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中國紅色旅遊.txt

2023年10月05日

  1/7  下一頁 txt下載

-------------------------------------------------------------
下载银行【www.downbank.cn】 提供免费绿色软件下载
-------------------------------------------------------------
重走那一段坎坷之路,依旧艰难。加之身上的病痛作祟,惯于远行的我对脚下那无尽延伸的风景,却产生了些许惧意。
就在我在路上苦苦追寻的时候,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规划纲要》。这不啻于一股暖流注入了心扉。我发现我的朝圣路线正是党的这一《纲要》相吻合,因此坚持走了下来。
红军历尽艰辛,经过艰苦卓绝的跋涉,在那荒无人烟之地,划出了一条红色的飘带。旅途中的我经常被一些具有独特意义的事物所感动,甚至毫不吝啬地将热泪献给它们,献给创造这些伟大事物的伟大的人们。在那条红色的飘带上,穿结着诸多璀璨耀眼的明珠。我怀着一颗敬仰之情去捡拾那些被红色浸染的明珠,以期展示在世人面前。由于时间匆忙,有许多足履未及之处,有些明珠在我指间滑落了,心里总感惴惴不安。
我的妻子全程陪同我,给予我帮助,使我坚持走完那些偏僻的角落。在我们临行前,我曾为她写了一首小诗,以寄情怀:
我们出门远行
微笑的泪花淋湿八月朦胧的心
兴奋中
透着缕缕酸涩的别情
也许这是一次不归的远行
也许这本就是人生的归程
远方的远方永远在遥远地招手
没有远方的日子生命就没有光明
在那些日子,我们时时被震撼着,是红军的足迹和美丽的景色吸引着我们,日夜兼程地走下去。那些心向远方的生活,是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的夙愿吧。
第一部分最难忘却的记忆—红都瑞金(1)-(图)
瑞金市位于江西省东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瑞金现在保存的革命遗址众多,其中拥有国务院批准的以“一苏大”、“二苏大”、“红井”为代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瑞金地处武夷山脉中段,境内群山环抱,峰峦起伏,河流纵横,构成了众多秀丽迷人的自然景观。
红色印记:瑞金是享誉中外的红色故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瑞金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
儿时的不解情缘
最早知道瑞金这个地方,应该是源于上小学二、三年级时的一篇课文,叫做《吃水不忘打井人》。记忆中,我们这些还在孩提时代的小学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手捧课本,跟着老师大声朗诵着这篇课文。“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那时,读着课文,想像着瑞金那个地方,天空一定会更明亮,太阳一定更火红,那里的井水一定很好喝吧……
童年的想像是简单的,但寥寥数语的课文,却像磁铁一样,让我童年的心灵与瑞金、红井相吸引,甚至成为几十年都挥之不去的记忆。
红色之旅,让我有幸去拜谒这块红色土地,和儿时的那份不解情缘。
由赣州乘汽车,不足3小时,来到了被称之为“红色故都”的瑞金。今日的瑞金已不是当初的小城。瑞金位于江西省东部边陲,赣江东源贡水上游,东接长汀,南邻会昌,西连于都,北靠宁都,为赣、闽、粤三省通衢。已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
走进瑞金城时,天已近暮色,我背着行囊走在街上,并没有冷清的感觉,宽阔的街道在橘黄色路灯的照射下,让人感到温馨舒畅。街道上,行色匆匆的人群和疾驶而过的车辆,让我对老区人民的生活节奏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来到瑞金,沙洲坝是我最先要去的地方。天空阴暗,我真担心次日会下雨。为了获得准确路线,我向路人打听消息。一位老者知道了我的来意,很热情地为我解答。他反复三番地为我描述路线方向,生怕我不知道。他走了很远,突然感觉有的地方说的不对,又匆匆转回来,即刻更正。他竟然如此这般地跑了4趟。其实我早已记住了,可见老区人的一片热心!第二天一早,艳阳高照,我按老人指点的路线,在市区乘云集开往沙洲坝方向的公交车,来到沙洲坝。当年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办公、居住的沙洲坝村,和带领红军战士和乡亲们挖的那口水井,就在这条路上的不远处,现在已被辟为青少年革命教育基地。
说实在的,当我的脚步,一踏上这块红色土地的那一刻,就仿佛游历于当年红军生活战斗的画面之中,对先辈的那份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今天迈进这座大门,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遥想一代伟人就是在这里创建红色革命根据地,成为共和国的摇篮,那种胆略、那种豪气,是我们今天的语言所不能表述的。
电视剧《长征》摄制组在这里拍了许多镜头,醒目的剧照就矗立在毛主席旧居门前的一棵古樟树旁,这棵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古樟树也成了今天中国革命的见证。
甘甜的红井水
由旧居出来,我来到红井旁,这就是我在课文中知道的那口在毛主席带领下挖的水井,被沙洲坝人称为“红井”,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如故。站在红井旁,一块石刻碑文跃入我的眼帘,“吃水不忘打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我对老一辈革命家不禁肃然起敬。据说,当年红军长征走后,国民党几次想填埋此井,都被村里人舍命保护了下来,可见人们对这红井所寄予的深厚情感。红井的旁边还有另一块石碑,我移步碑前,这是后人们将小学生的课文刻在了上边,这是我再熟悉不过的课文了,我朗声读了起来,我的声音又一次哽咽了。不知怎么,站在这块土地上,总会让人的眼中时常涌动泪花。瑞金、红井——让我儿时美好的记忆萌发出无限的情感。在这片土地上我总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离开红井前,我情不自禁地俯下身,舀上来一些井水,先是品尝,后就大喝了几口,确实不错!清冽甘甜,完全证实了我儿时的想像。
第一部分最难忘却的记忆—红都瑞金(2)-(图)
叶坪歌声远
在瑞金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诸多的革命遗迹,叶坪村也是其中之一。1931年9月28日,毛主席、朱德指导根据地军民在叶坪村建立、发展和巩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即苏联十月革命庆祝日,在此召开了第一次中央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了《宪法大纲》、《劳动法》、《土地法》及经济政策等重要决议,宣告中央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毛泽东为主席,从此中国共产党在瑞金有了自己的红色政权,“毛主席”这个称呼也就是由这里开始的。叶坪村的革命遗址有毛泽东和朱德旧居、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红军烈士纪念塔、公略亭等。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从叶坪村迁到沙洲坝办公。1934年国民党对中央军委苏区“围剿”,中央政府等机构曾一度由沙洲坝迁入云石山古庙办公,1934年10月,中央领导机关率红军突围转移,开始了闻名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写到这儿,似乎红军的脚步伴随着一阵依惜别离的歌声,流入我的心田: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哪山,
山上( 格)苞谷(介支个)金灿灿,
苞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
苞谷棒棒咱们穷人掰,
紧紧拉着红军手红军啊!
