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奮鬥在七十年代.txt

2023年10月17日

  1/49  下一頁 txt下載

本图书由(色色lin)为您整理制作
作品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
奋斗在七十年代
作者:山楂丸子
文案:
一觉醒来,潘阳发现自己变成了她爷爷,回到了七十年代。
爷爷家有五个萝卜头,其中一个萝卜头还是她爸爸。
被爸爸整天围着叫爸爸。
“阿哒,我饿了”
“阿哒,我渴了”
“阿哒,我想睡觉”
阿哒,阿哒,潘阳想给这群小祖宗跪了,她可是要喊他们大爷、二爷、老爸、姑姑、小叔的人啊!
这个世界真特么癫狂!
那么癫狂之后,到底该怎么喂饱这群萝卜头,还要给他们盖房子娶媳妇?
阅读指南:
1.此文女穿男;
2.主要讲怀揣着一颗少女心的男纸拖家带口的奋斗史哦,言情不是主流;
3.家长里短、家长里短。
内容标签:重生 随身空间 性别转换 励志人生
主角:潘阳潘兆科 ┃ 配角:张学兰、潘恒春、潘士尧、潘士松 ┃ 其它:随身空间、爽文
☆、第1章 癫狂的世界
“阿哒,开饭了。”
洪亮而熟悉的声音从河坝下面传来,让坐在坝上的潘阳不自觉抖了抖,低头看看自己裸.露在外面的胳膊,黑而粗糙,还有刚才没有洗干净的泥巴留在上面,黝黑的皮肤因为刚才那一声“阿哒”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阿哒,潘阳对这两个字并不陌生。她爸,她大爷,她姑,她小叔都是这么喊她爷爷的,她老家在淮河岸边,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习惯称爸爸为“阿哒”。
“阿哒?”
少年又叫了一声。
潘阳起身,拍拍屁股上的泥土,尽管她身上的衣服已经脏的不成样子了,味道闻着也不怎么好,一股子臭汗味...
年轻人在河坝下等着潘阳。等潘阳下来了,年轻人和潘阳并肩而走,面带喜色,“阿哒,今天的伙食还可以,馍馍外面裹了一层白面粉呢,闻着就知道好吃!”
说着,他将头伸到潘阳耳边,压低声音说,“等会我偷偷揣一个回去给小告。”
潘阳扭头看着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年轻人,他正兴奋的说着今天中午的饭,单薄的身体穿了一件肥大的中山装,打了两个补丁的军绿色长裤,胶底黑布鞋...
这个年轻人,潘士尧,二十多年后潘阳应该称呼他一声“大爷”,可现在她的大爷竟然反过来喊她“阿哒”。
不仅她大爷喊她阿哒,她二爷,她姑,她小叔,以及她爸,每天都要喊她喊上无数声“阿哒。”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快一个星期了,直到现在潘阳还是没能适应,她真想仰天长啸,“这tm是怎样癫狂的世界!”
一觉醒来变成了她爷爷潘兆科,世上还有比这更扯的事吗?!
一觉醒来变老就算了,怎么还变.性了!谁来告诉她到底是怎么回事?!
青山绿水,一眼望去全是泥土瓦房,灰黑布衣是所有人的标配,哦对,还有她手里的馍馍头,碗里的土豆烩红薯,全是这个时代的标配。
从没吃过苦头的潘阳头两天吃着觉得新奇,第三天觉得寡淡,到今天已经觉得难以下咽了。
和她一块坐在泥堆旁的潘士尧正狼吞虎咽,说今天的伙食真好,他三两下就吃完了,扭头一看,阿哒的碗里还剩大半碗土豆烩红薯。
“阿哒,怎么不吃了,不饿?”
潘阳耷拉着眼皮把碗递给潘士尧,“你吃吧,我饱了。”
潘士尧犹豫了下,终是接过大口吃了起来,细心的他好像发现了阿哒的变化,嘴里含糊不清说,“阿哒,你最近都饭量都不好。”
阿哒,阿哒,阿哒...
最近这个字眼出现的几率实在有点高。
潘阳把手里剩下的半个馍馍头也给了潘士尧,望着不远处已经吆喝开工的‘王记工’,心里烦乱,“吃吧你,吃饭都堵不住你的嘴,快点吃,好干活了。”
他终于知道阿哒最近哪不对劲了,就是现在这样,情绪太反常了!
