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比尾巴》教學反思15篇

2023年11月02日

- txt下載

《比尾巴》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比尾巴》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比尾巴》教學反思1


  這是一篇沒有注音的課文,連生字也沒有注音。學生習慣了藉助拼音識字,一下子沒有了拼音,學生如何讀課文認識生字呢?
  要讓學生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首先讓學生對課文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課: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新朋友:小壁虎(板書:小壁虎)。誰來說說小壁虎長什麼樣兒呀?(出示課件:小壁虎)可是有一天,小壁虎的尾巴沒有了,沒有尾巴多難看呀!小壁虎決定去借尾巴(板書:借尾巴)小壁虎都向誰借尾巴了?它借著了嗎?
  觀察書上的插圖。這篇課文可有意思啦,請大家看書上68、69頁的彩圖。書上一共有幾幅圖呀?誰來給大家講第一幅圖?學生一幅一幅地講,然後把六幅圖連起來講,降低難度又有了整體的把握。
  我范讀課文,教師富有感情的朗讀,為學生喜歡讀又塗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天比一比,看誰學會了自己認字。我提議大家把不認識的生字先畫上橫線,三個人一小組,畫完後三個人交流不認識的字,互相教一教。」學生自主識字,我巡視指導。一開始個別小組知道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有的小組急於求成畫課後橫條里的二類字。我馬上給予全班學生提要求,按老師的要求做,自己先讀課文,邊讀邊畫不認識的生字。學生慢慢進入狀態,我在給予個別指導。然後交流小組內不認識的字,此時我並不急於教孩子,而是提問別的小組有沒有認識的,動用全班學生的力量,說說識字的方法。有了這樣一個過程,二類字一類字學生都已掌握,只需集體鞏固即可。提出最多的是:斷和檐兩個字,進行了集體識記。
  進行這樣的訓練,旨在教給學生自主識字的方法,方法有了,識字問題將不再是個難題。

《比尾巴》教學反思2


  在孩子眼中,動物是他們的最愛。本課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課文讀起來琅琅上口,能激起學生的朗讀慾望,還能引起學生觀察其他動物尾巴特點的興趣。
  本節課我把重點放在了問句和答句的讀上,我讀,讓學生髮現問句的尾音向上,答句要向下。接著通過齊讀、指名讀,讓學生充分感受問句和答句讀法的不同。接下來,又進行了男女比賽讀、個別讀,誰讀的好,就請他來給大家示範某一句,讓大家跟學。最後,全體師生一起採用問答形式來讀,這樣大家的興趣也得到了提高,積極性也得到了調動,朗讀的效果也提高了。
  首先,這節課上我堅持以生為本,站在學生平等的地位,與學生平等對話,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如:以「趣味對讀」中,我以商討的語氣提出「你想怎樣對讀呢」,在聽到學生獨特的想法時,馬上予以支持,並提出「你們想怎樣讀就怎樣讀!」。教師亦師亦友,只在課堂中引路,把「怎樣走路」的權利還給學生。老師與學生平等對話,與同學們共同思考、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
  其次,我致力於營造富有情趣的課堂氣氛,努力構造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個教師不能無視學生的情感生活,因為那是學習中主動性和創造性力的源泉」。只有滿足了兒童的情感需求,才能讓兒童真正成為主人,投入學習。所以在本課中,我精心營造了「小動物比尾巴」的情境,並鼓動學生當評委,面對栩栩如生的圖片,學生爭先恐後的發言;而後我又引導學生進行「趣味對讀」,並鼓勵學生一對一地朗讀…..在寬鬆的氣氛中,學生交流、合作、互助、成功。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上,學生體驗著讀的愉悅、交往的愉悅、探索的愉悅、成功的愉悅,語文,真正走進了學生心靈。
  我們的課堂應該像春天一樣,讓所有的孩子像百花一樣燦爛地綻放。讓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在語文的大課堂里幸福成長。

