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達州生態農業挑戰與機遇

2023年10月17日

- txt下載

【摘要】建設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本趨勢,也是當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達州是我國長江流域的重要生態屏障,其農業發展模式與道路對本地區以及長江中下游流域人民的生產生活具有重要影響。在大力倡導生態文明的今天,發展生態農業已經成了達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達州發展生態農業既面臨許多挑戰,也有乘勢發展的大好機遇。
【關鍵詞】達州;生態農業;挑戰;機遇
達州作為我國的革命老區,是我國長江流域的重要生態屏障,其農業發展階段總體上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邁進的過程中,其農業發展模式與道路對本地區以及長江中下游流域人民的生產生活具有重要影響。但是,由於多山的地形、多變的氣候和無規律高強度降雨等多種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達州成為了水旱雪病蟲風雹等自然災害及泥石流、山體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多發的地區,農業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由於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農民為了取得高產而在農業生產中盲目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和農用薄膜。2004、2005、2006年達州全市每公頃化肥平均使用量分別達到640公斤、660公斤、670公斤,遠遠超過已開發國家為防止化肥對水體污染而設置的施用上限225公斤/公頃,也遠遠高於四川全省化肥平均施用量490公斤/公頃。2006年,全市農藥施用強度達32.2公斤/公頃,地膜平均施用量為15.1公斤/公頃。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已在根本上影響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急需發展現代生態農業應對日趨惡化的農業生態狀況。在大力倡導生態文明的今天,發展生態農業已經成了達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達州發展生態農業,必須正視本地區面臨的挑戰並積極應對,看準本地區擁有的機遇並充分利用,乘勢而上,促進達州農村經濟現代化及區域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
一、達州生態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農業是達州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達州農業基礎不強,農民不富裕,農村不繁榮,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比較低,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比較差,經濟商品化程度不高,農業產業技術水平總體上還是以傳統農業為主,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等運作模式還沒有占主導地位,生態農業發展障礙還比較多。
1、農村生產發展水平總體較低
不同收入水平的農戶追求的目標是有差異的。家庭收入越低,則用於食品消費的家庭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即恩格爾係數就高,這樣的家庭對於農產品數量和農業收入的重視程度就高。反之,收入總水平較高從而恩格爾係數較低的家庭對於農產品的質量和生態效益的重視程度就可能更高。主要受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的影響,達州目前還沒有形成先進的耕作方式,科學的播種、施肥和田間管理技術還沒有得到普遍的推廣,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2013年,達州農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為8001元,其生活水平基本屬於溫飽有餘而處於較低水平的小康狀態,農戶家庭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農業生產,而農業生產產生的收入普遍偏低,經濟比較效益較差,農民農業生產積極性不高,從事農業生產是很多農戶缺乏外出務工機會或者其他經營門路條件下不得已的選擇。這樣的農戶家庭對於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壓力大,其對農產品和經濟收入的數量追求強於對農產品質量和生態效益的追求,而生態農業的發展只有在能夠穩定地帶來較高經濟收入的前提下才能得到持續,這在市場經濟中供求關係和價格波動較大的情況下是較難實現的。
2、農業產業和產品結構仍不夠優化
達州在推動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農業產業和產品結構不夠優化的情況。一方面,在認識上還存在一定的誤區,農業作為基礎性產業的作用沒能有效發揮。得益於地方天然氣優勢資源開發的推動,達州的工業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許多人尤其是政府主導部門往往可能因此忽視了農業的基礎性作用,沒有看到達州在發展生態經濟農業上的巨大優勢和潛力。另一方面,農業主導產業不突出,產業和產品布局比較分散混亂,產業集聚性還不夠強,沒有形成規模化的產業優勢,產業集群發展有待提高。達州由於宏觀規劃引導不夠科學合理,組織實施力度不足,產業布局雜亂無章,產業多,品種雜,總體上尚未形成連片種植規模,很多地方缺乏拳頭產品,品牌建設滯後,沒能形成具備強大競爭優勢的產業群,這不利於生態經濟農業的整體有效推動。