吃完饭,潘士尧拾起铁锹跟几个和他年纪差不多大的小伙子一块挖坑,他辍学有两年了,现在每天跟着阿哒在公社里干活,干一天活能挣一个工分,多少能帮阿哒分担些负担。
潘士尧干活有他的圈子,潘阳也有自己的,他和一帮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在一块,听他们呼天海地侃大山,被王记工发现偷懒吆喝了,大家才赶紧做做样子表示自己是实实在在干活。
要知道此潘兆科非彼潘兆科了,让一个二十来岁手无缚鸡之力的姑娘抗土?刨地?打桩?
很显然,这些活都是要大打折扣的。
好在大家干起活来都优哉游哉,你指望我多干点,我等着你早干完,拖拖拉拉,结果就是太阳下山收工了,绵长连延的河坝才修了不到十米。
哨子声一响,所有人都停了工,潘阳收到放工讯息,直接把手里的铁锹扔给潘士尧。
潘阳这种‘惫懒’行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惹得潘士尧不满,“阿哒,你至少帮我扛一个呀。”
“还知道我是你阿哒呀,阿哒让你扛那你还不扛。”
或许这算是潘阳变成潘兆科之后最令她舒坦的事了,大爷,二爷,姑妈,老爸,还有两岁大的小叔,原本使唤她的人,现在都可以随便使唤啦。
潘阳走在前面,双手背后,语重心长的教育她大爷,“小孩就要多干点活知道吗?多干点活长得快,你还能再长点。”
这话是小时候她爷爷跟她说的。她爷爷不止跟她这么说,跟她爸、她大爷、她姑也是这么说的,既然如此,现在就拿来教育他儿子好了,也不知道教育的算不算晚。
潘士尧也不知道这是哪来的屁道理,只是阿哒在上,阿哒让你干什么就得干什么...
潘士尧呼出一口郁愤之气,把两把铁锹甩到肩上,踏着残阳赶上潘阳。
*
潘阳踏进家门,刚学会蹒跚小跑的潘士告放下手里的泥巴,迈着小短腿蹬蹬朝潘兆科跑过来卖乖,阿哒阿哒叫个不停。
潘阳简直想给这位小祖宗跪了。
小叔叔,我可是你大侄女啊...
尽管囧的要死,可面上还是扯出了个笑,弯腰一把将小萝卜头抱起来,擦了他脸上的黑泥巴,问他,“你哥,你姐呢。”
潘士告指指大门外面,不忘告状,“都在外面,不带我玩。”
潘阳拍拍他脑袋,把他放下,潘士尧从怀里掏出个已经被压扁的馍馍头,递给潘士告,逗他玩,“小告,叫大哥,就给你。”
潘士告两眼放光,上去抢潘士尧手里的馍馍头,馍馍头到手了也不忘喊几声大哥。
潘阳坐在院里的台阶上看这两兄弟对话,颇感唏嘘,原来她大爷年轻时就知道长兄如父这个道理,原来她小叔嘴巴会说是从娃娃就练出来的啊...
厨房里,张学兰在太阳落山前做好了晚饭,玉米面馍馍配着雪里蕻,又烧了一锅开水,吃着咸了就喝点开水。张学兰围着围裙从厨房出来,对院子里的爷三个说了句‘吃饭’,直接朝大门外面走去,没几时就听张学兰的喊声,“士勋、士松啊,回来吃饭!”
张学兰嗓门很大,这个时候没有电话,更不用说手机了,通讯全靠大嗓门,她这一嗓子出去,回音老悠长了。
接着外面又隐约传来小孩起哄的笑喊声,“士松啊,你娘喊你回家吃饭!”
潘阳竖着耳朵听外面的动静,不住的发乐,原来以后她那个年代的‘小明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就是从这儿来的啊...
村头西边有个打谷场,场上刚收下的水稻被打成垒,一堆一堆的,成群的孩子在玩地道战游戏,正是冲锋陷阵的关键时刻,潘士勋隐约听到他娘的声音,戳戳和他躲在一起的潘士松问,“听见了吗,好像是娘在喊我们回去吃饭。”
潘士松正处高度防备‘敌人’中,哪里听得见什么喊声,兄弟两个面面相觑,“是叫我们吗?”
