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重回18歲.txt

2023年10月17日

  1/25  下一頁 txt下載

书香中文网【布受天下】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书名:重回18岁
作者:蛮妈
文案
这是一篇男主重生种田、奋斗半经商致富文,没那么多狗血、极品要斗;有的只是他吃苦耐劳、努力奋斗给老婆上辈子没能给的生活。
张林青:老婆,辛苦啦~来老公给你捏捏背!
老婆,我赚的钱可以够我们家人花到下下辈子都花不完,你早点办内退吧!
老婆,我的就是你的,你的还是你的,咱什么时候有时间带着崽子们去环游世界!
张林青的目标:40岁退休,在家伺候老婆大人,50岁以后带着老婆富游全世界,60岁以后带着老婆在春暖花开,有山有水,没有任何污染之地过着二人世界顺便养老哈!
PS:作者文案无能,走过的,路过的童鞋们,不要错过哈!
有指教的欢迎正确指点,我们可以互相切磋;作者码字不易,请勿乱喷!
此文不苏!比较平淡真实!
内容标签:重生
主角:张林青、方美琴 ┃ 配角:张月华、陆姚松、张月美 ┃ 其它:重生
☆、重生
张林青感到自己的嗓子干的就像快要着火似的,嘴唇里无意识的发出:“水、水、我要喝水。无人理会,随即又小声的说着:美琴,给我端被杯水来;孩子他妈,给我倒杯水。”
叫了半天却发现没人搭理他。张林青很拧,秉着山不就我,我就山的理,想想万事还得靠自己。
他努力的想要爬起来喝水,结果却发现两条胳膊像面条一样,绵软无力;他这才发现自己浑身无力、身体发软。
张林青无力的倒在被子上,他想放弃。但是喉咙的疼痛难忍,促使他不得不挣扎得爬起来找喝水。
他发狠地咬牙使了把劲,努力把手从被窝里伸出来,准备拿自己的水杯喝水,往床头摸了摸,手摸了半天结果什么也没摸到。
他有些迟疑,记得自己从50多岁开始每天上床前都习惯在床头放个保温杯,临睡之时还会把杯子里的水添满。
怎么回事,谁把自己的水杯拿走了;他很生气的想着。挣扎的想要再次起身结果却发现刚刚咬牙蓄力,已经让自己脱力了,此时的他浑身无力,连抬个手都很困难,身体越发软绵绵的。
接着他又感觉到自己只要再使力头就会疼痛欲裂,呼吸是喘息如牛、呼出之气烫如火。咦,怎么回事?难道是上火感冒了,等等总感觉好像哪儿不对劲。
对了,自己生病没道理老婆子和孩子们都不在啊,住院也得有陪护啊。难道老婆孩子都不要我了???脑袋越来越糊涂了,眼皮也渐渐撑不住了。脱力后遗症,得睡上一觉。算了,不想了,睡醒再说。操劳了一辈子,该歇歇了!
慢慢的沉下身去,把手放进被窝了,正准备把眼睛闭上再睡上一觉。
这时候迷迷糊糊的感到有人推门进来了,好像手里还端着个碗?难道是老婆子给自己端水去了,不是有杯子么,怎么还用碗喝水??
大脑飞快的转着,突然听到有人在小声的叫他:“二哥,起来喝点水再睡,不然明天你嗓子就说不出话来了。”
二哥?还是个小孩的声音?怎么回事?张林青一惊,连忙睁开眼使劲揉了揉眼定睛一看,确实是个小孩还是个男孩,而且穿着破破烂烂,身上打满补丁,头上还粘着草。
张林青迟疑的看看他,又反过来再看看自己,也是穿的破破烂烂的?
怎么回事啊?什么年代了还有人穿这么破?他迷迷瞪瞪的就着小男孩的手喝了一碗水后,又慢慢的又滑了下去,水缓解了他的干渴,这时才感觉自己活过来了,那碗水像甘露般滋润自己的嘴唇、咽部。
不对,他用沙哑声音失声惊叫一声:“老三!”。他刚觉得那个穿着破烂衣裳的小男孩跟自己很想,突然想到叫自己二哥那应该是老三,再仔细看看确实是老三小时候的样子???
