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山西平定瓷器歷史:連翹茶與砂茶壺(上)

2023年10月22日

- txt下載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平定州開始向朝廷進貢黃瓜干、連翹茶、砂茶壺,之後,所進貢三物馳名四海。三物成為三寶,與康熙皇帝曾駐蹕平定州有關。
康熙西巡
據《清聖祖實錄》卷二一三記載: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春康熙帝第四次南巡,秋冬之際又進行西巡。十月十一日啟行,由皇太子、皇三子、皇十三子隨駕,是日駐蹕良鄉十三里村。此後駐蹕涿州澤畔村、安肅田村堡、保定府小汲店、慶都十五里舖、新樂城內、真定府城內、獲鹿縣城東、井陘縣東關。二十一日至固關入山西境,山西省之紳衿士庶跪迎,是日駐蹕柏井驛,二十二日駐蹕平定州西關。以後沿途駐蹕壽陽縣城內、榆次縣石店村、省城太原府。
康熙在平定州期間,由曾任陝西蒲城縣丞的董筆掌管宴席,操辦帝王飲食。董筆《夢花堂集》對此有所記載:聖祖西巡過固關,臣知州劉、臣樂平馬、臣盂縣俞、臣壽陽劉、臣千總潁,數十人迎駕。醉顛(董筆號醉顛老人)殊蒙皇恩,尚席御膳。御膳八寶,四或間之。觀吾州千總潁涵公之鋪焱,氣勢極盛,繁華夜盡。聖曰:‘眾宙萬乾,赬焰沖霄。’四時昉畢膳宴,九辰睒爽。少頃,張筵瀹茗,砂壺連翹郁暢。帝顏大悅,恩賜龍旗兩幟,制曰御書‘奕壽壺’‘延年翹’。翌日,聖祖仁皇帝御書:‘賜平定州青瓜干碧雪’。翌年,平定州進貢碧雪、奕壽壺、延年翹。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三集》西巡錄有十四首詩,其中涉及平定內容的有三首,即《過固關入山西境》《固關口號》與《過平定州》。《平定州志》卷一收有《過固關》與《過平定州》兩首,並錄有康熙賜平定州知州劉孚嘉《禁園秋霽》一首,賜樂平縣知縣馬光《途次寒食》一首,書賜盂縣知縣俞欽唐詩《欲向江東去》一首,書賜壽陽縣知縣劉應熙朱子詩《春山繞蓮蘆》一首。其中,《禁園秋霽》收在《康熙古今詩目錄》卷五十,《暢春園觀稻,時七月十一日也》《詠桐老圖賜裕親王》《為考試嘆》之後即是《禁園秋霽》。此詩是為《禁園秋霽圖》所題詩,落款處註明為壬午書,即康熙四十一年秋東巡時所作所書詩也。因有人懷疑禁園即是平定大峪花園,故將康熙御製詩多交代幾句。
連翹茶
據《園林樹木》:連翹為叢生灌木。枝拱形下垂,小枝皮孔明顯,髓中空。單葉,有時三裂或三小葉,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3至10厘米,寬3至5厘米,無毛,先端尖銳,基部寬楔形,緣有粗鋸齒。花為單生,先葉開放。可惜《園林樹木》未說明連翹花為金黃色,四瓣。
連翹俗稱連條,又稱黃金條。早春與迎春花幾乎同時開放,金花滿枝,極為艷麗。平定城西冠山上與盤石村的仙人谼山上即長滿連翹。連翹花期約一個月,花落之後吐出綠芽,這綠芽能炮製茶葉,人稱連翹茶。
冠山腳下後溝村的劉慕義講述,千百年來,冠山腳下的老百姓春天總要上山采連翹,採回之後要蒸九遍,曬九遍,煨糖配料加工,製成香氣撲鼻的連翹茶。喝上一杯連翹茶,既清涼又提神,人人爭相購買。漸漸地,連翹茶從一州三縣傳出娘子關,遠銷北京城。
康熙四十二年十月,平定州接待康熙皇帝時宴會進食八寶,宴席結束後設帳烹茶,呈上去的是砂壺連翹茶。康熙茗茶之後滿臉悅色,御賜冠山嶺連翹茶為延年翹,第二年便將連翹茶定為貢品。
