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我的廠花男友.txt

2023年10月17日

上一頁  2/57  下一頁 txt下載

这暖阁并不甚大,里外两间,格局严整,楠木为梁,柱作金础,富丽堂皇,青花斗彩的香炉中烟雾缭绕,阁子内弥散着一股淡雅的熏香味儿,北面紫檀的罗汉床上并排坐着两个人。
男的头结网巾,束玉梁冠,穿宽大的赭黄色绫绢道袍,一副闲散的打扮,女的却梳着盘桓高髻,金钗、抹额、耳坠、簪花样样不少,身上则是黄绿织金的云肩通袖宫装袄裙,华贵中透着些许庸繁。
那内侍近前躬身道:“陛下,娘娘,云和公主谨见。”
高暧依着新学的见君规矩,盈盈大礼叩拜:“第四妹高暧,封云和,拜见大兄皇帝陛下,尊嫂皇后殿下。”
她第二拜还未俯下身去,就听对面那清亮中带着几分倨傲的声音道:“云和呀,今日可是你第一次面君,怎地如此随便,穿了这等常服便来?”
高暧一滞,没料到刚进门就被责了不是,身子顿在半截,正不知该如何应答,却忽然被人伸手扶住了。
“哎,成了,成了,今日又不是祭祀朝会,朕许久未见皇妹,也没服冠冕,便如在家一般,不必拘礼了。”
她抬眼,见面前的人相貌儒雅,颇有几分书卷气,面上带着一抹随和的笑意,并没有想象中帝王该有的那种威势,倒显得平易近人,知道这便是当今大夏的显德皇帝,也是自己的大哥高旭。可一想到他召自己回宫的目的只是为了嫁去北国,刚生出的那点好感便瞬间荡然无存。
皇后脸上却闪过一丝不悦,打量着高暧绝美的精致面庞,虽然苍白中带着些许倦色,却掩不住那股卓然的清丽秀雅,目光沉沉地笑道:“陛下说的是,今日只当兄妹重聚,倒是臣妾拘泥了。”
“无妨,皇妹快起身吧。”高旭说着,便退回到罗汉床上坐下。
高暧瞧得出皇后的冷眼,于是依足规矩又拜了三拜,这才起身,在下首的椅子上坐了。
高旭也左右打量着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甚,跟着偏过头去问道:“婉婷,你瞧皇妹的容色如何?”
原来这位看起来不太好相与的皇后兄嫂闺名叫婉婷,却不知道姓什么。当然,这与她无关,况且不久就要远嫁北方崇国,再也不会见面,知与不知也没什么两样。
皇后撇过眼扫着她,脸上却嫣然笑道:“云和不愧是皇家的血脉,臣妾还从未见过如此好颜色的人儿。”
高旭点头道:“是啊,朕原以为她在庵堂呆得久了,难免粗养些,没曾想还是这般姿颜月貌,倒真是难得。”
高暧敛着眉,起身行了一礼:“多谢皇兄、娘娘谬赞,云和惭愧。”
皇后听她称陛下为“皇兄”,却叫自己娘娘,像是有意分着亲疏,不禁柳眉一竖:“那陛下还不快将喜事说与她听?”
(备注:本文背景架空,只有官制和部分场景仿大明,以和亲为例,大明是不存在的,请勿对号入座。)
第5章 撩云鬓
高旭笑着点点头,转向高暧道:“皇妹啊,今日召你来见,既是咱们叙兄妹人伦之情,也是为了一桩公事。本来直接下旨便可,后来朕思量着还是以兄嫂身份说与你知的好。”
高暧站在那里,微微蹲了蹲身:“皇兄请说,臣妹恭聆。”
“咱们是至亲兄妹,朕便直言不讳了。月前北方崇国来使,言其太子已到大婚之龄,特持国书重礼求娶我朝公主,两国从此联姻,结秦晋之好,永息干戈。满朝文武皆谓这是件于国于民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可几位皇妹都已婚配下嫁,朕膝下倒也有一个公主,可惜还在襁褓之中,思来想去,此等大任也只好交托给皇妹你了。”
高旭微微一愣,还未说话,皇后却轻哼一声,瞥着唇角道:“云和,方才陛下的话你没听清么?如今大夏正值婚龄的公主便只有你一人,还到哪里另择合适的人选?你这么说,便是不想为陛下分忧咯,身为大夏公主,却不为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着想,只怕是不妥吧?”