《比尾巴》教學反思3


  比較尾巴是一首充滿童心和童趣的童謠。它捕捉各種小動物尾巴的特徵,並以「比較」的形式以對話的形式向孩子們介紹猴子、兔子、松鼠、雞、鴨和孔雀尾巴的特徵。
  在孩子們眼裡,小動物是他們最親密的朋友。它們天生就非常喜歡小動物,它們對奇怪的動物尾巴感到新奇和新鮮。這為這次活動奠定了堅實的情感基礎。
  在教學的各個方面,我總是從孩子的興趣開始。為了讓孩子們充分體驗學習問答兒歌的樂趣,我們採用了各種形式(男孩和女孩、教師和學生以及hellip)來改變和背誦兒歌。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讓孩子們在老師的精心呵護和培養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比尾巴》教學反思4


  本課是一篇童話故事。通過小壁虎向小魚、老黃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講了魚、牛、燕子尾巴的用處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課文用擬人的手法,給小動物們安排不同的身份,運用對話,使文章生動形象。
  在教學本課時我採用了如下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看圖。通過看圖了解「小壁虎、牆角、蚊子、蛇」等詞語;「沒有尾巴多難看哪!」等句子。
  2、做動作。本課有不少講尾巴怎麼動的詞,如「搖、撥水、甩、趕蠅子」等,通過引導學生做示意動作來理解。並通過做動作幫助學生掌握詞語的區別,如「搖」用手做搖擺的動作,「甩」通過甩一根繩子(頭上拴些東西)來理解。
  3、聯繫生活實際。如讀到燕子尾巴時,讓學生聯繫方向盤來理解「擺、掌握方向」。
  4、朗讀。本文對話多,感情色彩濃,朗讀時我很注重引導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語調。如,文中反覆出現的問句——「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不僅應讀出小壁虎難過、焦急的心情,還要注意小壁虎說話的禮貌,重音放在「借給我」三字上,然後稍停頓一下,再讀「行嗎」。讀小魚、牛、燕子的話時,要把「撥水」「趕蠅子」「掌握方向」讀重一點,以表達它們不借尾巴的理由和它們各自尾巴的作用。讀老牛的話時,聲音應比小魚、小壁虎等的聲音低沉一些。
  在朗讀中,學生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合作的、互動的,學生互相啟發,提高了認識,教師也以學習夥伴的身份來到學習中。
  「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是我們課改中最響亮的呼聲。「課堂上老師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還必須善於駕馭學生的主動性,並從中得到更大的收穫。」

《比尾巴》教學反思5


  《小壁虎借尾巴》一文藉助形象化擬人得手法,通過小壁虎向魚姐姐、黃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故事,將魚、牛、燕子、壁虎的尾巴特點一一揭示,讓學生認識到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的一個道理,文章生動有趣,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想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課文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沒有注音,目的是讓學生藉助圖畫或其他手段識字閱讀。圍繞教學目標,我的教學程序是這樣安排的:
  一、回顧複習,順勢導入
  上個學期,我們班上的公開課叫《比尾巴》,學生記憶深刻,於是我提議讓學生背誦這篇課文,並提出我們今天仍將學習一篇關於尾巴的課文。這樣設計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使學生投入自覺的全身心的自主的學習,引導學生由特定情感轉移在老師所設置得氛圍中。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讀課題兩遍後,我讓學生質疑:「你有什麼疑問?」根據學生回答整理成3個問題:
  1、小壁虎為什麼要借尾巴?
  2、小壁虎都向誰借尾巴?借到了沒有?
  3、結果怎麼樣?
  圍繞這3個問題,我讓學生把「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認真讀一遍,再來回答這3個問題。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有目的聽說訓練對整篇課文有一個深刻的印象,能初步的感知畫面和課文內容,培養了學生在快速中捕捉信息的能力。
  三、深入課文、插入難點。
  引導學生探究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有兩點,讓他們初步學會總結問題。向誰借尾巴時,我抓住一個細講,然後剩餘兩個學生自己總結,並學會續編故事。
  通過畫面學生真實的看到小壁虎自己長出了一條新尾巴,這是他的特殊功能——再生,接著我便補充其他動物尾巴的作用。
  四、分層作業,各顯神通。
  我布置了四個作業,層次分明,適合不同程度的學生。
  反思這節課,由於考慮這是本單元的最後一課,課文學生學過,而且課文沒有注音,所以本節課的重點放在了閱讀方法的指導上,讓學生學會如何分析段落,如何歸納問題,分析段落中的字詞句,然後具體運用。由於自己的掉以輕心,過分相信學生,所以沒有在別班試講,以至於一些環節太囉嗦,左後沒有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工作四年來,教了兩年中年級,第一次教授一年級,還沒真正認識一年級的教學重點是識字,所以本堂課有些拔高了。下一步應該思考如何搞好一年級的識字教學。