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
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中过,
鸿雁(里格)能够捎书信,
鸿雁(里 )飞到天涯海角。
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
捎信(里格)多把(介支个)革命说。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十万百姓泪汪汪,
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
革命成功(介支个)早还乡。
九送红军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瑞金大柏地,也是革命旧址。毛主席曾有一首诗叫《菩萨蛮·大柏地》,其中“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就是为这里所写,只因自己还有其他任务在身,没能如愿前往,现在想来也是一种遗憾。
贴士:
交通:去瑞金要在赣州市区新车站乘汽车,直达瑞金的车较多,也可乘开往长汀方向的班车到达。赣州到瑞金的车票31元,早班车6点,晚班车2点。 如果再想去长汀,由瑞金到长汀的汽车也很方便,路程不足1小时,汽车票价10元。
住宿:瑞金住宿条件较好,宾馆标间一般在百元以下,普通招待所条件也不错,标间一般在50元左右。
景点门票:
1、沙洲坝群址25元。坐云集开往沙洲坝方向的班车直达,早7点到下午5点半,每10至15分钟一班车,很方便,票价1元。
2、叶坪群址 20元。坐云集开往沙洲坝方向的返程车直达,票价2元。时间同上。
3、云石山旧址5元。
4、在瑞金的西北部,有罗汉岩自然风景区,据说风光很好。我因时间紧张,未能如愿。车程在两小时左右,在城区内可搭乘一半路程的班车,剩下的路,要转坐三轮摩的。
第一部分红军的故乡—长汀(1)-(图)
长汀位于福建西部汀江上游,是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和发祥地,有“客家大本营”和“客家首府”之称。悠久的历史,给长汀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巍峨的宋城墙、耸立的唐代城楼三元阁和独特罕见的唐宋“双阴塔”古井。
红色印记
长汀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这里留下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足迹,被称为“红军的故乡”。
小街斜阳游长汀
身临长汀,已是午后、太阳西斜时分。这一带久旱无雨,天空中弥漫着一层雾气,包裹着太阳,笼罩着小城,真可谓残阳如血。据说,当年红军也是在这样的傍晚时分,告别长汀,踏上了漫漫的长征之路。
不知哪家的音响里又传来《十送红军》的乐曲声,是用唢呐吹奏的,悠远绵长,如泣如诉。在这儿,我听得最多的曲子就是这首《十送红军》。每当此时,总是喉咙哽塞,泪花闪闪。我想,吹奏这支曲子的一定是于都人,那里是唢呐之乡,也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军长征的第一个渡口就在那里,现在已建起一座大桥。这首曲子,饱含着老区人民对红军的思念之情。走在长汀的小街上,耳边始终萦绕着唢呐的乐曲声,沐浴着血红的残阳,去追寻当年红军的足迹,身上总觉得有股热血在沸腾。
我急匆匆地穿行在长汀的大街小巷,不时向深巷中的“老表”打听去路。不知什么时候,我身边多了一位老人,身材不高,面容清瘦,是那种典型的闽西模样的老人。先是向我寒暄几句,接着盘问,诸如我“是哪里人?做什么的?来长汀干什么?”之类的话。我开玩笑说“您查路条吗?”他反而不好意思起来。我马上一一如实地做了回答,为了证实我的身份,还很郑重地掏出证明我身份的信件,呈献在老人面前,他很认真地接过信,然后仔细地看,看过之后他说“跟我走吧”,我纳闷,难道长汀竟还有这么老的导游?他见我犹豫的神情,急忙说,他想为我做义务向导,不然我是哪也找不到的。他又像是在向我证明他的身份似的告诉我,他就住在“福音医院”的斜对面,那是一个很有荣耀的地方。我说正想看看“福音医院”。他说,那就先从“福音医院”看起吧。
他领着我在小巷中七扭八拐地穿行着,不停地向我做着介绍。我则在想像着当年这片土地是怎样一番情景。老人很健谈,步履也很矫健,说要在天黑之前带我把“福音医院”、“毛泽东旧居”、“云骧阁”、“辛耕别墅”、“瞿秋白纪念碑”都转完,这些都是红色景点。我们很快便来到“福音医院”。
它坐落在长汀的北山脚下,一条幽深的古巷里,正门楹上蓝色的“福音医院”4个大字赫然耀眼,配以漆黑的大门,显得那样肃然。“福音医院”的前身,叫“亚盛顿医馆”,1908年由英国传教士修建,1926年改名“福音医院”,由傅连璋负责。一年之后,周恩来、朱德率领的八一南昌起义队伍途径长汀,医院热情地为起义军服务,诊治伤员。1931年“福音医院”成为中央苏区的红军医院,毛泽东曾在这里养过病。因这所医院较小,次年迁往瑞金叶平,改名为“中央红色医院”,傅连璋任院长。傅连璋不仅放弃了每月400元大洋的优厚收入,还把医院的药品、器械、设备及家产全部捐给了红军。老人介绍起“福音医院”时,显得非常自豪。“福音医院”是一所土木结构的平房,共有30个房间,四周筑有围墙,地势前高后低,若不是门前那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谁也看不出它的特别之处。