高旭叹着气道:“皇妹啊,朕知道你舍身礼佛十余年,为江山社稷祈福攘灾,着实受了苦,本该在宫中尊养才是,如今刚刚回来,却又要远嫁北国,一时心中不愿,也是人之常情。更何况你是朕的亲妹,说起来还真有些舍不得,只是崇国始终是我大夏心头之患,边境安宁事关国家气运,孰轻孰重,皇妹当能明白。”
皇后冷眼瞧了瞧高暧,接口笑道:“这本是于国于民的大好事,陛下何必伤感?臣妾以为,云和之所以不愿意去,定然是以为北国地处偏僻,又是戎狄之地,不通礼数,日子清苦。其实却不知崇国久沾圣化,衣冠制度大体与我朝无异,那皇太子据说是文韬武略,颇有些才情,人也英武不凡,云和嫁过去,实是天作之合。日后崇国太子登位,她便是后宫之主,母仪天下,就算起居饮食上有些不习惯,难道陛下不会借着年节之机差人送去么?”
高旭听了连连点头:“对,对,婉婷说得是。云和啊,崇国虽然僻处北地,比不得咱们大夏富庶繁华,可你嫁过去也是太子正妃,身份尊崇,朕会时常遣人过去,定不会让你委屈了。”
高暧平静地听完这些话,只觉心口针刺般的痛,什么也说不出了。
这点微弱的抗争终究还是无用,看来自己只能认命了,与其哭哭啼啼的被人嫌弃,倒不如洒脱些,把苦藏在心里吧,这样总还能换几副好脸色来。
她轻舒了口气,跪拜行礼道:“臣妹懂了,臣妹愿遵奉皇兄旨意和亲北国,绝无半句怨言。”
高旭登时脸现喜色,上前扶起她道:“好!皇妹果然识大体,明大义,朕代边境千万百姓谢过了,以后在北国,还望臣妹尽心竭力,不辱使命。若是有什么为难的事,便修书信回来,朕自会酌情与你做主。”
只听皇后又道:“和亲乃是大事,宜早不宜迟,今日既然云和来了,不若就叫个善写真的画工来,与她绘个图卷,让那崇国使臣带回去,早早订下这桩亲事,陛下也好安心。回头再留云和在宫里同进晚膳,以示恩赏,方显陛下之德。”
“婉婷说得是,正该如此安排。”高旭双手一拍,朗声道:“来人呐。”
先前那内侍躬身趋步而入,近前问:“陛下有何吩咐?”
“即刻传一名画工来,与云和公主作像。”
那内侍应了声“遵旨”,却没转身,抬头奏道:“启禀陛下,徐厂督在外候见,说有要事面奏陈。”
“哦?”
高旭微微皱了皱眉:“让他进来。”
高暧听到“徐厂督”三个字,刚才还沉沉的那颗心却像被拨动了似的,忍不住便撇过眼向门口瞧去。
那内侍领命走后不多时,便听外面脚步声响,落地清越,须臾便已经到了门口。
他穿的仍是一袭蟒纹攒绣的白色曳撒,头戴描金乌纱,白皙的脸上静如止水,看不出半点神色,不急不缓,像有些飘然地从她身边掠过,宛如行走在云水间,却没有瞧上一眼。
可她的俏目却随着他的身影游移着,全然不由自主。
“臣徐少卿,参见陛下。”
“厂臣不必多礼,有事便奏。”
徐少卿沉冷地目光左右扫了扫,便近前低声说了句什么。
高旭的脸色登时一滞,皇后离得近,似乎也听到了,眼中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欢畅。
这些都被高暧看在眼内,但只是一瞥间,并没在意,只是愣愣地瞧着那白色曳撒,长身玉立的侧影发愣,不知怎么竟觉得比这殿中的精美陈设还让人惊艳。
高旭沉吟了半晌,便让徐少卿贴过耳来吩咐了几句,那内侍又走进殿来,奏称画工已传到了,正在偏厅候见。
他点点头,对高暧道:“皇妹,朕还有事要与皇后商议,就让徐厂臣陪你去偏殿,待午时朕再差人叫你同来用膳。”
高暧行礼拜谢,和徐少卿一起却身而退,由那内侍引着出了暖阁。
“你去吧,不用跟着了。”
刚到门外,他便冷冷地吩咐了一句。
内侍呵着腰,打躬道:“是,督主慢走。”言罢,转身入内。
长长的走廊内只剩下他和她两人。
高暧忽然觉得身子有些发紧,见他先头走了,便也轻移莲步跟在后面,心里茫然了一片,不自禁地竟好像忘了那憋闷压抑的怅怅感。
她这一溜神,就没留意徐少卿在前面突然停住了脚步,那后背上的四趾黄蟒在眼前一晃,整个人便迎头撞上去。
她一声痛呼,鼻头酸酸的,脸上却窘得通红,慌不迭地掩着鼻子向后退。
“是臣的不是,请公主恕罪。”他回过身来,语声仍是那么冷清,殊无歉然之意,倒像是成心的。
他垂眼瞧着她,只觉才隔了一晚,那原本苍白木讷的小脸却似乎鲜活了些,连唇上的胭脂都比之前亮色了不少。
“公主昨晚睡得好么?”
