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沸血神兵.txt

2023年10月16日

  1/8  下一頁 txt下載

《沸血神兵》
作者:时乘六龙
作品相关
千古名将---赵子龙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唯有常山赵子龙。
纵观史实与评书,何人敢称常胜无敌将,何人能身经百战而身无片伤,何人敢称千古第一将,我看唯有常山赵云赵子龙。
赵云一生功高盖世。赵云死后,连一贯没心没肺的刘禅都动心了,别看刘禅懦弱糊涂,可他并没忘记赵云的救命之恩。刘禅命满朝文武挂孝,亲自接灵柩到成都,然后传旨:“子龙将军自从辅佐先帝以来,功勋卓著,奉公守法;济危于险,单枪匹马,纵横敌阵,一身是胆,千古英雄;忠以卫上,礼以厚下,忠心保国,青史留名。朕要为子龙老将军亲自送葬!”
刘禅身穿孝服,亲自送葬,将赵云埋葬在成都锦屏山下,并修建了一庙宇,供人们四时凭吊。子龙庙现仍然坐落在秀丽的锦屏山下。刘禅追封赵云为“大将军”,谥号“顺平侯”。大将军是当时武将中最高职位;极个别有功之臣才能封倨。为什么叫“顺平侯”呢?柔贤慈惠为“顺”,执事有班为“平”,所以叫“顺平侯”。追封赵云为大将军,谥号顺平候,一点都不为过。
赵云是常山真定人,在三国时期名扬天下!是位文武双全的大将。他有勇有谋,浑身是胆,人称“常胜将军”、“神勇将军”。赵云确实是浑身是胆。赵云一出世,大战文丑,在乱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以赵云一人之力差一点逆转了袁、公孙之战的整个战局;与裴元绍交锋,只一合,就将裴元绍刺死;乱军中枪挑大将高览,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郃,依然不改英雄本色;当年长坂坡一战,可算赵云树立威名之战,在曹操的百万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救出幼主阿斗,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杀死曹将五十四员;取桂阳力拒绝色佳人,表现出其高风亮节;在荆州,赵云保着刘备过江联姻,正因赵云有勇有谋,才使刘备能在虎穴中成亲。在回荆州的路上,孙权、周瑜派四路人马追赶,赵云遮风挡雨,前面有堵截他当先锋,后面有追兵他断后,一个人横枪立马,挡住了东吴上万人马,这才化险为夷,保住刘备、孙尚香返回荆州,龙凤呈祥;孙权为了夺回荆州,乘刘备率兵远征西川之机,设计想将阿斗做人质以讨还荆州,用计骗回孙尚香,孙尚香不知是计偷偷抱着阿斗要回东吴。赵云得知后,立刻只身驾一叶小舟,追赶东吴大船,截江夺回小阿斗。在长坂坡赵云于百万军中救阿斗时,面对的是敌将曹兵,而这第二次救阿斗面对的却是主公的夫人。当时,在封建社会里,谁敢冒犯主公夫人?赵云既无刘备的旨意,也无诸葛亮的将令,一旦冒犯了性情刚烈的孙尚香,是要犯死罪的。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赵云敢于拼死从主母的怀里夺过阿斗来,靠的是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对主公霸业的忠心。用现在的话说,赵云是为了刘备的霸业无私无畏;拒汉水威名远播,老将黄忠被围于汉水,赵云引三千军前去接应,大喝一声,率先挺枪催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曾在长坂见其勇者、胆寒心冽,闻其勇者,尽数逃窜;赵云就是年到花甲,仍不减当年雄风,北伐时他能当诸葛亮的马前先锋,凤鸣山一场大战,赵云连斩五员大将,杀得魏兵大败,吓的曹魏之兵闻赵云之名闻风丧胆。不管刘备还是诸葛亮,每逢遇到危急情况时,不论是闯龙潭、入虎穴,都离不开赵云赵子龙。
赵云义拒美色,可谓将中之君子也。赵范在桂阳欲将其嫂许配给赵云,赵范之妻樊氏人品相貌出众,赵云为了刘备的江山社稷,考虑到荆州末定、大业末成,义然拒绝。多亏后来赵云陪刘备迎接孙尚香回归荆州以后,诸葛亮、张飞和孙尚香积极搓合,赵云才得以与樊氏拜堂成亲,成就一段美好姻缘,樊氏为赵云生二子,长子赵统、次子赵广,皆为蜀汉后期的大将。赵云的这种“先为人,后为己”的精神,令人敬佩。
赵云这员将与一般武将不同,他有儒将之风,不但武艺高强,还很有才,用现在的话说,他不但是一个能领兵的将军,而且还是一位很有头脑的政治家。刘备取了西川在成都建都,可以说功成名就霸业已立,刘备要将成都有名的田园房产分给创基业的有功之臣。当时,刘备手下有那么多的文臣武将,谁都没有反对,竟无一人就此提出异议,只有赵云劝谏刘备不要将百姓的东西据为少数人所有,要爱抚百姓,以民为本,成都百姓多经战乱,生活很苦,为官为将的不能在这时候盘剥老百姓。赵云力劝主公的目的虽然是为了巩固刘备的统治,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象赵云这种治国安邦的才智和体恤百姓疾苦的做法,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称道的。刘备成事在“义”,败事也在“义”,但对“义”的理解,赵云是高于刘、关、张的。孙权杀了关羽,刘备为全桃园之义,要起倾国之兵伐东吴,为关羽报仇之时,赵云不怕触怒皇上,赵云深知刘备与关羽的关系,但为了蜀汉之天下,仍然从政治上陈述了兵伐东吴可能带来的恶果,多次冒死苦谏,拦阻刘备发兵,刘备不但不听,还怨恨赵云,罚他到江州督运粮草。赵云并不埋怨,忍辱负重,竭尽全力保证了七十五万大军的粮草供应。刘备后来中计,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被困夔关,赵云不计个人恩怨得失,主动出兵,在千钧一发之际,带兵冒死将刘备救出重围。当陆逊闻听是赵云来救刘备,吓的急令三军后退。赵云突围之时只一合便将东吴大将朱然刺于马下,杀得吴兵四散而逃,安全的护着刘备退到了白帝城。
赵云一生,令行禁止,遵奉法度,他从来不争功,不抢功,谁立了功他都高兴。可自己有功却多次拒赏。保刘备入虎穴过江,立了大功,回荆州后要奖赏他,赵云因刘备霸业未成而不受;蜀兵北伐兵败,赵云率兵退走箕谷时,赵云亲自断后不伤一兵一卒,没丢一束粮草,诸葛亮要重赏他,可赵云说全军打了败仗,自己怎么能受赏?面对五千两黄金、蜀锦百匹毫不动心,坚辞不受,宁愿与众将士荣辱与共,这更是一般人望尘莫及;赵云一生,屡立战功,纵观三国众将之中唯有赵云可称得上独挡一面统帅之才,用句老百姓的话说,不管办什么事,根本不让领导操心,可是他从来不炫耀自己、一生默默无闻,不争官夺爵、不争名夺利,三国时期君对臣的最高奖赏是赐以侯位,关羽、张飞、马超等都得到荣封,唯独没有赵云,赵云虽然功高盖世,却没有去争名夺爵,死后才被追封为“顺平侯”;赵云文武双全,是有名的上将军,让他当先锋,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让他断后,就退守在后,只身挡重兵,哪怕有一个士卒没撤完,他也绝不先撤。可谓“军中之楷模、将中之大贤”,赵云赵子龙,功德盖世,后人有诗赞赵云:
匹马单枪敢独行,摧锋破敌任纵横,皆称飞虎一身胆,不负英雄千古名。
黑发当阳救幼主,白发箕谷保残兵。忠心到底无移改,谥法还应得“顺平”。
正文 第0回 引子
(更新时间:2007-2-24 19:14:00
本章字数:4432)
靖康之难,金人攻破汴京,掳劫徽、钦二帝和宗室三千余人北归,此时距太祖黄袍加身,开创大宋天下已历九朝一百六十余年,宋祚几欲因此而绝。
所幸徽宗九子康王赵构泥马渡江,得脱大难,在金陵登基,宋祚方才得以延续。
但金人久欲吞并江南一统天下,又岂会将赵构这等无能之辈放在眼中!于是,建炎三年,金国大将完颜宗弼(金兀朮)再度率军南下,直下江南,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取金陵,活捉赵构,一举灭宋。
赵构闻讯,大惊失色,深恐自己再步父兄的后尘,因而不顾众将全力谏阻,连夜出逃。怎知金兀朮极善用兵,早料得赵构会南逃江浙,在大军南下之初,便命麾下疾风十九骑扮作商贾潜入宋境,预先在临安城北埋伏,意欲阻劫赵构,策应金军南下。这疾风十九骑乃是金国精英所聚,骁勇善战,功勋卓著,向为金兀朮所倚重。此番南来,十九人练熟了汉语,又对江南风俗人文作了深入的了解,必欲生擒赵构而还。
赵构一面命大军阻击金军南下,一面又传檄各州勤王,自己却仓惶南窜,仓促之际,身侧仅带得官员近侍十数人和百余骑护驾军马。
赵构一行刚进得临安城,喘息未定,人马又饥又累,正欲稍作歇息,忽见前方密林中闪出十数匹快马来,马上众人手执长刀,操着生硬的汉语大叫道:“赵构还不下马受缚!”
赵构闻言大惊,直吓得差点从马上摔下身来。大将孙亭急道:“请陛下与王将军率御营众军士速速向东,臣愿以死殿后!”赵构慌忙拔马向东,御营统制王渊引二十余骑紧随其后。众人未行数里,孙亭与众将士便尽皆死于疾风十九骑的长刀之下。
赵构一行驰出十数里,王渊忽奏道:“陛下,臣见敌骑骁勇,只恐孙亭将军难以抵敌,请陛下与康总管率军先行,臣愿单骑南行,去请救兵!”赵构道:“如此甚好!”伸手解下腰间宝剑,说道:“急切间不及下旨,老将军可持朕的尚方宝剑前往,有敢违令者,先斩后奏!”王渊双手接过宝剑,道:“臣遵旨!”言罢拔马欲行。
赵构执王渊之手垂泣道:“金人必欲得朕而甘心,形势危急万分,请老将军念在我太祖皇帝开国之坚难,千万请得援兵前来相救!”王渊闻言大感惶恐,慌忙下马,叩拜道:“臣世受国恩,敢不尽忠竭力,以死相报?此去若请不得救兵,臣誓不回来见陛下!”言罢翻身上马,纵马向南而去。
众人向东急驰出百余里,已到得越州境内,耳听得身后蹄声愈急,无不心惊。忙乱间,领头军士慌不择路,竟将众人引入了一条上山的岔道之中。眼见蹄下道路越行越窄,越行越高,众人尽皆大惊。
只行得一盏茶功夫,山路便已到了尽头,眼见前面峭壁断崖,身后追兵又紧随而至,赵构忍不住仰天长叹,心道:“不想我赵构大业未成,竟死于此处!”
疾风十九骑赶到近前,见赵构自陷绝境,都不禁哈哈大笑。领头军士长刀一挥,十九人一齐翻身下马,向宋军逼近。副将张楠抽出长剑,与众军士一齐护卫在赵构身侧,振剑高呼道:“主辱臣死,但教我等一息尚存,决不容金狗犯我上国天子一根汗毛!”
领头金将道:“好!你等既要做忠臣,我们自当成全。”言罢,长刀一挥,立时便有四人飞身而出,但听得刀枪剑盾相斫之声密如雨点,不时夹杂着宋军声嘶力竭的惨呼,不到片刻,待得刀光凝滞,宋军已尽皆倒于赵构身前,枪剑盾牌落得一地,唯有张楠身中数刀,尤自柱剑强立,鲜血透甲而出,未知伤势如何。
只见那人缓缓转过身来,冷冷地道:“哼,好大的口气!学得几下微末的武功,便自以为天下无敌,连我南朝俊彦之士竟也一齐小觑了!”那领头金将喝道:“你是何人?”那青衫客淡淡地道:“南朝宋人。此来正想见识见识你们金人的高深武学。”那金将怒道:“好。你自来寻死,须怪不得旁人!”长刀一挥,命四人一齐出手攻击。
四人刚跨出一步,便见那青衫客右手食指凌空一点,斜斜向下,“叮”地一声,指力正点在地上长枪枪头之上,那长枪忽地窜起,枪尾在山石上一碰,急撞回来,青衫客伸手一拿,正握在枪尾,跟着就势一划,一招之间,便将四人手中长刀一齐砍断。便在众人惊诧的瞬间,只见枪头红缨闪动,也不知青衫客如何出招攻击,四人一齐大叫,心口中枪,毙于当场。
那青衫客连杀四人,只在举手之间,一出手便显露了惊世骇俗的武功,直教众人尽皆大惊,尤其是他先前以枪头短刃砍断对方长刀的功夫,简直匪夷所思,说来都难以教人置信。那领头金将心知今日遇上了劲敌,但军令当前,进退无路,此时却也只能拼死一战了,当下大喝一声,十五骑同时出手,一齐向青衫客攻到。
却见青衫客轻轻一笑,未待钢刀近身,长枪疾进,横扫直劈上挑下刺,于刹那之间急攻出二十余招。待得枪招停顿,先前骄横不可一世的疾风十九骑只剩下五人尚自提刀竦立。青衫客长枪平伸向前,遥遥指向领头金将。
那金将甚是勇悍,在地上一个翻身,提起宋军丢下的一面盾牌,大喝一声,挥刀向青衫客疾冲过来。青衫客长枪伸出,在盾牌上轻轻一点,便将那金将五牛冲阵般的猛劲尽数消解了。那金将欲进不得,欲退不甘,正自迥迫之际,忽见青衫客双手交错,在枪尾一拔,那长枪忽然一阵急旋,枪尖从精铁铸就的盾牌上洞穿而过,直刺入对方胸口,那金将大叫一声,就此死去。
只听先前那人说道:“恕晚辈斗胆,前辈武艺之高,确是旷古绝今,世间罕逢敌手,但说到见识,以及对当今天下的形势,却未免有些糊涂。”青衫客怒道:“什么?”那人说道:“宋主昏庸,比之陈叔宝、李煜之辈尤有不如,致使忠臣蒙难,民不聊生。我大金国世处北地,原也无意问鼎中原,只是眼见宋主无道,百姓有倒悬之苦,生灵有水火之急,这才挥师南下,吊民伐罪,以解天下苍生之难。现今我大金已席卷北国,南朝指日可下,到时九州一统,百姓安居乐业,岂非天下人所愿?前辈此时又何苦出手阻拦,为赵构这等庸主卖命呢?贵国有一句话说得极好,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以我等之不才,尚自位列上将,似前辈这般身手,若肯为我大金效力,我四人愿在圣上面前力保,定教前辈裂土封王!”