不知道从哪个草垛里拱出来的潘士云说,“不可能啦,小哥耳朵不好使,肯定是他听错了,我们继续玩,鬼.子都快进攻了,我们快防守啊。”
兄妹三个玩的忘乎所以,张学兰喊到喉咙破也没人理,气得血冲脑,从马路边随手抽根小树条冲到打谷场,逮到其中一个,照着小腿就是一顿抽,嘴里狠狠地念叨,“叫你听不见,我叫你听不见。”
潘士松是五个孩子里最皮的,看到他娘拿树条来了,撒腿就跑,潘士勋也不甘示弱,蹬蹬跑在前面,只有潘士云,跑的慢还爱哭鼻子,哇哇大哭的被张学兰抽回家了。
*
为了省煤油,所有人都端个碗蹲在院子里吃饭,一盘搁了零星几个红辣椒的雪里蕻放在石台阶上,谁吃了就夹点裹在玉米面馍馍里。
潘阳也就这个还能多吃点,不过也不能多吃,因为饭统共也就这么点。
家里最老的那个,潘恒春,吃了不过半块馍馍就不吃了。
潘阳发现了,说,“阿哒,吃这么少,再吃点,饭够。”
潘阳小时候最常听潘恒春说他以前的事,潘阳知道潘恒春才是最苦的一代人,年少是地主家的孩子,说不上锦衣玉食,最起码不愁生活,只会读书,后来发生突变,地.主被罢了,吃的是树叶,啃的是树皮,少年时的妻子被饿死在路边,不过一张草席裹了尸埋了,现在日子稍微好那么点了,潘恒春还是舍不得多吃,生怕饿着子辈孙辈。
事实上潘恒春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他去世,潘阳记着她小时候还总吃潘恒春剩下的饭菜,那时候她家条件已经比村里的其他人好很多,很多小孩不愿意吃老人家剩的饭菜,不过潘阳从来没嫌弃过,因为她理解潘恒春那代人吃不上饭的苦。
“饱了,你吃。”潘恒春放下了筷子。
她一个女人都能吃掉两块玉米馍馍,何况是在公社干了一天活的潘恒春!
潘阳又拿了半块玉米馍馍给潘恒春,不过还没说话呢,就被张学兰翻了个白眼,“没听见他说不吃了啊,吃饱了就算了,非要让他吃撑了难不成显得你多孝心!”
潘恒春有三个儿子,潘兆科是老大,潘兆科下面还有两个弟弟,潘兆房、潘兆丰,潘恒春一直跟着老大潘兆科生活。虽说潘恒春今年不过五十出头,还能在公社里干点活挣点工分,不过终究人年纪大了不比年轻人,对于这个‘拖油瓶’,张学兰不满已久,时间长了,话里话外间自然就带了刺。
如果是以前的潘兆科,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可能会装作听不见,可现在潘兆科不再是以前那个怕老婆的潘兆科了,潘阳可不怕‘她奶奶’这副嘴脸。
潘阳还知道,她这个奶奶张学兰,不但对待公婆没有任何孝心,日后有了媳妇之后,也是个恶婆婆。
被张学兰虐的最惨的要数她的大妈妈,就连她妈后来也是被张学兰欺负,对这个奶奶,潘阳实在是喜欢不起来,更不要说尊敬了。只不过她是个小辈,没法和倚老卖老的张学兰对着干。
可是现在不同了,她现在可是潘兆科,是张学兰的男人潘兆科,这样不懂事的媳妇,她很有必要给她个教训。
☆、第2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
潘阳放下手里的玉米馍馍,脸一拉,眼一瞪,“我看你也吃的差不多了,可别吃撑了晚上睡不着,看你脸上的横肉,别人都饿瘦了,就你胖成这样!”
张学兰没想到潘兆科敢跟她叫板,气得将手里的馍馍一摔,喊道,“饭是我烧的,我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家里不养闲人,既然干不了什么活就少吃点!你潘兆科有种,想跟我吵架是吧,馍放下,别吃我烧的饭!”
