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新學期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

2023年09月16日

- txt下載

教學設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接下來是關於新學期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的文章,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新學期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1
[知識與能力]
以教材中課文出現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和提示中對學生應掌握知識的要求。
[過程與方法]
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
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靈敏是思維品質的培養;
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批判地繼承秦始皇的道德、精神;
2、了解國家興衰、個人成就、個人成敗的原因。
[要求]
1、開動腦筋,解放思想,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2、觀點鮮明,論據充分,史論結合,有理有據;
3、不同觀點的交鋒要以理服人,要講究辯論的技巧。
[課時]1課時
[課型]活動課
[方式與方法]以討論為中心的綜合啟發式教學
[授課過程]活動:成語故事表演
【找一找】
1.從課文或參考書中找出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故事,列出目錄。
2.選出你們最喜歡的一則成語故事。
【演一演】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工。
(1)寫故事稿。
(2)飾演故事中A、B、C……角。
(3)儘量想辦法準備一些輔助性的道具(注意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的生活習俗、服裝等,請參考課文插圖)。
2.各小組代表在全班擂台賽上演講各自準備的成語故事。
【議一議】
1.談談你參與活動的感想。
2.從你飾演的人物的立場、角度談談對所演講的歷史故事的看法。
3.這則故事變為成語,流傳至今,對我們有什麼啟示呢?
【評一評】各組最精彩的地方有哪些?(以鼓勵為主,讓所有的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
新學期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體,知道漢字的演變;了解夏朝和商朝的曆法、戰國的24節氣;知道扁鵲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編鐘。
2、過程與能力:通過分析史料和搜集資料,培養學生收集、處理、運用資料的能力,培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勞動人民在古代就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過詳細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嚴謹的治學態度;通過學習詩人屈原,對學生進行道德情操教育。
[重點與難點]
本課重點是甲骨文、商朝曆法和詩人屈原。
本課難點是甲骨文的字型結構、古代曆法和《離騷》的藝術成就。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綜合啟發式教學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故事法)
我們同學每天都在讀書、寫字,要接觸大量的文字,文字幫助我們記事、傳達信息、獲取信息,文字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的祖先在文字沒產生之前是如何記事、傳達信息的呢?(學生能說出結繩記事、刻符號等等)
一、文字的演變
1、先展示各種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簡、帛書(讓學生有一個感性認識)
2、關於這些文字,你想知道些什麼呢?你對哪種文字最感興趣呢?(讓學生選擇學習內容)
3、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稱為甲骨文。今天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來的,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商周的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叫金文
4、小結:隨著書寫工具的變化,字體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展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書法條幅,學生感受書法藝術美,陶冶了情操,同時對文字字體演變有了簡要的了解)。可見,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字字體在進行不斷的演變,向著簡明、快捷的方向發展。
漢字形聲表意,歷經千年而不衰,成為維持和聯結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希望同學們熱愛我們的漢字,並寫好漢字好嗎?
(這種形象直觀的教學能發揮多種教育功能,既可以使學生清晰掌握我國漢字的早期演化過程,也可以通過了解造字方法增強學生準確運用漢字的本領,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更能夠培養學生觀察和歸納問題的能力。)
[過渡:隨著對天象的觀察,我國的曆法發展起來。]
二、向學生展示網上的資料)
(1)什麼叫曆法?
(2)夏朝的曆法的發明、商朝曆法的特點、戰國24節氣從生活入手,讓學生了解曆法和24節氣,並讓學生深入思考他們的作用。讓學生課下繼續搜集24節氣的諺語。
三、扁鵲
⑴名醫扁鵲,望、聞、問、切四診法
⑵補充扁鵲的資料,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四、屈原
詩歌賞析,體會屈原的思想感情,並從中受到啟迪。
(說明:《離騷》是屈原被流放後用詩歌形式寫成的自敘傳,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抒情詩。表達了崇高熾熱的熱愛祖國和人民的激情。同時通過閱讀和分析《離騷》,教育學生認識學習兩千多年前的屈原憂國憂民、高潔耿介的崇高品德和為追求理想頑強奮鬥的精神。)
五、戰國時期盛行鐘鼓之樂
提供一些資料供學生了解。
六、整合知識:綱要知識圖(可讓學生自己畫,小組互相交流)
七、總結認識:(總結出今天的收穫,並引導學生繼續探究)
1、通過學習這些知識,你還有哪些想進一步了解?你打算怎樣繼續去了解呢?
2、對於這些知識,你還能用其他形式表現出來嗎?