说到这儿,顿了一顿,回头向赵构看了一眼,说道:“却也容易!我只须把你们四个杀了,再将先前这番贬斥三位皇帝的话语尽数咽入腹中,换上一大堆忠君报国的言语来大拍这赵构皇帝的马屁,凭我这副身手和救驾之功,只怕也能弄个裂土封王。只是我天生一副放荡不羁的脾气,若真做了王爷,诸多约束,只怕没三天便会闷出病来。再说跟在皇帝身侧,须以溜须拍马为生,无趣得紧,这王爷还是不做也罢。”这番话直说得赵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心下恼怒至极。
四人觉得青衫客说得倒也极是有理,一时不知当再如何开口。青衫客长枪一抖,也不见他收臂前探,内力催逼之下,长枪便即疾飞而出,“当”地一声,正刺在山石之上,余势未竭,直振得枪杆不住颤动。青衫客道:“你们四个还不走,莫非真想把小命送在这儿不成?”四人急忙说道:“谢前辈不杀之恩,晚辈这便告辞了!”说罢拱手作礼,转身而去。
四人行未十步,忽见一骑飞驰而来,马上之人大呼道:“金狗休得猖狂,岳飞来也!”赵构、康履和青衫客齐向来者一看,只见来人身上无甲,手中无械,坐下无鞍,又哪有半分远来赴敌的模样?三人疑惑间,那马又驰近了十数丈,岳飞双足在马腹上一点,身子腾空而起,未待双脚落地,已飞腿向疾风四骑攻到。四人侧身避开岳飞一击,正欲出招,忽见岳飞双臂一转,五指成爪,身如鹰翔,疾取四人咽喉,一瞬之间,但听四人各自惨叫一声,尽皆喉间中爪,毙于当场。青衫客叹道:“不想朝中尚有如此高手,看来今日倒是我多事了!”言罢袍袖一拂,已不见了身影。
岳飞快步走到赵构身前,叩拜道:“臣江淮宣抚处置司、右军统制岳飞参见陛下。臣救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眼见强敌尽去,上将来援,直到此时,赵构才缓缓舒了口气,当下说道:“岳爱卿平身。”岳飞站起身来,赵构说道:“岳爱卿举手毙敌,武功果然了得,只不知爱卿先前所用,又是什么功夫?”岳飞道:“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先前所用,乃是臣自创的武功,名叫‘鹰爪功’。这门功夫浅陋得紧,臣万不敢在人前卖弄,只是一时身边没有军械,急切之间这才使了出来,倒教陛下见笑了。”赵构微笑道:“不想岳爱卿竟还是自成机抒的武学大家!”岳飞连称不敢。
赵构又道:“岳爱卿远来救驾,却又为何作如此打扮?”岳飞道:“臣近日偶感风寒,身体不适,王渊老将军来时,臣正在榻上小歇,闻听陛下有难,不及取枪佩甲,便即前来,不想却因此辱及朝庭体面,还请陛下恕罪。”赵构道:“爱卿救驾心切,又何罪之有?”
岳飞护着赵构缓缓驰下山来,问起先前经过,康履一一说了。赵构问道:“岳爱卿见闻广博,可曾听说过此人名号么?”岳飞道:“当今武林,以‘释道儒’三位前辈的武功为最高,并称为三圣。传闻释圣前辈乃是一个女真僧人,法号戒明,在金国会宁府朝宗寺中修禅,先前那青衫客口中的老和尚,只怕便是此人;这道圣前辈事迹不著,只知他道号清灵,以轻功和剑法见长;儒圣前辈以枪法见长,因而又有‘枪神’之誉,其人行事神龙见首不见尾,甚至于姓氏名号,都鲜为人知。据说枪神前辈世居江南,常在临安、越州一带出现,若是微臣猜得不错,先前救驾的青衫老者,当是此人无疑!”
正文 第1回 燕赵古意
(更新时间:2007-2-25 18:04:00
本章字数:30082)
秋夜,风月无边。这对惯于细品此间滋味的江南才子来说,正是举杯邀明月,起舞弄清影的良辰美景;但对于古来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之地,这习习秋风却如同易水之上的萧萧西风一般,不禁令人顿生一缕悲壮之气。
那少年渐渐收起悲痛,凝视着坟前木碑,用低沉的声音,坚定地说道:“爹,你放心吧,孩儿一定牢记您的教诲,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愿您在天之灵保佑孩儿今夜救出小姐。”说完,提枪向东而行。
延着山间小道东行十余里,一座豪宅映入眼帘,虽然已是深夜,但宅内依然灯火通明,笑声不断。那少年心下大怒:“弄得人家家破人亡,还引以为乐,不杀此贼,誓不为人!”当下绕过正门,跃墙而入。那少年黑暗中定神细看,落脚之处似是个花园,前面三十余步,便是座高楼,人声喧哗正是从此处传来。那少年当即在假山花木间躲闪前进,窜至楼边,藏身凝神细听。只听得满耳饮酒嘻笑之声,混杂一片,也不知究竟谁人言语。那少年心下更不耐烦,伸手轻轻捅破窗纸,偷眼向里张望。
董宅西南一角,有三间旧屋,原是董家下人所居,后来董伯天在前院盖了新房,嫌下人呼唤不便,便叫众人都搬到了前面,此间也就空了出来,只零星堆放些破旧桌椅器具,平时极少有人来此。此时,月明星稀,晚风吹过旧屋,隐隐传来一缕说话声。只听一个女子声音,略带惊恐地说道:“我们为什么不赶快逃跑,还要躲在董伯天家里?”只听另一个声音低声道:“我们二人跑不快,不多时便会被他们追上。我料这些家伙凶狠有余,智谋却是不足,一定想不到我们会躲在这里。”言语间不无傲气地轻轻一笑,“等他们追得筋疲力尽转回来时,我们再寻机逃走。”听声音,正是适才刺伤董伯天后逃跑的那少年和吴家小姐二人。
二人靠着身子缩在墙角,半晌无语。那少年心下不住寻思:“逃脱董家追杀后,小姐又当如何安置呢?”正凝思间,却听吴小姐道:“仲谋,原来你武功这般了得。”那少年道:“这是我家传的武艺,先父曾嘱咐不得在人前卖弄,因而我极少施展,今日被逼无奈,才出手的。只是我武艺太差,连董家的几个护院都打不过,不然早一枪刺死了董伯天那老贼!”吴小姐道:“你武艺不高,如此危险你又如何要来?”那少年不禁愕然,心下自问道:“如此危险,我又为何要来?”沉默良久,这才缓缓道出一番情由。
这少年名叫赵仲谋,今年刚满十五,自幼丧母,五年前随父赵延移居至此。这父子二人原是四川成都人氏,先祖乃是三国时蜀汉名将,因此家传武艺,却也非凡。因逢乱世,赵延抱打不平,无端惹祸,故而避难于此,在这云龙村中,终日韬光养晦习文隐武,靠几亩薄田度日,倒也相安无事。吴小姐闺名原叫咏絮,今年已过十六,也是早年丧母与父相依为命。其父吴皓三十得女,期年丧偶,对爱女自是视同性命,所幸祖上所遗产业颇丰,因而父女二人倒也过得甚为舒适。数年前,吴皓偶遇赵延,言语异常投机,引为生平知己,相见恨晚,吴赵二家因此颇多往来。吴皓以兄弟间当有通财之宜,常与赵家接济,赵延虽万般推辞,不肯接受,心下却也甚是感激。二年后,赵延病故,临终前遗命赵仲谋思图报答。后赵仲谋应吴皓之邀,搬入吴家,为小姐伴读,而吴皓感念赵延兄弟之情,亦对赵仲谋视如己出,甚至于有意招他为婿,因此赵仲谋与吴氏父女相处颇为融洽。
如此过得二年有余,村中忽来一人,传言此人乃当朝吏部侍郎董仲坤之兄,名叫董伯天。此人骄横拨扈,霸道异常,自从来到本村,便不断扩展宅第,蚕食邻田,欺男霸女,无法无天。董家还自养数十名家丁,持棍提刀,横行乡里,连官府也不敢过问,致使他更是肆无忌惮。董宅渐大,已与吴家相邻,但董伯天尤不知足,又欲扩地建楼,于是派人前来商榷。吴皓不敢有所得罪,只是一再婉言相拒。来人去后,吴皓自思董伯天心下必然大怒,决定亲自备礼过府谢罪,肯请他高抬贵手。因怕赵仲谋年少气盛,得知此事必然不肯与董家甘休,便有意打发他去邻村收租。料想赵仲谋往返点收一两日间,自己必能办妥此事。
赵仲谋也知董家之事难了,因而连夜催收,收毕急忙赶回。但终于还是晚了,赵仲谋赶到之时,吴家已成一片焦土。向邻人细问之之下,方知当时情景。
当日吴皓正想前往董家,不料董伯天却径自前来要地,家丁护院三十余人,气势汹汹,言语间更无任何余地。吴皓原是读书人,以势相逼反而激起了他“威武不能屈”的本性,更是执意不允。吴咏絮见董家来人蛮横无礼,心下担忧,出房一看,却被董伯天照了个面,董伯天见吴家小姐明眸皓齿,亭亭玉立,美艳不可方物,不禁凶心未泯色心又起,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脚踢翻桌子,命人抓住吴皓一阵毒打。可怜那吴皓平日里养尊处优,何曾吃过这等苦头,心中气愤交加,身上痛楚难当,不多时便死于乱拳之下。吴咏絮悲痛不已,欲撞墙而死,却被董家护院擒住。董伯天下令,将吴家下人悉数赶出,搜去金银细软,一把火烧了吴家。董伯天带着众人,押了吴咏絮,大笑而回。
赵仲谋得悉事情经过,顿时气炸了肝肺,恨不得飞身前来相救,但自忖武艺未成,冒然前往不但救不了小姐,还得反搭上自己一条小命,于是定下一条计策,从自家老屋取来兵刃,拜别了父亲,这才趁着月色,前来相救。
赵仲谋心想:“断瓦残垣,一片焦土,吴叔叔的尸身我是遍寻不着,只怕不是被压在断垣之下,便是化作了焦炭,却叫我从何找寻?只是我若直言真相,只怕她心神激动,哭泣不止,甚至还要冒险前去找寻,此时此地,实是凶险万分,犯不着冒如此大的危险。再说,她若去时,也未必便能找到。”当下缓缓点了点头道:“我也不知此间情由,我赶到时,已不见了赵叔的尸体,是村前王三哥和王嫂偷偷葬的。你放心吧。”心道,“我也不是存心骗你,只是想你爹对你钟爱一生,定不愿你为他涉险,人死万能事皆空,珍惜自己才是对他老人家的最大报答!”