潘兆科是典型的妻管严,他对子女、待亲友,各方面都没话说,就是怕老婆,禁不起张学兰冲他。
潘阳还记着她大妈妈提到她奶奶就咬牙切齿,连带着潘兆科她也记恨。大妈妈对潘阳说过,你爷爷就是你奶奶的一条看家狗,你奶奶要是看谁不顺眼,只要吆喝一声你爷爷,让你爷爷咬谁他就咬谁。
虽然大妈妈的形容很雷人,不过事实却是如此。
她爷爷怕她奶奶这套,她潘阳可不怕。
张学兰敢摔东西是吧,潘阳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今天她就不信她振不了夫纲了,指着大门口对张学兰说,“我特么才是一家之主,我天天累死累活养活你,还不能说你一句了是吧,既然这样,我家塘小,可养不起你这条大鱼,你回去让你的木匠老子养你吧,门在那里,好走不送!”
潘阳知道她奶奶的弱点,好吃懒做,自从嫁给她爷爷,那个以劳动才能养活全家的年代,张学兰除了在家做三顿饭,几乎从不干任何活,后来当了婆婆,更是变本加厉,直接让儿媳妇干,哪怕儿媳妇怀孕快生了,张学兰还能说风凉话。
快生了更要多干点活,不然生不下来啊。
干活,干活,干你妹!
现在潘阳捏住她的弱点,让她滚回娘家,她立马偃旗息鼓了。
张学兰有个比她更厉害的弟媳妇,她要是被撵回家,就会被她的弟媳妇拿捏死,而且她娘家更穷,几乎顿顿吃不饱饭,让她回娘家,她才不干。
潘恒春作为老的,吵了潘阳几句,“吵什么吵,别因为这么大点事就伤和气,有话好好说。”
潘阳又给张学兰下一记猛药,“我今天把话撂下,跟你说明白了,以后你要是再敢跟我叫板,我让你分分钟滚蛋!”
张学兰前几天就察觉到潘兆科跟以前不大一样,不再对她言听计从,连睡觉都不愿意跟她在一个被筒里了,还借口说睡一起热?
以前天天裹一床被里,他怎么不嫌热?
今天更过分,干脆变了一个人,对她大呼小叫,丝毫不给她脸子。不过到底潘兆科是她男人,真较真了,张学兰还是怕他。
潘兆科不怕她了,家里的老家伙还怕她。
她扭头立马向潘恒春哭了起来,“阿哒,你看看你儿子,我累死累活给他洗衣做饭养孩子,他说赶我走就要赶我走,我,我一心为了这个家,我图的是什么啊!”
潘恒春多少了解他这个大媳妇,但他作为老的,也没办法管儿子夫妻间的事,即便不是儿子的错,他也不能帮着儿子再说媳妇的不是,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帮张学兰骂潘兆科几句。
潘阳看教训她奶奶教训的差不多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她也不想她奶奶急了回娘家,要是真回去了,家里几个小萝卜头该怎么办!
是以,潘阳收起了刚才发飙的威风劲,对大家说,“好了好了,都继续吃饭。”
张学兰带着哭腔说,“我还吃他妈的!”
说完直接进了屋,甩上了门。
以往若是张学兰这样,潘兆科绝对是要哄她的,可现在潘阳成了才不会惯着她奶奶,看她爷爷把她奶奶给惯的,都惯成他们村有名的老妖婆了,以后出了名的会作。
“她不吃,我们吃,吃饭吃饭。”潘阳伸手把张学兰摔到馍编的玉米馍馍塞到小萝卜头潘士告手里,“小告多吃点,才能长高高的。”
刚才他们吵架一幕,几个孩子早已习以为常,知道他们不会真打起来,最多只吵嘴,小萝卜头们并不放心上,还是该吃吃该喝喝。
小的几个孩子没心没肺,潘士尧是个小大人了,看了方才那幕,他心里不舒坦,放下筷子不愿意吃了。
潘阳看在眼里,作为新时代的妹纸,她知道夫妻不和对孩子心里影响极大,得,等吃完饭,她得去给她大爷来场心理辅导,让他明白她吵架的目的。
吃完饭,潘阳让她姑,已经十二岁的潘士云收盘子刷碗。
这个时候的潘士云没一点姑娘样子,整天和一大帮男孩一块疯,有一天潘阳从公社回来,正好看见她姑和一帮孩子在玩,比赛谁拧的鼻涕能甩的远,先甩到对面墙上的就算赢。
当时就把眼看这一幕的潘阳给雷的不行,她小时候是玩娃娃看动画片,她姑是玩甩鼻涕?
