激情澎湃,字句激昂,發人深思。使人不禁覺得台上站著的更像是一位正在呼喚全民覺醒的革命家。家長們每至共鳴之處,熱烈的掌聲久久不能平息,許多家長不僅詳細地做筆記,聽得動情時還會悄悄流淚。
  為什麼一場「知心姐姐」的教育演講,會出現這樣的情形。聽過「知心姐姐」的演講,看過「知心姐姐」寫的書,你會發現,「知心姐姐」正如她的名字一樣,是能真正走進孩子和家長內心世界的人。
  概覽時下的中國家庭教育,真正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又有多少。記得社會上曾經就中國家長是否需要持證上崗展開過討論,說的是中國家長大多沒有接觸過家庭教育方面的專業培訓,導致家庭教育出現很多問題,有人呼籲家庭教育能像國外一樣上升到必修課的高度。
  我覺得這個討論,從某種程度上契合了「知心姐姐」要對家長們說的話:家庭教育問題的根源在哪裡?改變孩子首先改變誰?怎樣關注孩子心靈的成長?學習成績和成長哪個更重要?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怎樣發掘孩子潛能……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做家長的是否認真思考過,是否知道的做法。
  作為一名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經過將近一學期的實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的困惑已逐漸顯現:你會發現這時候的孩子已不再是幼兒時期的乖小人兒,許多時候他會依據自己的喜好做事情,儘管你一再強調小學生應以學習為己任,而不能將玩兒放在第一位。結果是孩子滿口應合著,實際行動上就看不到回應了。讀了「知心姐姐」《告訴孩子你真棒》一書,不禁產生這樣的思考:為什麼家長總是對孩子苦口婆心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一件事情,結果總是收效甚微。是不是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有問題?
  「知心姐姐」在書中指出: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不是家長的附屬品,家長不能總以強者的姿勢居高臨下地與孩子對話,孩子雖小,卻需要被肯定與被尊重。否則,不管你怎樣苦口婆心,孩子也仿佛沒聽進去。沒有尊重的溝通何以形成有效溝通?許多時候,家長如果能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包括孩子在成長過程出現的過錯,與孩子做朋友式的溝通交流,長此以往,不論孩子到了哪個時期,都會向家長敞開心扉,亦會聽取家長好的建議。我想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應當如此吧!
  記得「知心姐姐」曾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作為家長,我們還應當常常反思,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難道僅僅是孩子自己的問題?孩子生來是一張白紙,正是我們做家長的一筆一筆在白紙上書寫著孩子的昨天、今天和未來。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現在想來,真的是這樣,每個孩子出生時差別不大,後期會隨著所處的教育環境的不同,逐漸形成天壤之別。「知心姐姐」告訴我們,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特點——長處和短處,我們做家長的任務,就是努力幫孩子肯定和放大自己的優點,從而修正和淡化弱點。所以,我們家長要像書中說的,學會誇讚孩子,學會使用正面激勵,而不是總以負面否定進行消極暗示。正如「知心姐姐」說的,家長總說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久而久之,孩子便會覺得自己真的和家長說的一樣,從而失去前進的信心和動力,試問孩子今後該怎樣迎接重重挑戰,走向美好未來?
  「知心姐姐」還在書中寫到一個普遍現象:有時當孩子的表現不如人意時,家長會簡單粗暴地對待。這種以強欺弱式的教育,或許短時內達到了一定效果,但它的負面作用卻不容小覷——孩子也學會了用暴力對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想孩子不暴力,要想孩子不叫嚷,家長要試著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討論暫時出現的一些缺點問題並設法解決問題。作為孩子心目中最親的人,父母都不能耐心地正視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階段性的問題,而是希望以自己錯誤的方式——打罵來糾正孩子短期內的錯誤。這種以錯制錯的做法,如何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真正認識到自己需改進的地方,如何學會以自我驅動來不斷完善自己。
  記得前段時間,我每天下班較遲,回家檢查孩子當天學習情況時,小傢伙一會兒要上廁一會兒要喝水,總之以一系列理由拖延時間。工作的疲勞和孩子的拖拉,以及時間一分一秒流失產生的緊迫感,使我頓時就火了,衝着孩子喊:「你知不知道自己已經上一年級了,學習是你的主要任務,不能專心學習,拖拖拉拉地你想要幹什麼?」孩子被我的叫嚷嚇哭了,不良情緒帶來的後果是不但沒能好好複習,更糟糕的是孩子在入睡後被惡夢嚇醒。時間再長一點,居然發現孩子也學會了對著大人叫嚷。由此可見,錯誤的教育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不但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心靈體驗,更會影響孩子對待事物的做法。我意識到自己的做法非常糟糕,於是找機會向孩子道歉:「媽媽本來是希望你儘快認識到作為一名小學生要專心學習,珍惜時間。可是媽媽的那天的做法不對,媽媽不該對你叫嚷,請你原諒媽媽,希望你以後也不要對著別人叫嚷,我們都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好嗎?」孩子聽後微笑著點點頭……
  說到這裡,忽然想起前段時間在輔導孩子學習時的一個小點滴:孩子剛學的知識容易遺忘,複習時效率會不高,作為家長千萬不能將自己的著急流露出來,別看孩子年紀小,卻善於捕捉大人的不良情緒。那天孩子做著算數題,情況有些不理想,不經意間,我咂了幾次嘴,沒想到這個舉動的反作用卻是「立竿見影」的。孩子頓時有些發慌,連之前會做的題也突然懵掉不會做了。由此可見,家長的耐心和肯定對孩子來說是多麼重要,反之,孩子從小沒有從父母那裡獲得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真由可能向另外一個方面發展了。
  「知心姐姐」說到孩子的養育問題時,還提到「嬌生不能慣養——用愛的理由拒絕孩子。」和書中寫到的黃思路一樣,我的孩子在兩周歲多就會很嫻熟地用筷子夾菜,而且是左右手都夾得非常好,至今還記得小傢伙自己吃飯時的成就感,給孩子帶來的快樂遠遠勝過吃飯本身,孩子不論做什麼事兒積極性都很高。然而好的開始並沒有得到好的延續,由於祖輩的包辦代替,以及孩子後期更加專注於玩兒,導致孩子很多時候都是在一邊看電視或者玩玩具,一邊由大人填鴨式地喂養。久而久之,孩子沒有了自理實踐的快樂,包辦代替抹殺了孩子對許多未知問題的探索能力和挑戰的激情,沒有了由此產生的成功的喜悅,甚至對許多問題缺乏主動認知和積極應對的能力。
  所以,正如「知心姐姐」所說:要想發掘孩子的潛能,就不能慣養,不能包辦代替。當我們懂得這些道理時,就應該試著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去積極主動地應對一切未知,或許短期內會出現失敗或錯誤,但孩子卻因此收穫了抗挫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家長才能看到一個各方面能力與日俱增的孩子。

告訴孩子你真棒讀後感2


  讀完《告訴孩子你真棒》這本書之後,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明白了"自信源於成功的暗示,恐懼源於失敗的暗示。"這既適合我們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時也適合我們自己。