據傳,冠山嶺連翹茶定為貢品,每年須進獻五十擔,春天採集多少嫩芽才能達到這一指標啊,這活活害苦了山下的老百姓。從此,采連翹便成了災難,救命藥變成了要命藥!一到春暖花開時節,州署就派出衙役到各村催討,人們不得不被迫進山,沒明沒夜地採摘那些花剛脫落新發出的連翹嫩芽。上面要的數量大,進山的人數多,從山麓到山腰,衣衫被劃破,手上磨起血泡,忙活一整天也采不下多少。從山上往下看,像是無底深溝。坡坡坎坎都走遍,籃子仍沒填滿。無可奈何,只好用繩子拴在腰間,身子懸在山崖間尋找。後來,每年總有幾個從懸崖峭壁上跌下來,摔得粉身碎骨。人們忍悲含恨無處訴說,只得暗暗埋怨老天爺不長眼,低聲吟唱的歌謠隨著血淚流傳開來:
冠山紅碐萬丈高,倒吊人兒采連翹。
人兒摔死萬萬千,骨頭棒棒當柴燒。
據說到了乾隆年間,有位平定籍的朝臣向乾隆皇帝稟奏百姓采連翹之苦,乾隆皇帝派人到平定州查訪,才宣布免去連翹茶為貢品,允許當地老百姓自產自銷。從此以後,每逢農曆四月初八冠山資福寺廟會,人們依然要來山上摘幾朵連翹花,采一點連翹茶,以回味歷史,嚮往未來。
圖為:用於生產連翹茶的石頭房,據說可以保留茶葉的原始原味野生的口感。
砂茶壺
砂茶壺為砂質燒水容器,圓鼓肚或圓筒形,有嘴兒,有把兒,或加金屬提梁。後來演變的鐵制或鋁製水壺民間仍稱茶壺,但不宜烹茶。
鄉間用砂茶壺烹茶,既可接待貴賓,亦可在勞作之餘自我享用。據《夢花堂集》所記,接待康熙用的砂壺是州東的藏將溝(常家溝)燒制的,文中所謂砂壺連翹郁暢其實是一回事,就是用砂壺烹煮連翹茶。據稱,使用這一砂壺的,一是君王,二是神仙,三是學者,四是佛家,五是道人,六是文人,七是武士,八是隱者,九是遊客,十是高齡老者,其次才是醫生和商人。烹茶時掌握砂壺的人應懂得十項須知:一為眼觀,二為耳聞,三為加水滋潤,四為添加香料,五為及時品味,六為品後回味,七為綿連不斷,八為長久飲用,九為細思慢想,十為思慕懷念。試比較每一點,其意境是否相同呢?而製作陶瓷者用料配製瓷器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精品往往百里挑一,所以出窯時的精品率僅占百分之二。
砂茶壺,堪稱平定陶瓷的代表作。
陶瓷的原料
燒制陶瓷的主要原料是砂土,學名瓷土,俗稱坩土。元延祐三年《窯上銘》云:古砂窯也,曰灰,曰紫,曰黑,燃土之異也。意即:坩土為燒制瓷器的原料,有灰的,有紫的,有黑的,這是所用坩土的不同而形成的差異。因為坩土分為灰坩、青坩、片坩等多種,灰坩黏性大,青坩耐火,片坩做粗製品。其原料產地,宋至道二年《瓦窯銘》有記:土出石艾馱坡、谷洞,次之乾槽、石窯、崮窩,東南土出嶺後、柏灰、木堡,次之洛崗、乜溝、白楊。坩土分布之廣、資源之豐富實在令人欣慰。其中馱坡、石窯、柏灰、白楊、谷洞,今日仍沿用歷史名稱,其餘地名則需要人們花費時日予以考證。
郗富根之小唱《夸土產》,其中四句是夸陶瓷的:鬼武山到處有大青矸,羊油坩出在落菇堰。義井有名的耐火磚,牽牛鎮上的粗瓷碗。鬼武山亦稱龜五山,坐落在平潭堖東側,即今北山公園頂部。山中儲存著大青坩,所以平潭堖原有耐火磚廠,保晉公司在洪城河建有陶瓷廠,後更名為電器廠。牽牛鎮在今陽泉市郊西北,舊時歸屬盂縣。村西依傍牽牛山,傳說曾有神牛千頭登臨其巔,祥光四射,隨風而隱。其先人以為吉兆,遂依山傍水,築洞而居,以後繁衍,形成村落。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所立《周氏先塋碑記》記載:(周)宏在京,適與司禮監太監李公相交甚契。一日,李公言曰:‘兄居山西盂縣,聞仙鄉燒造瓷器,得一覽焉,幸矣。’筆者曾親往牽牛鎮拜訪,在村中見到多處舊窯址,見到院落壘牆的瓷盆、瓷瓮、瓷罐等,《夸土產》中所說的黑色瓷碗僅是其一。