更有甚者,家里最小的萝卜头跟她告状过,说潘士松,也就是她爸了,晚上偷挖鼻屎搓成团骗小萝卜头吃。
苍天啊,这还是她印象中严肃的大爷,穿着得体姑妈,还有时刻骚包到不行的她爸吗?
为什么要让她看见他们这么有味道的一面!
得了,家里的几颗萝卜头都得挨个教育。
吃完饭,潘阳先去和家里最大的萝卜潘士尧谈心去了。
潘阳在村头的打谷场上找到潘士尧,潘阳到的时候,大萝卜头正盘腿坐在稻草堆上,嘴里叼着根稻草,望向远处火红的云霞。
潘阳走到稻草堆旁,双手抓住稻草,准备爬上去。
潘士尧扭过头来看看他阿哒,又扭回头。
潘阳尴尬的摸摸鼻子,喊大萝卜头,“大爷,哦不,士尧啊,快给我搭把劲,拽我上去。”
大概是吃晚饭时她跟张学兰吵架的缘故,潘士尧有点不爱搭理他,小孩子嘛,总是和老娘亲点,不过潘士尧还算是个听话的孩子,还是伸手拽了潘阳一把。
爬上稻草堆,潘阳挨着潘士尧坐下,手伸进裤口袋摸啊摸,摸出颗紫皮糖出来,递给潘士尧,“吃吧。”
潘士尧扭头看了一眼她手中的紫皮糖,显然没见过这东西,眼带好奇,惊疑不定道,“阿哒,你哪来的这东西。”
潘阳随口说道,“别人给的,就这一颗,别跟你弟你妹他们说。”
潘士尧拿在手里,逮着潘阳问,“谁给的,阿哒你可别做糊涂事啊,被队里人知道可就坏了。”
潘阳没想到大萝卜头硬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含含糊糊道,“我知道,你偷吃得了。”
潘士尧到底还是个没社会经验的孩子,加上他没吃过,确实想吃,剥开了纸塞进嘴里,下一秒瞪大眼底潘阳说,“阿哒,这个好吃!”
这孩子,只要是吃的,啥都说好吃。
潘阳没跟任何人说过,她打小就发现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她可以用意念把任何一件东西变没,然后随身带着,想用的时候还能随时随地拿出来。
这个特异功能还被她带到了她爷爷潘兆科身上。
因为潘阳出生时,她家条件就已经是村里最好的,后来再大点,她爷爷生意做大发家之后,他们生活就更不愁,所以潘阳打小无忧无虑,从未想过储存什么东西。
唯一一次疯狂储存东西,还是在疯传世界末日到来时,那个时候她还在读大学,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花了她一个月的生活费买了n多吃的喝的藏起来,就等着末日来临。
结果特么的全是骗纸,那堆东西她还一直随身带着,后来也时不时买点东西放进里面,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看来,她可真有先见之明。
不过现在还没到七八年,七八年之后,但凡有点头脑,早下海的最后全捞了一把暴富,她爷爷就是当年的其中一人。
潘阳来的巧,现在已经七七年了,只要再熬过今年,明年的这个时候他们就可以单干了!想想就来劲!
潘阳没忘出来的目的,手肘拐拐大萝卜头,“是不是在生阿哒的气?”
潘士尧看他一眼,又迅速的撇开眼,别扭的说,“我没有。”
潘阳反手垫在后脑勺,干脆躺下,望着头顶已经露出点点星光的天空,悠悠的叹口气,“我也不是真想跟你娘生气,只是想给他个教训,身为儿媳妇,该尊老爱幼,你说是不是?换句话说,等你年纪大使儿媳妇了,你儿媳妇这样对你,你心里好受吗?”
潘士尧不吭声,半响才闷闷的道,“娘做的确实不对,她不该对爷爷那样。”
潘阳拍拍大萝卜的背,“是啊,你也大了,是弟弟妹妹的榜样,可不能跟着你娘有样学样,最起码分辨是非的能力要有,是不是?”