从“福音医院”出来,老人继续带我向上攀登,不多时,便来到一处民宅,老人指点着说“这就是毛泽东旧居”。旧居有人在居住,上了锁,主人不在家,无法进入。在这可以眺望绝大部分的长汀城,上面是一座禅院,下面临一棵硕大无比的千年古樟,真是漂亮。
老人又带我去了“云骧阁”。“云骧阁”建在长汀县城的乌石山,名为山,实则是几块凸立于清江岸边的大乌石。“云骧阁”建于宋代,紧依宋代城墙,因临江而立,飞阁凌空,宛如骏马腾飞,遂名“云骧阁”。阁楼为二层楼房式,显得端庄敦实,颇具古韵。厅前平台枕着龙潭,拱卫左右的太平、跳石、水车三座桥,横跨龙潭,气度非凡。这里曾是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是中央苏区建立的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红四军曾在这里召开过工农代表大会。“云骧阁”下面是龙潭,现在辟为 “龙潭公园”,几株硕大无朋的古树临江而立,在巨石之上,浓阴匝地,倒映江中,似蓬莱仙境。
从“云骧阁”出来,老人已是汗流浃背,我几次三番劝他不要陪我跑了,他说他的任务还没完成,真是个执拗的老人,让我顿生敬意。
“辛耕别墅”在汀江沿岸的汀江巷,行过横跨汀江的大桥左转便是,路途倒不是很远。这是一栋老房子,坐西朝东,又门楼、空坪、前后厅、两边厢房组成,厅堂是土木结构,抬梁是悬山顶。1927年3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入闽,解放长汀,在此设司令部、政治部。这里有毛泽东、朱德的办公室,陈设简陋,斑驳的桌椅和褪了色的用具,使人看到岁月所遗留下来的痕迹,看到那段不平凡的历史。
告别“辛耕别墅”,老人还要陪我去“瞿秋白烈士墓”,我告诉老人,在进入长汀的汽车上,我曾透过车窗看到了那座墓碑,记得它的大概方位,请老人留步。老人说也可以,不过明天让我去找他,长汀还有很多风景名胜,他要一一带我去踏访。我真是不胜感激,不过心里暗自思忖,明天千万不要再去打扰老人了。
第一部分红军的故乡—长汀(2)-(图)
古墙幽锁千年梦
长汀真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这里历史悠久,人文鼎盛。4000年前就有古越人在此休养生息。自唐代始,这里一直是州、郡、路、府的所在地,现在,还保存着完好的古建筑。如唐宋明清的城墙、城门、文庙、古街,特别是长汀的宋城墙,曾为长汀带来无限的风光。现在,长汀在汀江的沿岸,还留有1000多米的宋城墙,长汀人在千方百计地努力,要恢复古城墙的原貌。
汀州古城墙从卧龙山顶的金沙寺,两翼沿山逶迤而下,环抱全城。我登上了金沙寺,向下眺望,整个汀洲尽收眼底,只是城墙中最大的已不复存在,剩下的5座城门楼还完好地矗立在那里,向人们诉说着汀洲辉煌的历史。汀洲筑城墙始于唐代,“西北负山,东濒汀江,南据山麓”,形成“观音挂珠”的独特山城景观,使汀洲古城墙名扬四海,招致多少商人、求学者、行游人蜂拥汀洲,使这里成为繁华之地。汀洲古城墙气势恢宏,号称“十里”,它绵延于高山、平地、河滨之上,城墙上有十座城门,五座被毁,还留有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三元阁 5座门楼。
时至今日,老人们仍常说起“十大城门九把锁的典故”。古人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设鼓楼击鼓以报时。并以铳、炮声来约束人的起居生活;黎明前放开路炮,告知百姓可以开城放行;午时铳表示是日中;二铳表示是二更,夜里应该入眠。此时,十个城门中,九个上锁,直至黎明开路炮响后,方可开启。惟有丽春门(水东桥西侧入汀州主城门)只关不锁。故丽春门居民甚多,官家百姓有时夜间非通过不可的,如官差紧急公文递送,捕快巡逻,百姓迎娶迁居,急病就医等,固关而不锁,有兵官把守,如有人通过,可叫城。但民家通过须递上红包或塞上枚铜钱,行个人贿,方可入城。而其他诸门,即使有“敲门砖”,也砸不开。民国初年,汀洲诸城门不再设防,各门不再上锁。在座座城门之中,曾演绎过多少故事。
长汀的风景名胜可谓众多,有龙山白云、朝斗烟霞、云骧风月、霹雳丹灶、拜相青山、宝珠晴岚、苍玉古洞、通济瀑泉八大景。如果你时间充裕,可以慢慢观来。当晚,我有幸在云骧阁赏到了月亮。
在云骧阁赏月,别有一番情趣。明晃晃的月亮,在浓密的树冠中缓缓滑行,显得那么飘渺而神秘,月影倒映在江中,然后被树枝割辟,斑斑驳驳,引起你多少遐想。
朝斗烟霞