羊油坩又名白坩,夾存於鐵礦石之間,往往是一層礦石一層羊油坩。2005年,筆者在撰寫《平定話》的過程中,專程前往落菇堰,旨在了解羊油坩為何物,了解其性能與產地。當時七八個老者聚在一起為我作介紹:羊油坩有紅、綠、黑、黃、紫、白各色。其中紅的和黃的含有鐵性,紫的和白的是性能最純的坩土。有羊油坩才能保養鐵礦石,它們蘊藏在幾丈甚至幾十丈深的地層之中。羊油坩明晃晃的,綿乎乎的,含在嘴裡沒有磣。剛挖出來比較硬,能洗衣裳,去垢力強。用它燒制瓷罐可鍊金。羊油坩常作燒制陶瓷的配料,起光滑粘連作用。羊油坩在南鄉產於前後鎖簧一帶,北鄉產於落菇堰、千畝坪一帶。
貢品奕壽壺其產地在藏將溝,後來更名常家溝,在平定城南八里。常家溝從前是一條長長的溝,從村口走到頭像一條長龍。相傳西漢末年有一位將軍被敵兵追殺,將軍來到溝里,發現有一個流水的漩渦,漩渦里有一個洞,將軍便鑽進洞裡,用柴草堵住洞口。敵兵沒有發現這個洞,將軍得以保全性命,村子從此稱作藏將溝。古時候,常家溝的山上到處都有坩土,一下雨,坩土形成黏泥,村子裡有位能工巧匠用黏泥做成玩具,做成砂鍋,後來反覆試驗用火燒煉,逐漸成為常家溝燒制砂器的開端。據《南坳鎮志》:常家溝的砂器始於唐代,到清乾隆年間,所產砂器開始銷往燕趙齊魯等地。
常家溝除燒制砂壺外,還大量生產明鍋。明鍋,是表面明亮的套鍋,分為三個型號,有大明鍋、二明鍋、小明鍋。小明鍋人稱薄小鍋。這些砂鍋表面之所以有亮度,是由於它使用了一種優質白土細粉。據《常家溝的黑砂鍋》介紹,製作砂鍋的時候,泥團上下撒著用,白土細粉摻入砂鍋里外,經過1300度的火燒,冷峻時經燻烤就會變得明亮。
如果砂鍋里外用的不是白土而是灰土,並且將爐火降溫400度,燒制出來的叫全鍋。全鍋屬於粗製砂器,又名黑砂鍋,以用途而言它分為嘟嚕鍋和茅鍋兩種。嘟嚕鍋用來盛放豆漿,熬制老豆腐,過紅白喜事時可熬制肉菜,茅鍋則用來擔大糞。上艾城新城之北八里有個北莊村,村裡大量生產全鍋。北莊村生產砂鍋的歷史久遠,僅據乾隆二十一年所立《北莊五龍廟碑》記載,可稱為歷來如此:榆關東南十里許有北莊,坐落巽離,據文明之方隅,抱山水之秀靈。歷來據此土者,大率以耕陶為業。而沾塗之餘聚而作社,草衣黃冠之眾,為養計者,誠急切矣。
坩土和成泥離不開水分。《夢花堂集·砂問》:砂者,陶之分也,無水無明。闡明燒制陶瓷的主要原料是坩土,而用水和泥不可等閒視之,缺乏水分陶瓷即無光澤。一百年前,平定地區水源多,儲水量大,單以帶水的村名即不下二十個。如《聖祖西巡》中的鵝頭,今名河頭;《重修三教廟記》中的石潑水,今名石卜嘴;《漢唐銘》中的岸孱,疑指現今淭泉。其他村名如天花池、葦池、浪滸、義井、上龍泉、下龍泉、大陽泉、小陽泉、五渡、賽魚、泊里、郗家泊、白泉、小河、平潭、河底、葦泊、甘河、水峪、三泉、水磨灣等。其次寺廟之名如甘泉寺、五龍宮、流杯池等等。可以想見,在大規模開採煤炭以前,平定的天是藍盈盈的天,平定的山是綠茵茵的山,平定的流水清凌凌,平定的砂鍋亮晶晶。
圖為:茶園周圍青山綠水、風景秀麗
陶瓷的製作
燒制陶瓷的所建設施通稱瓦窯,用來製作炊器瓶罐之類的器皿。瓦窯很寬大,北宋年間平定城東瓦窯村的一座瓦窯,底曠,寬、深九五,橫四,這是《夢花堂集·砂問》所記載的數據。瓦窯又稱燒炭的爐具。爐具長一丈,寬四尺。爐中有爐膛。爐膛長一丈,寬一尺半,深八寸。爐膛的另一端通往風韛,風韛有兩個循環。爐膛中間相隔四寸上一根鐵條,鐵條上面都擺上片石,片石上面加上黏泥塊。黏泥塊與黏泥塊要擺放均勻,風韛吹進的風才能顧及每個黏泥塊,火苗才能分布均勻,燒出的砂鍋亮度才能均勻。這是常家溝砂鍋祖傳後人趙錫撰文講述的內容。
