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穿越成小洋妞.txt

2023年10月17日

上一頁  2/25  下一頁 txt下載

第三天,两人提着皮箱,悄悄去了华南火车站,迅速买了两张火车票。
目的地是祈州,中途转再车去沙海市,尽量不在路上耽搁。
方惠猝不及防来到这个年代这座城市,不过半个月,现在又要匆匆忙忙离开。
不想了,还是好好活着比较重要。
这时候的京都很奇怪,马路上能看见小轿车在跑,最多的还是马车。路边时不时堆有马粪,不能及时清理。
十一月的天气冷,北方尤为厉害,大风刮在人脸上跟冰刀子割似的,疼的厉害!
难怪路上的人都要拿围巾把头和脸包起来,这要多出门几趟,得冻成什么样啊!
方惠现在鼻头脸颊都是红红的!
灰蒙蒙的街道,七零八落的老式低矮楼房,水泥沙子青油漆,砖瓦房四处都有。大概是冬天,路上的行人并不是很多。
外面不同与西华园那么规整漂亮。反而像是两个不同的时代。
很多地方都在修整,拆除,或是新建职工楼。
战争结束,新华国成立,大搞建设。似乎每个人都精神饱满干劲十足。
莉莉丝守着身边的财物,抱着奥罗拉坐好,几乎一刻也不松懈,表情凝重。下午三点半,火车到站。
莉莉丝去售票处询问,得知今天并没有当天直达沙海市的火车趟,遂只能在此逗留一夜。
“先去找住的地方。”莉莉丝道。
中午没有吃饭,莉莉丝剥了几颗巧克力给方惠吃,怕她低血糖。
火车站旁的几根柱子上,贴着不少小纸条广告。
有治某某病的,有开锁的,找工作的种种。方惠从上面揭了一张写有旅店信息的小纸条,慢吞吞地说:
“妈妈,看上面有写住宿的地方。”
单身妇女儿童出远门,太不方便了,必须时刻都警觉,防备陌生人。
方惠跑去车站不远处一个小摊买了四个热乎乎的茶叶蛋,顺便打听清楚了路线,然后按着信息寻找旅馆。
吃完东西暖胃,补充了体力,就去找住的地方了。
即使莉莉丝察觉到女儿似乎**懂事了不少,却也并未放在心上人,只认为是环境让人不得不改变。她甚至为奥罗拉的坚强感到欣慰。
这时候的招待所远和后世酒店宾馆不能比,规模和档次都差远了。
莉莉丝走过去寻问有没有房间,她说的是英文。
莉莉丝怎么可能不会讲华国话,方惠稍微一想就知道她是故意的。
人家女同志当然听不懂,一脸的茫然外加尴尬。
就这两天,方惠领教过这个时代很多人莫须有的骄傲和虚荣心,服务态度太差,谁也不耐烦看人脸色。特别是在对待外国人的态度上总是很极端,有些人很谄媚,有些人则蔑视瞧不起,方惠有点无奈。
于是差不多把人镇住了,她才上前用略显稚嫩的声音解释:“我妈妈问您,这儿还有房间住吗?”
“有的,两毛钱一间住一晚,提供热水,请先付定金。”女同志终于缓了一口气,然后麻溜回答了问题。
莉莉丝付钱后,招待员给开了一张单据,方惠好奇拿来看。
一张薄薄的纸条,上面写了三行。
然后当中间盖了一个大红印章,最底下又有一排小字,写的是某人于某日在某招待所住一晚,几号房几床,接待人是某某等。
记录得挺仔细,方惠笑笑,把票据收进小包放好,到热水房打了开水,才进去房间休息。
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两人梳洗完毕,做车去火车站,买到了九点半去往沙海市的火车票。
一直到下午四点,火车才到站。
“去高级外宾酒店下榻。”莉莉丝直接说道。
沙海市有出租的轿车,他们拦了一辆,告诉人家地址,直接送到。
车资一块钱。
外宾酒店一共八层高,国内的招待所远不能比,装潢大气,环境优美,服务人员非常礼貌。
但是这里只招待外宾。
莉莉丝定的房间在八楼,很大的一间房,席梦思大床,敞亮的一排六扇窗,自带盥洗室。
整理好行李,两人轮流洗了个舒服的澡。
接下来,该考虑以后的住房问题了。
莉莉丝不缺钱,她原本的计划是,直接买一栋楼。
不过现在的政策,很多问题都很敏感,你有钱也住不了那么好的房子。
枪打出头鸟,还是要低调。
莉莉丝和方惠都对这个时候的中国不太了解。在外宾酒店一连住了三天,才考虑接下来该怎么办。
旧社会的城镇户籍制度方惠不太清楚,而现在新华国刚成立不久,恐怕这方面也是不完善的。
大约刚开始时,采取的是卡片制度?根据地区每户每房排查登记汇总?