次日清晨,我很早就乘车赶到朝斗岩,在这儿,可以观到朝斗烟霞的美景。我的运气还真不错,虽说没有见到朝霞,可汀江上飘飘渺渺的晨雾也着实可观。朝斗岩所在的山和卧龙山遥遥相对,正好把长汀夹在当中,汀江径直流过,又将两山串在一起。山上树木葱郁,有古刹名泉,特别是在这里纵览汀洲,一览无余,豁然开朗,如果再有云蒸霞蔚,那就更绝。难怪有一位长汀太守要这样描述它:“一川远江三溪水,千障深阁四面城”。我想他当时也是站在朝斗岩上,抒发出自己对汀洲的一片感慨。朝斗岩因面朝北斗,故称朝斗岩。朝斗烟霞,是长汀八景之一,到这里来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朝斗岩所在的山不是很高,从山鹭拾阶而上,不远就见到朝斗烟霞的门额。再向上攀登,殿内有一反坐菩萨最有意思。有联曰:“问菩萨为何反坐?笑世人不肯回头。”那禅意,还得你自己去用心体会。在岩山的佛殿内,红军曾召开过第四次反“围剿”紧急会议,岩下的广场,是红四军入闽召开万人大会的地方。历史的遗存,更为朝斗岩增添了万般气象。
在汀洲,除了这八景之外,还有十二名胜,享有盛誉,汀江龙门、岿龙凌空、大悲观日、官坊奇洞、东华翠嶂、虎忙天地、龙障云峰、叶花古庵、西岭松涛、乌石龙潭、丽礁虹辍、白沤映碧。另外还有明清的长汀试院,唐宋时期的“双阴塔”,长汀府文庙,历经千年的唐代双柏。难怪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胜赞道,中国最美丽的两座小城,一座是凤凰,一座是长汀。
由于它众多的名胜和山水的毓秀,曾引来多少文人雅士来此驻足。唐代名相张九龄、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爱国诗人陆游等都曾在长汀留下了足迹。
第一部分红军的故乡—长汀(3)-(图)
深居内陆的妈祖庙
长汀,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美丽的汀江,被称为“客家母亲河”。在五通楼的对面,汀江岸边,耸立着一尊雕塑,一位母亲在慈祥地抚慰着自己的婴儿。长汀人都引以客家人为骄傲。从西晋“永嘉之乱”起,中原汉人几度大规模南迁,在汀江两岸发育成为汉民族一支优秀民系——客家。长汀作为客家人繁衍生息的祖籍地,被海内外客家人誉为“客家首府”。这里,每年秋天都举行世界客家公祭母亲河大典,吸引大批海内外客家人前来寻根谒祖。在我来长汀的前几天,这里刚刚举行完这项活动,可惜,我未见到这一盛大场面。
客家人在创建美丽的长汀的同时,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我置身在那些古老的街巷中,那些明、清,有的甚至是宋代留下来的建筑,使我深深陶醉其中。这些民居,继承了中原的府第式建筑风格,端庄、大气、对称而层层递进。天井豁亮、敞快,厅堂大方,居室布局严谨合理。最有意思的是,这里的很多民居规模很大,几进几出,院落套院落,天井连天井。大的可容纳几处人家居住,原来这就是客家人的围屋。最典型的就是离长汀相距不远的永定围屋。它大得像个圆形古堡,能容纳几十户人家,以至于一个族姓人群都能在里面生活。客家围屋已经成为客家人的象征。另一充分体现客家文化的建筑就是妈祖庙,也就是天后宫。照理说,妈祖庙应该建在沿海一带,而长汀离海甚远,如何却也在供奉着妈祖呢?我想一定是因为长汀是客家人的祖籍地,客家人远播四海,和汀洲人牢系于心,那种祈盼,那种希冀,那种心灵的认同,是客家人所共有的。
这座天后宫,是我在内陆所见到的最大、最华丽、香火最旺的天后宫。进得宫来,只见明烛高照,经声四起,原来,我正赶上妈祖羽化升天的道场日。我悄悄地绕到大厅,那里古色古香的宫内,已被明烛照得一片通亮,而是绕到了后面。我惊奇地发现,宫内特别保留着妈祖的寝宫。房内陈设简单,却显得华贵,色彩明亮耀眼。我怕犯什么禁忌,赶紧回到前院。前院是一个戏台,很大的一处天井,天井里摆满了长凳,戏台正在装台,听说晚上要唱大戏。
从天后宫出来,我瞻仰了建于宋代的长汀试院。它就在三元阁的对面,从三元阁望去,试院完全掩映在一片清翠密林之中。明朝时,此处是长汀八县生员应试之地。试院院落很大,正中一大堂,当年省苏维埃政府就设在这里。两旁的房间是古代生员科考的号房,在大堂一侧,有两棵茂盛的古柏,树龄在千年以上。这两棵古柏,便是有名的唐代双柏。
在长汀,还有一个著名景观——双阴塔。它由八卦龙泉和府学阴塔组成。“八卦龙泉”大约建于唐代,因在开元寺内,又称“开元井”。“府学阴塔”建于宋代,因在府学所在地,故称“府学阴塔”。两塔相距百余米,所以人们都称之为“双阴塔”。何谓阴塔?他们是倒立、呈井形存在的塔形,也就是说,它们是沿壁以塔形存在的两口井。“八卦龙泉”结构上宽下窄,全部用大条石垒砌,每层八块,形成八卦形,自上而下,逐级收缩,像一座八角空心石塔,倒插入水中,井水与汀江龙潭相通,井水清澈,常年不枯。隔井下望,八卦内形历历在目,令人叫绝。“府学阴塔”塔身上窄下宽,呈圆锥形,青砖砌成,井内终年清泉喷涌,如向井口轻声呼唤,回音震耳欲聋。开凿这两眼井,并非为了饮用,古人建塔的目的在于希望汀洲人才昌盛。
贴士:
交通:长汀位于闽西、闽赣交界处,到长汀可在赣州市区新车站乘汽车,198公里,3小时路程,路况很好。票价42元,每天4~5班车,早班6点,晚班2 点45为最后一班。游客可乘火车到龙岩、三明市,再转乘汽车到长汀,长汀至龙岩140公里,每天有11趟旅游专车直达。
住宿:长汀住宿宾馆价格,(淡季)标间8折160元。一般招待所住宿,卫生条件一般,单间价格在40元左右。