“你怎么变的这么小了。"张林青惊讶道。小弟歪着头一脸疑惑的看着他:“二哥你在说什么,我已经10岁了不小了。你还是躺着别说话了,爹爹说,你要是再说话,明天就该出不了声了。”
“再说了,二哥你以为自己能有多大,也才18而已。”嘟哝着说完,拿着碗转身就出去了。
18岁!18岁!18岁!哄,感觉头都快炸开了,他抱着头想着,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变成18岁了,明明已经85岁了呀!
自己到底发生什么了?!别急,慢慢理清。哦,对了,想起来了。明明记得上次自己拿着女婿单位的体检单去医院体检。
医生在给自己做大肠造影时候,发现自己大肠壁上有阴影。
家人不放心县城的医院医疗水平,劝说自己去大城市做检查。后来自己就在家人的陪伴下到S市做了个CT,检查下来发现大肠里确实长了个肿瘤;进一步病理检验发现还好是个肿瘤是良性的。
看到这个检查结果,家里人包括他自己都松了口气。医生建议做切除手术,但是考虑到自己年纪不小;不建议动刀,太受罪不说,也不好愈合,所以打算保守治疗。
一把年纪了一般医生也不建议做手术;这个风险太大了。
张林青想着自己这个年纪如果死的话,在老家来说算是喜丧了。
他觉得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还不如利用有限的时间做做有意义的事情。
例如: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和老伴到处走走。
但是儿女们不同意,一是觉得自己老两口年纪都不小了,他们没时间陪伴一起去,这样很危险;二是觉得自己这个是个小问题,完全可以做微创手术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后来经过他们多方打听,终于找到家听说可以不开刀,做微创手术非常成熟的的医院。
张林青想着既不用遭太大罪,又可以去除病因。儿女和老伴都希望自己能陪伴他们更久些,也都一个劲的说服自己同意做这个手术。
他想着儿女们也是孝心,自己被他们的孝心感动了。后来为了保守起见他们多找了几家医院做咨询、比较,最后挑挑拣拣还是在妹夫就职那家医院做微创手术。
提前住院,重新做检查,约定好手术时间后,自己就在医院等着。等到做手术的那天,躺在手术台上刚打完麻药自己就失去意识昏睡过去了.....
后面的事自己也就不清楚了,张林青苦笑了下,至于怎么醒来变成18岁了?他是一无所知,他觉得真是难以理解。
仔细想想又觉得毛骨悚然,突然间觉得自己说不定已经难........张林青不淡定了,惶恐不安的,躺着床上胡思乱想,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第一次感到束手无策!也不知道孩子们还有老伴知道自己走后,会不会后悔劝说自己做这个手术;人生真是世事无常啊!
也不知道外甥女的工作找的怎么样了,孙子大学毕业了没,真是没玩没了的牵挂啊!
唉,人生真是处处有惊喜,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阎王要你三更死决计不会让你等到四更天。
但是自己这个情况怎么解释呢,怎么会回到18岁呢......张林青躺在床上沉思,心里七上八下的,想得头都快炸了,还是没什么头绪。
不过后来转念一想,毕竟自己一把年纪了,这辈子经历过的大风大浪也不少了,人也已经活到85岁,难道还会被吓住?