《比尾巴》教學反思6


  上《松鼠的尾巴》一課時,我通過生動優美的語言、豐富多彩的圖片、新奇有趣的動畫演示、靈活多變的練習、分角色表演等多種途徑,努力營造了一個民主、和諧、寬鬆的教學情景,以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讓他們學得興趣盎然,教師只在關鍵之處作些點撥。這樣,學生就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自主地掌握了新知。
  本堂課的一個語言訓練點是用「什麼像什麼」說話。低年級學生在說寫一句話的時候,往往受老師或教材的影響,思維定勢在某一方面,一開始學生們造的句子有:「彎彎的月亮像小船」。「彩虹像一座橋」。「松鼠的尾巴像一頂降落傘」……表面上看,學生們說得很不錯,但細細一分析,這些句子的原型都曾在課文中出現過,看來,學生們的想像並沒有跳出書本這個框,要麼是「拿來主義」,要麼是「稍作改動」。如果從應試的角度來說,這些答案的對錯毋庸置疑,但我想,如果訓練到此結束,那麼學生們失去的將是一次培養想像力的大好機會。於是,我啟發學生說:「大家剛才說得不錯,但能不能展開想像,說說課文中不曾出現過的句子,範圍要廣,天上的,海里的,水底的,公園裡的,家裡的,等等都可以說,種類要多,可以說人,也可說花、草、樹、石、動物等。「一石激起千層浪,」話音剛落,教室里便安靜下來,學生們紛紛陷入了沉思,思考過後,有人說:「老牛的尾巴像根鞭子,可以幫他趕蚊子。」有人說:「彎彎的香蕉像月亮。」還有人說:「爸爸的鞋大得就像一隻船。」是啊,想像使學生們一下子「聰明」、「可愛」了許多。

《比尾巴》教學反思7


  《比尾巴》一課可以看得出是富有童趣的兒歌,抓住小動物尾巴的特點,以「比」字為主線,以對話的形式向學生介紹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動物尾巴的特點。
  在天真的學生眼裡,小動物是他們非常喜歡的朋友,對於不同的尾巴更是感到那麼的好奇。這為本課教學奠定了堅實的感情基礎。
  課前,與孩子學生一起做個遊戲看誰的反應快。「摸摸你的頭」;「「摸摸你的腿」;「摸摸你的小肚子」;「摸摸你的尾巴」。「哈哈哈……」孩子們一片譁然。「誰有尾巴?」「沒有!」「你們知道誰有尾巴嗎?」「小動物。」「小動物們有尾巴可高興啦!趁孩子們遊戲時的興奮勁還在,迅速把他們引進課文的境界裡。
  上課了,我就創設了一個動物王國比尾巴大賽的情境,請孩子們來當裁判,把他們置於活動中去,讓他們走進文本,讓他們接近生活實際的活動走進他們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這樣的情境確實很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環節里,我始終都從學生的興趣入手。「要想的當一名合格的裁判,必須正確的叫出這些小動物的名字。」所以我反覆的讓學生讀詞語,還點學生當播音員,請出小動物。「聽音樂(課文兒歌)。」「給小動物找尾巴(拓展訓練)。」讓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識字、朗讀都順利過關。但是在這堂課中,問題也不少,是我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必須予以重視的。在課堂上要多鼓勵學生,對於他們的回答予以肯定的評價。一年級的小學生都喜歡得到老師表揚,因為這些會影響到學生今後的學習與生活,所以我對學生的表揚與鼓勵要高度重視。在課堂上應變能力不夠。特別在學生回答不足時,操之過急,沒有很好的循循善誘,與其學生共同找出正確答案。以上的不足,我會在日常教學中多加留意,避免再發生,讓學生學得更開心、更有味,對自己更有信心!