饮食:长汀的豆腐汤很好吃,1块钱一碗,便宜。肉丸和蛋青鱼丸也很有特色,长汀的何田鸡很有名,值得一尝。
到长汀如有兴趣,可到冠豸山一游。冠豸山山奇、水秀、谷幽、潭深,风光秀美。
第一部分宋城悠悠情—赣州(1)
赣州以其众多的宋代文物古迹而成为全国著名的宋城,这里有逶迤蜿蜒的宋代城墙,有千古闻名的八镜台,有万众仰慕的郁孤台,有称为“江南第一石窟”的通天岩。赣州是一本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书。
红色印记:
赣州是革命老区,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瑞金就在它的辖区内,红色历史的浸染,使古老的赣州更显风采。
千年古韵空悠悠
我从红军长征的出发地长汀、瑞金、于都西行,不久便到了赣州,置身赣州,一种古韵悠情便马上向你袭来。徜徉在这座我国惟一保存完好的宋城街头,你会有时光倒流之感。赣州地处千里赣江的源头,是革命的老区,也是粤、闽、湘、赣四省边界中心。赣州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青山环抱,绿水长流,人文荟萃,历史凝重。
初到赣州,我便被它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我的第一个愿望,就是立刻登上宋代的古城墙。赣州古城墙建于北宋,以后历代加以修缮,现保存3664米。古城墙沿章江、贡江而筑,逶迤蜿蜒,登上城墙,顿感蓝天辽阔,江水滔滔,渔帆点点,百舸争游。章江、贡江在八镜台下合流为一,形成一个钳势,汇为赣江,使城墙为水环抱,气势非凡。
赣州古城墙始建于唐末,当时是土城。北宋嘉祐年间,孔子的第46代孙孔宗瀚,在赣州任知州,看到用泥土建成的城墙很多被洪水冲毁,便开始用砖修筑城墙。明代洪武年间,皇帝朱元璋曾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下令各地州府、县衙筑城墙,广泛筑城的热潮逐渐兴起。但赣州的城墙,早已在那里巍然屹立了多少年。现在全国各地保留下来的城墙都是明时以后兴建的,惟独赣州的城墙建于北宋,更显着它的珍惜。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城墙设有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城池开有西津门、镇南门、百胜门、建春门、涌金门5座城门。清朝咸丰年间,为了防止太平军攻城,又在赣州城的主要津门要道兴建了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西津门、八境台5座炮城。至今西津门和八镜台的炮城依然保存完好。特别是八镜台下的八镜炮城,更有吞云吐雾的气势。炮城呈半月形,上下三层。一二层各有10个炮门,顶层有10个瞭望孔,面对城下滚滚奔流的章、贡两江,居高临下,一览无余,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因赣州城城池坚固,又有江水相助,易守难攻,遂有“铁城赣州”之称。太平军两次攻城,都未攻破。
我徜徉在赣州的宋城墙上,心想,有多少历史的故事,曾演义在它的脚下。
赣州的宋城墙还有一点尤为珍贵,在城墙上,保留有数以万计的带有文字的城砖。这种砖被称为“铭文砖”,上面载有不同时代的不同内容。最早的一种铭文砖,记有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字样。我想,历史就是这样写成的。
当你沿着城墙走下去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历史。
双台联珠缀古城
抬眼望去,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郁孤台,凌角飞檐,傲然耸立。郁孤台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部,古城墙自台下逶迤而过,因坐落于贺兰山(又名文笔山,俗称田螺岭)顶,以山势高峻、郁然孤峙得名。郁孤台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
郁孤台文化积远,为历代众多文人墨客登临题咏,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东坡被朝廷贬谪到岭南惠州,行过赣州,游览了郁孤台。身临“掰开章贡江流去,分得崆峒山色来”之景,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挥毫写下了《过虔州登郁孤台》: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
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洲。
故国千峰处,高台十日留。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以舟。
