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視覺雙穩態帶來的視錯覺現象

2023年10月26日

- txt下載

  先來看看這種能給人帶來兩種感知的圖像:
在觀察者的視線水平上方(圖a)或下方(圖b)。類似這種視錯覺現象被稱為視覺多穩態或雙穩態現象。
  
  當外界的刺激模糊不清時,即使刺激本身沒有發生改變,人們的主觀感受也可能會處於不斷變化中。這一現象被稱為多穩態或雙穩態現象。雙穩態現象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雙穩態圖形(或稱兩可圖形),如圖1所示的魯賓花瓶圖形(rubinvase)和內克爾立方體圖形(neckercube)。在魯賓花瓶圖形中,人們會時而知覺到兩側的兩張面孔,時而知覺到中間的花瓶。而在內克爾立方體圖形中,人們的知覺會在仰視的立方體和俯視的立方體之間切換。由於雙穩態圖形能在保持視覺輸入恆定的情況下產生知覺上的變化,所以該現象成為研究視覺意識的理想材料。
  
  目前,人們對雙穩態知覺的產生機制還不清楚。
  
  很多理論都被提出用來解釋雙穩態知覺的形成,如注意的波動、眼動的改變、刺激的複雜性、期望效應、意識的切換、局部神經通道的疲勞、循環的決策等。雖然理論假設有很多,但是大致可以把雙穩態知覺的產生機制分為兩種:自下而上的被動接收過程和自上而下的主動調節過程。
一、「自下而上」的理論認為,神經疲勞和神經表征的交互抑制導致了雙穩態的切換,早期視皮層的活動可以解釋不同穩態之間的切換;
二、「自上而下」的理論則認為,雙穩態的切換是由於高級腦區對低級腦區的調控引起的,雖然低級視皮層的活動和知覺狀態相關,但這些活動是由高級皮層產生並傳遞到低級皮層的。
目前,兩種理論都有一定的證據支持。支持低級皮層活動理論的實驗證據主要來自功能成像的結果,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腦磁圖的結果都發現,人類視覺區的活動和知覺狀態的變化緊密相關。更為重要的是,隨知覺狀態發生相應變化的腦區和所採用的刺激有關,
經顱磁刺激的研究表明,對額葉、頂內溝或頂上小葉施加磁刺激之後,會顯著降低知覺切換的頻率,進一步驗證了額頂區域在雙穩態知覺中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目前有關雙穩態知覺的神經機制的討論仍然沒有一致的結論,對於知覺狀態發生改變的機制還不清楚。造成這一情況的一個原因是大多數功能成像研究只發現和知覺狀態相關的神經活動波動,而沒有揭示究竟哪個腦區產生了這一波動。最近已有研究從大腦結構的角度出發,探討大腦的結構是否和知覺的穩定性相關,
結果發現,上頂葉區域的結構可以預測被試狀態切換頻率的快慢。但是該研究的局限性在於僅考察了一種刺激的情況,其結果是否特異於該種刺激還不得而知。如果雙穩態知覺的產生確實來源於高級皮層,則其穩定性不應依賴於所選用的特定刺激。
據了解,本研究是首次採用兩種雙穩態圖形,來考察雙穩態知覺的內在共同機制,發現了不同穩態知覺間確實具有緊密的聯繫,並在此基礎上發現了它們共同的結構基礎,為理解雙穩態知覺的神經機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