“还好。”
她心中乱糟糟的,随口答着,全没在意自己是在说瞎话。
他瞧着她脸上的倦意和眼底的血丝,唇角勾了勾,也不再提,转个话题问:“陛下今日召见公主,可是说与北国和亲之事?”
高暧不料他忽然说起这个,心中厌烦,脸上却仍是淡淡的,只点了下头算作回答。
“公主自己如何打算?”他仿佛没看出她的心事,又继续问。
她垂首抚着衣角:“我原本就是个闲废之人,如今得蒙圣恩回了宫,还能有什么打算?陛下怎么安排,我便怎么做就是了。”
徐少卿眉头微微蹙起,见她清丽雅致,颇有种出尘脱俗之感,一张凄楚无助的小脸更是说不出的惹人怜惜。
“世事难料,没经了见了,便都做不得准,即使到了最后一刻也未必没有转机。”
她听他话里有话,像是在宽慰自己,又似乎在暗示什么,猛然抬起头,却见他已转过了身,继续向前走了。
高暧愣了愣,也移步跟了上去,这次走在侧旁,像是怕又撞了他,心中念头流转,反反复复地咂着他方才那句话,却是越来越糊涂。
但饶是如此,她也没有问,只觉得如论如何也开不了这个口。
这个人虽然就在身旁,但对她却像隔着山水万重,层层迷雾,看不真也猜不透,总之是无法捉摸。
偏厅就在走廊尽头,不过几十步而已,说远不远,说近不近,高暧却走得有些脚软,将到门口时,她停了停,正准备随着徐少卿进去,却见他也顿住了脚步,侧身打量着她,眼神有些怪。
“且等一等,公主的头面散了,待臣拢一拢。”
高暧皱皱眉,顶上她自己瞧不见,也没什么不适的异感,这头饰今早出门前翠儿仔细钗过,按说不该出什么岔子,莫非是方才行过大礼,又撞了那一下,所以才乱了?
既是他这么说,想必是真,她道了句“有劳”,便立在那里不动。
徐少卿凑前一步,与她相对,皁靴几乎抵到绣鞋的尖儿上。
她讶然望着他,下意识地就向后退,背心却撞在了红木的隔扇板上,避无可避了,那张脸登时红透。
“公主莫动,臣才好下手。”
他面不改色,说得云淡风轻,那手却已经抚到了她鬓边。
第6章 画不尽
指端冰凉,似乎隔着厚重的发鬓都能感觉到。
高暧缩着脖子,心里生出一股想逃的冲动,可惜手脚却不听使唤,僵在那里由着他在发间摸来摸去,心里像簇着火,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徐少卿目不斜视,眼光一眨不眨地落在她脸侧,也不知瞧的是鬓边的头饰还是她的耳垂。
“臣以为公主身边也该有个手脚利索的人服侍,不然全不像个样子。”
清越的声音从近在咫尺的地方传来,几乎都能感觉到那带着微温的气息拂在脸上。
她下意识地偏偏头,正色道:“翠儿人好得很,又跟了我这么些年,若贸然间换作旁人来反倒不习惯。”
他失笑叹了一声:“公主可真是个念情的人,到底侍奉过佛祖,肚肠也是软的,不像臣,生生死死的事儿见多了,心头也就硬了。”
这句话不知怎的就溜了出来,刚出口便后悔了,她把剩下的那半截硬生生地咽回肚里,尴尬地垂下眼去。
“哦,传说?公主听过哪般传说,能说与臣知道么?”他唇角勾笑看着她,手上却没停着。
她愕然眨了眨眼,这回真的没了言语。
他是何等样人?自家难道不清楚,却来问她这个才入宫一晚,只见了两面的人。
不过回想起来,她倒觉得这个被天下传得如同鬼怪一般人并不如何凶恶,在这孤寂萧瑟的深宫中,反而还有些许难得的人情味,让她不由得便记住了。
他见她不答,脸上那丝笑意便也淡了,顿了顿,似是自言自语地道:“这世上有些人为善,却像在为恶,有些人作恶,人人却都说他向善,真真假假,善善恶恶,原也乱得紧。臣倒觉得,强要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过是句笑谈,到头来徒增烦恼罢了。”
高暧听他这句话暗含禅机,颇合佛经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己,寂灭为乐”的深意,呆了呆,忍不住问:“徐厂臣也通佛法么?”