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时,文天祥在赣州任知州。他频频登临郁孤台,忧国忧民之情涌上心头,遂吟成《郁孤台》一诗:
城廓春声阔,楼台昼影迟。
并天浮雪界,盖海出云旗。
风雨十年梦,江湖万里思。
倚栏时北顾,空翠湿朝曦。
郁孤台闻名遐迩,万众仰慕,其因皆出于南宋爱国大词人辛弃疾题咏郁孤台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而流芳千古。辛弃疾于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在赣州就任江西提点刑狱。同年写下这首词: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我登临郁孤台,正值深秋,没有听到高鸣的鹧鸪声,却看到了赣江上飞起的白鹭。向北望去,已不是破碎的河山,而是一腔的感慨。
台的北面是辛弃疾的一尊塑像,辛弃疾身披战袍,昂首北望,神情凝重。
多少文人墨客凭着这首词来到郁孤台,而又凭台感慨留下墨宝。宋代的“江西诗派”开创者黄庭坚,“江湖诗派”刘克庄、戴复古,宫廷诗人康与之,明代诗人刘崧、李梦阳、谢榛,哲学家王阳明,戏剧大师汤显祖,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朱彝尊等,都有诗文。
下得楼台,我穿过南门,踱过贺兰山壁,迈上了古城墙。当我的脚步,踩着沉重的历史,继续沿城徜徉的时候,我一眼便望见了八镜台。郁孤台和八镜台,俨然两颗明亮的珠子,被古城墙穿在一起。我的目光,被八镜台深深地吸引。
第一部分宋城悠悠情—赣州(2)
八镜台位于赣州市城北的章水和贡水合流处,它临江而立,巍峨壮观,独具魅力。你若有幸登临台上,看江流,观大地,亲眼目睹章、贡两水合流形成滔滔的赣江之水奔涌北去,你会心潮澎湃,忘情自我。
八镜台,是赣州古城的象征。台高3层,仿古建筑,全台高28.5米,总面积574平方米。飞檐斗拱,画梁雕柱,巍峨壮丽。原台为石楼,为北宋嘉佑年间孔宗瀚所建,台建成后,孔宗瀚绘图请苏东坡题诗。当时苏东坡还未到过赣州,凭着图画浮想联翩,发挥才智,作了《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八境图后序》。前者一首诗写一景,描绘了虔州八景,形成一组旅游胜境,开了描摹八景的先河,广为后人效仿,诸如燕山八景、羊城八景、泸城八景、香港八景、台湾八景等,不失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里程碑。八镜台下,就是八镜炮城,炮城之下是龟角尾新公园。园内绿草、苍树、红花,和着沙滩闪亮,碧水荡漾,楼亭对峙,清新幽雅,风景如画。
过了八镜台,沿城墙继续前行,不出300米,便是涌金门。涌金门,名字响亮,楼门壮观,她是四座城门中最雄伟的一座。宽阔的门墙,厚厚的城砖,飞檐翘壁,高耸云天。我见过杭州的涌金门,两者似有异曲同工之处。
涌金门从宋以来,一直是个繁华的码头。从北边过来的客货,在溯赣江而上行了数日之后,往往是最先选择在第一码头——涌金门上岸。所以,涌金门商贾如织,货物如云,交易两旺,财源广茂,真应了“涌金门”三个金漆的大字。
和涌金门紧紧相连的,便是米市大街,赣南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大米,“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又使她成了一个繁华的商埠。为方便流通,粮商们首先抢占了离码头最近的商业区构筑米市,这米市街便自然形成。从米市街前行,不远,便是南市街,这里保存着很多明清时代的老房子,值得一看。
从涌金门南走,不一会便到建春门。建春门下有一座浮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建于南宋乾道年间,知军洪迈率众在贡江上架设。浮桥全长约400米,桥面宽5米。以3只木舟为一组,连在一起,舟上架梁,梁上铺木。整座浮桥用了100余只木舟。赣州人还在努力地保留着它,而且还在使用。桥设计得很精巧,可以分段拆卸以便船只航行。这一景观,全国罕见。建春门正在整修,很快它就会面貌一新地显露于世。
从古城墙上下来,我便去了灶儿巷。走到和平路中段,你就会远远发现一块高大的大理石牌坊,上面赫然书着“灶儿巷”三个遒劲的大字,只有千年古巷,才能有这等豪迈的气派。古老的灶儿巷,靠近贡江,紧邻建春门,是古代赣州城的繁华之地。这里有书院、会馆、寺院、客栈、还有店铺、作坊和民宅。街道是用一颗颗鹅卵石铺就的,带有各种花纹图案,平整别致,走在上面,怡心自得。这一古巷,宁静幽深,置身其中,恍如隔世。打量着那些老房子,你会浮想联翩。细细地浏览,那些老字号,老招牌,那些斑斑驳驳的墙壁,和雕饰的窗棱,还有那在幽深的院子里闪动的人影,都会深深地吸引住你的目光。
走出灶儿巷,身边是躁动的街市,我不想乘车,只想随便走一走。不知是什么力量,在冥冥之中牵动着我,我竟不知不觉来到了文庙。好大的一所文庙。文庙,即古代的县学,文人读书和祭拜孔子的地方。这所文庙建于清朝乾隆元年。文庙建筑宏伟高大,层层向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金碧辉煌。站在庙前广场上,放眼望去,那深红色的围墙,和高耸的庙宇的飞檐,都透着一股文墨之气,闪烁着古人尊孔重教的光芒。