《比尾巴》教學反思8


  《比尾巴》這篇課文是在共同備課中完成的,一開始是大體參照備課手冊將課文的第一、二小節作為第一課時的資料,並以趣味性為主,設計了很多情境和遊戲環節。可是在實際操作中卻存在問題——課時安排不夠合理、遊戲較多導致時間利用效率不高。所以在聽取了孔教師的意見後我作出了一些調整:第一課時設計整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放在識字、朗讀上;將冗餘的情境直接刪除,只保留「森林比尾巴大賽」這一情境;刪減頒獎盃等遊戲環節,同時增加多種形式的朗讀。從效果來看應當這樣的增改應當是可取的,可是依然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此刻「隨文識字」的方法上。
  對於如何隨文識字我一開始是沒什麼章法的,平時教到有該字的一句話時就把這個字卡拿出來,帶領大家讀,最多經過男女生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很多方式來讀,也就是說在隨文識字這個方面我還是將重心放在了朗讀上,想要經過學生看、讀,眼到心到的方式來記住這個字,但往往學生眼到了心未到,常常是「小和尚念經」。
  比如這次《比尾巴》中「最好看」的「最」字的教學,我一開始是想給孩子們解釋這個字的意思,想換一種方式讓學生從字義到字本身,這樣不就能記住了嗎。但我卻沒有想到一個適宜的資料,百度也僅有「極」這樣的解釋,難道要和孩子們說「第一」嗎?好像也不恰當,所以在本課我還是沿用了朗讀識字的方式,效果果然不夢想。而在隨後的評課中,孔教師就指出了我的這個「最」字教學問題——沒有分析和釋義。「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如果是我在教學這個『最』的時候,我會把問題『拋』給孩子,『我想看看哪個孩子讀這個字讀的最準確』、『哪個孩子讀的最響亮』,其實對這種意會的字孩子自我本就是懂得,我們要做的就是在課堂中喚起他們的體驗,讓孩子們真正去體會這個字的意思。」經過這個「最」字教學,我想我對於隨文識字有了更多的了解,有的漢字我們能夠「追根溯源」,去帶領學生從字形、字義來分析並識記漢字,而對於有的「生活味兒」很濃的漢字其實真不必要過多去糾結怎樣讓孩子明白它的確切意思,反而越解釋越混亂,倒不如創立一個情境,經過教師的教學語言喚起孩子們的生活體驗,也許這樣真的會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呢!

《比尾巴》教學反思9


  本課,我通過觀察圖片、講解壁虎的相關知識導入。再書寫課題時,通過尾巴一詞,引導孩子們複習上學期學過的課文《比尾巴》,使孩子們很快的進入情景。
  初讀課文。我首先范讀課文,然後出示一些學習要求。學生們有了目標的明確,在讀文時就會注意這些問題。讓孩子們帶著要求讀文,主要是標明課文小節號和本課的生字、新詞。讓孩子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發揮小組團結協作的精神,在小組間交流、討論,彙報成果。
  初讀課文後,孩子們對課文內容有了了解,再次帶著新的要求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這部分充分利用書中的圖畫,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學習,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第二課時,我領孩子們複習了上節課的內容,並用板書示圖的方式表示出小壁虎借尾巴的過程,再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種簡易的示圖可以幫助孩子們記憶課文的內容,也可以讓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鍛鍊了口語表達能力。
  上完本課,充分的認識到孩子們在口語表達方面的有欠缺。學語文、用語文,口語表達是重要部分,在以後的教學中要著重訓練,讓孩子真正學以致用。