那得赶紧先弄个住的地方才行,莉莉丝和她现在可是外国户口呢。
吃完早饭方惠和莉莉丝一起出门,四处打探,没什么收获。
莉莉丝还是聪明的,便拐去邮局买了一堆书籍报纸等资料。
回家后仔细翻阅查看。
方惠也躲在一旁偷偷翻书。
“沙海市就关于外籍滞华人员颁布新发令,调整外籍遗留问题”
“双国籍政策重新整改”
……
方惠翻了很多新闻报刊书籍后,终于发现几条有用消息。她有意提醒,便故意把一叠报纸翻开丢在一旁,然后拉了拉莉莉丝的衣角,故作好奇问:“妈妈,我不华国人吗?”
莉莉丝心里一动,眼睛眯了眯,然后快速回答:“你当然是,你的爸爸也是。”
“那为何我和别人长的不太一样?”方惠歪歪头,故作疑惑问,又指了指自己金灿灿的小卷毛。
其实说真的,方惠心里还纳闷呢,要说这孩子是个混血,但怎么看遗传她那没见人影的爸爸的基因很少啊,至少她自己是看不出来的。
莉莉丝心里却有了思路,沉默了一会儿后,才微笑着说:“和谁不一样?”
莉莉丝注意到了,顺手就拿起来看,然后一看就是十几分钟。方慧乖巧地站在一边没做声,让她思考。
“直接申请永久居住权,你爸爸本来就是中国人。”莉莉丝突然自言自语,“这样应该会直接给我们分配住房。”
“这里是爸爸的故乡,他会在这里吗?”
莉莉丝想起丈夫,脸上就流露出思念的神色。
“他会回来的奥罗拉!不过现在我们去趟国外邮局,我要给你舅舅寄信,告诉他我们现在的地址及情况。”
莉莉丝起身,抚了抚衣裙。
方惠点头,然后又问:“舅舅是大不列颠人吗?”
莉莉丝笑了笑,回忆道:“是的宝贝,你还小的时候他来看过你,不过你应该不记得了。等以后你爸爸回了,我带你回大不列颠去看他们。”
次日早上,方惠和莉莉丝穿着体面漂亮,一起去了涉外领事馆。
涉外领事馆是一栋体面的三层大楼,里面简单又整洁,工作人员颇多,又分了很多不同的负责区,每个楼层都挂了牌子,写着职务。
接待人员还是很礼貌的,领着她们到处拿单子,填信息。
莉莉丝跟一位懂英文的人员交涉了有半个小时。
“您在中国居住多少年?”男事务员问。
“噢,我想想,大概有十一年了,奥萝拉现在都十岁了。”莉莉丝回答。
事务员提笔在表格上记录,又继续问:“您先生姓名?工作?祖籍?”