就算是死了,在这把年纪也算是喜丧了,只希望老伴和儿女们别太伤心。
张林青浑浑噩噩的在床上躺了2天,他终于想通了。
他想自己活了这么多年,死了重生到18岁重新开始。说不定就是老天对自己的补偿呢。
多了这么多年的人生阅历,这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
既然是老天爷的安排,那么就有他的深意;而自己只要做好既来之则安之准备;就当自己黄泉路上,投胎时没喝孟婆汤罢了。
老天爷也许看在他安安分分的份上,所以让自己重来一遍,又有何不可呢。不过这次可不能像上辈子那么辛苦了。
他得好好的规划下,安排好今生要走的路,仔细想好怎么走才能让人生的路更顺些,少走些弯路。
其实他老人家上辈子一直本本分分、兢兢业业的做着建材生意赚钱养家,从不敢怠慢。也没做过哪些以次充好,肯蒙拐骗的事情。
每年除了过年,说是从正月初一开始休息4天。其实从初二开始就会有人上门谈生意了,所以一直到老死,他都没有真正的休息过;每年正月初五进完财神爷后,就算是真正的开业了。
除去走亲访友的拜年和招待客人,其他时间都在忙着生意,一年到头是忙的跟陀螺一样,当然回报也是丰厚的,自己还是挺满足的。
这辈子既然重活了就不能再让自己和家人活得那么辛苦了。要好好安排自己的将来事宜,争取自己几年做创一代后,交给儿女,自己争取早日退休,带着老婆子环游世界去。
从来都没看网络小说的他,也不会通过电脑查资料。在信息和网络大爆炸时代,算是半个文盲了。
他除了用电脑、手机斗地主外,就是看电视新闻。对电脑一窍不通。不过以前倒是通过网络电视看过一些比较火的穿越剧。
但是那些对于已经是中年的他来说,实在是没有吸引力;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多看新闻,多琢磨怎么做生意赚钱呢
在他快60岁的时候,因为和他做生意好多都是年轻人,那些人喜欢聊微信,发视频。
因为生意需要他后来拿了2000块钱让儿子帮他买了个爆米花NOT版的手机;屏幕大,字大,能发微信,扫二维码,还能炒股。对他来说已经是想当够用了。
至于为什么会重生到18岁,他归功于自己18岁大病了一场,灵魂有异,才让拥有85岁灵魂的他钻了空子。
实在是够离奇的了,他懊恼的想着,都85岁了。虽不说养尊处优几十年了,但是从35岁以后除了搬瓷砖,他就再也没做过什么重活,60岁以后更是什么活都不沾手,偶尔做个饭都嫌麻烦。
现在一朝回到解放前,这个时候农村还没有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家户户都得挣工分,按工分分粮食,食用油、布票等等。
因为家里穷的穿的衣服都是由哥哥姐姐穿着爹爹改进的衣服,轮到自己那是破了又补,补丁破了再补!穿小了才再次轮到小面的小弟小妹。
村里的孩子在小的时候,无论男女只要一到夏天都不给穿衣服,只为了省些布料,让他们光着身子,在村道上乱跑。
再看着这双比自己年老后还像老树皮一样的手;再抬头望着漏雨漏风的屋顶。
唉,他感叹前半生的苦都白吃了,这不又要重头开始奋斗了。
这时候的粮食产量很低,小麦每亩产能500斤左右,能到600斤就算高产了,玉米每亩也就800斤左右,番薯(红薯)产量倒是挺高的,每亩能达到4000多斤,所以这个时候的番薯能顶半年粮啊。
我们这地界是一年两季,一季稻子一季小麦,剩下的花生、大豆、大麦、原麦、油菜都是长在旱地里的;这些产物的产量也不高。
这个年代地里的出产都得交公粮,公粮也是根据季节来的,一年两次,产稻子的时候交稻子,产麦子的时候交麦子;所以交完公粮后村里也就所剩无几了。
粮食是不够分吃的,当时的主食就是番薯、大麦之类的吃食了。挨饿是家常便饭啊!