《比尾巴》教學反思10


  一、教師必須重視課前導入工作,使學生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成為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所有的感活動起來,每個學生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都有自我獨特的感受,只是在於教師如何開啟,如何去引導他們去、去發現、去感受事物,而不是由教師直接板書課題,范讀課文,這種舊的課前引導,只會讓學生產生依靠的情緒,讓學生習慣於教師的「落入」,而不是主動去想課文寫的是什麼。活力是導求新知的最重要的推動力,是構成學習動機最活躍的成份,為了能有效地誘發學生學習的慾望,教師必須重視課前導入工作,使學生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二、鼓勵學生大膽去觀察、去發現。
  若要低年級學生對事物進行觀察,首先要從他們感興趣的、熟悉的事物著手,使學生對該事物產生興趣,讓學生產生觀察的慾望,教師加以引導,明解目的,而不是讓學生漫無目的、雜亂無章地去觀察。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大多都是自問自答,沒有讓學生用心地去想,去觀察,使學生的思想處於懶惰狀態。從一年級起培養學生的觀察本事,更有利於日後習作本事的提高,教育學家斯賓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我去發現。」教師要熱情鼓勵學生大膽去觀察、去發現。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想像」要學生願意去想,自主去想,所以想像力是依縛在自主探究上的,教師是放開手,讓學生有一片屬於自我的天空,讓學生自由地去想,大膽地去探究,在傳統的教學中,課堂是教師的課堂,教師教,學生聽,這種學習方式被人稱為「靜聽」課程,學生在課堂上往往處於被動的「靜聽」狀態,幾乎沒有活動的餘地和自我的經驗,而成為課程和教材的「奴隸」。新課標中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進取的提倡和踐行。新課標要求教師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讓學生敢想、敢說,愛想、愛說。從而到達自主學習的目的。

《比尾巴》教學反思11


  從備課到上課,我始終抓住兩個重點:其一、認識《比尾巴》中的生字;其二、在教學各個環節中,都要讓學生體現出他的自信。
  與原先的教材相比,此刻使用的課改教材中的識字量要大了許多,這對學生來說是一件好事,對教師來說更是一種挑戰,假如每節課只是單純地要學生跟著教師讀准字音,聽教師來分析字形,就把學生放在一個被動的位置,牽著他的鼻子走,這樣,要不了多久,學生就會感到單調乏味,失去了識字的興趣。透過這節課的教學,使我深深感到,學生只有切實地參與進課堂,學得活,學得新,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要在平時就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才能使學生觸類旁通,為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在教學上,教師的確就應採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幫忙學生複習鞏固,既能加強記憶,又能引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更活躍了課堂氣氛。實踐證明,在遊戲中識字、記字往往是事半功倍,學生學得簡單,潛力得到了發掘,教師也教得帶勁,何樂而不為呢?
  新教材最注重的就是要學生主動地去學。從識字到朗讀到表演,一切都需要學生來參與,假如學生從頭至尾,縮手縮腳,畏首畏尾,那麼這堂課無疑是失敗的。在當小老師,小評委朗讀明星的過程,我很高興的看到學生們高高地舉起手,眼中充滿著期盼,期望老師能給自我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他們不僅僅渴望得到老師的讚揚,更願意贏得同伴的認可。假如沒有強烈的自信心支持著他們,教學效果肯定會差很多。在學習中,他們不單做到自我行,更力求做到合作大家行,既有師生間的配合,又有同伴間的一問一答,在這個過程,需要每個人都集中精力投入其中。不僅僅關聯到個人,更關聯到同桌,小組,全班。只有每個人都充滿自信地應對每一個要求,才能做到最好。教室不僅僅是一個學習知識的殿堂也是學生們施展各自才華的大舞台。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難題須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予以重視。在教學生字時,還應注意每個字要有側重點,或重音,或重形,在教學是還要加強義的學習,並能適當地加以擴展,而不是僅限於課本上的知識。同時,在課堂上還要多激勵學生,對於他們的回答予以中肯的評價,一年級的學生尤其期望能得到別人的讚許,這往往會影響到他們今後的學習生活,所以以後,千萬不能吝嗇表揚。在上課時,應變潛質還不夠敏捷,尤其,當學生的回答沒有到達預期目標時,千萬不能操之過急,應循循善誘,共同找到正確答案,不能一口否定,打擊學生的自尊心。以上這些不足處,只有在日常教學中多留意,避免再發生,讓學生學得更開心,對自我更有信心!