3、約定:把自己探究的成果互相交流和展示。
附:板書設計
1、商朝的文字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稱為甲骨文
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3、商周的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叫金文
4、曆法產生於夏朝,完善於商朝,戰國時測出24節氣。
5、名醫扁鵲,望、聞、問、切四診法。
6、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創造出一種新的詩歌體裁,稱為楚辭。
7、戰國時期盛行鐘鼓之樂
新學期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目標:(1)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新文化運動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論著.
(2)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對新文化運動的分析,指導學生從歷史背景出發,聯繫具體內容,分析其作用與影響,從而提高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書中有關白話文的材料,培養學生對於歷史新事物的鑑別和理解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陳獨秀蔡元培、等人在反封建鬥爭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2)感受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兩面旗幟就是「民主」與「科學」,新時代的青年必須增強民主與科學意義。
教學重點
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其意義
教學難點
新文化運動為什麼把鬥爭的矛頭對準孔教?
一、導入
20世紀初期,在北大的講壇上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既有從海外歸來的、西裝革履的大力宣傳新思想的進步人士;也有拖著長辮子、身穿馬褂的滿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遺老,他們相互抨擊對方的思想觀點,出現了激烈的思想衝突。通過這次思想交鋒,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新思想,中國出現了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今天我們學習了「新文化運動」,大家就會有所了解。
二、授課過程
(一)、新文化運動的背景:
學生們回憶一下辛亥革命的成果是什麼?(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師:中華民國成立後,從西方傳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觀念,受到知識階層,尤其是青年學生的歡迎。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第一小節的內容,了解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是什麼?)
1、政治方面:
辛亥革命後,帝國主義國家支持袁世凱稱帝;袁世凱死了之後,中國陷入軍閥割據混戰的動盪局面之中,經濟遭到嚴重破壞,這給帝國主義國家加緊侵略中國提供了一個有利時機。
面對辛亥革命沒有完成的革命任務,先進的中國人繼續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強調: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領域裡的延續。)
2、經濟方面:
一戰期間,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就為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奠定了物質基礎。
3、思想文化方面:
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成果之後,利用人們失望的情緒來詆毀民主共和,妄圖使人們相信只有尊孔復古才能救中國,為其復辟大造輿論。於是中外反動勢力大搞尊孔復古,重談「三綱五常」,使思想界烏煙瘴氣,但是隨著新式學堂的建立,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介紹到中國,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觀念深入人心,袁世凱的行為使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識分子不能容忍,於是他們以西方的民權、平等和達爾文的進化論為武器在思想領域裡向封建思想發起猛烈地衝擊,新文化運動興起。
(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學生活動:結合課文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具體情況如何?結合小字,了解蔡元培先生的主要思想。學生回答後,老師評價點撥。)
1、標誌: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
2、前期的指導思想:民權、平等、達爾文的進化論
3、主要活動基地:北京大學
(蔡元培先生的主要思想:「思想自由」:實質是讓新思想能在北大得以傳播;「兼容並包」:鼓勵新思想的倡導者占領封建文化的陣地。正是由於蔡元培先生的這種進步的思想,使北大成為當時中國思想活躍、學術興盛的學府,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活動基地。)
在北大里,在《新青年》這個主要陣地中,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提出了要以新文化取代封建舊文化,體現了資產階級的要求,下邊我們來學習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三)、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新文化運動以十月革命為界可以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在不同的時期內容也是不一樣的。(學生看書討論、總結)
1、前期:
①提倡民主、科學
「民主、科學」既是新文化運動的內容,也是新文化運動的口號,由陳獨秀首先提出。民主即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科學主要指自然科學,也包括從西方傳入的某些唯心主義社會科學理論。
它體現了以陳獨秀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希望在中國實行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希望在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強烈願望。但是我們也看到從西方傳入中國的並非全是科學的事物,但是對於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來說是全盤接受。
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所謂舊道德就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其核心是「三綱五常」,以此來維護封建專制制度。所以新文化運動中就把鬥爭矛頭指向舊道德,提出「_孔家店」的口號,全盤否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學生活動:大家思考一下:他們這樣做是否正確?)
對儒家傳統道德要予以批判,但是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來說,其中不乏有糟粕,但是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地方,如:「仁」的學說、以德治民、選賢任能、教育思想方法等等,所以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要批判地繼承,而不能全盤否定。
③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文學是一定思想和精神的載體。新文化運動又是一場文學革命,它包括文學的內容與形式兩方面。
胡適提出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側重於文體形式的改革;陳獨秀要求文學不僅要在形式上,而且要在內容上進行一些改革,_舊文學,建設新文學。魯迅把反封建禮教的革命內容與白話文的形式結合起來,樹立了新文學的典範,被譽為是文學革命的主將。
也正是這一項內容促進了民主、科學思想的進一步傳播,使人們進一步擺脫封建舊道德的束縛。新文化運動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前期新文化運動的實質是資產階級新文化反對封建舊文化的鬥爭。
(學生活動:新文化運動反映資產階級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的願望能否實現呢?)