自己也就是在年轻时,红薯吃多了;到了后来生活条件好的时候,大家都提倡吃粗粮,自己每回只要一吃红薯就烧心,呕酸水。
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得下去,这叫什么事啊?!用外孙女的话说,真真是要吐血了,好不甘心呐。
而且自己还清楚记得,由于生产队土地比较少;每家每户不需要都在家赚工分,公社就会组织一些有手艺的匠人出去找活干,工钱由大队掌握回来了再算工分。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第一次写文,有一颗玻璃心,望走过路过的童鞋们手下留情
☆、第 2 章
张老爹因为有泥瓦工的手艺,所以一直在外做活;而他大哥初中毕业后就跟着老爹学手艺。
在16岁之前自己都一直的半工半读的,别误会这可不是20世纪的孩子边读书边赚钱啊,但也差不多的意思。
张林青的半工半读是在学校上半天课,检点食堂烧剩下的碳渣滓带回家,下午半天去队里干活赚工分。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他大哥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他跟老爹学手艺后,张林青的半天学习时间也被剥夺了。
上辈子因为家里穷,爹妈两人供养5个孩子,实在吃不消,为了填饱肚子。
张林青从16岁开始辍学回家代替大哥去赚工分。
地少人口多,县里每年到了11月,过了农忙就会组织村里18岁以上的老少爷们去挖河道。
大家活儿去挖河道,既能赚工分赚钱又能吃饱肚子,这是很多人家老少爷们都喜欢做的事情。
因为土地少,村里老少爷们一年到头很难填饱肚子;挖河虽然很苦,需要下死力气干活,但好歹不用饿肚子。
河道上吃的都是3和面蒸的大馒头,每天不是白菜汤就是青菜汤;而且是管饱。
不像在家时候,只能吃个半饱。加糠的饼子和稀得照见人影的粥。有时候连加糠的饼子都没得吃的,只能喝大麦粥填肚子,那个东西无论喝多少就跟喝水似喝下去后,几泡尿一拉什么都没了。
糠在后世是用来喂猪喂养鸡子的。在这个时候可都是家家户户都吃的粮食。糠做的饼子吃下去特别拉嗓子。
村里除了生活条件好的几户外,基本全村老少,家家户户都会响应修理河道的号召;不为其他只为能吃饱肚子。
问题就在于县里要求是18岁以上的男丁;张林青的父母为了省下粮食,赚取工分,就让刚刚16岁的老二顶替着老大的名字去干活。
不过在村子里也都司空见惯的,也没人举报。可恨的是他每年辛苦挖河道赚的钱和工分都算在他大哥头上。
他大哥从没向他道谢不说,还讥讽他和小面的小弟小妹是吃闲饭的,都是靠着他和父母嘴上剩下的粮食才养活他们的。
那个时候张林青好性子,又有父母在上面压着,也从没和大哥计较过。因为他的不计较他大哥才会变得越来越过分。
那条河道已经整整开挖了2年了,也快挖好了。
唉,什么时候才能吃饱饭呐,好像能吃饱饭是在村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吧。
也就是在1983年,女儿出生那年,可就算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家里也才刚刚够吃饱饭而已。土地太少了,交了公粮所剩无几啊。
那太可怕了,那几年自己可是吃尽了苦头。不行自己的好好算算。
他努力的回想下,18岁啊,是七几年呢?哦,对了,是1976年!啊,他兴奋的叫起来,随后又萎靡了下去,看他的衣着都穿上夹袄了,应该是冬天了。
他最尊敬的周总理已经去世了,这一年有3位国家领导人都走了,唐山大地震也已经发生了,他回来的太晚了。
谢天谢地,老天爷没太过分捉弄自己。一切都还在期待之中!