  許多父母,整天逼著孩子學習,缺少的正是對孩子的信心。對孩子『推著、壓著、吵著、罵著』的`父母,恰恰是缺少對孩子的自信。
  仔細思量自己,我又何嘗不是這樣,當孩子學不如我所預期的那樣好的時候,我自己首先失去信心,並在言語和行動中表露出來,使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受到打擊、產生我就不這塊料的想法,讓自信的大廈從此坍塌。
  其實我也看到在生活中對孩子說:"有進步"、"還可以做得更好"、"不要泄氣,再努一把力就會成功!"、"我真為你驕傲!"、"沒關係,失敗是成功之母"……等積極有進步的言語暗示時,孩子就會興高采烈,喜悅洋溢在臉上,更加努力地去做到最好;但很多時候我們也會脫口而出:"我已經講了很多遍了,怎麼還不會呀"、"怎麼講,你也不會明白的"、"算了,就這樣吧"、"怎麼這麼笨呀"、對孩子的過失,做不到寬容和理解,一味的表示不滿,品頭論足、求全責備,給孩子帶來過多的負面信息。看到沮喪孩子寫在孩子的臉上的時候,我沒有深思過這樣的言語和指責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心理負擔;沒有深思過這樣的行為會不會讓孩子喪失自信。
  對孩子來說,有沒有天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興趣,有沒有自信。看著孩子對學習失去了信心,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應該多學習一些教育孩子的藝術,像盧勤那樣愛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讓孩子生活在"你能行"的環境中,讓孩子慢慢地由消極變為積極,將"你能行"變成"我能行"。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感覺,建立自信,重塑理想之殿堂。
  因此,通過反思,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認為自己應該做到:
  一、尊重孩子的人格。
  尊重人格是不分時間、地點的,也不分優點多還是缺點多。如果父母在孩子有成績時就尊重他,在出現問題時就不新尊重他,任意褒貶,這就做錯了。父母不妨用心理換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點、錯誤時,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被家長和老師的尊重。尊重孩子,就不能對孩子說有辱人格、有傷自尊的語言。
  二、幫助孩子成功,經常鼓勵孩子。
  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強人的自信。一個孩子,當他寫好一個字,做對一道題,正確回答了老師的問題,他都有成功的喜悅,會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為父母,給孩子幫助,讓他有點滴的成功體驗,並不是多麼難的事情。這就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一個個小小的成功中,積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我讀過一遍文章叫《一位母親與家長會》,文章中的母親共參加了孩子的三家長會。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他醫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現最差;惟有對他,老師表現出不屑。然而母親做出自豪的樣子對兒子說:"老師表揚了你,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以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有讓她喂。
  第二次家長會,小學的老師對母親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49名。我們懷疑他智力有些障礙,您最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母親她流淚了,然而,當她回到家裡,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並不是一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的,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一下子舒展開來。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像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時,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第三次家長會,母親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在差生行列總是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聽到。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初中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她懷著喜悅的心情走出校門,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很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一個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的日子,學校打電話讓她到學校去一趟。她有一種預感,她兒子被清華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給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取這所學校。她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給她的手裡,突然轉身跑到自己房間裡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一直都有知道我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是您……"
  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文中的母親給予兒子的就是一種激勵的愛,使兒子總有一種做得更好的慾望。我想如果我能做到像那位母親那樣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我也會成為非常棒的母親。
  三、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孩子是一個完整的人,是一個不斷發展的人,看待孩子應用全面的眼光、發展的眼光。有了這樣的觀念,就不會一葉障目,只看一點,不計其餘,也不會因孩子一時表現欠佳而氣急敗壞,大發雷霆。
  四、教孩子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法。
  對於做事缺乏信心的孩子,特別是那些自卑感強的孩子,在不
  斷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指出他們的閃光點的同時,要教育他們在面臨困難和挫折時,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我能行"、"我再努力一把就會做好的"、"我不會被困難嚇倒"……
  總之,學會欣賞孩子,給孩子一個自信的世界,讓孩子感覺今天比昨天學得好。讓孩子帶著自信步入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