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白話六韜

2023年10月05日

  1/30  下一頁 txt下載

白话六韬
前 言


卷一
文韬 文 师 第 一
卷一
文韬 盈 虚 第 二
卷一
文韬 国 务 第 三
卷一
文韬 大 礼 第 四
卷一
文韬 明 传 第 五
卷一
文韬 六 守 第 六
卷一
文韬 守 土 第 七
卷一
文韬 守 国 第 八
卷一
文韬 上 贤 第 九
卷一
文韬 举 贤 第 十
卷一
文韬 赏 罚 第 十 一
卷一
文韬 兵 道 第 十 二
卷二
武韬 发 启 第 十 三
卷二
武韬 文 启 第 十 四
卷二
武韬 文 伐 第 十 五
卷二
武韬 顺 启 第 十 六
卷二
武韬 三 疑 第 十 七
卷三
龙韬 王 翼 第 十 八
卷三
龙韬 论 将 第 十 九
卷三
龙韬 选 将 第 二 十
卷三
龙韬 立 将 第 二 十 一
卷三
龙韬 将 威 第 二 十 二
卷三
龙韬 励 军 第 二 十 三
卷三
龙韬 阴 符 第 二 十 四
卷三
龙韬 阴 书 第 二 十 五
卷三
龙韬 军 势 第 二 十 六
卷三
龙韬 奇 兵 第 二 十 七
卷三
龙韬 五 音 第 二 十 八
卷三
龙韬 兵 征 第 二 十 九
卷三
龙韬 农 器 第 三 十
卷四
虎韬 军 用 第 三 十 一
卷四
虎韬 三 阵 第 三 十 二
卷四
虎韬 疾 战 第 三 十 三
卷四
虎韬 必 出 第 三 十 四
卷四
虎韬 军 略 第 三 十 五
卷四
虎韬 临 境 第 三 十 六
卷四
虎韬 动 静 第 三 十 七
卷四
虎韬 金 鼓 第 三 十 八
卷四
虎韬 绝 遭 第 三 十 九
卷四
虎韬 略 地 第 四 十
卷四
虎韬 火 战 第 四 十 一
卷四
虎韬 垒 虚 第 四 十 二
卷五
豹韬 林 战 第 四 十 三
卷五
豹韬 突 战 第 四 十 四
卷五
豹韬 敌 强 第 四 十 五
卷五
豹韬 敌 武 第 四 十 六
卷五
豹韬 鸟 云 山 兵 第 四 十 七
卷五
豹韬 鸟 云 泽 兵 第 四 十 八
卷五
豹韬 少 众 第 四 十 九
卷五
豹韬 分 险 第 五 十
卷六
犬韬 分 合 第 五 十 一
卷六
犬韬 武 锋 第 五 十 二
卷六
犬韬 练 士 第 五 十 三
卷六
犬韬 教 战 第 五 十 四
卷六
犬韬 均 兵 第 五 十 五
卷六
犬韬 武 车 士 第 五 十 六
卷六
犬韬 武 骑 士 第 五 十 七
卷六
犬韬 战 车 第 五 十 人
卷六
犬韬 战 骑 第 五 十 九
卷六
犬韬 战 步 第 六 十
附录一
姜太公传略
附录二
六韬逸文
创建时间:2006-2-2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前 言
目录页 下一页
一、《六韬》的作者与成书时间
《六韬》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在宋代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
相传为姜太公吕望所撰。但据历代学者考证,其书并非殷周时赐的作品,而
是后人托姜太公之名写成的。那么,《六韬》究竟是什么时期的作品呢?《六
韬》之名,最早见于《庄子》一书中的《杂篇·徐无鬼》,其中记载战国初
魏武侯的宰臣女商自称:“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
之,则以金版六弢。”《庄子》一书,一般认为是庄子门人或后学所作,时
间不晚于战国后期,说明当时这部书已经存在于世。《汉书·艺文志》儒家
类著录有“周史六弢六篇”,下注:“惠、襄之间,或曰周显王时,或曰孔
子问焉。”这里提到的三个成书时间,而周显王时正当战国中期,唐颜师古
注指出,《周史六弢》即“今之《六韬》也,盖言取天下及军旅之事。弢字
与韬字同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971 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前期古墓中
出土的汉简中;有《六韬》等书。其中的《文韬》、《武韬》、《龙韬》等
内容、与传世本《六韬》基本相同,1973 年河北定县汉墓出土的竹简中,也
有《六韬》的内容。这一实物资料有力地证明了此书在西汉前期己广为流行。
再从《六韬》本身的内容看,书中比较详细地论述了骑兵作战的战术、
骑兵选拔的方法,以及骑兵同步兵、车兵协同作战等问题。而骑兵作为一个
独立的兵种大量出现于战场,是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武灵主生
活于战国晚期,与周显王为同一个时代的人物。因此,具体反映和论述了骑
兵战术的《六韬》,不可能出现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前,而只能产生