那个时候医疗水平和技术都很落后。因为大队的人嫌弃她成分不好,再加上此去县城路途远。所以只把她送镇上卫生院做了简单的包扎,配了点药就给送回来家了。
说医生吩咐卧床休息几天就行了,都没等她家人下工回来照顾她,就走了。大家都急着赶回大队上工去,那个时候,不上工赚不到工分年底就别想分粮食分钱了。
她一个人躺床上浑身冷的发抖,虽然身上盖着被子还是觉得刺骨的寒风从四面八方钻进来,吹的她身体一阵一阵的发抖。
想叫人给她添床被子也叫不到帮手,因为这会儿大家都在上工呢。而她家男人们都在离家20公里的地方挖河泥,女工因为她的成分问题也都分重活,地方也在比较偏远地里也都还没下工。
于是她忍着疼痛的身躯爬起来点油灯想烤烤手,让自己更暖和些,哪知道一不小心打翻了油灯,油倒在帐子上,火苗顺着灯油瞬间着了起来。
她当时人都吓呆了,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火苗已经瞬间串得四处都着起来。
她自己本身就重伤在身,又怎么跑的过那火苗的速度;都说水火无情,就这么葬送火海。
她这么一死,张林青家跟着遭了殃。家里工三间房,有2间青砖黑瓦的好房子,另外一间虽也是青砖黑瓦的,但瓦下面是竹帘不是旺砖和椽子的,结果一把火全都被烧没了。
起火时也没什么人,所以被连累的不止是张林青家。左右邻居被烧外,还有住在二妈家前面的三大大家也被烧没了。
张林青东边的人家倒是没被连累,因为两家中间是条一米宽的巷子,再加之风向是西北风。
三大大家本来不应该被烧到的,但是因为他家后面那块地是火膛,再加上刮的是北风,所以瞬间也被大火烧着了。
最后还是在附近上工的人看到了,漫天的黑烟才发现着火了。大伙儿这才紧赶慢赶顺着黑烟找到着火点,可还是晚了。
就这样大火无情的烧了他家和三大大家房子不说,家里所有一切都毁了。因为二妈自己家被烧没了,自家也被烧死了;家里的东西也都被烧毁了,拿什么赔呢。
父辈他们又都是亲兄弟,赔偿的事情只能不了了之了......幸好她家西边是村大道也没有住户的,损失算是降到最低了。
不管怎样日子还得过下去,那个年代家家户户日子都过的紧巴巴。谁也没有多余的房子借给你住啊,只能从大队借了油布,屋前扫块空地出来先搭个棚子一家人将就将就的先住着。
趁着天气好错开上工时间把被火烧过的砖和瓦清理出来规整好,屋里能用的东西都扒出来凑合着用吧,幸好那个时候还是吃大锅饭的。要不然全家都得饿死。
后来一家人趁着下工的时候和晚上的时间,摸黑慢慢将被大火烧过的青砖和黑瓦在左右邻居的帮助下,重新建了2间砖房,不过屋顶盖着竹帘的房子。
这样的房子坏处就是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反正就是漏风漏雨外加不保暖。可当时为了建这样这种房子家里还欠了不少外债。
而他大姐就是被他爹留在家里帮衬家,生生拖成一个老姑娘,才出嫁。
到了70年的时候他家本来有机会搬离T县的,他爹爹是瓦工,手艺很好,工价也比一般人高。
那个时候他爹爹为了还债到处找活,四处做工挣钱还外债。也就是那个时候吴市有个建筑公司来T县找有经验的瓦工,他爹由大队介绍去了吴市做工。
因为手艺好在吴市做工,建筑公司的经理看他手艺好,能吃苦,起了爱才之心。
就劝他把家安在吴市,公司既可以为他做保。公司还向他承诺来吴市工作,公司可以分房子给他住再发一笔安家费。
自从家里的房子被烧了后,只是随便盖了2间竹帘棚的屋子,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也没什么可留恋的。
那个时候公社已经取消大锅饭。公社的地少,种的粮食交了公粮后;分下来的粮食每年到了春天根本就不够吃。
家里的孩子多了,渐渐的又都长大了。家里3儿2女以后成家什么的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到吴市虽然没地,自己有工作,单位又能分间房还发补助以解燃眉之急。
单凭吴市是江省的排名第一的富市,只要能吃苦。还愁找不到饭吃?总归比在老家过得轻松些,将来孩子大了说亲也会更容易些。
当时他就心动了,工程结束、结算工钱后;告别经理连夜赶回老家和老婆商量到吴市安家事宜。
虽然张大妈觉得故土难离,但是想到在这里什么也没有,好歹跟老头子去吴市有房还有一笔安家费呢,也就同意了。
张老爹说动老婆子后,当天晚上两人就开始分头行动,他们姐弟3个都没意见。
当时他大姐已经出嫁已经生有一女。大哥17岁、他12岁、小弟4岁,妹妹还没出生,什么都不懂。那个时候什么事都是听父母安排的,他们哪有说话权。
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要把家迁出T县,谈何容易!