许久无语,二人正欲睡去,忽听西门口人声嘈杂,原来不知不觉间已过了二个多时辰,董家的众家丁护院皆已陆续赶回。只听一人大叫道:“这小子可也真够狡猾的,尽走此七叉八叉的小路,我们三十几人碰上叉路分开来追,几次分下来,追得只剩下四五个人了,却连那小子的人影也没瞧见!”只听另一人笑道:“谁象你这么没用,我们就找到了,还捡了他们一只鞋回来,只是寻到林子里忽然没了踪影,又怕大伙在叉路上瞎转悠,就来跟你们说一声。”先前那人笑道:“吹了半天,还不是没抓到?”又听得人群里五六个人哼哼哟哟的大呼小叫,脚步轻重有异,似有一足受了伤,一人恨恨地道:“捉到这小子,我定要叫他把这些竹签都吃到肚子里去!”身边数人顿时连声附和,忿忿之声不绝。却听旁边一人冷冷地道:“凭你们这几块料,只怕找到了那小子也斗他不过,还想让他吃竹签?”受伤几人大怒:“你去把他叫来,瞧我们怎么收拾他!”取笑那人见他们火了,也不再跟他们争辩,只是不屑地轻轻冷笑一声。赵仲谋心想:“看来我那几根竹签定是让这几个家伙踩上了,竹钉穿足,你们这下可知道小爷的厉害了吧?”心下不禁暗暗得意。
众家丁各自回房,贼人没捉到,老爷又受伤在床,谁也不敢前去回报,心下只是暗暗发愁,明日老爷一怒,只怕个个都得挨上三十捧。不过发愁归发愁,折腾了这老半天,众人还是倒头便睡,就连西门大开,也无人理会,想是众人自恃董家势大,方圆百里之内无人敢来太岁头上动土吧。赵仲谋轻轻唤醒吴咏絮,二人悄声快步而出。
赵仲谋一路疾行,跑出十余里地,渐渐双腿沉重,气喘加剧,已感不支。赵仲谋心想,再行五六里地到得集镇,那时便可雇车了,当下咬牙坚持。吴咏絮几次要下来同行,赵仲谋只是不允。又行半个多时辰,渐闻前面马嘶人喧,嘈杂声起,赵仲谋放下吴咏絮,二人快步走入集镇。
此时天色已明,镇民见一男一女夫妻不象夫妻,姐弟不似姐弟,满面灰尘,气喘嘘嘘,尤如逃难一般,不禁心中大奇,又见那女子虽不过十六七岁年纪,却是清秀绝俗,美艳无可比拟,都不禁向赵仲谋投来疑惑的目光。赵仲谋也不理旁人,径自雇车买粮。不多时,二人上车,马车向南疾驰,至此,二人方深深地缓过一口气来。
思量间,忽见吴咏絮缓缓醒来。赵仲谋取出干粮与她分食。吴咏絮道:“仲谋,你身边银两够吗?”赵仲谋道:“我爹留下的银两我全带来了,又把我家村西的四十余亩地全卖了,虽说急切间买不得好价,却也该够了我们用上几年的了。”吴咏絮轻轻点了点头,又问:“我们这是往哪儿去啊?”赵仲谋答道:“河北大名府一带都是董家的势力范围,我们须先出大名府才行,我在外边也没什么朋友,小姐家也世居此地,舅舅虽在相州,但也属大名府范围之内,因此不宜投奔。亲人虽是没有,故地我倒是想到一处。我幼时曾与父亲在郑州城郊的刘家村住过些日子,那儿民风醇朴,倒是个极好的去处,我们不如先去那儿小住几日,再定行止。”吴咏絮道:“如此甚好。”
河北大名府与郑州相去也不甚远,车行数日,便已到得郑州城外的刘家村。赵仲谋寻家农舍借住,将吴咏絮暂时安顿好,径自出门。这一去赵仲谋直忙了二个多时辰方才回来。在农家草草用些饭菜,二人谢过主人,辞别而去。赵仲谋带着吴咏絮东行里许,来到一处农舍之前。吴咏絮见那农舍建在小河旁边,有屋有园,虽说茅屋简陋,与先前吴家相去甚远,却也别有一番农家风韵。赵仲谋向吴咏絮轻轻一笑,说道:“小姐若是喜欢,以后这就是我们的家了。”数日流离,听到这个“家”字,虽在大难之际,吴咏絮心头却也不禁生出一丝暖意,侧头向赵仲谋报以微微一笑。
二人在屋内坐下,赵仲谋说道:“我走遍了全村,也就这间庄子还算不错,就向他的主人买了下来,我们暂时在此小住数月,你若是住不惯这农家小园,到时我们再另寻别处。”吴咏絮道:“这儿不错,我很喜欢,却也不必费心再另寻别处了。”赵仲谋喜道:“你喜欢就好。旁边住的是刘三哥一家,你没事可到他家中坐坐,以便以后我出门时大家也好有个照应。”吴咏絮点点头。赵仲谋又道:“带来的银子买了这屋子之后,还剩下许多,足够我们用些日子的了。现在我们先在这儿安顿下来,过得一年半年,待董家的人都将这事忘淡了,我们再想办法替吴叔报仇。”吴咏絮道:“你说的不错。”
吴咏絮听罢,说道:“你想上太行山学艺,却又不忍留我一人在此独居,去留之间难以决断,日间虽然不肯向我言明,不想却在睡梦之中说了出来,是也不是?”赵仲谋点点头,说道:“你猜得不错,正是如此。”
吴咏絮道:“其实这些天来,我也天天打算着以后的日子。你身边的银子我们已花了许多了,这般坐吃山空,终究不是办法。我在村子南边看中了一块地,打算把它买下来,然后再把地租给邻近的农户,当也有不少收入。我还打算向隔壁的刘嫂学些纺织的手艺,待学会了,也可自食其力,虽说不能过回以前大小姐的生活,但能过上这种清静平淡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却也不错。”吴咏絮又道:“仲谋,你还有大好的前途,应该遵照赵伯伯的遗命,上太行山学艺,艺成之后,一展文才武功,方才不负你生平之志,和我在一起只有拖累你。再说,只有等你武艺有成,我吴家的血海深仇才有图报之日,你千万别辜负了我对你的一番期望。我已经细细想过了,留在这儿独自生活,虽说辛苦一些,却也不是难事。”
赵仲谋说道:“不行。留你一人在此,我万万放心不下!”吴咏絮苦笑道:“那又有什么办法?你放心不下,难道还能就此陪我一生么?你就忍心让‘沸血神兵’在你手中湮没,让赵伯在泉下痛心疾首,让我吴家的血海深仇永无图报之日么?”几句话顿时激起了赵仲谋的少年意气,当下大声说道:“你说得不错,过了明日,待我帮你打理好田地的事,我这便上太行山去,三年内若不能杀了董贼,誓不为人!”吴咏絮喜道:“好,这才有先祖赵云公的英雄本色!”
次日,赵仲谋便将村南的二十余亩地买下,租给了邻近乡人耕种,忙碌一日,待料理好一切回到家中,吴咏絮已整治了一桌丰盛的酒菜。
一夜消魂,待得二人醒来,天已大明。
二人起身穿好衣衫,对昨夜之事却只事不敢提起,胡乱用过些饭菜。吴咏絮道:“仲谋,也该是你动身的时候了。”赵仲谋道:“好!”取了银枪和行理,二人一齐走出门去。吴咏絮心中不忍,一直把他送到村外数里的官道上。
赵仲谋见她愁眉紧锁,神色抑郁,心知她也舍不得别离,说道:“姐姐好好保重,三年之内我一定回来。我从家里带来的银子就放在床下包袱里,你都留着吧,到时候用得着。你做了十几年的大小姐,现在要你一个人独自生活,我实在有些放心不下。”吴咏絮微微一笑,笑得有点牵强又有几分凄惨,道:“仲谋,你就放心地去吧,不必为我担心。自从出了吴家大门,我就没想过要过回以前的日子。你把钱都留给我了,你自己怎么办?除了雇车、吃饭,到了太行山,只怕没了银子,拜师学艺的事也不能顺顺利利的。”赵仲谋不语,只是微笑着轻轻摇头。
赵仲谋心中激动,更无一言以对,只听她继续说道:“武功成与不成,大仇报与不报,其实都是小事,留得有用之身,解开‘沸血神兵’的秘密,才是关乎天下兴亡、告慰先人英灵的大事。因此,我要你答应,武功未有大成,未有必胜之算前,千万不可冒然报仇,留着有为之身,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出来,赵伯和我爹的在天之灵都看着你呢!”赵仲谋心神激荡,强忍着不让泪水夺眶而出,脑中一片混乱,只听吴咏絮继续道:“仲谋,你去吧,以后没人在你身边,要好好照顾自己,艺成下山之日,记得来看看赵伯、我爹和我!”赵仲谋微感诧异:“我爹和你爹二人均已亡故,要我看看他们自是叫我前去拜祭一番;你却为何与他们二人连在一起?”转又一想:“想是今日小姐心情激动,因而神情失常,言语怪异,我自恃定力高于常人,今日也是激动不已,何况她一个年方二八的忏忏弱女!”当下说道:“待下得山来,仲谋定和姐姐一起前往拜祭两位老人家。”
车行三日,到了共城县地界,已是黄昏,此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是个山谷,车夫喂过马匹,便找个背风的所在,和衣而睡,赵仲谋也在车内沉沉睡去。
赵仲谋前思后想,终究按捺不住心中怒火,一跃而起,解下车前白马,持枪便向来路奔回。月色下赵仲谋策马直奔云龙村,未到半个时辰,便到得董宅门前,但见宅前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赵仲谋心中大怒:“这般吹吹打打,正好给老贼出丧!”当下挺枪直进内堂。堂上一人满头白发,身着喜服,眉开眼笑,正是董伯天那老贼!身旁一人身形婀娜,大红喜帕盖住了面容,只露出一双纤纤素手。赵仲谋凝枪正欲往董伯天身上刺到,忽见那新娘素手一晃,头顶喜帕落在地上,寒光乍现,从衣袖中闪出一把匕首来,径自刺向董伯天胸口。赵仲谋凝神一看,只见那人青丝如云,颜容如玉,不是吴咏絮,更是何人?
只见董贼应刃而倒,堂上贺客连声呼叫,各自奔走。吴咏絮正欲乘乱离去,忽见数十家丁手执兵刃赶到,已将四周团团围住。赵仲谋纵身上前,银枪横扫,逼退众人,一把拉起吴咏絮便往外逃。众家丁持刀赶来,将近西墙边,眼看就要追上,赵仲谋放脱吴咏絮,回枪拒敌,一招“百将束手”,将跑在前面的几个家丁一齐打得直飞了出去,单刀脱手,重重地摔在地上。赵仲谋不待众人出招,银枪疾探,“三军夺帅”、“誓酬知遇”二招接连递出,又戳翻了三个家丁。赵仲谋返身拒敌,数招之间,便解了刀兵之险,但只此片刻延误,众家丁已在二人身周团团围困,想要突围逃生,已变得异常坚难了。赵仲谋向吴咏絮道:“姐姐,我护着你,你先走。”吴咏絮急道:“我是逃不了了,仲谋你快走!”赵仲谋心想,如此相让只怕更难脱身,一咬牙,放脱银枪,双臂抱起吴咏絮,用力往墙外一送。吴咏絮惊魂未定,腾空而起,眼看便要越墙而出,忽见旁边闪出一人,身形跃起,一伸手便抓住吴咏絮后颈衣襟,轻轻落在墙内,但见此人一脸彪悍之色,似是董府新请的护院。
下车竦立,但觉轻风徐来,月华如练,那车夫在岩石后正自酣睡未醒,一切宁寂无痕,与适才梦中厮杀的场面,宛如隔世。
赵仲谋越想越是害怕,一边不住安慰自己:“不会的,不会的,定是我多疑了。”但心中还是隐隐觉得这种情形实是大有可能,想到这儿,再也坐不住身子,从包袱中取出一大锭银子,放在车内,随即解下驾车白马,提枪直往来路奔回。
来时车行三日,这时已是共城县地界,此刻单骑急驰,虽无车身滞后,但也非一日之间所能返回。赵仲谋心中焦急,不住催打,未过半日,只行得百余里光景,白马便渐渐支持不住。赵仲谋无奈,只得下马在路旁稍事休息。赵仲谋心想:“前面过去不远便是怀州了,过了断河岭,向东便是去郑州刘家村的来路,向北也有一条官道,可以直奔云龙村,姐姐若真去董家报仇,算来最快也要今日才能到云龙村,我此番前去能否赶及相救,还未可知;如果小姐不去董家,那自是在刘家村了,我也不必放心不下,此番奔走,自是我疑心太重,杞人忧天了。于是拿定主意,待白马力气稍长,便径往云龙村而去。
赵仲谋一路纵马疾行,每天只在白马疲累时才略作休息,沿途毫无耽搁,三日之后终于到得云龙村前。赵仲谋心想,我径去董宅救人,若是姐姐未来,不但空冒奇险,还留人笑柄,不如先打听清楚了再说。于是寻到村前王三哥家,悄悄推门而进。屋里王三和他的女人正在吃饭,见有人来,都吃了一惊,但更让人吃惊的是,进来的居然是逃亡十数天,董家正在倾力捉拿的赵仲谋!