《比尾巴》教學反思12


  關於課前備課:我們級部選擇了課題之後,以往多次團體研討備課,最終將課的整體環節設計確定下來:導入新課、識記生字、朗讀感悟、拓展延伸、總結全文,一切很自然的就構成在自我的腦海中,剩下的問題就是怎樣把每一個環節很自然的銜接起來,成為一體。我借鑑了網絡上的一些設計,用運動會的流程來實現環節之間的銜接,宣布運動員入場引出動物的名字;宣布比賽項目引出問句;宣布比賽結果引出答句。孩子對於小動物本來就很有興趣,並且運動會孩子也經歷過,對於運動會的大體流程孩子也不陌生,所以這樣的設計,比較貼合孩子的生活實際。
  在解決生字的問題上,我決定採用小教師領讀、交流方法,比較識記等方式來落實識字目標。本節課的寫字環節我安排的是書寫「雲和公」,練寫鞏固「撇折」。另外還設計「()的尾巴()」這樣的練習,拓展孩子的思維,鍛鍊孩子的表達本事。
  課前對於這樣的設計還比較滿意。但課堂是門遺憾的藝術,我的課堂同樣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一些遺憾:
  一、因為自我內心有些浮躁,有些環節是施而不實,孩子們還沒有真正地進入,就被我又拖到了下個環節。比如:在識字環節,比較「把和巴」時,就沒有很好地引導孩子經過觀察找規律識記,結果孩子還把「巴」讀成「尾」,說明了識記效果不夢想。
  二、在指導孩子朗讀問句、答句時,有些亂,指導的層次性不夠強,評價不夠到位,孩子的朗讀興趣沒有平時課堂上那麼濃,朗讀本事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提升。
  三、由於事先準備不夠充分,再加上自我的課堂駕馭本事有限。所以時間掌握的不好,後面的寫字環節還沒有得到落實。
  我深知高效的課堂不是一時就能造就的,功夫應下在平時每一節課,今後我會多學多鑽,不斷努力的。

《比尾巴》教學反思13


  「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要想使學生上好課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心靈之火」。大家知道,構成教學活動的要素:一是學生,二是老師,三是教材。當然,它包括隨三者在互動過程中特定的環境,所以,激情激趣的關鍵就要調整好以上三者間的相互關係。課堂開頭的這一幕,便充分做到了這一點,它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引導他們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使他們在興趣盎然的心理氛圍中,跟著老師進入新知識的探索過程。
  一開始多媒體展示,學生們,馬上就被畫面上豐富多彩的小動物所吸引,一看到公雞,松鼠,孔雀等,許多動物的畫面,忍不住就叫了起來,都急不可待的把動物的名字喊了出來。很快就帶入到生字的第一步的學習,把小動物的名字中的生字學好了。接著又運用多媒體的效果,帶入了聽課文故事錄音的畫面中,至此,小朋友們,都緊緊的被多媒體畫面吸引住了。整堂課上又運用了很多有趣的學習畫面,如飄雲朵引入搶讀詞語,比尾巴的遊戲練習。