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六韬》之中还提到了多种铁制兵器。众所
周知,我国自战国时开始进入铁器时代,这说明《六韬》只能产生于战国时
期。另外,《六韬》中所论述的军事训练等问题,与战国晚期的《尉缭子》
等典籍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说明其成书时代也是大致相同的。
由上述可知,《六韬》是战国晚期的作品,当无疑义。作者之所以假托
为“周吕望撰”,不过是想借重太公之各以广流传而已。
二、《六韬》各卷内容及其内在逻辑关系
《六韬》之“韬”,与“弢”字相通,原为“弓套’之意,含有深藏不
露之意,引申为谋略。“六韬”,就是六种秘密谋略,即论述战争问题的六
种韬略。全书以太公同文王、武王问答的形式写成,分六卷,共六十篇。
第一卷为《文韬》,包括“文师”、“盈虚”、“国务”、“大礼”、
“明传”、“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
“兵道”等十二篇。第二卷为《武韬》;包括“发启”、“文启”、“文伐”、
“顺启”、“三疑”等五篇。第一卷和第二卷主要论述的是战略问题。《六
韬》的战略思想包含两个层次:一是通过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手段实现政治
目的的“全胜战略”,这是高层次的战略。二是通过军事斗争赢得战争胜利
以实现政治目的的军事战略,这是相对低层次的战略。
关于“全胜战略”,《六韬》指出:“全胜不斗,大兵无创”(《发启》)。
并进而强调,要实现这种不战而胜的“全胜战略”,必须以强大的政治、经
济实力作后盾,建立在国富兵强的基础之上。为此,提出了一套实现全胜战
略的措施。在经济上,指出要大力发展“三宝”,即“大农”、“大工”、
“大商”,充实经济实力,打好取得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在政治上,争取
民心,爱护民众,取得举国上下的支持。在外交上。提出了“文伐”十二法,
列举了分化、瓦解、离间敌人的各种方法。《六韬》认为,强大的实力只是
为战胜敌人提供了可能,当这种全胜战略难以实现政治目的时,就要采取军
事进攻的方式。即在考虑和制定战略时,不能仅仅依赖“兵不接刃而敌降服”
的全胜战略,还要制定立足于战场胜负的军事战略。
在军事战略上,主张正确判断战略形势,在全面准确地了解敌情的基础
上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进行集中统一的战略指挥,实行巧妙的战略伪装,
隐蔽启己的战略企图,适时把握战略时机,正确选择主要战略方向等。
《六韬》不仅论述了全胜战略和军事战略,还进一步阐明了全胜战略和
军事战略之间的关系,认为全胜战略是军事进攻的准备和前提条件,只有综
合运用全胜战略和军事进攻,才能达成战胜敌人的战略目的。在《文伐》篇
中这样写道:“十二节备,乃成武事,所谓上察天,下察地,征已见,乃伐
之,”这种把进行“文伐”的全胜战略同进行“武伐”的军事战略紧密联系
起来的论述,使古代战略思想显得更加丰满和完善。
任何战略的实现,都离个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和主要手段。军事战略赖以
实现的物质基础和主要手段是武装力量。《六韬》在第一卷和第二卷中论述
了战略的有关问题后,紧接着在第三卷中便阐明了武装力量建设的有关问
题。第三卷《尤韬》。包括“王翼”、“论将”、“选将”、“立将”、“将
威”、“励军”、“阴符”、“阴书”、“军势”、“奇兵”、“五音”、
“兵征”、“农器”等十三篇。在本卷中,除了论述信赏明同、以法治军以
及重视武器装备等问题外,重点阐述了将帅问题。
将帅是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因为,将帅作为军队的最高指挥
官,其水平的高低,对军队本身的建设、战争的胜负,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
的兴盛衰亡,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六韬》用了大量篇幅,从各个方
面论述了选拔和考察将帅的方法,将帅所应具备的品格、知识、才能等等,
从而使有关将帅的理论更加详尽、系统和全面。
军队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作战,而要夺取作战的胜利、离不开一定的作战

  0/30  下一頁 txt下載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