☆、第 3 章
首先你要到大队开介绍信,接着再去镇政府打申请报告。拿到镇政府的申请报告再去县里。
大队张老爹是不担心的,大队长和他关系不错。
他想小队长是自己的族兄,在政治审核上应该问题也不大,没想到他把事情想的简单了;往往事情就出在自己人身上。
他一直嫉妒别人比他能干,好不容易他当了个小干部;到处耀武扬威不说。他哪能容忍张林青他爹这个泥腿子比他强呢,怎么可能给他爹翻身的机会,他死活不肯批。
一气之下,他爹爹就说不去了;吴市哪里也不可能一直等着他。就也死了那个心,去吴市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除了上工,他就玩命的到处接活,什么苦的累了,只要能赚钱他都干。
那个时候本就缺衣少食,他爹又不是什么强壮的身体,还这么玩命的干,时间久了身体自然吃不消慢慢的就病倒了,身体底子也就熬坏了。
就这样他爹爹的身体每况日下,一日不如一日;后来慢慢被拖垮了。最后在他大哥结婚不满一年是时间,就走了,真是一言难尽啊!
要说这辈子他最恨的人是他大哥,从小就好吃懒做偷奸耍滑,最怨的是他妈,无论他大哥做什么事,他妈都护着,连他大嫂都排在他爹前面。
他清楚得记得,他爹病倒了,躺病床上起不来了;已经没几天活头了;他想吃个芋头,他妈买回来芋头烧好了,都没直接铲给他爹,而是端到桌子上给她那个所谓怀了孙子的大儿媳吃。
老爹终究到死都没吃到芋头,含恨而终。
而这次他自己病了,就是因为初冬季节下河摸鱼上来时吹冷风了。
张林青从16岁辍学就替大哥去上工挑河泥赚工分。一年四季每天晚上和凌晨时分都会下河去摸鱼,然后再送到镇上的乡政府食堂。
自己每天凌晨下河摸鱼后,然后直接送到镇上。从镇上也不回家吃早饭而是直接去工地挑河泥、或者去修路;这样日复一日一干就是2年。
那怕成年的汉子就算是铁打的身子也吃不消,更何况自己这个未成年呢,全凭一口气撑着。
这吃不好睡不好、身体还没长好,又没有足够的营养。一下子积累了几年的寒气,再加上大冬天下河摸鱼,上来的时候因为穿着湿衣服被冷风一吹就爆发了,到家就病倒了。
想想这些年大哥一天工都没上过,初中毕业直接跟着爹爹学做瓦工,一学就是2年,至今都还没出师。
而自己刚上中学的时候都是早上去上学,每天早上喝一碗稀得见人影的大麦觅子粥,一泡尿肚子里什么货都没了;还得带个大搯篓一口气跑到学校去上课。
下课时就得赶紧拿着大篓子去学校食堂,捡用过的碳没完全烧完回家烧,这样可以节约些草留着春天用;学校捡的人很多的稍微晚点就捡不到;放学回家什么家务活都得干,大哥呢?回家跟大爷似的。到了学校一放假自己还得替大哥上工赚工分去。
上辈子因为才十几岁就去挑河泥导致自己没长高,他一直是3兄弟中最矮的才1.65米。大哥1.75米。小弟也有1.71米。
就自己这上不靠下不靠,一直是爹妈忽视的一员。大哥和小弟年轻的时候都没吃过苦,所以身体一直都比自己好。
而自己呢,年轻的时候吃过很多苦;年轻的时候不觉得。
等上了年纪50多岁开始,自己身体慢慢的开始怕冷畏寒。胃也给熬坏了,身体到了阴雨天浑身酸疼。
想想这些年真替自己不值,父母的偏心把自己当长工使唤;而对大哥和大哥一家永远都是无限制包容。
再看看自己,读到初二就辍学了,无论春夏秋冬凌晨4:30分就让自己起床下河去摸鱼;每年到到挖河、修路、修江堤的时候;就的替大哥去挑河泥、修路,公社解散了才让自己去学了木匠。
□□结束好几年了,自己才去学了木匠,之后才有机会离开家出去闯荡。
自己凭着聪明机灵的劲,20岁的时候就出师了。自己先是到处走街串户慢慢找工做。