王三马上起身关好房门,悄悄把赵仲谋带进屋内。问起来由,方知是为找寻吴家小姐而来,王三不禁长叹一声,泪如雨下,缓缓道出一番来由。
原来,那日送走了赵仲谋,吴咏絮便即返乡,自谋复仇。临行前,吴咏絮在铁铺里打了把匕首,贴身藏好。到得云龙村中,也是先偷偷来到王三家,告知原委,要他帮忙。翌日,王三便按小姐所请,到董家告密,说赵、吴二人一个跑了,一个有病在身不能奔走,现在自家养病。自己夫妻二人怕受连累,因而前来告发。董伯天心下大喜,当即带人把吴咏絮捉进府去。之后,听董家家人说,当晚董伯天老贼便强行霸占了她,吴咏絮万般无奈之下,答应与董贼为妾,只是要董贼让她在父亲坟前一祭。董贼当即答应,命人在吴宅断瓦残垣中找寻吴皓尸首,找寻不到,便胡乱拿些衣冠服饰进棺入葬,在村北的小山立了支坟,吴咏絮在坟前悲痛不已,大哭一场,当晚,董家便张灯结彩,庆贺董贼纳妾。
说到这儿,王三顿了顿,说道:“当时,我心里也挺纳闷的,看小姐来我家时的情形,似是决意复仇,不俱万死;但进董家这几天,却看不到半点她要为父报仇的迹象,非但如此,居然还做了董贼的小妾,小姐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莫非享受了董家的荣华富贵,竟淡忘了吴家的杀父灭门之仇?抑或是欲行又止间自惜其命,终究不愿冒险复仇?”赵仲谋无语,只是坚定地摇了摇头。王三又道:“谁知当晚便传来小姐行刺董贼的消息,传闻董贼左胸中刀,深入数寸,生死未卜,小姐逃脱不得,自刎而死。”听到这儿,赵仲谋不禁“啊”的一声叫出声来,虽然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但他内心之中却一直都存着个侥幸之想,希望她终能逃过这灭顶之灾,这时听王三说出这个结局,心下实是悲痛不已,同时又满怀欠疚,只恨自己学艺未精,不能代为复仇,以至于此。
只听王三继续说道:“如此结局虽然残酷,却也在我们的意料之中,我和你嫂子虽然伤心,却也无力相救。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到附近野外山谷去寻找,希望能早日找到小姐的尸身,入土为安。以前听董府的家丁无意中说起,家中打死了婢女,就把她扔在附近的黄牛谷中。我们在四周山野找了三个多时辰,终于在村子南面的采菊山边,找到了小姐的尸身,随即便把她葬在了那儿,坟前我们也没立碑写字,一来是怕董家来人追查,二来我们也不会写什么字,只在坟前并排插了三支树枝,作个记号。”
赵仲谋问道:“那董贼究竟是死是活?”王三疑惑地道:“究竟死没死我也说不准,不过据我猜测,只怕多半没死,董家若有丧事在堂,操办起来,人来人往的,早传得全村皆知了。只是董贼若无大碍,这些天也早传出消息来了,我猜多半是伤重难治,生死之间众人也不敢乱说。”赵仲谋心想不错,当即起身告辞,王三不敢挽留,只是叮嘱一切小心。赵仲谋谢过,闪身出了王家,径往村南采菊山而去。
此时已是戌牌时分时,明月当空,趁着月光,赵仲谋疾行来到采菊山下,在山脚一个阴暗的角落里,找到了那支插着三根树枝的小坟。赵仲谋在坟前生了个火,默地坐在那儿,面对着身前的一堆黄土,不由得心绪紊乱,欲哭无泪。山间万物宁寂,唯有萧瑟的秋风轻摇着树枝,发出沙沙的声响;坟前的泥地上,那杆名为“沸血神兵”的长枪,在火光照耀下闪烁着点点银光。
赵仲谋心伤吴家灭门之痛,决意要为他们报仇,但自思武艺未成,冒然行刺,只能徒送性命,更何况“沸血神兵”之秘未解,外夷窥视中原之秋,自己有为之躯,又岂能轻易就死?就算以命换命,己方三命,也断不肯换董贼一命。赵仲谋苦思半日,却也想不得半条计策,悲恸良久,缓缓收拾起悲伤,凝望着身前黄土,心中暗暗向天祷告:我赵仲谋今日在姐姐坟前立誓,但教我三寸气在,定要手刃董贼,替吴门雪此血海深仇。
赵仲谋身负吴门血仇,不敢在云龙村一带久留,当下拜别孤冢芳魂,径自回到镇上。此时,天色已晚,赵仲谋随意买些食物,在城郊一座废弃的土地庙中歇脚。
赵仲谋心想:“董贼遇刺在先,此时必然加强了防范,我武艺不济,若要再图行刺,定然难以成功。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未晚,我且等上三四月,待董家众人疏于防范之时再行下手,当可更操胜券。”继而又想:“若是行刺难有必胜之算,不如寻机在董贼酒菜中下毒,要偷入董家厨房只怕当比潜入别处容易些,到时我去药店买上十斤砒霜,看准董家最好的酒菜拌了进去,董伯天又不是皇帝老子,难道每道菜还能先叫太监尝上一口?”想到这儿,不禁微微一笑,甚是得意。
正寻思间,忽听脚步声响,一人从远处向自己藏身的土地庙走来。赵仲谋心道:“如此荒僻的所在,深夜之时又怎会有人到来?难道竟是冲着我而来?”当下急忙钻入破旧的土地神像后,藏好身形。
不多时,一人走进庙来。赵仲谋从神像后探头张望,月光照耀之下,只见来人是个女子,约莫十五六岁年纪,衣饰华丽,身形婀娜,虽看不清其人容貌,但想来当也秀丽非凡。赵仲谋心道:“深夜之时,这女子为何会孤身一人来到这破庙之中?”未过片刻,又一人快步走进庙来,这回却是个年轻男子,赵仲谋恍然大悟,心道:“原来是一对年轻男女深夜来此幽会。”
只见那男子走到近前,叫道:“茵茵!”那女子急道:“枫哥,我爹他一意孤行,任我怎么肯求都不肯答应,你说又当如何?”那男子长叹一声,说道:“这也早在我意料之中,象我这般百无一用的书生,令尊是怎么也不会看上眼的。”那女子急得直掉下泪来,说道:“那可怎么办?除了你,我是说什么也不会嫁的!”那男子闻听此言,悲痛中顿感一丝欣慰,轻轻地握着那女子的手,说道:“茵茵,有你这句话,我李枫已不虚此生了!”言罢,不禁掉下泪来。此时,情浓于酒,二人不禁相拥而泣,似欲将这一生的情愫,在这短短的一夜之间尽数倾诉。赵仲谋心道:“看样子,多半是那女子的家人嫌贫爱富,看不上这穷书生,这才有意棒打鸳鸯,只不知却又是哪家趋炎附势的门第?”
那男子说道:“你爹虽然嫌贫爱富,但终究养你育你,处处为你着想,若是因我之故,伤了你们的父女之情,我于心何忍?茵茵,你我今生无缘,只求来世,事已如此,一切便听凭你爹作主罢!”那女子沉吟不语,似乎对这段难以割舍的情缘还抱着一丝的幻想。过得片刻,那女子说道:“爹嘴上说的好听,说是比武招亲,姻缘天定,要选个青年才俊来做我夫婿。我说既是如此,我大宋以文才治理天下,若要比试,何不以文才定输赢。他却说,方今乱世,当以武功定天下,自然以比武为上了,若是比文才,招个酸溜溜的穷秀才来做他的女婿,还不把他气死。我心知他有意不肯给你机会,躲在房里哭了一天,他也不肯改口。”
那男子道:“其实也难怪你爹看不上我,象我这种文弱书生,除了吃饭,就只会睡觉,百无一用,我若是有个女儿,只怕也不肯把她嫁给这种人。”那女子说道:“我爹如此对你,你还尽帮着他说话,枫哥,我真是没看错你!其实,你又那里没用了,若说到治国安邦的策略,只怕那些身居庙堂位例卿相的朝庭重臣都远远及不上你,你现在不过是时运不齐而已,又何必妄自菲薄?你若真是个只会吃饭睡觉的无用之人,我又怎会对你倾心相许呢?”那男子激动不已,更不知何以表述心底的知己之情。
那女子说道:“其实爹心中早就有了合适的人选,他就是本县主薄全守正家的二公子全铭。听说此人自幼学武,习得一手好箭法,枪法也极为了得,在这福绵镇一带从无敌手,这才与我爹商议,定下明日城郊杏子林中比武招亲的法子。他若是赢了这场比试,既可以推说姻缘天定,教我无从辩驳,又可以在众人面炫耀武艺,让大家知道他全家的二公子除了有一个有权有势的老爹之外,还有一身了不得的武艺。”
李枫轻叹道:“唉,这事也怪我自己!其实我家祖传的武功,却也不凡,虽不敢说天下无敌,但要胜过全铭这般的纨绔子弟,倒也绰绰有余,只是我自小体弱,又不爱习武,这才荒废了,不想今日竟因此失却与茵茵你的一段美好姻缘!”那女子道:“这又怎能怪你?是我爹他嫌贫爱富,这才故意跟你为难,即便你文武全才,品貌才智都远在常人之上,他也定能想出法子来,将你拒之门外。他这是对人,不是对事,你又何苦自责呢?”李枫点点头,说道:“这倒也是。”
二人沉默半晌,李枫忽道:“其实你爹若真替你着想,能为你找个品貌双全的如意郎君,我倒也替你高兴。只是我听说这全家的二公子,游手好闲嗜赌成性,又常流恋于青楼妓馆,实非贤妹良配,你爹若是招了此人为婿,只怕你们吕家非败在他手里不可!”那女子道:“我又何尝不知?只是我爹贪图他家财势,非认定了他不可!”说到这儿,强忍了许久的泪水重又从脸上划落,二人不禁相拥而泣。
虽然二人难舍难分,但终究还是敌不过别离的曙光,眼见明月西偏,天色将明,二人也唯有洒泪作别,出了土地庙,各分东西而去。
二人走后,赵仲谋从土地像后爬出身来,好好地睡了一觉,待得醒来,已是卯牌时分。
赵仲谋在邻近胡乱买些食物充饥,心道:“左右无事,不如去看看城郊杏子林的比武招亲,昨日那女子秀丽绝俗谈吐不凡,想来这福绵镇中为他倾倒的男子定然不少,这场比武虽说早有预谋,却也定然精彩异常,又怎可不看?”当下提枪径往杏子林而去。
行不数里,忽见前面岑连村叉道旁上走出一人,约莫十七八岁年纪,穿一袭青色长衫,面目英俊,眉宇间更有一股温文而雅的书生之气,竟似是昨日庙中那年轻男子!赵仲谋见那人也向杏子林方向走去,当即快步赶到他身侧,说道:“敢问兄长,这城郊杏子林,可是由此间东去?”
那男子闻言一惊,向赵仲谋细细打量一番,说道:“不错,由此向东二里,正是城郊杏子林。”赵仲谋道:“谢兄长指点!在下赵仲谋,敢问兄长高姓?”那人道:“在下李枫。”赵仲谋心道:“果然是你!”当下问道:“兄长此行,莫非也是为杏子林比武招亲而去。”李枫俊面一红,说道:“在下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又怎敢在人前现丑?只是听说我福绵一镇俊彦之士齐聚杏子林,皆为吕大小姐而来,在下心中仰慕,这才前来一看。”赵仲谋道:“原来如此。不过在下听说这吕家小姐非但容貌出众,琴棋书画也样样皆精,以她这般才学理应以文论侣,寻个象兄台这般温文而雅的男子相匹配才是,为何竟会打出面‘比武招亲’的旗子?”李枫忙道:“赵兄弟过奖了,在下愧不敢当。不过各人喜好不同,有的爱贤,有的贪财,有的重文,有的好武,想来这吕老爷多半是个好武之人吧,这才有此比武招亲之举。”赵举仲谋道:“原来如此,多谢兄台指教。”
李枫道:“那赵兄弟此去,可是为了吕大小姐?”赵仲谋道:“不错。在下听说吕大小姐品貌出众,早生仰慕之心,今日又适逢其会,故而想上前一试。”李枫道:“在下祝赵兄弟此行终得如愿。”赵仲谋道:“其实这也是我‘瘌蛤蟆想吃天鹅肉’,凭在下的才智武功,原是万万配不上吕大小姐的。”李枫道:“能说出这等自谦的话来,足以说明你赵兄弟人品出众。今日比试你若能夺魁,于吕大小姐而言,当是最大的幸事了。”赵仲谋道:“兄台过奖了。”言谈间,二人已到了杏子林中。
二人见前面五十步外搭起了一座十数丈见方的高台,台上锦绣横幅上写着四个大字:比武招亲。台下黑压压的挤满了从四面赶来的年轻人,只怕有七八百人还不止。众人一个个衣着光鲜,跃跃欲试,眼见时候渐近,却迟迟不见美人芳踪,不由得心下烦躁,议论纷纷。赵、李二人寻个清静的所在,拭目遥望,且看今日的比武招亲,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一人身着红衣走上台来,众人只道是吕大小姐亲临,不由得一阵骚乱,一齐向台前挤近数尺。赵仲谋遥向台上那人一看,只见那人额上全是皱纹,颔下留着一丛花白胡子,神色虽是和善,论年纪却已在半百之外了,又哪是什么绝色佳人!只听人群中一人低声说道:“原来是吕言来了。”言语间,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但前面的人看清了来人,后面个矮的却还不知,只道是吕家的大小姐来与众人相见,只一个劲地向前挤,直挤得身侧之人站都站不住脚。一人骂道:“挤什么挤,还早着呢!”一个身形矮小的少年从人群中挤出身来,说道:“你们不也是挤到前面来的么?”此言一出,顿时将身侧众人一齐得罪了。一人骂道:“小子,我们挤上前来,那是来比武招亲的,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又来作甚?”那人答道:“我自然也是来招亲的!”一人说道:“小娃娃,你身子都还没长成,就敢来招亲啊?”身侧又一人笑道:“小娃娃,人家吕家招了亲可是想抱外孙的,就算这比武侥幸让你给赢了,你能让吕家添得了孩儿么?”身侧众人一阵大笑。那人却也不甘示弱,说道:“这个容易,叫你们家大妹子今儿晚上陪我一夜,那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待我娶了吕家大小姐,我收她们做二房、三房也就是了!”众人又一阵大笑,先前那二人心下大忿,却又说不过他,一齐飞腿向他踢去,那人一闪身避了过去,转身躲到别处去了。
却听台上吕言说道:“今天是小女比武招亲的好日子,承诸位英雄不弃,前来捧场,在下感激不尽!”说着向台下众人拱手行礼。吕言继续说道:“小女吕茵,年过二八,已到了婚嫁的年龄,人品才貌都还过得去,一直想寻个武艺出众的英雄人物相匹配,却未能如愿。想来多半是那些成名英雄早有了家室,而少年英雄又看不上小女蒲柳之质,以致如此。不得已之下,在下与小女商议,定下这比武招亲的办法,希望姻缘天定,由月老为我吕家选出一位少年英雄,以托付小女的终身。台下男子,只要未曾娶妻,年龄又在十六岁到二十五岁之间,均可参加比试。”
台下有人不禁大声说道:“泰山老儿,闲话就别多说了,快说怎么比吧,我娘还等我领着新娘子回家呢!”又一人说道:“别罗嗦了,太阳都老高了,再等下去,非误了我的洞房花烛不可!”众人一齐道:“快说,怎么比!”吕老爷示意大家暂勿吵嚷,大声说道:“其实比试的方法再简单不过:离此台一百步外东西各有一只箭靶,比试者上台连发三箭,若能射中箭靶,便算获胜,若三箭皆中者有二人以上,以射中红心者为胜。”
众人一听,不由得心头一凉,暗想百步之外射中这五尺宽的箭靶,这又谈何容易!看来这吕家的小姐可真不是那么好娶的。吕言道:“方法既已说明,比试这便开始吧,请诸位英雄上台!”此言一出,人声顿寂,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是谁也不敢跨上台来。
过得半晌,却见一人排众而出,说道:“我来试试。”大步走上台来。来人约莫二十岁年纪,身材魁伟,样貌威武,上得台来,也不施礼,径自提弓取箭,向东满月而射。众人只听得弓弦一响,那箭是射了出去,只不知却射在了何处,远远望见从树后钻出两个验靶的家人来,大声叫道:“第一箭脱靶!”来人见开弓不利,满面羞惭,忙快步下台,钻入人群,径自去了。
众人见状,更不敢轻易上台,暗想:吕言老儿定下这么个难题,难道想将他那如花似玉的女儿养上一辈子不成?先前吕言怕来者踊跃,特意在台上摆了东西两张弓,不想此时众人不敢上前,这两张弓竟一齐空了出来。
过了许久,仍未有人上台,众人正不知这比武招亲当如何收场,忽听马蹄声响,一骑驰到近前。众人一看,心道:“全家的二公子竟也来凑这个热闹。”
全铭大步走上台来,向吕言深施一礼,说道:“可否容在下一试?”吕言道:“全公子太客气了,请。”全铭取过弓箭,向西而射,接连两箭,皆中红心,众人不禁大声叫好。待射这第三箭时,全铭心中得意至极,略一疏神,第三箭虽正射在箭靶之上,却已出了红心的范围。远处二名验靶的家人快步将箭靶抬到台上,说道:“全公子三箭皆中,两箭射中红心,请老爷验靶。”吕言点点头,命二人将箭靶移归原位,说道:“全公子果然身手不凡。”身侧一名家人说道:“全公子请台上稍坐,待比试完毕,我家老爷自有定夺。”全铭微一颔首,在台上就座。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还不见有人上台,吕言站起身来,说道:“台下英雄若再无人上台,今日比试便以全公子为胜了!”赵仲谋侧头看了看李枫,见他一脸无奈惋惜之色,双目微红,心中似乎悲痛不已,心道:“若单以箭术而论,我自能胜过全铭,只不知全铭身后,是不是还伏有高手?”继而又想:“难得李大哥跟我言语投机,我便交了他这个朋友,尽力帮他一回,虽然未有必胜之算,却也只能‘姻缘天定’了!”当下大声说道:“且慢!容我上前一试。”大步向台上走去。
众人目光不禁一齐聚到他身上,只见来人最多也不过十六七岁年纪,容颜俊美,气宇不凡,眉目间虽未脱稚气,却也一脸英悍之色。众人心想:“百步之外射中红心又谈何容易!这小子乳臭未干,此来只怕多半是自取其辱。”
赵仲谋将银枪在台边泥地上一插,走上台来,向吕言深施一礼,说道:“请容在下一试!”吕言淡淡地道:“公子请。”赵仲谋取过弓箭,对准东面箭靶,连射三箭,皆中红心。众人大哗,不想今日比箭,竟让这少年夺得佳人。二名验靶的家人将箭靶抬上台来,说道:“这位公子三箭皆中红心,请老爷验靶。”吕言从座上站起身来,强笑着点点头,说道:“公子果然好箭法。”赵仲谋谦道:“吕老爷过奖了!”