他轻轻摇头:“臣没读过经,不懂佛法,只是从前在易书上看过‘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后来了进宫,经风见雨瞧得多了,想想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她听着他引经据典,说的却像是感同身受的肺腑之言,不由觉得这人实在了不得,似乎离众人口中的那个他更加远了。
正自愣愣的,冷不防他手指垂下,蜻蜓点水般地在她眼角处蹭了一下。
高暧打了个颤,回过神来愕然望过去,却见他已收手退开,微微躬身朝偏厅示意道:“理好了,公主请入内吧。”
她吁了口气,心说刚才那下定是无心碰的,当下也没在意,点点头便抬步走了进去。
偏厅的格局与之前所见的暖阁差不多,只是地方稍小一些。
一名穿青色团领补服,戴幞头的画工立在里面,旁边已支好了架子,笔墨齐备,见两人进来,慌忙上前行礼拜见。
他只微微点头,带她到北面的罗汉床上坐了,然后退回架子旁,就命动笔。
那画工不敢怠慢,立刻调墨提笔,凝神在熟绢上勾勒起来。
徐少卿面色淡漠,清冷的目光却在画面和她身上不停来回游移。
高暧没画过像,更没被人这么瞧过,尤其是徐少卿眼眸中那鹰隼般灼灼的光,让她心头砰然,坐在那里极不自在。
不过,她毕竟是在庵堂中长大的人,十多年来养的就是个八风不动的坐性,当下默念经文,权作是在修禅,便也稍稍静下来了。
隔了半晌,却听徐少卿突然道:“这像是要送到北国宫里的,可画仔细些,莫出了岔子。”
若在别人看来,这或许只道是例行公事的叮嘱,可高暧听在耳中却有些奇怪,总觉得他这话里有话,可又不明究竟,心头纳闷。
画工手中丝毫不停,嘴上唯唯连声:“是,是,徐大人请放心,下官定会竭尽全能,不吝笔力,描绘公主风华,以彰显我国朝体面。”
就这般坐了一个多时辰,那画工收笔画毕,徐少卿点了点头,便请高暧也近前来看。
她起身走到架子旁,垂眼瞧过去,就见那画中的人盈盈而坐,冰肌玉肤,眉宇间果然有八分和自己相似,但面色鲜亮,更多了些许欢样的神采,浑不像自己这样沉冷冷的,似带病容,显然是那画工有意而为之。
只可惜这样的画中人明明像得紧,其实却又不是自己,她暗叹了一声,瞧着瞧着突然觉得有些奇怪,似乎有哪里不对,可一时间又说不上来。
再定睛仔细看看,猛然间发现那画中人的脸上竟有一颗泪痣,不偏不倚正好在左眼角处。
自己想来肤质细腻白净,从不曾有痣,这东西从何而来?