后来慢慢做出名气来了,就开始收徒弟。在外面找大活计做,日子才慢慢好过起来。
当时做大工挣的钱都交给他妈了,他妈对他才稍微好点,说什么他挣的钱等他结婚时候再拿出来给他用。
等他到适婚年龄的时候,他妈从没主动说过要给他找老婆。然而等自己正要结婚时,一分钱都没有拿出来。
还是村里有流言说他妈苛刻他,这才开始替他相看对象,结果找来找去都是招上门女婿的人家,在家也是话里话外的要把自己给出去。
他们那儿那个时候流行一句话:好儿饿死也不做上门婿。这句话还是张林青小时候他奶告诉他的呢,他一直牢牢记住。
这样把自己给出去了又不用花家里的钱给自己结婚成家,更会省下将来分家的分钱。他太了解他妈的为人了。
那个时候只要晚上下工一回到家,张大妈就让张林青到那些招女婿的人家给人想看。
他明确表示很多次不愿意做上门女婿。他妈就是不死心;有一次直接把自己骗了过去相看,从那一次以后自己就应该死心了吧。
张林青是个有志气的,也是个老实人。虽然个子不高人长的却不错,又踏实能干;出去做木工的时候,也很招人喜欢;也有大姑娘小媳妇往身边凑。
但是张林青又是个有分寸的,知道家里穷娶不起这些姑娘,也不去招惹她,只好一味板着脸拒绝她们。
对方还放言再来不但要打还要给赔偿费,要不然就把大哥做的事宣扬出去,去举报大哥流氓罪,最后只能这样不了了之了。
后来隐约听说是大哥第一次上门的时候在人家做了不地道的事,确实是耍流氓了。
不过耍的对象不是他未婚妻而是丈母娘,实在是太丢人了。害的说媒人大姨都跟着在村上抬不起头,自此跟自家断了来往。
第二次订婚的时候,家里已经没什么积蓄。大部分钱都是张老爹去大姐家借的。
为了还清这次的债务,张老爹把债务直接分成两半一半在张林青身上,一半在张林明身上。
但是这件事的戏剧性的就是,背债的张林青一直不知道这件事。
还是他结婚后,大姐上门来要债时;他觉得莫名其妙,他清楚的记得自己没找大姐借过钱,为了弄清事实,找张大妈核实此事后才知道。
他妈说这个债是张老爹在世的时候分的,那个时候张老爹已经去世了。张老爹这么安排,就是怕这个债他还不了的话;这个钱由林青和林明两人还。
这笔钱明明是给张林明订婚用的,莫名其妙让自己偿还一半。
这憋屈啊,真是无人可诉!老爹已死,妈站在大哥一边。
闹到最后这笔钱自己认下了,也偿还了;而他的好大哥一直到大姐死都没还这笔钱。
不但不还,还倒打一耙说是张林青和大姐合谋图他的钱。那个时候妈妈也死了,死无对证,张林青只能忍下这口气了,呸,真是不要脸到极点,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大哥第一次订婚是父母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操办,第二次订婚当时大哥已经24岁了,自己也19岁了,做木工学徒还没出师。
在当时的农村来说大哥年龄大了,名声还不太好听。好不容易才找说到唐村的朱姓姑娘,就是后来自己的大嫂。
只要当时相看的时候两人自己看对了眼,女方死活要嫁。
女方父母嫌弃大哥名声难听;不同意这门亲事。后来女儿寻死觅活的,没办法才同意这门亲的。
不过对方显然不是省油灯,明知张林青家很穷,彩礼故意要得要的高高的,就是想让大哥知难而退。
没想到张林明不顾下面弟妹没成家,没顾爹妈脸色难看,自作主张一口答应。
爹妈没办法,农村人讲究一口吐沫一口钉啊,既然答应了为了面子那就得死扛。

  0/25  下一頁 txt下載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