《比尾巴》教學反思14


  給孩子更多的合作機會,在探究中自主發現。
  新課程強調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品質。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思考,很多教師都把合作、探究學習定為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突破口,致力於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品質和探究發現的習慣。
  教師們按照分層互補的原則,將全班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或是讓學生自由組合,使小組內的合作討論與小組間的競爭有效地結合起來;並建構學習小組評價機制,經過小組自評和他評、師評,引導小組合作學習的正確習慣,如語文科幾乎每堂課上都要求各學習小組就所學資料提出幾個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進行朗讀練習、課文主角扮演時,鼓勵各小組勇於創新,以各種不一樣的形式彙報:孩子們各施各法,有齊讀的、有輪讀的,或是幾人表演,幾人誦讀,一些孩子乾脆把原文拋開,將資料編成小故事表演。
  開放活躍的課堂,培養了個性習飛揚又善於合作的學生。在教學《比尾巴》一課時,教師問學生在這兩節詩里有什麼發現,比如這首詩和以前學過的詩歌有什麼不一樣,在詩里他們發現了什麼趣味的或異常的地方,並將自我的發此刻四人小組裡說說。這下學生們感到新奇極了,他們的思維不受一點約束,在小組合作中集思廣益,交流互補,爭先恐後地告訴教師自我的發現。
  「我發現這首詩里第一節都是問題,第二節都是回答問題的!」我發現第二節詩動物的名字都放在前面,它們尾巴的特點都放在後面!」「我發現這首詩第一節里前面的字都是一樣的`!」「我發現這首詩題目是《比尾巴》,詩里也有很多尾巴這個詞!」事實證明,孩子經過合作交流,完全能自主發現,而敢於發現,也就敢於創新。美術課上,教師帶孩子們走出戶外,讓他們自行組合,用身體和球、圈擺出不一樣造型……合作探究式地學習,極大地豐富了課堂資料,營造出較好的團結協作的環境,更放飛了孩子創新的潛能。

《比尾巴》教學反思15


  這是一篇沒有注音的課文,連生字也沒有注音。學生習慣了藉助拼音識字,一下子沒有了拼音,學生如何讀課文認識生字呢?
  學習新課之前,我習慣讓學生先預習,這篇課文我事先沒有讓學生預習。因為我覺得這是一篇極好的鍛鍊學生自主識字的好素材。
  要讓學生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首先讓學生對課文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課: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新朋友:小壁虎(板書:小壁虎)。誰來說說小壁虎長什麼樣兒呀?(出示課件:小壁虎)可是有一天,小壁虎的尾巴沒有了,沒有尾巴多難看呀!小壁虎決定去借尾巴(板書:借尾巴)小壁虎都向誰借尾巴了?它借著了嗎?
  觀察書上的插圖。這篇課文可有意思啦,請大家看書上68、69頁的彩圖。書上一共有幾幅圖呀?誰來給大家講第一幅圖?學生一副一副地講,然後把六幅圖連起來講,降低難度又有了整體的把握。
  讀課文。
  「大家喜歡這個故事嗎?看看書上是怎麼寫的?」我范讀課文。教師富有感情的朗讀,為學生喜歡讀又塗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老師讀的好嗎?相信大家也能讀得這麼好!同學們,你們發現了麼,這篇課文有拼音麼?那遇到了不認識的生字怎麼辦?」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問老師,有的說問同桌。
  「今天比一比,看誰學會了自己認字。我提議大家把不認識的生字先畫上橫線,三個人一小組,畫完後三個人交流不認識的字,互相教一教記住繩子的方法。如果你們三個都不認識,就畫上三角,一會兒我們集體學。
  」學生自主識字,我巡視指導。一開始個別小組知道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有的小組急於求成畫課後橫條里的二類字。我馬上給予全班學生提要求,按老師的要求做,自己先讀課文,邊讀邊畫不認識的生字。學生慢慢進入狀態,我在給予個別指導。然後交流小組內不認識的字,此時我並不急於教孩子,而是提問別的小組有沒有認識的,動用全班學生的力量,說說識字的方法。有了這樣一個過程,二類字一類字學生都已掌握,只需集體鞏固即可。提出最多的是:斷和檐兩個字,進行了集體識記。
  進行了這樣的訓練,旨在教給學生自主識字的方法,方法有了,識字問題將不再是個難題。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