吕言有意将女儿嫁与全铭,不料这比武招亲竟生出如此始料不及的结果来,实不知又当如何收拾这尴尬的局面,更不知当如何向全主薄交待?正自两难之际,忽听一人大声说道:“这位公子箭法如神,看来是无人能及的了,吕老爷你还不把你的女婿领了回去?”又一人道:“早去早拜堂,好让大伙儿也瞧瞧吕大小姐的天姿国色,顺便讨杯喜酒喝!”另一人笑道:“这位小哥虽说年纪轻了些,却包管生得了孩儿,早去早抱外孙,吕老爷你还愣着干什么?”台下哗声大起,教吕言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那人不理众人言语,双目注视着吕言,只待他允谁。吕言道:“替人出手虽说有些不合情理,但先前未曾禁止,却也容你一试。只不知你家公子又是何人?”那人伸手向全铭一指,说道:“便是台上这全二公子。”赵仲谋忽道:“吕老爷,既是如此,这位壮士三箭过后,能否容在下也替我家公子再比三箭?”吕言道:“这个自然。只不知你家公子又是何人?”赵仲谋道:“若是在下侥幸得胜,吕老爷自会知晓;若是我不幸落败,却也不必说来丢我家公子的面子了。”吕言淡淡地道:“好。愿公子开弓得利,令吕某早得贤婿。”
那人不屑地向赵仲谋看了一眼,取过弓箭,说道:“请吕老爷命人将箭靶移后二十步。”吕言依言吩咐了,却见那人张弓搭箭,遥望东面而射,接连三箭,都射在红心之内。众人大惊,暗想此人口出大言,手上果然有惊人的技艺。那人缓步走到赵仲谋跟前,将弓箭交到他手中,说道:“请公子赐教!”那人话中说的虽是赐教,言语间却不无轻视之意。赵仲谋又岂能不识他言外之音,微微一笑,转头向吕言说道:“请吕老爷命人将箭靶再移后二十步。”吕言依言吩咐了,心中却更是惊恐。
赵仲谋走到木台西侧将另一口弓也一并取了,将箭扣在双弦之上,遥望西面箭靶,连发两箭,都射在红心之内。赵仲谋心想:“今日若不显露我赵氏神箭绝技,只怕你全、吕二家都不肯善罢。”当下张弓搭箭,将第三箭箭头遥遥对准了东面拔地而起的一棵大槐树。众人见他箭法如神,眼看这比箭夺魁只在举手之间,只不知他这第三箭,却为何对准了东面那棵大槐树?却见赵仲谋忽一转身,第三箭飞驰而出,正射在西面箭靶红心之上。众人大声喝采,浑未料到世间竟会有如此神技!
东西四名验靶的家人将箭靶抬上台来,说道:“两位英雄箭法如神,这六箭都射在红心之心,只是后面这三箭距此约一百四十步,想来当更为难些。”当此情形之下,吕言也不能再出言维护,只得说道:“这位壮士箭法如神,今日比武当以他为第一。”众人一齐叫好,心想今日娶不得吕大小姐原是意料中事,但能见到这般出神入化的箭法,却也不虚此行!
全铭见这原本为自己炫耀武力而设的比武招亲,竟然如此收场,不由得满面羞惭。眼看良姻无缘,在此也只能是徒取其辱,只得与师兄一起快步走下台来,径自去了,心中尤自不住后悔:先前若不是自己有意炫耀武艺,这娇滴滴的大美人又如何会落入旁人之手?
吕言见全铭离去,自己在全守正面前正好有了推托之词,心想此事虽说办得糊涂,但事已至此,当着这数百人的面,却又怎生反悔?也只能将错就错,促成这桩婚姻了。虽然来人多半不会有全家这般的财势,但比之岑连村李枫那小子,已不知好过了多少倍!当下问道:“却不知你家公子又是哪位?此时能否现身一见?”赵仲谋道:“我家公子此时就在台下,老爷一见便知。”当下走下台来,将李枫引了上去。
李枫见比武招亲凭空掉下只绣球,竟砸在自己头上,一时间欣喜若狂,不敢确定这究竟是不是在梦中。赵仲谋心知他喜不自胜,不免难以辞措,于是说道:“吕老爷,这就是我家公子李枫。我家公子才学出众,英俊不凡,除了武艺略逊之外,样样都胜我十倍,实是小姐的良配。”吕言一见,不由得一阵恼怒,但当着众人之面,却又不便发作,只得淡淡地说道:“李公子,你的家人竟然好高明的手段啊!”众人只道他夸奖赵仲谋武艺了得,李枫却如何不知他言下之意,说道:“托老爷洪福,又承台下诸位英雄相让,家僮这才侥幸得胜,说来实在惭愧。”赵仲谋微笑道:“公子爷还不上前拜见岳父大人?”李枫忙跪下深施一礼,说道:“小婿见过岳父大人。”吕言微微点头,说道:“姻缘天定,既然天意作合,贤婿这便随我回家吧!”李枫道:“小婿遵命。”吕言向台下众人抱拳施礼,说道:“今日比武招亲到此结束,众位英雄若是不弃,请到舍下喝杯喜酒!”
众人见比武招亲已有了定论,大半都无心再去喝这杯乏味的喜酒,于是各自散去;却也有数十人一心想见见美若天仙的吕大小姐,这才跟了过来,心中不住地艳羡:今日比武,竟让李枫这小子糊里糊涂地获胜,非但可以抱得美人而归,还可从此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享尽人间之福,实不知是他几世修来的?更有人心中疑惑:李枫这小子家徒四壁,除了数百卷破书,连件象样的家什都没有,又怎会养有家僮?若说是先前那人有意相让,这美色当前,更有吕家万贯家财于后,他又怎能不为之动心?
赵仲谋怕全铭不肯死心,婚事再生反复,不敢就此离去,随李枫来到吕家,亲眼见他和吕大小姐拜了堂,进了洞房,这才在吕家客房歇了下来。次日一早,李枫夫妇二人见过父母,径自来到赵仲谋房中相谢。
李枫道:“赵兄弟之恩,天高地厚,我夫妇二人实不知当如何报答才好。请受我二人一拜!”说罢,便即跪下身来。赵仲谋忙将二人扶起,说道:“些许小事,兄长和嫂子不须记在心上。”言语间,见李枫容光焕发,一夜之间竟似脱胎换骨,颜容气宇胜于昨日十倍;吕大小姐薄施脂粉,一张俏脸掩映在大红喜服之下,更显娇羞,神色间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心底的欣悦之情,端的是半羞半喜,倾国倾城。
二人坐下身来,李枫道:“兄弟相助之德,愚兄不敢有忘,只是这中间的缘故,我思虑一夜,却还是怎么也想不明白?”赵仲谋微微一笑,说道:“其实说来再是简单不过。前晚在下在城北土地庙中歇脚,偶然间听到了二位的一番言语,见你们郎才女貌,好好的一对璧人,却为旁人阻挠而难成眷属,心中不免惋惜。次日偶遇兄长,又适逢杏子林中比武招亲,有心相助一臂之力,促成二位这段姻缘,不想积缘巧合之下,竟然得偿所愿。想来,也是姻缘天定,二位合该有此美满结局。”李枫道:“原来如此。愚兄浑浑噩噩,这一日来尤如梦中,直到此时方知贤弟用心竟然如此良苦!”赵仲谋道:“兄长言重了,些许微劳,又何须记在心上。”吕茵说道:“在公子来说,这自是小事,但对我二人而言,世间之事,更无一件比这更为紧要。吕茵在此谢过公子援手之德!”言罢,又深施一礼。
赵仲谋站起身来,说道:“既然兄长与嫂子良缘已成,小弟我还有些私事未了,也该告辞了。”李枫道:“不可,兄弟这谢媒酒也未曾喝过,愚兄夫妇说什么也不放你就此离去。”吕茵也道:“公子大恩我夫妇二人无以为报,就请公子喝一杯谢媒酒吧!”赵仲谋见二人盛情相邀,不便坚辞,也就答应了。
到得午时,李枫夫妇设宴为赵仲谋栈行。酒过三巡,李枫说道:“兄弟此去,也不知何时才能相聚,兄弟的一番恩义,也不知几时方能报答,值此别离之际,愚兄夫妇有二份薄礼,还请兄弟赏脸收纳。”说着,与吕茵二人各自从身边取出一个锦盒来。赵仲谋连声推辞。
李枫微微一笑,说道:“愚兄的这份礼物颇有些特别,兄弟若不嫌愚兄酒后多言,不如先听我说说这盒中之物的来由罢。”当下缓缓打开盒盖,只见盒中放着一册经书,书面上写着四个大字:“易经杂录”。赵仲谋见那经书虽不过廖廖数十页,但每张书页都泛出深黄之色,李枫小心冀冀地将它从锦盒中取出,神色间竟充溢着无限崇敬爱惜之情。
李枫道:“说起这部经书,颇有一番来历,只是愚兄文不成、武不就,莫说心中的匡济之志,就连衣食饱暖都引以为虑,想来自觉辱没了先人,提及先祖之事,不免心中有愧。”
赵仲谋道:“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昔日吕望、韩信之迥,比之兄长尤有过之,但先贤虎变,终成大业,兄长又何以妄自菲薄?”
赵仲谋道:“想不到兄长竟是飞将军李广的后人!”李枫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李广一门,因李陵降胡,被汉武帝全部诛杀,李陵在匈奴或许尚有后裔,但在中原,是没有后人的了。”李枫继续说道:“汉代与李广同时,还有一位将军,名叫李蔡,也是李信将军的后人。说到声名武艺,其人远在李广之下,但李蔡将军福泽深厚,宦途坦荡,一路平步青云,直至三公。愚兄便是李蔡将军的后人。”
李枫又道:“李蔡将军之后,过了六百余年,我李氏门中又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他便是大唐开国元勋,卫国公李靖。据族谱所载,先祖李靖公生性好武,年少时就拜在一位高人门下,习得一身非凡的武艺,艺成出山之后,便四处游历,广交豪杰,切磋武艺,纵谈天下之事。就在李将军二十三岁那年,在长安道上,无意中竟遇到了一位大德高僧。”
“这位高僧便是少林方丈慧可大师。其时,因达摩老祖之故,少林武功早已名震天下,先祖见大德当前,又岂愿平白失却讨教之机,当即上前请教,谈论武学之道。二人少长悬殊,不想先祖一番言语,竟教慧可大师顿生知已之感,非但将诸般武学见解要领尽数传教,就连达摩老祖面壁九年所遗的武学宝典《易筋经》也拿了出来,与先祖一起参详。这《易筋经》中的武学博大精深,以慧可大师这般承继老祖衣钵的大德高僧,也只领略十之二三而已,真经武学之深奥,可见一斑。但有道是:无智痴长百岁,有智不在年高,一个人的见解和悟性与年纪并无多大干系,经先祖一番启发印证,竟教慧可大师心中的诸般疑虑一一消解。二人谈论三日三夜,终于将《易筋经》中的武学奥秘尽数领悟。”
“先祖经过这番教益,武功大进,后来辅佑高祖平定天下,建立殊勋,被封为卫国公。先祖的一身武功,大半都传给了子孙,只有这《易筋经》中的相关武学,先祖秘而不传,想来是先祖感念这《易筋经》武学得之于少林,未蒙少林许可,不敢擅传后世。听说现今少林一派对《易筋经》中的武学所视极重,非但寺中俗家弟子不得研习,就连人品、才智、悟性未臻一流的僧众,也未蒙上辈师长传授,可见当年先祖的顾虑倒也是颇有一番道理的。”
“先祖晚年,倾胸中武学,写下一卷经文,便是这部《易经杂录》了。先祖以‘易经杂录’为名,一来是向后人说明,这经书中的武功,大半得之于少林,自己万不敢擅夺达摩老祖之功;二来呢,是想教后人知道,这经书中的武学一半是自创,一半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所得,虽然秉承《易筋经》武学要旨,但未蒙慧可大师传授,所知不全,比之少林派真正的《易筋经》自是大大的不如;三来也是怕‘易筋经’三字名头太响,难保旁人不生觊觎之心,以此为名也是韬光养晦,远离怀璧之罪的深意。”
赵仲谋道:“原来兄长这部《易经杂录》竟有如此不凡的渊源,这般宝物,又叫小弟如何再敢收授?”