拾阶而上,入围墙便是前院,穿过“大成门”便是后院,在向里走,就是文庙的主建筑——宽敞宏大的大成殿。殿中供奉着孔子的塑像,高大、慈祥,上方写有“万世师表”四个镀金大字,令人肃仰。
殿前有香炉一只,上刻“文庙”字样;殿右鼓一面,殿左钟一座,上刻“大明永乐四年丙戍春刘渊然命工铸造铜钟一口”,足见,此钟已近600年了。这一鼓一钟,是对世人的警醒。大成殿的围墙上,镶着字牌,名曰:“孔子论语碑林”。第一篇便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在文庙方向,向东望去,只见一座参天碧塔,这就是慈云塔。千年古塔,弥足珍贵,它已经在那儿屹立了近980个春秋。慈云塔位于文庙一侧,原名瞻云塔,因是慈云寺的附属建筑,故名慈云塔。塔身为青砖砌筑,身外有回廊,9级6面,高39米。内空,有悬梯可上。我去时这座塔刚刚修整完毕,暂时还不能上去。这座塔建于北宋天圣年间,能在塔身上找到铭文砖。文庙和慈云塔,即“赣州八景”之一的“雁塔文峰”。站在这儿,你尽可以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古人,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第一部分月色下的夜话亭
月色下的夜话亭
奔波了一天,着实有些累了,晚上早早吃饭,想歇一歇。我按照习惯,捋一捋思绪,发现有一处景点被遗忘了,不去太遗憾,那就是“廉泉夜话亭”。当晚正值月明之夜,我便前往。“廉泉夜话亭”在赣州一中校内,还算好找。
说起“廉泉”,从宋代起就有这么一段美好的传说:有一次天降暴雨,夹杂着雷电,这里忽然涌出泉水,从早到晚长流不短。因当时赣州的官员廉洁为民,老百姓便当这是天降神旨,把这处泉称为“廉泉”。苏东坡赞美廉泉曰:“君看此廉泉,五色烂摩尼。”烂摩尼,即灿如珠宝。可见此泉非同一般。后来,因出于北宋时期两位人物的一段夜间佳话,在此建了一“夜话亭”。这两人,一个是大名鼎鼎、诗词歌赋的全才之人苏东坡,另一个是隐居赣州通天岩的博学多识、行高超凡的一代名士阳孝本。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东坡被贬广东路过赣州,慕名去通天岩拜访隐居的阳孝本,两人一见如故,偕游赣州的名胜古迹,相依廉泉彻夜长谈。后人为纪念这段佳话,建亭于此。当晚月色皎好,我趁着皎洁迷人的月色,观赏着这一泉一亭的胜景。
第二天,我一早便去了通天岩。通天岩在赣州城西北郊,距城区约12公里,有公交车直达。通天岩素有“丹霞风貌独特、生态景致宜人、历史遗迹丰厚、石窟艺术宝库”之称,享誉江南,有“江南第一石窟”的美誉。景区内岩高谷深,古木参天,丹崖绝壁,石穴玲珑,因“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而得此名。自唐末以来,这里便凿石为窟,历时千载,成为我国石窟艺术的一块瑰宝。
通天岩面积不大,可景致绮丽,景区主要由通天岩、翠微岩、同心岩、忘归岩、群玉阁5个景点组成,全部游完大约需2小时。通天岩各处崖壁存有唐宋时期的大量窟龛,造像,石龛,题刻。石刻造像均为佛教题材,大多为北宋年间作品,其中翠微岩部分雕刻颇有隋唐之风。摩岩题记以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最早。明代王阳明岩壁题诗后,游人依韵唱和者甚多。我找到那幅石刻,端详良久。这里的题记石刻,刻工精致,笔锋苍劲,不愧为古代书法艺术珍品。
在这里,我看到了阳孝本之墓,坐落在一个不高的山坡上,墓穴简洁素雅,正是隐士风格。
在离石窟不远处,有一石洞,叫阳明洞,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曾在此讲学。
在赣州,真可谓名胜古迹众多。走在赣州的街头,无论你拦住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他都会向你说出两句顺口溜:“三山五岭八景台,十个铜钱买不来”。这是赣州广为流传的街谣,概括了8座山岭,8座楼台,13条街巷,都是人文古迹荟萃的地方。另外,还有庙谣:“好笑好笑真好笑,有庙无神,有神无庙,庙对庙,庙连庙,庙重庙,赣州到底有多少庙,和尚尼姑也不知道。”足见赣州的庙宇之众。
在充分享受了赣州的宋古文化之后,我又去了离赣州相去不远的大余,听说牡丹亭就坐落在大余县境内。“中国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写了《牡丹亭》,大余人自豪地说,这儿就是牡丹亭的故乡。亭子所在,原来是古南安府的后院,如今已辟成牡丹亭公园。只见园内花草茂盛,林木葱郁,阳光明媚,朱漆雕花的回廊房舍掩映其间。进得园来,放眼望去,但见高处的坡上,一座朱红清丽的亭子矗立其间,古色古香,韵味十足。飞角翘檐下是烫金的3个大字“牡丹亭”。这就是汤显祖笔下的主人公杜丽娘演绎爱情的地方,这就是杜丽娘游园惊梦、播下来世情缘的地方了?