方惠在一旁睁着无辜的大眼睛,看上去非常可人疼。
耀眼的金发,碧绿水汪汪的眼睛,白瓷般细腻的皮肤,比亚洲人要深邃些的五官。
办事员觉得,这位洋娃娃继承她爸爸的基因真的很少。
“您节哀,女士。”
触及别人的伤心事还走神了,务员有些尴尬,低头提笔匆匆记录。
☆、第4章 〇〇四
接下来就比较顺利了,都是走的一些简单的流程。
方惠猜想,现在社会各项制度应该都不太完善,国籍法户籍法逐渐有了新法案,目前正在重新整改编制。
这些例寻问题只是做个统计,作为资料留底存档,但并不会真的去调查核实。
所以说,现在记录这些以后就是她们的真是信息了,有记载有备案,她和莉莉丝的身份就是合法的,以后不会出太大问题。
终于,事情都处理好了,办事人员给他们填写了国籍证明,盖上大红公章,礼貌送两位国际友人出门。
方惠心想,真感谢现在的政策,数据要整理,资料要核对,人口要普查,最后让她们钻了漏洞。
办好了这些杂事,上面的工作人员让莉莉丝先回去,到时候有问题可以再来。
莉莉丝就把现在的临时地址及外宾酒店的电话告诉了他们。
“那好,到时候我们会和您联系的。”
“谢谢,麻烦了!”莉莉丝阖首道谢。
手里有了一纸证明,只等着通知去公安局处理户籍问题。方惠还特地询问了涉外部的工作人员,像她们这种情况,外地迁居过来,还没有固定住所的外国人,要到沙海市公安局总部去处理,然后会给分配住房。
沙海市比之京都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不是说它闭塞落后,反而因为是临海城市经济发展的更为繁茂,兼容性也更高。
莉莉丝领着方惠一派肃穆地走在街道口上时候,她还看到几个外国人呢。
有着西装的体面人士,精神饱满整齐的工人,大多数还是朴实的百姓。
更见到了这个时代的有轨电车,不过莉莉丝连看也没看直接拦下一辆汽车,她这次就没有机会体验了,略有些遗憾。
两个人回到外宾酒店,恰好是午餐时间。外宾酒店收费高是有道理的,食宿提供方面都很不错。到餐厅才发现里面已经有不少人了,莉莉丝选定了位置,开始对着女服务员点餐。单点需要另外加收费用。
“妈妈,也许我可以自己点单。”方惠忍不住提高了点声音,突然插话道。
莉莉丝显而易见的被打断说话有些不满,她皱了皱眉,语气轻但是口吻严厉地教育道:“奥罗拉,你这种行为很不礼貌,我想你应该注意些。”
“噢抱歉,”方惠无奈,接着又说:“不过,我想自己点餐。”
内心微省,这位母亲强势且极具控制欲。
对方眉头再次皱了皱,“我替你点的是你平时喜欢的口味,并且符合你的食量,不会造成浪费。”
她说的再有理但方惠并不想纵容她肆意替自己做决定的习惯,让对方形成这种意识很不好,她又不是真的小姑娘。
也许是方惠冷静且不容置疑的表情起了作用,也许是莉莉丝不想为这件小事,在公共场合跟女儿过多理论纠缠,遂摆摆手做出了让步。
方惠粗略一扫菜单,很快点了一样跟以前口味差别很大的一种食物,莉莉丝差异地看了她好几眼,她却又恢复成了小孩子单纯的模样,侧身单手托着下巴,望着窗外楼下的街道景物发呆。
莉莉丝虽然在华国住了十余年,但几乎大部分时间还是吃西餐,对中餐不甚偏爱,这从西华园别墅里聘的厨师是位外国人就可以看出一二。以前的奥罗拉是怎样的她不知道,但现在的方惠只想按自己的方式及喜好来。
左右年纪小是个好的藉口,谁也不能对脾气善变的孩子做过多的要求。
……
目前看来,排除意外可能,应该很长一段时间内她们应该就在沙海市居住了。
莉莉丝就决定拿出一部分现金存进银行里,全部放在身上不太安全,也很奇怪。
晚上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就接到涉外领事馆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说是和户籍处对接好了,让她们直接过去。
两人果断拿着公家出示的文件赶去了公安局。
到了地方,照样有公务人员热情地接待了她们。
“也是时间赶巧了,上面刚下达的文件,沙海市东区,雨花回廊巷,旧时兴建的一排两幢哥特式小洋楼,正在分派住房,您的条件完全符合,可以分得一间,女士!”男同志对莉莉丝讲道。
“可以带我们去看看吗?”莉莉丝问。
“当然没问题,我们先去把房契证明签字登记盖章。”
转了房屋契后,就有人领着她二人去了雨花回廊巷。
方惠和莉莉丝坐着公安局办事的小汽车去了东区。
东区分有几条交叉巷道,住户深藏弄儿里,到了分叉路口,旁边都立了路牌,注明名字以及方向。
一目了然。
雨花回廊巷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有点小资情调又充满了诗情画意。
小汽车缓缓行驶进来,细腻青黑的柏油小路,两丈见方的宽度,两侧生长着高大的松柏树。
和方才一路见过的城市建筑,斑驳的面貌以及忙乱的工业区都大为不同。
事务员跟她们讲解,没解放之前,这里是德国租界二区,地段治安都好,里面两幢洋楼完工后还没来得及住人,新中国成立,政府接管。
“都是全新的房子呢,外观也漂亮,虽然说反对资本主义腐朽,但也不能浪费不是,政府舍不得毁了,决定拆开住人,一栋可以住十几户呢!”