趙錫接著介紹燒制陶瓷所用的工具:吹風所用的風韛,是大型的風匣,農村人稱是風韛。風韛用木頭組成,三尺長,二尺寬,上小下大。上面的兩邊有兩個固定的木軸,下面的角上有個封閉窗口,進風的時候窗口關閉,抽風的時候窗口自動打開。抽拉風的快慢能使爐火的溫度達到燒制砂鍋的1250度。燒爐的鏟子一丈二尺長,寬四寸乘四寸。火槍亦長一丈二,杈子長一丈。籠鍋呈正方形,每邊長二尺半。石碾二尺半高,一尺半寬,圓形。
趙錫講述坩土的採集:在山上的青石山脈下,打一個二尺寬四尺高的洞,慢慢用鎬挖進去。用荊條編制的小筐把原料從洞裡運出來,再用驢或馬運回砂鍋廠。經過挑選,用石碾碾碎,用篩子篩過,篩過的余料再經石碾碾碎,再篩。這一坩料用水加工成黏泥,碾、踩三遍。這就可以用來做砂鍋啦。
圖為:連翹茶的干茶色澤
晉如祥、劉春生撰文《平定砂器秀中原》,對製作流程解釋得具體而明白。全錄如下:
燒制砂器十分艱苦。民間流傳著一段砂鍋製作流程的順口溜:一坩、二壓、三篩土,四踩五捏六入爐。七煽八扠九燻烤,十分質量十分苦。一坩是選擇純凈的坩土,挖運回來。二壓是粉碎坩粒,俗稱偎土,用的是上小下大的圓台型石磙,上邊鑿個圓孔鑲著木柄,圓台底部中央微微凸起,周圍略有收縮,整個底子呈光滑的弧形。把坩土鋪在堅硬的石板地上,搖動石磙木柄,石磙前後移動壓碎坩粒。也有用牲口拉著石磙(按:趙錫稱為石碾)碾碎的。三篩土是去掉壓碎的石渣子。
四踩是和泥踩泥。因為手勁小,和好泥後要光著腳踩泥,踩上幾遍,再用鐵鍬翻過來踩。踩的時間越常,拉力越大,黏性越強。五捏即捏制鍋坯,在砂坩燒制的轉盤上操作。轉盤直徑約30厘米,厚3厘米,套在固定於地面的鐵軸上。捏坯時,把坩泥放在轉盤上,隨著轉盤的轉動,人用木槌不停地拍打,把坩泥拍成薄薄的圓餅。然後取來烤在文火上的鍋模,口朝下扣在轉盤上,把圓餅貼在模具上,拍勻,用弧形光板挫光。再把帶坯的模具翻過來放到另一個坐著的模具上,趁熱抽掉鍋模,用手把鍋坩的口略微收縮一下,再用砂刀把邊緣割齊,接著用一泥條為鍋口加邊,並用毛片蘸水沿邊磋磨,使其整齊光滑。為了表現出層次美與厚重感,有的在鍋坯邊上輕輕划上一道,形成略帶凹形的邊槽。打選好鍋坯,把它們口對口地放進溫室里烘乾。
六入爐即把鍋坯放入窯爐煅燒。窯爐能燒四對鍋的呈正方形,六對以上的呈長方形。開爐燒制時裝火也很講究。最下面的是碎木柴,木柴上擱放玉米粒大小的炭粒,然後放指頭大的,最上面是拇指大或核桃大的。再往上一層碼放比鍋底略大的砂碟,讓鍋坯穩固在砂碟之上。砂碟的作用是把鍋坯離開火苗,防止靠火的鍋坯變形,保證燒出來的砂鍋身正口圓,同時還能讓火苗沿碟口向四周噴射,均勻加熱,避免出現夾生貨。點火後要蓋上籠鍋。籠鍋也是坩土燒的,形狀根據爐型而定,扣在火爐上具有很好的封閉保溫功能。
圖為:在玻璃杯中舞蹈的連翹茶
七煽是鼓風,俗稱煽韛。韛是狀如龜形的薄板,四周用破布裹邊,人握住板前的木把,來回推拉,把風送入爐孔內,吹氧助燃。為使爐內能保持1200度至1300度的高溫,必須快節奏地煽動。從前沒有防高溫設施,鼓風的人頭戴草帽,臉蒙單衣,熱得渾身淌汗。一個人根本頂不住,要兩個人輪番交替著干。大約燒制近一個小時,由最有經驗的火頭掀起籠鍋來觀察色相。鍋坯燒成紅黃或黃白色,即可停火揭籠。
八扠是用鐵制的扠杆夾上燒好的鍋坯,放在預先做好的熗眼窩裡,窩裡放有柴草鋸末。一窩放一對鍋坯,用籠鍋封閉。火紅的鍋坯燃著窩裡的柴草鋸末,經過連煙燻帶火烤,約二三十分鐘後,亮晶晶的砂鍋便出籠了。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