大萝卜头又闷闷的嗯了一声,过了一会又道,“那阿哒以后也别跟娘吵架,娘不坏的。”
潘阳笑了,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谁又说张学兰是个坏人呢,只是她脑子永远拎不清,待外人还行,对家人永远心不诚,不得小辈尊敬。
☆、第3章 无票寸步难行
‘父子’二人披星而归。
潘家因潘恒春地.主成分不好的原因,这个时候在村里算是穷的,家里只有三间破泥瓦房,潘兆科和张学兰睡东头间,潘士告那个小萝卜头在他们屋里单放了张小床,和他们睡一间。
中间是堂屋,除了八仙桌、中堂条案桌之外,还摆了一张床,潘士云大了,考虑到不能再和哥哥弟弟睡一块,就让她单睡堂屋。
剩下西头间,潘士尧、潘士勋、潘士松三兄弟睡一张大床,西头间除了这张大床外,靠窗户位置还摆了家中杂物。
至于家里的老人潘恒春,则是在紧挨厨房的旁边搭了个简易的篷,篷里连床都没有,直接地上铺了小麦秸秆,潘恒春每日就直接睡在秸秆上。
这个时候的床,无论是大床还是小床,都不是潘阳理解的木架床或老式绷绷床,潘家穷都穷的叮当响了,哪还能睡得上床。不过是用坏了的门板或者木头条拼接而成的简易板床,怕地上回潮把木头腐蚀坏掉,底下垫了石头块,床板上也没有席梦思、海绵垫,而是用小麦秸秆塞在大麻袋里铺上,被单也没有,是破旧的衣裳撕开直接罩在麻袋上。
以前潘阳不是没听家里长辈们说过当年的苦日子,只是没想到会这么苦,潘阳第一次见到这种床时,吓了一跳,当晚躺在‘床上’,盖着破旧的被子,简直不要太受罪,好在这么多天了,她也慢慢习惯下来。
面对如此穷困的家庭,七八年之后,她的责任重大啊,当年她爷爷能凭一己之力让老潘家富裕起来,现在她也不能弱,至少不能给已在天之灵的爷爷丢脸不是。
这个时候家里人都已经睡了,‘父子’二人抹黑在压井那里用凉水洗了把脸,冲了脚,潘士尧回西头间,潘阳蹑手蹑脚的进她屋。
说来也是尴尬到不行,她的身体是潘兆科,可身体里的灵魂却是潘阳,男女整天睡在一张床上,就算潘阳一点没那方面想法,可架不住张学兰想啊。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潘阳都会委婉的向张学兰表示自己非常累,下一秒也不看张学兰黧黑的脸色,立马钻到自己被窝,被口塞的严严实实的,生怕有人钻进来吓死她,再然后不等张学兰找茬,夸张的呼噜声响起,直到张学兰愤愤钻进自己被窝了,她才能长吁一口气。
对不起啊奶奶,她是没这个心,没这个胆,更没能力啊!
潘阳摸黑钻自己被筒,哪知人还没睡安稳,就被张学兰踹了一脚,害得她差点摔出去。
潘阳对她奶奶怒目而视,可惜天太黑,张学兰完全没看见,还变本加厉又踹了一脚。
怕吵醒潘士告这颗小萝卜头,潘阳压低声音道,“大晚上发什么疯,还让不让人睡了!”
闻言,张学兰轰地一下坐起,狠声骂道,“就是不让你睡,我去你奶.奶的!”
潘阳顿时噗嗤一声乐了,去她奶奶的?不就是在骂张学兰她自己吗?
张学兰见潘阳居然还笑,怒气更盛,扑过来就要跟她干仗。潘阳可最怕这套,女人干仗,无非咬人、扯头发、掐胳膊,潘阳自认自己可干不过张学兰,立刻唬了脸,吓唬她,“再作就滚蛋,再作再作啊,看我明天不叫你收拾铺盖滚蛋,我特么也不过了!”