“公主可是觉得哪处不如意?但请指出来,臣即刻修改。”那画工见她脸色有异,赶忙呵腰陪着笑脸。
她恍若不闻,垂眼看着那画中人眼角上的痣,不禁抬手也在脸上相同的地方摸了摸,指尖却不见有什么异状。
她回头看向徐少卿,见他半眯着那双狐眸,仍是一副淡然的样子,可眼底却蕴着不易察觉的笑,像真的藏着些东西。
“公主觉得不好么?臣倒是以为这画上的人与公主一般无二,果然妙笔生花,精彩得紧。”
那画工嘴角一咧,慌忙打躬:“徐大人谬赞,下官受宠若惊,愧不敢当。”言罢,又撇眼去看高暧。
“公主丽质天成,臣穷尽笔力,也不过描绘十之一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罢了,哪当得起如此称赞。”那画工终于松了口气,阿谀之辞如潮而来。
徐少卿头一回听她自称“本宫”,口齿不伶,语气也拿捏得怪怪的,眼底那丝笑意更甚。这人虽说木讷了些,可该长心的时候还真是通透,于是便道:“既然公主也瞧着顺意了,你立刻回去装裱修饰,呈送陛下御览,回头本督叫司礼监差人送去鸿胪寺,让他们转交崇国使臣。”
那画工应声“是”,便整了东西,告辞退了出去。
厅内又只剩下他和她,高暧立时觉得尴尬起来,尤其是那双瞥过来的眸子,竟毫无避忌,倒让她又开始慌了。
“坐了这许久,定然是闷了,不若臣陪公主到外头走走?”
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她呆了呆:“我倒不闷,徐厂臣诸务繁忙,就不必费心陪我了。”
他说着,双手一拱,转身便要离去。
“徐厂臣莫要误会,我不是那个意思。”她不料他竟说走便走,赶忙出声叫住他。
徐少卿转回身子,立在那里,望着她眼神流动,似有相邀之意。
“那臣在旁伺候着。”他右手抬起,朝前伸了伸。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高暧吁了口气,伸手过去,却忘了拢袖。
就在指尖将要搭上他手臂的那一刻,门外忽然脚步声起。
她猝然一惊,做贼似的慌忙把手缩了回去,耳根子灼灼的发烫。
徐少卿却是不紧不慢,但也放了手,目光转过去,转眼便见皇上身边的那个内侍抱着拂尘走进门来。
“陛下有旨意?”他问得直截了当,语声又变得冷清起来。
那内侍躬身应道:“是,陛下召督主武英殿见驾。”
他说着又转向高暧,恭敬道:“太后方才差人来,宣云和公主清宁宫叙话,陛下已准了,午膳之事另改他日,请公主即刻随奴婢来吧。”
她看看徐少卿,心中涌起一阵失望,却也无可奈何,步子细碎地朝门口走去,却不料袄裙在后面忽然被扯了一下。
她愕然瞥过眼,就看徐少卿在旁边打躬行礼,做出恭送的样子,但口唇微启,不着痕迹地轻声道:“顾太后性子不好,公主去时千万小心些,莫给她捏住了把柄。”
高暧一愣,随即微微点头,谢过他出言提醒,加快步子随那内侍出了门,纤弱的身影随即消失在走廊的转角处。
第7章 宫阙深
清宁宫位于中宫以西,隔着几道宫墙,并不算远,高暧由那内侍引着,一路步行,没多久就来到殿前。
这里虽然不及坤宁宫壮阔,可规制也极高,处处彰显着气派。
那内侍到了门口便回去复命了,由清宁宫的宫女引她入内。
高暧一路都在心里默想着见了太后如何应对的事,却不料那宫女带她去寝殿,而是沿回廊到了一处偏厅门口。
“太后正用午膳,公主先在此候见吧。”
那宫女言辞生硬,脸上也没多少恭敬之色,丢下这句话便转身去了。
她叹口气,暗道徐少卿之前的话果然没错,这太后娘娘的性子不好,连带着身边的宫人也是这般眼高于顶,没奈何,只好自己走了进去。
刚一跨入房门,便瞥见斜侧几边的圈椅中竟还坐着个人。
她吃了一吓,顿住脚扶着门框,见他罩一件青色纹绣鹤氅,头戴薄纱方巾,手摇折扇,作士人打扮,半眯着眼坐在那里,面带笑意,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那人猛地见她进来,也是微微一惊,睁开眼才见是个宫装丽人,便合了扇子,颇为俊雅的起身施礼问:“在下顾孝伦,不知贵人如何称呼?”