李枫道:“贤弟先莫推辞,且听愚兄把话说完。”
李枫继续说道:“先祖临终时,将这部《易经杂录》传给了长子李明公,并将其中的渊源细细讲述了一番,叮嘱道:这《易经杂录》中的武功,虽不敢说是惊世骇俗,但也足以扬名天下,若是正直之士得之,固然可以匡扶社稷,成就一番大业;但若是落入了心术不正的奸邪之辈手中,未免会为祸天下。因而,先祖要李明公善加保管,不得将经中秘义轻易传授他人。”
“先祖过世之后,大唐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国家安定,百姓乐业,经中武学没了用武之地,李明公也就没再用心修习,直到李明公晚年,才将这部经书和它的渊源以及先祖的遗训传给了后人。当时与先祖齐名的英国公李绩,因其后人李敬业讨武一事,被开棺戮尸,英公李绩一门,从此灭绝,因此,李明公再三叮嘱后人切不可参与宫廷权利之争,以免前车之覆。说到李明公这番叮嘱,与先祖一惯的处世方略颇有相通之处,据说,玄武门事变之前,秦王李世民以先祖功勋卓著,又手握重兵,曾极力拢赂,盼能为其所用,与太子一党抗衡;而太子一党也意图拢赂先祖,与秦王抗衡,但先祖不为所动,以为将帅当以平定天下为任,不宜参与宫廷之争,既不偏帮秦王,也不偏向太子,虽然对两边都略有得罪,却也避免了宫廷内乱的扩大,保全了自己。”
“李明公死后,后人谨记先人遗训,索性弃武从文,既不愿参与宫廷之事,也不去费心修习《易经杂录》中武学,韬光养晦,明哲保身,安享卫国公的福荫。又过了六十余年,安禄山起兵反叛,平静了一百余年的大唐,重又燃起烽烟。我李氏先人李林公见英雄又有了用武之地,便即将数代相传的《易经杂录》取出,命门下年青一辈潜心修习,以图匡扶社稷,建立先祖李靖公这般的功绩。不想修习《易经杂录》武学的七名李氏后人,苦心专研三年,竟无所成,悟性高的,也只领会得二三成而已,虽然与寻常江湖人物相较已略有过之,但终究难臻一流高手之境,比之先祖李靖公的武功,更是相去甚远。李林公见如此结果,不禁仰天长叹,心想七人悟性不佳,难以参悟武学义理,这固然是其中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只怕还是李氏一门数十年来声色犬马安于福荫的心态,消磨了后人的意志,不复再有李靖公当年的宏图远志了。事已如此,李林公也只得作罢,只是叮嘱家人万不可将其事宣扬出去,以免贻笑大方,损及先祖威名。此后,这部《易经杂录》在我李氏先人手中,成了感念先祖余荫的一件物事,众人只知先祖李靖公的功名由此而来,却无人再去研习经中的武学。”
“其后一百余年,唐室由盛向衰,这部《易经杂录》由袭爵的李氏嫡系所传,一直也没找到它真正的传人。李氏旁支之中,偶尔也出现过几个立志高远、才识卓著的人物,却为手中并无《易经杂录》,因而也不得建立殊勋。就象以七言诗闻名的李义山一般,以其人之才智心志,都是《易经杂录》传人的上上之选,但天意弄人,教英雄空有满腹抱负而难以施展,最后郁郁而终,只留下‘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豪迈诗句,不禁令后人扼腕长叹。”
“唐天佑四年,朱温代唐称帝,李卫公的福荫也就自此终结,其后五十余年间,五代更替,群雄遂鹿,中原大地重又陷于战乱之中,我李氏族人也曾想依仗这《易经杂录》中的旷世武学来匡济天下,救万民于倒悬,但修习者若不是资质悟性低劣,便是急于求成,犯了习武之忌,这部经书中的武学,始终无人能参悟五成以上,修习者因而也就没能建树什么功业。后来,我朝太祖建国,天下一统,四海升平,经书中的武学重又失去了它的用武之地。直至今日,这《易经杂录》中的武学一直湮没于我李氏一门手中,未能在武林中一放异彩,说来实在教愚兄汗颜无地。”
“但今时今日,形势又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靖康之难以来,大宋半壁江山沦入异族之手,中原百姓重又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习武报国,匡扶社稷,正是我辈男儿一显身手的大好时机,若得这《易经杂录》相助,自当如虎添冀。这《易经杂录》是我李氏一门世代相传之物,原本不便托付于人,但愚兄幼年丧父,自小失却教诲,不知武功为何物,更又体弱多病,不宜修习武功,若要强自为之,多半也学不到经中武艺的十之一二。因此愚兄一直想找寻一个资质绝佳一心为国的少年英雄,来承继先祖这部旷世绝学,如此既能告慰先祖卫公的在天之灵,又可驱除鞑虏,还我大汉河山。”
说到这儿,李枫向着赵仲谋轻轻一笑,说道:“这个少年英雄现在我找到了,那就是贤弟你。”
赵仲谋急道:“兄长错爱,小弟实不敢当。”李枫说道:“贤弟小小年纪便习得一身好武艺,可见资质、悟性均非等闲可比;更难得的是贤弟仗义疏财、视权势美色于无物,说到人品,更是上上之选,如此人物,正是经书传人的最佳人选,愚兄又岂肯失之交臂?其实,愚兄胸无大志,求田问舍,早生家室之想,将经书赠于贤弟也是自私自利之举,贤弟若肯以国事为先,不计辛劳,务请莫再推托。”当下将《易经杂录》放回盒内,递到赵仲谋跟前。
赵仲谋双手接过锦盒,说道:“既是如此,这部《易经杂录》小弟便斗胆收下了,只是他日若是辜负所托,还请兄长莫怪。”李枫道:“有道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教贤弟尽心竭力,成败也不须太过在意。”
李枫继续说道:“这部《易经杂录》中,前半部分写的是内功心法,先祖得之于少林,未免所知不详;后半部分写得是诸般武功技巧,其中以先祖自创的‘风雷十三式’剑法和一套名为‘六龙回日步法’的轻功最为不凡。以贤弟这般资质,习之三年,当有小成。到时,虽不敢说天下无敌,但与寻常江湖豪士相较,自当略胜一筹。”赵仲谋道:“谢兄长指点。”心中暗想:“怪不得先前在土地庙中,兄长曾说他家传武功原也不弱,若稍加修习,便足以胜过全铭这般的纨绔子弟,只是自己自小体弱,又不爱习武,这才荒废了,原来他家传武功果然不凡!”
吕茵微微一笑,打开锦盒,说道:“与你兄长相比,我这份礼物未免太俗气了一些。”赵仲谋一看,只见那锦盒之中放着一把黑色短刃,短刃下面整整齐齐摆着十根金条,每根约有十两,共是一百两黄金。赵仲谋忙道:“嫂子太客气了,小弟实不敢当!”吕茵说道:“这把匕首名为‘断玉玄匕’,极为锋利。我无意中得来,虽知珍贵,却也没什么用,一直藏之深闺。有道是;宝剑赠烈士,红粉送佳人,今日有幸遇上赵兄弟,正好做个人情。至于这一百两金子呢,却是我夫妇二人的谢媒之礼,请赵兄弟务必收下。我知公子志在天下,视钱财尤如粪土,但行走江湖,若有些黄白之物傍身,当更为方便些。”李枫道:“这也是你嫂子的一番心意,贤弟就别再推辞了!”赵仲谋见盛情难却,也就不再坚辞。宴罢,李枫夫妇二人一直将赵仲谋送出门外,方才依依作别。
赵仲谋向北缓行出数里,心中重又想起了吴咏絮,右手下意识地握了握手中银枪,暗想:姐姐与吕大小姐年相仿佛,容貌才智也都不在其人之下,不想二人际遇竟有如此迥异的差别!我若不杀了董贼替她报仇,誓不为人!
赵仲谋径自来到爆竹店中,取出吕茵所赠的黄金,推说自己要炸山开路,想买三百斤火药。那爆竹店原本是不买火药的,但店主见赵仲谋出手阔绰,重利当前,这寻常的买卖规矩自也不再记在心上,当下忙叫人去雇了辆车来,将店后用于制作烟花爆竹的三百余斤火药尽数搬到了车上,又把引爆火药的方法细细跟赵仲谋讲了,并再三叮嘱,要小心行事。赵仲谋谢过店主,买了些干粮水果和锄头铁锹之类的工具,坐上马车,命车夫径往栖凤山而去。
这栖凤山座落在云龙村西侧,相传百余年前曾经有人看见凤凰栖于此山之上,因此得名。常言道:凤凰不停无宝之地,这栖凤之事一传,寻宝之人便纷至沓来,但都空手而还;后来,一位颇负盛名的道人说出了此间原由:此山之宝便是风水极佳,若葬于此山之上,子孙非富即贵。此言一出,栖凤山名声大噪,不但邻近乡人尽皆筑坟于此,他乡他县富贵之家,也不远千里前来修墓祈福,董家便是其中的一家。董家原在东平县,只因听闻栖凤山风水极佳,才把祖坟迁至此地,为便于拜祭看护,董伯天方才在云龙村落户。董伯天之弟董仲坤在朝为官,极信风水阴阳之说,迁坟栖凤山也正是他的意思。董仲坤自思伴君如虎,如无祖宗庇佑,难保太平,更暗祈天遂人愿,有朝一日能象太祖一般,黄袍加身,由“殿前都点检”一跃而成天子,正是为此,他董家数代祖宗才千里迢迢赶到这栖凤山来安家落户,可也就这么一来,才害苦了云龙村的百姓们。
董家有祖坟三座,都建在山南向光处,当中最大的那座,便是董伯天父母的,后面二座,葬的分别是他祖父和曾祖二代。墓前正中建有一个石彻的平台,约有二丈见方,董家来人拜祭,便在这台上行礼。记得去年的八月二十,董家敲锣打鼓,上栖凤山祭祖,听说那天便是董家老太爷的忌日。由于当时董家的锣鼓敲得太响,祭祖的排场又摆得太大,因而云龙村的人大多都记住了董老太爷的忌日,包括这个恨不得把董伯天化骨扬灰的赵仲谋。
转眼八月二十之期已到,董家祖墓前打扫一新,供桌上放满面了诸般供品。董伯天坐在竹轿之中,被众人摇摇晃晃地抬上山来。赵仲谋从远处探头偷望,心道:“任你董贼权势薰天,今日也终要教你恶贯满盈!”继而又想:他董家祖坟前有牛头羊头作供,我到了姐姐坟前自也不能太过简陋,待会儿这数百斤火药炸将开来,董伯天那颗狗头若是不曾炸碎的话,我也去姐姐坟前放张供桌,拿它来祭奠一番。
赵仲谋从洞中钻出身来,轻轻拂了拂身上的尘土,慢慢走近。但见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尸首,几个家丁断手折足,一时不死,尤自呼天抢地的大叫;董伯天的身子被炸成了几截,那个肥大的脑袋连着左肩一直被炸出三丈多远。赵仲谋玄匕轻扬,割下董贼首级,仰天大笑,大步下得山来。
采菊山边,吴咏絮墓前,赵仲谋用断玉玄匕亲手为她削了一块木碑,蘸血写道:吴门咏絮小姐之墓。把董贼首级放在墓前拜祭一番。赵仲谋挥泪作别,提起银枪,直奔太行山而去。
各位看官,支持我吧,用票砸我啊!