“以后可见不到漂亮的房子咯!”一位男同志滔滔不绝,“而且,这地界好,住的都是文化人,跟你们也好沟通,哈哈哈!”
这小年轻知道方惠会说一口顺溜的普通话,听的懂,这都是讲给她听的呢。
到了地方下车,几位人员领着母女进去。
“看看,这是其中一幢,另一幢在那头。”小年青指着雨花巷深处说。
方惠只顾着欣赏西方式建筑去了。
展现在眼前的德式洋楼,充满了浓郁的哥特式气息,典型的尖塔高耸,圆形拱门。
上下两层,从封闭的正门开始,左右两边依次延展开来,每边分别竖立了三根粗壮的圆白大柱,支撑上下楼。柱子间的空间通通围上了漂亮的白漆木栏杆。
形成了两条走廊,入口皆在正厅里面,一二楼的格局相同,分别在左右两边。
洋楼的地势要略高些,所以从柏油路下砌了十几级台阶。
莉莉丝牵着方惠上去。一楼门庭凸出来三尺左右地方,上面形成一个方顶,同样四根柱子支撑四个角。
大门开着,工作人员领着母女二人,一边走一边说道:“一楼两边都住满了,只剩下一间在二楼。”
从正厅后面的旋转楼梯爬上二楼,穿过右边的圆形拱门,就是二楼走廊了。
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都住满了人。
方惠上来才看到,但凡有住户的,都在自家门边靠墙的地方,摆了一个铁皮煤炉子,以及锅铲炊具之类的。
第四间也是最后一间,正是分给她们的。
门是什么材质的方惠也不识得,只是看上去很漂亮。男同志掏出钥匙开门,几人进去。
首先是一个不大的小廊,横向长条,往左边走才入得正屋,拱形门洞。
入目一个大开间,崭新的,刷得粉白的墙,木质深褐色纹路地板,小吊灯,别的什么也没有。
右面墙中间部分是小型拱门,欧式对开门,米白色,门上绘了花式图案,精致漂亮。从两个鎏金黄铜式门把手拉开,又是一间房。
里面同样空空如也,极好的是右边有两扇长方型窗户,开的略高。方惠乐颠颠跑过去看,竟然是绘了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用手摸了摸,很浓厚的艺术感。
“这里两个大间够你们住的,外间后面还有个单独的洗漱间,水龙头,洗水台都是新的,厕所是抽水马桶。都是你们洋人的玩意儿,方便的很。”另一个人讲道。
“真漂亮!”方惠不吝夸奖。
“那是!”小年青很自豪,“一般人都不让住这里也不敢,不过你们的身份是不怕的。”
方惠给了对方一个灿烂的笑脸,又道了谢。
“咳咳咳,没事儿的话,这屋子钥匙就交给你们了,局里还有事,我们就先走了。”说着拍了拍身上的公安制服。
这些事说多了也不好。
莉莉丝连忙接过钥匙放好,说了谢谢,又问:“现在可以住进来了吗?”