高暧见他说了姓名,却不提身份,似是有意隐瞒,但年纪轻轻又不像朝中官员的样子,一时有些捉摸不透,但能悠哉悠哉的呆在这里,想必和太后的关系非同寻常,当下不敢大意,便还礼应道:“本宫是今上亲妹,封云和,方才太后召唤,特来拜见慈驾。”
“原来是云和公主殿下,冒昧了,其实在下也是等着拜见太后的。”自称叫顾孝伦的人赶忙行了大礼,那双眼却在她身上呆看。
她没料到会在这里遇见陌生人,顿觉有些不自在,便借着话头道:“先生不必多礼,既是先到的,那本宫就去别处候见,不打扰了。”
顾孝伦连声道:“不可,不可,公主千金贵体,岂能屈尊礼让在下?请在此安坐,还是在下到别处去好了。”言罢又打了一躬,便迎面走了过去。
高暧心中踌躇,这一来倒像是自己在赶他似的,若这人真是与太后知近,回头被知晓了,定是个生事的由头。可若换作自己走,似乎也不妥,方才那宫女明言要她在这里候见,若是真的离开了,便等于违抗懿旨,恐怕更不得了。
她思来想去,见顾孝伦越走越近,只觉避也不是,不避也不是,索性一咬牙,直接道:“既是这样,先生也不必走,本宫与你同在这里候见好了。”
顾孝伦眼睛一亮,便停住了脚步,嘴上却道:“公主身份尊贵,何况男女有别,在下怎敢与公主共处一室?”
“本宫方才听说太后正用午膳,左右也不过是一会儿的工夫,先生就不必拘泥了。”高暧说着便自己走到对面的一张圈椅上坐了下来。
“公主这般说,在下便唐突从命了。”
顾孝伦打着躬,脸上笑容更甚,但却没坐回椅子上,而是立在不远处,望着屏风上绢丝的仕女图,眼角却不断往她那边扫。
高暧心中微感不悦,可又不好明言,索性只作没瞧见,阖上双目,拈起腕间的佛珠,低低念诵经文,却不知这一副宝相庄严的虔诚样儿,在别人眼中竟是说不出的端丽可爱。
顾孝伦不觉瞧得发愣,连假装都忘了。
“原来公主是崇佛之人,这宫内却是少见,想必定然通达经典,研论高深。”
她原不想回答,被对方插上一句,口中的经文却乱了,想想还是应了句:“不过读了几部经而已,哪称得上什么通达?”
顾孝伦笑道:“公主过谦了,在下往日也曾读了两部佛经,心中有些疑窦之处,不知公主可否解惑释疑?”
高暧尚未说话,他却像根本没打算要她答应,自顾自地坐到旁边,继续道:“这世上都说‘佛门广大,普度众生’,在下参研《法华经》、《楞严经》,却见上头说‘佛不度人,唯人自度’,岂非是自相矛盾么?”
高暧仍旧捋着佛珠,并没看他。
“先生差了,所谓‘佛门广大,普度众生’不过是世人尘心未净,以讹传讹罢了。昔日佛祖故土被邻国琉璃王发所攻,他苦劝三次无效,释迦族尽遭屠戮,终也不能幸免。佛祖尚且如此,旁人又能如何?所以心中有佛,无论在家出家,皆可修行,若心中无佛,即便日日置身佛堂,也是枉然。东都白马寺后门有对联曰‘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先生若有兴致,去一看便知。”
在她的印象中,自己从没一次说过这么多话,如今有感而发,侃侃而谈,不由自主地便吐露了出来,可心中所想的却是另一番光景。
想她每日诵经礼佛,虽不敢说诚比金坚,可十几年的光阴也不是在作伪,为何佛法偏就不度她,定要受这些苦楚?难道自己真的前世不修,作了太多的孽,又或者与佛法无缘,这一生注定要为孽报而活?