正文 第2回 求师太行
(更新时间:2007-2-26 14:46:00
本章字数:20362)
赵仲谋心无牵挂,率意而行,不一日便到得太行山下。这太行山原是晋冀之间的一座大山,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度成为山贼盗匪藏身之所在。传闻威震河朔的岳飞元帅帐下的大将牛皋,便曾落草于此,自称“公道大王”。此时已是大宋绍兴七年,牛皋投军已久,太行山也已不再是昔日盗匪盘据之所在,山上居住的是忠义门下弟子。
这忠义门始创于北宋宣和年间,其时金人便不断入侵大宋边境,宋室主上昏庸,无力拒敌,大宋百姓为求自保,便组织了许多抗金力量,后来这些抗金组织在抗击过程中渐渐悟出了“分则势弱,合则力强”的道理,便共同创立了这个忠义门,取以忠义为本,保家卫国之意。其后数十年宋室南渡,北方沦陷,忠义门抗击不利,门下弟子凋零,一蹶不振。直到岳飞为帅,为联合天下抗金义士,特命人找来忠义门后人,重树忠义大旗。其时忠义门第四代掌门李兴国已隐居山林二十余年,练成了几套极利害的剑法,雄心勃勃,正欲重出江湖,再展雄风,闻岳飞之召,欣然领命,率门下弟子八人前来。为便于抗击金兵,便把这门址选在了太行山上。
赵仲谋快步上山,心想:“此来学艺,原是想修成忠义门高深内功之后,能助我参透‘沸血神兵’中的奥秘,但我此时有《易经杂录》在手,所录内功精要当更在忠义门武学之上,因而学不学内功已不再重要。但我孤身一人,四方漂迫,一时也无处可去,若归于忠义门下,可与师兄弟们相互照应,也可为抵御金人略尽绵力,想来当也不是件坏事。”
到得忠义堂前,赵仲谋禀明原委,便有一名弟子把他带入内堂。堂上案前端坐一人,浓眉大眼,方面阔口,身穿一袭蓝色长袍。赵仲谋看此人模样,便如亡父先前所述忠义门大弟子潘国坚一般。赵仲谋摸了摸怀中所藏父亲的书信,欲言又止,心想:“我先不说,倒要看看若是不凭父亲书信,我能不能进忠义门。”当下潘国坚问起,赵仲谋只说仰慕忠义门行侠仗义,卫国为民的英雄行径,特来相投,盼能收录门墙,学成绝世武功,报效国家。潘国坚笑道:“忠义门只为抗击外侮而设,你来相投,报效国家,那自是欢迎之至。至于武功一道,最重悟性,本门武学博大精深,若能尽数领悟,身手自是不凡;趟若悟性不佳,却也非人力所能勉强,但只要忠义之心不泯,即使武功未趋上层,世人也必不敢轻视。”这一番话说得赵仲谋心悦诚服,心道:“忠义门下果然不同凡响!”忙谢过教诲。
次日,门主召集众人,在忠义堂前正式收赵仲谋为忠义门弟子,命二弟子佟国梓点拔武功。赵仲谋谢过师祖,又行拜师之礼。行礼之时,但见佟国梓一脸彪悍之色,虎背熊腰,英气勃勃,心想:“这位师父比昨天那潘师伯可严厉多了,这下只怕是有苦头吃了。”礼毕,佟国梓将堂上众位师伯师叔一一作了介绍。这第一位便是昨天见过那人,果然是大师伯潘国坚,佟国梓排第二,其下便是三师叔陈国安,四师叔张国林,五师叔田国宝,六师叔许国明。后面的二位师叔年纪较轻,分别是七师叔俞国泉和八师叔赵国华。众位师伯叔高矮胖瘦不一,年纪相差也甚远,大师伯潘国坚看样子已过四十了,但小师叔俞国泉、赵国华却只二十五、六,看上去比门下的许多师侄大也不了几岁,想必是师祖晚年所收的弟子。赵仲谋顺着师父指引一一拜倒行礼。
翌日,佟国梓便开始传授武艺,先教了一套入门的太祖长拳。这路拳法宋时流传极广,极是普通,赵仲谋和众位师兄仔细听师父将拳法中的精要讲解清楚,又看他演示了一遍,然后便各自开始练习。众位师兄显是已经学过,练习时颇为纯熟,赵仲谋虽是初见,但他自幼习武,根基远胜于旁人,数日之间便已领悟。其后忽忽数月,佟国梓又教了三套入门的拳法掌法,于内功一道,却未提及。赵仲谋心下不禁渐感烦厌,眼见这数月间所学拳法掌法,比之家传武艺尚且有所不及,又如何谈得上“高深”二字?自己千里来此虚耗光阴,又是为何?但继而又想,或许武学之道本就应该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不练基本功,必难修习高深武学,因此心中虽感烦厌,却也无奈,只在闲时偷偷翻看李枫所赠的那册《易经杂录》,修习经书中的武功。
此间习武日久,耳濡目染对师父及众位师伯叔的性格渐渐有所了解:大师伯潘国坚生性耿直,不善讨取师祖欢心,为李兴国所不喜;师父佟国梓平日对弟子虽然严厉,师祖面前倒是言语花巧,深得李兴国的喜爱。潘国坚平日俗务较多,为人又生性寡言少语,因而众弟子的武艺未趋上层;佟国梓对待弟子虽是严厉,门下弟子武艺却也不精,各门之中以三师叔陈国安、四师叔张国林座下弟子的武艺为高。
佟国梓门下也是如此,较早入门的大师兄章子康为人忠厚木讷,不为师父所喜;倒是二师兄金建海,常在佟国梓身侧师父前师父后的邀宠,颇得佟国梓的欢心,但说到武艺,却也以三师兄俞永顺、四师兄张文海为高。赵仲谋一心学武,无意在师父面前争宠,虽然行事谨慎,又对师父恭敬有礼,却也不为佟国梓所喜。赵仲谋虽有意讨得师父欢心,但一想到这等趋媚的言语,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来。因此,赵仲谋上山日久,渐渐被佟国梓所冷落。
一日,佟国梓把弟子们聚在一起,告诉众人,一月之后,各师伯叔门下弟子将有小较,各门弟子中谁若能在小较中崭露头角,就能蒙师祖特许修习本门的上层武功。忠义门在太行山立派只是近四、五年间之事,门下第二代弟子如潘国坚、佟国梓等人广收门徒也不过三年有余,开派以来已小较过三次,却从无特许授艺之事。众人听后均盼能胜,以便日后在本门中能崭露头角,唯有赵仲谋闲时修习《易经杂录》中的武学,武功已有大进,对这师祖特许的上乘武功,倒也不太放在心上。
某夜,赵仲谋忽然想起了吴咏絮,不由得痛惜爱怜之情萦绕心间,不能成眠。忽见二师兄金建海轻声爬起身来,穿好衣衫。赵仲谋闭目假作不知,心道:“半夜三更匆忙起来,定是白天贪食吃坏了肚子。”心下暗暗好笑。金建海悄声开门出房,赵仲谋仰身看看众师兄,昏暗中,但见众人正自酣睡。
赵仲谋追忆许久,却迟迟不见金建海回房,心下略感奇怪,心道:“可别是掉进茅厕里了吧?”想到此处,便即穿衣起身,出房径向茅厕走去。走进一看,却空无一人。赵仲谋心下奇怪:“难道他自忖小较难胜,竟深夜起来习武么?”于是转身直奔练武场。此时月明如镜,虽在深夜之中,屋舍树木却仍是清晰可辨。将近后山,远远便望见练武场上一人身形稍瘦,正是二师兄金建海。只见金建海一掌高一掌低,左臂上抬,右掌横劈,正是摩云掌中的“遮天换日”式。赵仲谋心下奇怪:“这摩云掌师傅已传授多日,连我这最晚入门的小师弟都已练得娴熟,为何还要半夜鬼鬼祟祟地起来练习?”却见树后忽闪出一人,使摩云掌中的一招“直捣天门”来与他拆解,右虚左实,直取金建海左腰。赵仲谋一看,原来却是师傅佟国梓!继而又想:“原来师父为了让自己钟爱的弟子夺魁,居然深夜单独授艺。”心下不禁气愤已极。
赵仲谋凝神细看,只见二人来来去去练得都是摩云掌中的几个招式。当日传授此招时,佟国梓曾言道:摩云掌中的“遮天换日”一式攻敌之时右腰便会露出空隙,若以第十五招“直捣天门”拆解,不但能化解攻势,还能直取对方的腰间要害,反客为主。其后又讲了拆解“直捣天门”的要诣,须使第七招“凌波虚渡”化解。但此时见佟国梓忽然左掌变虚,右掌化实,金建海“凌波虚渡”只使出一半,右胸便即空隙大露,佟国梓轻轻一掌,拍在他右胸之上。赵仲谋一看之下便已领悟,佟国梓今晚是在传授招式间的制胜之道。
赵仲谋心想:“定是师父心知二师兄在小较之时难以胜过众人,想在招式上特别传授些制胜之道,以便自己心爱的弟子能夺得魁首。师父平日授艺之时督导严厉,每一动作姿势都要求准确无误,因而诸位师兄招式动作虽然准确,却也埋下了失之呆滞的隐患,我只道是本门武艺与别家不同,或是师父墨守师祖手法,不知变通所致,谁想却是他有意藏匿,不肯传授。”心下更感气恼。当下也不多想,只是仔细观看二人拆解招式。但金建海悟性不高,适才这几招又是他平日里练熟了的,左右互换一时怎么也换不过来,颇感为难。过了许久,佟国梓又授了一招虚实互换的招式,与前面一招颇有相通之处。金建海演试许久,方才学会。赵仲谋见二人整束衣衫似有离去之意,心想今日收益不少,见好便收,也该回去了,于是先行悄悄离去。
进得房来,众人兀自酣睡未醒。赵仲谋和衣而卧,心下不住寻思:想来忠义门也不过是武林中的二三流门派而已,我有《易经杂录》在手,原也不稀罕这等武学。原只道忠义门下都是卫国为民的英雄侠士,不想门下竟也有佟国梓这等心胸狭窄、挟技藏私的小人,我又何苦在此消磨光阴?思虑多时,一夜竟未成眠。
忽忽数日,小较之期已到。众弟子分成了八门,分站在练武场上,一齐向李兴国行礼,请师祖指点武艺。之后,各门小较便即开始。佟国梓一脸严肃,凛然一副大公无私的样子,但神色间却不无喜悦之情。赵仲谋心中冷笑,细看本门较技。
此时十五师兄陈柏群已连胜三场,众位后入门的弟子自知不敌,便不再上来献丑,却见三师兄俞永顺束装上场。二人行礼之后,陈柏群便即出招,俞永顺举拳相迎,二人拳来脚往,腾挪翻跃拆到三十几招,俞永顺渐渐占得上风。陈柏群急欲罢脱不利的形势,招式间过于急促,反而更为对手所制,又拆得十余招,俞永顺一招“流云掩月”轻轻拍在陈柏群后心,陈柏群满脸通红,败下阵来。
众人齐声喝彩。四师兄张文海眼看众师弟无人再上前比试,便即整束上场。佟国梓门下以俞永顺与张文海二人武艺为高,功夫也所差无几,因而二人之战尤为激烈。众人都猜不出二位师兄究竟谁能最终获胜,但赵仲谋却心知四师兄悟性虽较三师兄为高,但平日里少了练习,久持之下,必难取胜。果见二百余招之后,四师兄败下阵来。众人喝彩之余,却无一人再上场院比试,想是自忖不是三师兄的对手,因而不敢上前。
俞永顺自以得胜,回头看看师父,却见他双目微闭,嘴角似笑非笑,双手反背在后,对场中比试视若不见。俞永顺见师父面露微笑,只道是为他得胜之故。赵仲谋见二人神情,心知佟国梓笑中有诈,金建海对此战志在必胜,哪肯就此放弃。果见金建海与佟国梓对望一眼,走上场来。俞永顺微觉诧异,心想你二师兄平日数次败于我掌下,今日为何还要来献丑?