辛亥革命的失敗已經證明資本主義民主共和的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中國的出路究竟在哪裡?就在中國人民陷入迷茫之時,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了。
2、後期:宣傳社會主義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第111頁關於《庶民的勝利》的節選材料,回答先進的知識分子對待十月革命是什麼態度?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傳到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大力宣傳十月革命。第一次在中國舉起社會主義大旗的是李大釗同志,他發表眾多文章宣傳十月革命,傳播社會主義思想,號召人民向俄國學習,給中國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作為資產階級新文化與封建舊文化的這次激烈交鋒,它究竟產生了什麼重要的影響呢?
(學生活動:閱讀、總結)
(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1、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以往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沒有徹底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此次運動,人們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學生活動:前兩次思想解放潮流分別指的是什麼?答:第一次是維新派和頑固派的論戰,第二次是革命派與保皇派的論戰。)
2、弘揚(民主、科學),推動(自然科學的發展)
3、宣傳動員:對五四運動的爆發起了宣傳動員的作用。
4、最重要的成果:
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選擇馬克思主義作思想武器。
5、有利於文化繁榮、普及
五、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第110頁節選材料——陳獨秀:「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結合本節內容評價新文化運動。老師點評)
積極:沉重打擊了封建文化,宣傳、傳播了資產階級新文化,馬克思主義在這一過程中傳入中國,給中國人民指明了方向;
局限:由於前期新文化運動屬於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其自身局限性決定他們提不出實際的反帝反封的政治方案,不能給中國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對東西方文化存在著絕對否定,絕對肯定的態度;脫離廣大人民群眾,局限在知識分子範圍內,沒有形成一場_。
新學期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了解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並由此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掌握林則徐維護中華民族利益,進行虎門銷煙的壯舉。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能力訓練
過程方法探索分析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條約》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影響
運用史料指導學生閱讀插圖、資料、自由閱讀卡,從中獲取與本課相關的史識
邏輯思維訓練學生從鴉片戰爭的原因、經過、結果、影響的時空坐標中,掌握系統有序的歷史知識網絡,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
情感、
態度
價值觀思想意識通過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史實,認識資本主義發家史的骯髒和血腥,揭露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和惟利是圖的本質
愛國情感學習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中華民族利益和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記取鴉片戰爭「落後挨打」的歷史教訓,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和振興中華的歷史使責任感
教學重點中國從主權獨立、領土完整、自給自足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虎門銷煙和南京條約)
教學難點分析鴉片戰爭前後中國社會政治和經濟的重大變化,理解中國近代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組織學生回顧初一學習情況,聯繫新學期課改趨勢,修訂課堂評價辦法,並落實到位。
2、指導學生閱讀第1頁「導入框」。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一、林則徐虎門銷煙
指導學生閱讀本目以及第5頁「自由閱讀卡•從罌粟到毒品」,討論回答問題:
1、英國為什麼要向中國走私鴉片?
(為開闢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原料而侵華,為牟取暴利而走私鴉片。)
2.英國走私鴉片對中國造成哪些危害?
(a.白銀外流,造成清政府財政危機;b.銀價上漲,造成「銀貴錢賤」,加重農民負擔;c.腐蝕統治機構,清政府更加腐敗;d.毒害中國人民身心健康,削弱軍隊戰鬥力。)
3.面對著鴉片的危害,林則徐採取了怎樣的措施?(嚴厲禁煙)收到什麼效果?(將繳獲的230多萬斤鴉片銷毀在虎門,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表現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4、林則徐處理鴉片是燒毀它們嗎?(不是)為什麼?(因為燒鴉片會產生大量毒煙,造成人們「被動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與海水化合反應產生的高溫來熔化鴉片,避免污染。)
小結、過渡:林則徐虎門銷煙打擊了鴉片販子的囂張氣焰,挫敗了英國用鴉片打開中國大門的美夢。他們就悍然發動侵略戰爭,用大炮轟開中國的大門。
二、中英《南京條約》
學生閱讀本目,思考回答:
1、這場戰爭是否因林則徐禁煙而引起?(不是。因為打開中國市場是英國政府的既定政策,他們要保護骯髒的煙片貿易,推行殖民擴張政策,什麼手段都耍得出來。即使沒有林則徐的禁煙,他們也要用大炮說話的。德國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說過:「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馬克思也說過:「英國用大炮強迫中國接受一種名叫鴉片的麻醉劑」,因此,這場戰爭被稱作「鴉片戰爭」。)
2、這場戰爭的結局如何?(中國戰敗,清政府被迫簽定《南京條約》。)
3、根據課本第5頁「練一練」:結合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請你分析一下,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什麼危害?(割讓香港島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巨額賠款,增加了人民負擔;開放五口通商和協定關稅,有利於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商品輸出。結果,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教師講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涵義:「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經濟已被破壞,有了一定成分的資本主義經濟形式,但仍保持著封建剝削制度。「半殖民地」指當時形式上獨立,但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受帝國主義壓迫和控制的國家。
4、根據課本第5頁「活動與探究1」:中國為什麼會在鴉片戰爭中失敗?