既然这样,如此虔诚又有什么用?那些逝去的光阴全是虚度,想来也觉心痛。
顾孝伦却不知她心中所想,但听了这番话,脸上的笑容也是一滞,他原本不过是寻个话头,不曾想竟引出这番话来,望着她的目光不由得生出几分别样之色。
正想再说,却听门外响动,一名宫女走了进来。
她朝高暧和顾孝伦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笑意,随即蹲身一福道:“太后召见,请平远侯随奴婢来。”
顾孝伦垂眼看看高暧,脸上带着几分不舍,但还是清了清嗓子道:“公主恕罪,在下先行一步了。”
高暧听到“平远侯”三字,又想起他也姓顾,便大致清楚了顾孝伦的身份,当下微微起身,点了下头:“先生请自便。”
那宫女暗暗一笑,领着顾孝伦去了。
偏厅内只剩下了高暧,她瞬间觉得整人就轻松了下来,尽管内心并不喜欢这样,但或许这种冷清孤寂的感觉早已让她习惯了。
就这样边坐边等,时候不觉已过了午,她腹中有些饿了,却又不能离去。偏厅内没有摆糕点果品,桌上的两杯茶水早喝光了,饥火却越来越盛,只好继续诵经,不去想它。
堪堪又等了大半个时辰,先前那宫女终于来告之太后召见,口气仍是冷冰冰的。
高暧顾不得那许多,只想快些离去,便起身跟着她来到寝殿。
这里的用度气魄瞧着比坤宁宫有过之而无不及,处处彰显着主人的身份尊贵,在后宫中卓然不群。
正面的朱漆雕花拱门下坠着五彩珊瑚的珠帘,里面内室的软榻上斜靠着一重人影,意态慵懒,样貌却模模糊糊瞧不清楚,手上像是正端着茶盏,轻轻刮拭着沫子。
那宫女只带她到帘外便停住了。
高暧知道这是让她在外面行礼,微一颦眉,可也没有办法,只好撩起裙摆,伏地跪拜道:“第四女高暧,封云和,叩见母后殿下。”
里面那斜靠的人影纹丝不动,似乎并未听到。
她以为是自己话音小了,便又放开些声量重复了一遍,可珠帘后仍是毫无动静。
高暧咬咬唇,只好继续又叫了几遍,但却始终没有回应。
抬眼瞧瞧,见旁边侍立的众宫女个个眼含笑意,一副忍俊不禁的样子,仿佛是在看猴戏似的,显然这是顾太后有意为之,就是要让自己难堪。
她跪伏在那里,不再叩拜,却也不敢起身,只感觉那一道道嘲讽的目光刺在背上,说不出的难受。
一炷香的工夫过去了,她早已跪得双腿酸软,其间几个宫女从帘门进进出出,送去茶水、香巾、点心,却无人传话叫她起身,她也只好就这般跪着。
又过了好一会儿,帘门后那个模糊的身影终于慢慢从软榻坐起身来,随即便听一个语带讥诮的半老声音道:“行了,行了,起来吧,跪也跪不成个样子,瞧着都叫人不舒服。”
高暧僵着腿站起身来,便有个宫女撩起珠帘,带着几分不耐的冲里面努了努嘴:“公主还愣着干什么,太后叫你呢。”
她轻吁了口气,尽力作出一副温颜,敛着步子走入里间,来到软榻前,就见那顾太后穿一件配饰升龙纹的深红色鞠衣,仪态雍容,样子并不甚老,肤质有若年轻女郎,眉目间颇含着几分韵味,可眼中那蜂刺般的锐利却让人一见便想退避三舍,不愿亲近。
顾太后双手交叠,正襟端坐,目光也灼灼的落在高暧身上,打量半晌,忽然鼻中一哼,冷笑道:“果然生得好,还真像那慕妃!”
第8章 山雨来
高暧身子一颤,“慕”正是她母亲的姓氏,可这称谓十几年来都没有人提起过了,此时猛然间听到,只觉得脑中嗡嗡的,一阵耳鸣心跳。
依稀记得母亲的闺名叫慕以真,是父皇的贵妃,但在高暧三岁时便撒手人寰。
那时节她还懵懵懂懂,而此后孤寂单调的生活让旧时的记忆变得更加模糊,以至于她对母亲的印象也仅仅止于名字和封号,其余的什么也想不起来。
可是毕竟母女连心,即使阴阳两隔也无法阻断,每每想起时便心中郁郁。
顾太后见她呆呆不语,又哼了一声,冷然道:“皇上隆恩接你回宫,身为公主却枉顾人伦礼节,竟不将哀家放在眼内,回来一日一夜了却不来拜见,只怕不差人去叫,再过十天半月世瞧不见你人呢?”

上一頁  1/57  下一頁 txt下載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