二人行礼之后,较艺便即开始。数招一过,俞永顺心中暗喜,暗想你招式间未有新意,今日一战自己定能获胜。果见三十余招之后,金建海又是一招“长虹掠空”急递而出,俞永顺更不迟疑,使一招“遮天换日”拆解,金建海见他腰间空隙已生,一招“直捣天门”径往对方腰眼而去,俞永顺数十招之前便在盼他如此出招,未待他一掌拍足,便使出“凌虚飞渡”这招,招式未展,右胸空门已开,赵仲谋心想这下三师兄可要输了,果然金建海双手虚实互换,左掌重重拍在俞永顺胸口,俞永顺连退三步尤自站不住身形,仰天一跤摔在地上。
众人见二人比试二师兄明明处于下风,却在一招之间把三师兄打倒在地,虽然得胜,却与暗算一般,赢得殊无光彩,因此金建海虽胜,却无一人喝彩。再者,三师兄为人憨厚,对众师兄弟们爱护有加,而金建海却常常自恃师父宠爱,对众同门师兄弟甚是轻视,故而众人心下都不愿金建海得胜。俞永顺站起身来,满脸通红,正欲指责师兄篡改招式,暗算自己,却听师父微笑道:“建海能突破常规避实击虚,说明他的悟性的确高于旁人,较艺只为考查大家武艺,胜败之数也不必过于看重。”转头对俞永顺道:“永顺你练功勤勉,但招式间的变通却是不足,故有今日之败,你也无须着恼,以后多向众位师兄弟讨教便是了。”俞永顺本欲不服,再与金建海比试,但师父既已开口,却也不敢出言辩驳,只得退在一旁。
赵仲谋闻言大怒,心道:“若论悟性,只怕这里二十几人,大半都在金建海之上,你半夜授他那几招,旁人一点即通,他却要琢磨半天,你对他心中宠爱,私下授艺那也罢了,又何必为他如此刻意掩饰!”再看场中金建海一脸喜气,神情得意之极,心中大怒:“天叫我赵仲谋撞破你二人奸计,拼着不做这忠义门弟子,今日也要叫你们难堪!”于是,举步走入场内。众人见门下最小的小师弟居然敢向二师兄挑战,神色甚感意外。佟国梓见状笑容微微一敛,却无言语。
二人行礼后便即斗在一处,十数招一过,金建海便觉赵仲谋招式虽不甚娴熟,劲力却大得惊人,当下只是紧守门户,伺机而动,自以为入门远较赵仲谋为早,单凭真实功夫,当也足以取胜。二人又拆得三十余招,赵仲谋渐处下风,金建海心中得意,暗想:“看众师兄弟神情,对我适才取胜似乎颇有不平之色,这小子不自量力,赶来较艺,正好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真功夫。”忽见赵仲谋身形一变,正是“擒燕手”中的一招“飞箭折冀”。
这“擒燕手”金建海习之甚久,拆解也颇为纯熟,忙使一招“摩云掌”中的“盘古开天”拆解。金建海虽听佟国梓在后山授艺时讲过,“飞箭折冀”一招双拳自上而下凌空直劈,威力极大,左右均是可实可虚,佟国梓在众人前授艺时却都是左虚右实,是以众人练习时只作左虚右实之势,如果虚实互易,他人自无防备,难以抵挡。此间道理金建海原是知晓,但他自以为虚实互易之技乃师父独传之秘,旁人必难自悟,当下左掌凝力自下而上格档赵仲谋凌空一击,同时右掌横探,直取赵仲谋后腰。眼见双掌便要击实,忽见赵仲谋双掌互易,左边一拳重重击在金建海肩头。金建海左掌架空,右掌正欲向他后腰拍下,只觉肩上一阵剧痛,右掌便已无力再进,惊愕之下马步一虚,一跤摔倒在地。众人高声叫好,金建海慢慢站起身来,右手抚着屁股,灰溜溜地退下场来,心中又气又恼。
接着又有几位师兄上前较艺,都一一败下阵来。原来自从那日见了佟国梓左右虚实互换的招式之后,赵仲谋便深悟其理,不仅对佟国梓传授的几招有所感悟,其它招式也都能触类旁通,因而武艺大有进展。赵仲谋入门较迟,虽然许多招式未能练得象旁人么娴熟,但先入之见未成,招式间的变化易于领悟,而其他师兄入门较早,习武日久,招式自是纯熟,却难改变,佟国梓又有意不加指点,因而,却令赵仲谋今日胜过了众人。
见赵仲谋技压众人,佟国梓心中不喜,若是赵仲谋先以虚实互易的招数打败众人,此时定要大声斥责他擅自篡改招式,只是自己对金建海褒奖在先,此时却也不便训斥,当下只是微一晗首以示嘉许,示意赵仲谋先行退下。赵仲谋心知师父心中不喜,拱手行礼,退在一边。
此时其他各师伯叔门下较艺均已结束,得胜的大多是各门的大弟子。李兴国见门下第三代弟子较艺,攻守间招式娴熟,拳脚步法也颇有气度,心下欣喜,不禁捋须微笑。待各门小较完毕,李兴国着意褒奖了众人一番,勉励大家刻苦习武,言罢,命众人各自散去,只留潘国坚、佟国梓等亲传弟子在场。
潘国坚插口道:“佟师弟,武学之道示弱诱敌、避实击虚都是对敌间的技巧,临敌之时活学活用,不拘泥于死招那是好事,我倒觉得没什么不妥的。”李兴国闻言轻轻点头,心下对潘国坚所言甚是赞许。佟国梓道:“师兄说的是,只是我认为众弟子入门未久,本门武功根基未成,领悟不深,拳脚招式间若不一板一眼,循规蹈矩,武艺自难有成,待众弟子武艺小成之后,自当言明此间道理。”潘国坚道:“师弟说的是。”佟国梓又道:“恩师秉承忠义门武学,深山苦练十余载,自创各类拳法、掌法、剑法十余套,使本门武学更趋精妙,弟子在恩师门下学艺十年有余,但自思生性愚钝,师门武学未能尽数领悟,故而授徒之时一板一眼不敢有丝毫走样,盼他日我门下弟子能尽悟师祖武学精要,为我忠义门在武林中一放异彩。”李兴国听了佟国梓一番话心下甚是喜欢,不禁捋须微笑,连连点头。
只听佟国梓又道:“方今天下烽烟不止,战乱纷纷,内有奸臣误国,外有异族侵扰,值此危难之秋,我忠义门下弟子自当秉承历代掌门遗训,以卫国为民,恢复故土为己任,心存忠义、苦练武艺,他日沙场厮杀,为国捐躯,方才不负本门忠义之名,方能报恩师受艺之德于万一。”堂上众人听罢,不由得暗暗叫好。潘国坚道:“师弟心存忠义,志向高远,师兄自愧不如。”佟国梓谦逊了一番。李兴国看在眼里,心下暗赞:“我门下弟子中,当数国梓为最佳。”
李兴国道:“为师执掌本门,承上代掌门之命,誓将忠义门武学和忠义报国之心发扬光大,故深山苦研二十余年,未敢懈怠。数年之前,蒙岳飞元帅错爱,委以抗金重任,因而不辞千里上得太行山来,广收门徒,积聚力量以为抗金之用。今门下弟子已愈数百,人人心存忠义武艺精良,为师心下甚感欣慰,你们也是功不可没啊!”顿了一顿,又道:“近日,岳元帅命人送信给我,说金国元帅金兀朮听闻我忠义门在太行山东山再起,广收门徒,心下颇为恼怒,意欲对本门不利,叫我们小心戒备。”佟国梓道:“岳元帅传言,自是好意,不过听闻金国大军现在潼关一带,离此不下千里,若派少许人马偷袭本门,不是弟子夸口,就凭师父传下来的武艺,本门数百名弟子当足堪与数千精兵相抗。想是岳元帅对本门武学未能深知,故而才会有此忧虑。”李兴国对本门武学甚是自负,暗赞佟国梓言之有理。潘国坚道:“佟师弟之言固然有理,但岳元帅用兵多年,料敌极准,金兵偷袭,却也不可不防。”李兴国道:“你二人所言都有道理,总之大家加紧练武,谨慎防敌便是了。”言罢,李兴国示意众人各自散去。
次日,佟国梓召集门下众弟子传达师祖训示,只说师祖见众人学艺勤奋,褒奖有嘉,要大家继续用功。又说忠义门肩负抗击外侮保家卫国之重任,要众人深知责任之重,一刻也不可懈怠。言罢,佟国梓便开始传艺,教的是李兴国自创的一套剑法,叫做“报国剑法”。佟国梓先向众人讲述了剑术的常理,继而把飞将出塞、誓破楼兰、醉卧沙场三招剑法演示了一遍,并讲解了招式中的要诣,要大家仔细观看,勤加练习。众人学拳日久,剑法还是初学,显得颇为生疏,进展不大。佟国梓在旁督促众人练剑,将近午时,佟国梓叫众人各自散去,只留赵仲谋在场。
佟国梓道:“仲谋,在众师兄弟中,你入门最晚,但昨日小较,却能制胜,说明你学武的悟性不低,平日练习又能痛下苦功,为师甚感欣慰。小较之前为师曾答应另授武艺,自不食言。只是武学之道讲求循序渐进,若是根基不稳,一味地贪功急进,于自身反而有碍。因此为师今日所传自也不能太过深奥,从今日起,为师便传你一套‘伏魔拳’。这套拳法比之你以前所学拳法更具威力,你细心观看。”言罢便传授了“伏魔拳”中的前三招。赵仲谋一看之下,甚是失望,只觉这“伏魔掌”与先前所学“太祖长拳”、“摩云掌”等相似,威力平平,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心知佟国梓心存偏见,挟技藏私,却又无可奈何,只得恭敬领命,细看师父的身形掌法。佟国梓放慢身形演示了两遍,要赵仲谋自行练习,便即匆匆离去。赵仲谋目送佟国梓身形远去,不由得仰天长叹。
如此一月有余,众人一套“报国剑法”已然学完,所欠只是火候而已;赵仲谋的“伏魔掌”也已学成,只是他心知无用,也没下什么苦功。佟国梓深知赵仲谋心中不满,只是见他在自己面前言语恭敬,一时也找不得岔来训斥于他,只能装作无事。平日里对赵仲谋所练“伏魔掌”也绝少考查,一个教得马虎,一个学得随便,倒也相安无事。
此间三十余日,金建海每晚都去后山偷偷学艺,赵仲谋也不点破,心下却想:似二师兄这般闻十只知一二之辈,要教他武艺却也不是件容易之事,不知佟国知究竟得了他什么好处,竟然如此卖力?
这一日,众人趁着师父高兴,要佟国梓演示一下本门的高深武学。佟国梓微笑道:“你们所学武功有限得紧,本门武艺识之又少,为师就用你们新学的‘报国剑法’与你们对练一下吧。”说着提起一把木剑,示意身前章子康、张文海、陈柏群三弟子上前试招。佟国梓提剑左右虚劈数剑,虽是木剑却也是呼呼生风,左手捏个剑诀平伸向前,右臂弯曲过顶引剑前伸,凝招不发,以静制动。三人心知必难强过师父,但既然师父有命,自当奋力施展,以示练功之勤。于是各挺木剑跃身而上。孰料三人剑招未展,章子康便被佟国梓一剑刺在左胸之上,败下阵来,赵仲谋见他左手抚胸,右手木剑在握,正是“誓破楼兰”一招的起手式。另二人见状忙舞剑护住胸腹,不料张文海下盘一虚,被佟国梓一脚绊倒,乘其倒地慌乱之际,木剑径取左胸,一剑轻轻刺在他心口。此时陈柏群余已绕至佟国梓身后,挥剑向他右肩劈下,佟国梓也不转身,木剑倒转,架开来剑,反手又是一剑,刺在陈柏群胸口。
众弟子大声喝彩,佟国梓微微一笑,心下甚是得意,示意其他弟子上前。站在前边的三名弟子不忍扫师父的兴,提剑接上,又都在三招两式间被刺中胸口败下阵来。佟国梓眼见其他弟子与先前六人武艺相仿,便叫金建海、俞永顺、赵仲谋三人下场。前次小较之时,众人都已明白,师父门下以金、俞、赵三人武艺为最高,见三人下场,心知此番比试定比先前精彩得多,都睁大了眼睛仔细观看。
只见三人一下场便各取不同的守势:俞永顺舞剑护住全身,抱定宗旨只守不攻,心想只须多支持片刻,便能胜过二人;金建海右手木剑平指,脚下不住游走,也不敢取攻势;赵仲谋横剑当胸,站立不动,凝目静观佟国梓剑招变化,三人在佟国梓身形一丈开外站成个“品”字形攻击圈。佟国梓脸上不动声色,心下不禁暗自称赞,心想这三人果真不愧为自己门下出类拔萃的弟子,当下木剑一晃径取赵仲谋胸口。赵仲谋见木剑来势怪异,忙举剑格挡,不料佟国梓身形一退,木剑回转,一脚反踢,正中俞永顺右腕,俞永顺木剑把捏不住,掉在了地上,尚未会过神来,佟国梓回身一剑刺在他胸口,俞永顺跌倒在地,败下阵来。
先前赵仲谋见佟国梓回身攻击俞永顺,当即提剑直取他后心,想迫他回剑自救,不料佟国梓一侧身避过此剑,木剑刺倒俞永顺后反手一格,挡开了剑身。赵仲谋见状,趁佟国梓刚要转身之际,疾使一招“飞将出塞”攻他的左胸,佟国梓眼见此招来势凶猛,势无可避,当即也是一招“飞将出塞”直取赵仲谋左胸。赵仲谋出招在前,佟国梓这招却迅捷异常,眼见两剑便要同时刺中对方胸口,赵仲谋心下暗喜:“拼着受你木剑重重一击,今日也要叫你在众弟子面前出丑!”当下右手木剑更不停留,径往对方胸口刺落。赵仲谋右手木剑刚碰到佟国梓衣衫,只觉得突然被什么物事夹住一般,右臂虽然用力甚猛,却连一分一毫也难以推进,凝目一看,原来是佟国梓右手二指运劲夹住了剑身,便在此时,只觉胸口一阵剧痛,佟国梓手中木剑重重地戳在自己胸口,不由仰天一跤,摔倒在地。
佟国梓与赵仲谋对招时,金建海原本有机可乘,若是上前夹攻,当能迫得佟国梓回剑自救,持续以二敌一的局面。可金建海心存私念,想静观他人之战坐收渔利,又或是对师父心存畏惧,不敢直撄其锋,待得赵仲谋一败,金建海更是孤掌难鸣,数招之间便被佟国梓刺中胸口,抚胸而退。
众人见师父大败同门中武艺最高的三人,忍不住大声喝彩,只是有几名弟子见师父戳倒赵仲谋时左手夹剑的手法,似乎不是“报国剑法”中的招式,心下觉得师父虽然得胜,但被迫使出了“报国剑法”以外的武功,自悔前言,赢的颇不体面,只是师父毕竟是师父,又有谁敢将此想法宣之于口,直揭师父的伤疤?金、俞、赵三人过来向师父行礼,谢过师父指点。佟国梓微微点头,脸上却颇有不悦之色。
众人见师父面色不善,不敢多言,心想:“定是赵师弟没上没下,出手失了分寸,令师父差点儿在弟子面前出丑,这才惹得他不高兴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若是我有他这般武艺,定也会全力施展,谁能料到师父这般小器,会对这等小事耿耿于怀呢?”众人各自散去。
是夜,赵仲谋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自思学武刻苦,尊师重长,同门师兄弟间的长幼之序也未敢有所僭越,只为不善讨好师父,一直得不到佟国梓的喜爱,今日又无端得罪了他,虽未当面斥责,却也必定怀恨在心,日后在他门下只怕是更难自处了。心想自上太行山以来,学艺未成,虚耗光阴,还要无端受气,越想越是不值,不禁暗暗叹气。继而又想日间与佟国梓所拆招式,只觉他出招中规中矩,沉稳有力,威力不小,但招式间变化却是不大,便如其为人一般,平静沉稳,却又拘泥不化,心下寻思若以目前武功与他对敌自无胜算,但若以似是而非的招式夹于他所熟识的本门功夫之中,施以狡计,想要赢他,也未尝没有取胜之机。赵仲谋不住地推敲思量,忽然脑中灵光一闪,已有了制胜之策,欣喜间,不由得轻轻摸了摸胸前所藏的“断玉玄匕”。但继而又想到佟国梓虽然可恶,终究只是心胸狭窄,挟技藏私而已,并无大恶,如此小人满地皆是,自己无论如何也是杀之不尽的,更何况他罪不致死。若以此计而行,必致他于死地,到时自己若是手下留情放他一马,佟国梓反过来凭真功夫却定可轻而易举地将自己击败,到时他肯不肯相饶对而言,就难说得紧了。寻思良久,赵仲谋拿定主意,只待“伏摩掌”学毕,佟国梓若再无其他高深武功相授,定当离开忠义门。
三日后,佟国梓将“伏魔掌”一百零八式传授完毕。佟国梓对赵仲谋道:“仲谋,本门的‘伏魔掌’现已传授于你,你勤加练习,必有小成。近日本门事务繁多,为师要帮助打理,暂时不再另受武艺。再则你武功根基未稳,其他高深武功也不宜马上修习。”赵仲谋说道:“师父教诲得是。”心中却不禁暗想:“你夜半三更还要起来传艺,本门之中事务自然以你最为繁忙了!说我不宜修习高深武艺,为何败在我掌下的金建海却偏能修习?”

  0/8  下一頁 txt下載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