中國和歐洲的資本主義萌芽幾乎是同時產生的,但是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受到封建專制主義的嚴重阻礙,始終處於萌芽狀態。而歐洲的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後,歐洲社會的一系列活動和運動都在促進它的成長。經過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工業革命的成功,資本主義的生產力迅猛發展起來,歐洲的資本主義長成了參天大樹。而英國這時已成為號稱「世界工場」和「日不落帝國」的資本主義「老大」。它與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擁有明顯的優勢。「落後就要挨打」是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歷史教訓。
5、小表演活動: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儀式上雙方代表的對話(可自由發揮)。
鞏固小結
1、指導學生根據「知識網絡」,進行「接龍複習」,並完成第3頁「自我測評」。
2、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5頁「練一練」。
3、提醒學生預習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新學期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的罪行,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農民起義軍的反抗鬥爭等史實
記住圓明園被燒毀,主權進一步喪失,領土被大量割占的恥辱
能力訓練
過程方法綜合理解
探索分析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聽、看、議,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理解列強肆無忌憚侵略我國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國運動將清政府作為自己鬥爭首要目標的原因
識圖填圖新學案91頁第三題:沙俄割占我國領土及其條約名稱
情感、態度
價值觀愛國情感民族的強弱同國家的先進或落後是息息相關的,要為民族的復興和國家的強大而發憤學習,努力奮鬥
思想意識要繼承並發揚中華民族堅決反抗外來侵略的光榮傳統
教學重點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發生以及列強侵華的罪行
教學難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的關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新學案第2頁的「知識網絡」,討論回答問題:
1.第一次鴉片戰爭《南京條約》的簽定,給中國帶來什麼後果?(割讓香港島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巨額賠款,增加了人民負擔;開放五口通商和協定關稅,有利於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商品輸出。結果,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列強是否滿足已經得到的利益?(不滿足)
小結、過渡:《南京條約》使侵略者攫取了許多利益、中國遭受到了沉重的災難,列強並沒有滿足貪婪的慾望,想要通過修訂條約來擴大權益。遭到清政府拒絕後,他們便找藉口發動戰爭,想要迫使清政府就範。由於這場戰爭是上一次戰爭的繼續,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鴉片戰爭。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一、火燒圓明園
教師介紹圓明園建築的宏偉和精美,組織學生看、說、議。
學生閱讀6——7頁的本目課文、插圖、資料和第10頁「自由閱讀卡」內容,根據教師的提問在書上劃出或標註答案。
1、看過電影《火燒圓明園》的同學請舉手。誰能結合課文內容揭發列強的罪行?(掠奪珍寶,焚燒罪證)
2、哪那兩位同學願意扮演當年的英國兵和法國兵?(背景是火燒圓明園後,他們在倫敦重逢的某一天)請他們通過對話,表示一種懺悔的心情。
二、俄國侵占我國大片領土
學生閱讀7——8頁的本目課文和表格、地圖,隨堂練習:
1、學生先根據第8頁表格,在4人小組內「動腦筋」:沙俄通過哪些不等條約割占我國北方哪些領土?(說出大致位置和面積)
2、學生完成新學案第7頁[自我測評]第二題「知識聯線」:([數字]表示相應的地理位置)
(1)——[4];(2)——[1];(3)——[2];(4)——[3]
3、學生完成課本第9頁「練一練」。(答案應選C)
三、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學生閱讀第9頁本目課文和「插圖」以及「說明文字」,思考回答:
太平軍的鬥爭,說明中國人民怎樣對待國內的腐敗政府和外國的侵略勢力?(「落後就要挨打」是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歷史教訓。所以,要想改變落後挨打的命運,就必須_國內的腐敗政府,堅決抗擊外來的野蠻侵略。)
如時間許可,鞏固小結
1、指導學生根據[知識網絡]梳理本課線索。
2、布置作業
3、提醒學生預習第3課《收復_疆》。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