这使我想起了《牡丹亭》里的一段描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多么美丽凄迷的情景。汤显祖,这位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伟大戏剧家,将和这牡丹亭一道,被人永世记忆。
贴士:
交通:
航空:离市区只有20分钟的车程,已开通至南昌、广州、厦门、深圳、南京、珠海航班。民航售票处门口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班客车开往机场。
铁路:京九铁路直达赣州。赣州火车站位于市区东面,交通非常便利。
公路:赣州的对外交通,以公路为主,有多条干线公路穿越市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5万公里,境内有105、323、319、206国道。
市内交通:赣州市内到各景点交通都很便利。
住宿:赣州住宿便宜,一般双人间在40元左右,卫生条件好。
饮食:在赣州吃饭,最好是在带餐厅的宾馆里,饭菜可口,卫生实惠。
巍巍井冈山,雄峙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山势雄伟,谷深林密,有大小峰峦五百多座。山势雄伟,谷深林密,有大小峰峦500多座。全区分八大景区,主要有茨坪、龙潭、黄洋界、笔架山、主峰五指峰等,故有“天下第一山”之称。
红色印记:
井冈山是众所周知的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第一部分红绿交织黄洋界
五百里井冈,巍巍峨峨,莽莽苍苍,横亘于江西与湖南的交界处;它地处罗霄山山脉的中段,山体峻拔雄伟,山峰层峦叠嶂。我经常在脑际中想像的井冈,就这样横空出世地摆在了面前。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一路疾驶,我向窗外不住地张望。山谷越来越深,山势越来越高,林木越来越密。一丛丛竹子青翠欲滴,一片片林木蓊郁葱茏,漫山遍野,一派绿色。不管是山坡上,还是崖畔边,抑或沟谷里,到处都生满了绿色,远远望去,恰似一道道屏风,一泼泼碧浪。有时,车行到盘旋转弯处,可望到深谷中的一汪碧水,翠绿翠绿的,象是那位仙女在此游玩,遗落的一块美玉,据说这种绿,能够明目养聪,提神醒脑。看来这话一点不假,果真有奇效,不然,怎么连靠车窗一直呕吐不止的女乘客,也忘记了晕车的痛苦,一个劲地探头张望,生怕错过什么难得的机会,还不停地惊叹。时值深秋,满眼绿色之中,可以望见一簇簇火红的樟树在闪动,像是一把把火炬,更像一展展旌旗,给这漫山碧透平添几分秋韵和浪漫。
井冈山整个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我们的车不停地在盘旋而上。井冈山最高峰五指峰,海拔1586米,最低谷湘洲河谷仅230米,相对高差达1300余米,所以有“越上葱茏四百旋”的感觉。
当年毛泽东率领的工农红军,一定就是看上了这拔地而起的深山密林,才选这作为革命的根据地。从此,巍巍五百里井冈,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摇篮。送我们上山的司机“老表”,不停地在说:“要是你们四、五月份来井冈山,那才叫漂亮哪,十里杜鹃竞相开放,红得水灵,红得耀眼,红得你睡不着觉。”红色井冈就是那么令人着迷。在井冈山,你会时常听到这样一句口头禅:“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这次我真真切切感觉到了这一红一绿,在人们心灵里唤起万般奇妙感受。
我一路兴奋,车终于到了茨坪。我没有落脚,便马不停蹄地赶往黄洋界。五马朝天崖、八面山、桐木岭、朱砂冲、黄洋界,是井冈山最著名的五大哨口,尤其黄洋界,更是声名显赫。
黄洋界,距茨坪西北17公里,海拔1343米,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红军在此设下哨口,瞭望敌情。这一带因时常雾锁云飞,茫茫苍苍,一望无际,故又名:汪洋界。站在黄洋界上,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难怪毛泽东在重上井冈山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怀:“过了黄洋界,远处不需看”。那磅礴的气势,筑起了一道铁壁雄关。
现在要登上黄洋界很容易,汽车可以一直把你送上山顶。山顶上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在这里,早已矗立起一座黄洋界保卫战的纪念碑,昂视着天空,成为了井冈山的象征。在纪念碑的左下方,有一条绿树掩映的小路,那是当年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阳光正好从浓密的树枝间射下来,把小路照得亮堂堂。依旧是在当年枪林弹雨中生存下来的荷树,伸展着枝叶,向人们述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在向前延伸的小路上,在密林深处,耸立着一门小炮,翘首扬头,仿佛还在吐着硝烟。使人想起当年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那是红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二次“围剿”的一个重要战役。根据地军民机动灵活,顽强作战,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作为军事家和诗人的毛泽东,倍感鼓舞,即兴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一词: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0/7  下一頁 txt下載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