他们听得懂,回答:“当然,已经过了房契,随时搬进去都可以。”
两个工作人员走了以后,方惠又把屋子从里到外检查了一遍,才满意了。
方惠现在倒不着急了,房子有了,她不讲究,其他东西可以慢慢添置,便说:“您看,外间有壁柜,里间有橱柜。”
壁柜不算高,方惠垫着脚就可以够着,一排五个柜子,白色木质边框架,装饰着五花色玻璃。
橱柜镶嵌在墙壁里面,对开门,宽度一米五左右,里面有足够的空间放衣服。
这房子还真是各方面都很好,面积不小,十足的新,充满艺术感和现代感,配两个外国人人住,也不算招摇。
当然比起莉莉丝在西华园的大别墅,这里自然算不上什么,不过方惠是没那么多要求的。
“现在,我们应该去外宾酒店把房退掉,可以搬过来。”
莉莉丝低头亲了她脸蛋一口,微微抿抿唇说道:“亲爱的,走吧。”
她们出来的时候,方惠明显感到有人在暗处偷看观察,二楼左边屋子都是住满了的,刚才没见人出来,想来是有公安局的人在,别人打怵或者怕惹事。
两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是挺招人眼球的,不过现在不是时候,等她们搬进来再去认识打招呼比较好。
进来的时候坐的小汽车,没仔细看这雨花回廊巷,和莉莉丝结伴走出去,一路上又被惊艳了一回。
如果能保护好这里不被破坏的话,这地方以后可以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受法律保护。
方惠想得很美好,那她也算是住过特级房子的人呢。
走出这条巷子再往右拐,就是东区大街了,研究了一下路牌,可以乘坐二路公共交通到正兴邮局站下,再走一段路就能到外事宾馆。
柜台前女招待员很正派很专业。
“您好,退房的话,要付今天的房费五元,昨天的固定餐费三元,一共请付八元。”
方惠凑进莉莉丝在她耳旁咕哝了两句,莉莉丝拿出八块钱付给对方,收好票据。
“今天还可以住一晚,那边没有床,搬进去没地方睡,我们等下先去买东西,索性今天的房钱也付了。”莉莉丝考虑后说道。
女招待员听了表示可以。
方惠也点点头同意。
现在也没条件去找欧式洋床或是席梦思,有条件也没地方买,也没人敢卖。最好是找手艺好的老木匠,打个简单漂亮的木床。
那样的话又要花不少时间,她们现在急着要用不能等,所以还是买现成的最方便。
“我们去板材市场吧,妈妈。”方惠默默建议,又转头寻问女同志:“您知道这边的板材市场在哪儿吗?”
“有的,出门左边直走,光明电影院斜对面就有一家。”对方态度很客气,母女二人致谢后就奔着目的地去了。
门店隐藏在一个弄儿里,挂了块小木牌子,路上问了几个人才找到。
进去后里面空间很宽敞,有个大院子,横竖列着不少树木板块之类的。里面两个人都在干活,看年纪像是父子或是师徒。
对方见来了两人外国人,着实惊讶了一下。
莉莉丝点头示意,然后礼貌询问:“您这里有做好的现成的床卖么?”
刘师傅将近五十的年纪,黝黑的脸庞,长得精壮瘦小,个头不高。
他沉默了一会儿才嗡声嗡气地回答:“跟我过来。”说完就在前面领路。
方惠心里是一点不怕的,跟着莉莉丝跟着进了堂屋,里面摆放好多张已经做好的床。
“这是样式耐看的,材料也好些,”刘师傅指着手边的一款,又说另一款,“这个是单人睡的,樟木。另外还有挷子床。”
莉莉丝都不喜欢,方惠也看不上。
刘师傅了然,往里走了几步,指着一角,道:“这是橡木打的床,只剩两件了,红橡木和白橡木各一件,好料子,价钱也高些。”
方惠跑过去摸了摸,感觉不错,样式简单大气,有种古典气息。
她更喜欢白橡木的,和莉莉丝商量,最后两件都要。
“可以送货吗?”方惠问。
刘师傅点头。
“唔,麻烦明天十一点左右送到这个位置,谢谢!”方惠掏出笔纸给他写下地址。
然后付一部分定金,等交了货再补全尾款,签了字条才算搞定。
☆、第5章 〇〇五
解决了房子的问题,又预定了两张床,总算能松了一口气。
虽然从京都来了沙海市,但其实方惠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或是上面下达了什么政策,还是莉莉丝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她也不可能跑去问。
莉莉丝是不缺钱的,她们不存在经济压力问题,但是也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一直待在家里,这里不是西华园独门独院的大别墅,转个背就是邻里相亲的,前脚挨着后脚,怎么会没人奇怪不传闲话呢,那样就太惹人注意了。莉莉丝以后还是得找个正式的职业才行。
还有,莉莉丝的丈夫,方惠名义上的爸爸,莉莉丝要找他也是一个问题。

上一頁  1/25  下一頁 txt下載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