果然这句话很见效。张学兰没敢再扑上来,转而小声哭泣,边哭边骂她,把她老潘家祖宗十八代都翻出来慰问了一遍。
张学兰开口就是脏话,潘阳不是没见识过,以前她爷爷在的时候,没少被她骂,她这个小辈都看不下去了,潘兆科还能乐呵呵的当没听见,真是绝了,不知道她奶奶用了什么法子能把她爷爷迷成这样,宠溺了她大半辈子。
后来潘阳忍不住问她爷爷为什么,她还记得她爷爷当时看她奶奶还是满眼爱意,她爷爷说,“单是她给我生了四个儿子一个闺女,我就该感激她,就该疼她啊。”
潘阳当时老感动了,她奶奶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能嫁给她爷爷啊...
可惜,潘兆科现在换成了潘阳。潘阳可是分分钟都受不了她奶奶这股作人的劲儿,她哭,就任由她哭好了,反正她潘阳是不会哄的,越惯她以后越无法无天。
这女人哭多少都是想引起男人的注意,男人都不搭理你了,哭也没劲。
潘阳是不知道张学兰啥时候不哭的,因为她睡着了...
——
第二天天不亮,潘阳就被潘士告这个小萝卜头闹醒,小萝卜整天精力十足,她没醒,小萝卜头就趴在他耳边喊‘阿哒、阿哒、阿哒’,直到把她叫醒为止。
每次潘阳都想给这位小祖宗跪了,小叔啊,就放过你大侄女吧...
这个时候潘家上下都陆续醒了起床,所有人在压井旁洗脸,至于刷牙,连牙刷都没有,还刷什么牙?
潘阳最忍受不了不刷牙的事,她刚建议潘家人用盐巴洗牙齿,结果就被张学兰狠狠瞪了,“不浪费盐啊,你看家里还有几张盐票?”
潘阳瞬间就偃旗息鼓了,对啊,生在这个年代,干什么不仅要有钱还得要有票,粮票、布票、油票...总之,有票能行千里,无票寸步难行。
其实潘阳空间里存有盐巴,只不过她根本不敢拿出来,拿出来吓坏潘家人不说,下一秒绝对直接被当成怪物通报上去。
既然盐不能用,那只能退而求其次,削了柳树枝当牙刷,不仅他自己刷,家里的萝卜头们全都要刷,而且是强制性的,至于张学兰和潘恒春,潘阳就不管了,爱刷不刷。保护牙齿从小做起,为了小萝卜头们的牙齿健康着想,潘阳只能当一回‘严父’,严格要求萝卜头们。
洗完脸刷完牙,所有人照旧蹲在堂屋门口的二层石台阶上吃饭,雪里蕻配红薯面馍馍。
潘阳发现这个时候大锅饭的概念已经不是那么严重,毕竟都七七年了,搞不好人家小岗村已经在偷偷大包干了,农忙的时候,他们村早晚两顿饭都在自家解决,只有中午才去大队里吃大锅饭。要是赶着清闲的时候,则是一天三顿都在家解决,至于耕地种田什么的,还是在一起干。
吃饭完,就该去大队了。张学兰是村里出了名的懒,她照样守在家里,美其名曰洗衣做饭看孩子。
洗衣?大到潘恒春,小到潘士告这个萝卜头,哪个不是脏兮兮的,从没见张学兰主动洗过谁的衣裳,只有潘阳换下后强烈叮嘱,张学兰当天才不情不愿的给洗了,哦,就洗几件衣裳能从早磨蹭到晚。
做饭?这个时候正赶着农忙,中午全去大队吃了,做谁的饭?
看孩子?除了小萝卜头没上学之外,其他三个孩子可都是每天去学校的,谁要她看!
不去就不去吧,潘阳也不勉强,她奶奶这样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张学兰不去大队干活,剩下就只有她和潘恒春还有潘士尧,他们三个‘男人’挣的工分差不多能管潘家上下温饱。
三个男人晃悠悠的走到大队,已经快九点了,许多人还没到,大队里就稀朗几个人,大队门口摆了张红条案桌,王记工翘二郎腿坐在那里,他面前放了纸笔,还有一个印有‘人民公社好’字样的搪瓷杯。
见潘家的三个男人到了,王记工说,“今天就你们三个,学兰还不来?”
潘阳说,“她不来,你记名吧。”
王记工每天的任务就是把当天村里参加劳动的人名记起来,为防有人偷懒,他上午点一次名,下午再点一次。只有全天都在,才能给你一工分,如果只来半天,那么对不起了,一工分都没有。

  0/49  下一頁 txt下載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