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農村欠發達地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2023年10月18日

- txt下載

摘要:農村欠發達地區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家校心理健康教育觀念淡薄、師資力量薄弱、心理健康教育未成體系等問題,本文從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培養新時代學生觀、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構建家校共育體系等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對策建議
一、農村欠發達地區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思想指導
我國最早於1999年制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一是對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地心理諮詢和輔導。」2002年更新的《綱要》明確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2012年完善的《綱要》明確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充分開發他們的心理潛能。」2015年教育部關於《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南》明確指出,全國中小學心理輔導室至少應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二)現實需求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1]林崇德教授曾說,在一個溫飽尚未得到解決的社會,是顧不上什麼心理問題的。[2]90年代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被重視,學生的心理問題往往被當做「品德問題」來對待。這些問題如果無法通過恰當的途徑進行解決,必然會影響學生身心健康與發展。21世紀以來,各層面越來越認識到傳統的品德教育方式已經不適用於解決當前學生的心理問題。通過走訪了解到農村中小學師資力量有限,無暇顧及學生心理健康,教師深知這些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問題,但又無能為力。學校多會提前備好材料應付相關部門檢查,認為學生的成績才是教學的關鍵。
(三)理論依據
積極心理學致力於研究積極的心理品質,為傳統的心理學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以促進心理學的發展。積極心理學的快速發展引起了諸多學者的關注與研究。當前心理健康教育以積極心理學作為理論基礎,通過對積極品質的培養發展來預防和治療心理問題。李麗[3]的研究表明,從心理健康教材編寫內容看,俞國良版本強調發展積極的心理品質,周宗奎版和吳增強、張躍進、鍾志農版強調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從教學目標看,積極心理學提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激發青少年內在的激情;從教學內容看,積極心理學主要研究個體的心理狀態;從教學效果看,積極心理學提倡對學生的問題作出積極解釋。這與2012年《綱要》的目標一致,積極心理學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4]
二、農村欠發達地區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心理健康教育觀念淡薄
傳統的教育體制對現代化教育有巨大衝擊力,現存的教育體制中,「升學率」依舊是衡量學校教學質量的關鍵指標。農村地區從學校到家庭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與認知度均不高。家長在乎成績,學校看重升學率,在學校中任何與升學無關的活動都處於可有可無的地步,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處於不被重視的狀態。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需要面對很多壓力,如學習方面的壓力、人際方面的壓力、環境方面的壓力。如學生成績下降、注意力難以集中,看似是學習態度的問題,其實有些並非學習本身帶來的壓力,可能是由於人際關係、家庭環境的影響。學校和家長方面對於學生心理健康關注度很低,在心理健康教育上觀念淡薄。
(二)師資力量薄弱,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教育理念要符合時代的要求。由於職業發展前景的限制,農村欠發達地區學校以老教師為主,師資力量薄弱,心理教育工作開展有難度,以致該地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始終落不到實處。教師堅守著舊的教育理念,根本意識不到心理健康教育對於學生髮展的重要性,在走訪時有教師表示班裡總有幾個「傻子」,往往憑藉自己的經驗評判學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缺乏科學的評估手段。家長和學校方面將學生的所有問題看做是思想態度問題,僅進行批評教育,對其日後的發展都有很大的負面影響。高校支教和實習生是中小學主要的新鮮血液,學校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缺乏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是影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主要因素。
(三)心理健康教育未成體系,相關部門監管不深入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體上已取得一定成效,目前農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以班會課、政治老師兼任開展,代課教師眼看著學生出現心理問題,處於不清楚應該做什麼或者能做什麼的無奈狀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沒有健全的評價體系,即各個學校老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沒有統一的標準。相關部門在上行下達的過程中,主要是傳達文件精神,定期進行材料審核,並未對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具體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跟蹤管理,以致心理健康教育流於形式化,出現開展心理活動只為應付檢查的現象。
三、建議
(一)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
謝爾頓和蘿拉•金認為心理學應關注人性的積極層面更有助於深刻理解人性。當前中小學本著以「學生的發展」為基本原則,以「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為基本要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強調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挖掘學生自身潛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新視角與新模式強調以自主理念為主體進行,堅持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在教師的教育指導下,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提升自我認知和調整能力,引導學生自主積極關注自身心理健康,培養學生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的自主意識和自助能力。
(二)從學校教育到家庭教育,樹立新時代學生觀
學生觀是指教育者對學生整體認知狀態,決定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所作所為,同時決定著教育工作者的態度及行為方式。[5]積極心理學強調關注人的積極情緒與體驗,培養積極的人格特徵。學生具有主觀能動性和獨立性,三觀處在形成的過程中,有較強的可塑性。教師要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學生,全體教師都要樹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識,把學生當做一個發展的人來看待,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合理認知學生身上的不足,以培養積極心理為目標引導學生改正錯誤,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家長在溝通的過程中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要關心學生內心的想法以及需求,本著民主的原則對學生進行教育與引導。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的主體,教師在學校教育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師資隊伍建設是一個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保障,農村中小學教育中師資隊伍的建設則顯得尤為重要。政府增加財政支出,解決農村教師「無崗無編、有崗無編」的問題,調整師資結構,努力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完善農村教師的培養機制,提供培訓晉升機會,吸引年輕教師留教。通過專項培訓、外出學習等形式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通過學科融合、班會課、心理健康講座等形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進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四)建立心理成長檔案,構建家校教育體系
學校是當前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的主要場所,心理成長檔案是記錄學生身心發展狀況的重要方式,是學校及教師觀測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的有效工具,心理成長檔案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現實依據。學生的心理問題多可以追溯到幼兒期和童年期的成長經歷,在小學一年級入學時開始建立心理成長檔案。提升學生的自我認識水平,有利於學校和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成長狀態,遵循「防大於治」的原則,及時發現問題進行干預。幫助家長公正客觀的了解和看待自己的孩子,調整對孩子的期望值,為親子溝通提供有力的支撐。通過構建心理成長檔案,可以增強家長對教育學生的參與性、主動性,實現互動教育,家長和學校以引導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探討學生在學習生活各方面的教育模式,增進了家校間的聯繫,進一步實現家校共育目標,構建家校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中共開幕,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作報告(直播全文)——中國政協——中國
[2]張娟祥.心理健康教育在農村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D].大連:遼寧師範大學,2013.
[3]李麗,藍敏,韓娟.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文本分析[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7,33(6):23-27.
作者:張靜 董開莎 單位: 陝西理工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