3、生產組織仍不活躍
一般來說,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及企業對農戶的收入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農民參加專業合作組織的經營活動,有利於農戶減少購買農資費用,提高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和銷售成本,增強產品競爭力,提高農戶經營收入。近年來達州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得到了快速發展,農民專業化程度有了明顯提高,目前全市已有工商登記註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一千餘家,給農戶帶來了較為顯著的經濟效益。但是,總體而言,達州的農業生產組織仍然較為分散,實力不強,輻射影響和帶動能力弱,專業合作組織機構不健全,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運作不規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不到位,大部分農業生產還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農戶認可和參與產業化組織程度不高,生態農業產業化水平低,各種生產組織如專業合作社之間的縱向聯繫也不夠緊密,難以活躍生產。農戶加入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初始動機和最大動力始終是獲得較大的經濟收益。在達州農村,相當多的農戶農業生產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80%以上,屬於較為典型的純農戶,收入來源結構相對單一決定了其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對農業生產收入的依賴程度很高,而主要農產品如生豬、糧油、蔬菜、水果等受市場供求關係變動影響大,價格起伏波動大,並不總能給農戶帶來較為理想的收入。一旦農戶選擇從事生態農業生產不能獲得相對理想的收入,甚至導致其承受了較大的損失,則過去落後粗放甚至野蠻的農業生產方式有可能死灰復燃,這是市場經濟體制給生態農業發展可能帶來的最壞結果。因此,農業專業合作組織要能夠對農民產生持久的吸引力,就必須善於經營管理,對市場變化要有較強的適應力、競爭力。另一方面,生態農產品質量難以控制,質量檢測難度 高,成本大,加上一定程度的「賣難」現象,盈利風險較大,對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的生產經營也產生很大影響。而一部分農戶缺乏契約精神,短期功利意識強,只想搭便車,不想承擔買「票」費用,違約可能性高,導致農業專業合作組織收益均值不高,客觀上也不利於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
4、發展資金十分缺乏
資金問題是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瓶頸問題,達州市是後發展地區,經濟基礎相對薄弱,農業發展面臨著明顯的資金來源渠道單一分散、保障不足、利用效益不高的問題,對生態農業的發展構成了相當的阻力。一是財政投入有限。國家對發展生態農業有一定的政策補貼,但數額太少,程序複雜,起到的作用並不大,在實際操作中還會發生流失甚至挪用。二是相關的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持還比較有限。目前,各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過程中面臨困難,而只能以成員個人的名義申請小額抵押貸款,不僅利率較高且期限短。此外,由於集體土地不能抵押貸款,使金融機構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信貸支持難以實現新的突破,因而農民專業合作社普遍存在融資難、資金缺口大的問題。農村經濟水平低下,農民自有資金缺乏,且農業比較效益低下,使農民對發展生態農業的投入積極性不足。資金的匱乏嚴重製約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和向現代生態經濟農業的轉變。
5、人才隊伍素質不高生態農業是一種科技農業的生產方式,專業性的科技人才在這種生產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發展現代生態農業過程中尤其需要通過科技運用實現農業的良性發展和良好經濟效益。達州在近年來發展過程中高度重視人才的作用,先後啟動了「千名碩博進達州」等人才工程引進計劃,引入了一批專業技術性強,能發揮實際一線作用的人才。但是在農業發展過程中,人才隊伍素質不高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農業方面的現代專門性技術人才還比較匱乏。造成這種狀況的一個原因,就是農業生產的比較收益偏低,有一定知識、掌握現代科學技術能力較強的青壯年農民寧願外出務工而不是在家鄉務農,務農農民文化程度普遍較低,以初中文化程度為主,缺乏專業技術人才的科學指導。
二、達州發展生態農業的優勢和有利條件
儘管發展生態農業還有許多障礙,但如前所述,發展生態農業也是包括達州市在內我國農業發展的基本趨勢,有其客觀必然性。主動抓住發展先機,可以確立市場品牌,贏得更多市場機會,率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作為全省乃至全國農業大市,達州在發展生態農業方面仍有很大潛力。
1、社會大環境下農村環保越來越受重視近年來,「三農問題」已成為黨和國家工作的戰略重點,從2004年到201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連續11份一號文件,都與農村工作有關,其中2014年1號文件提出了強化農產品質量、完善農田水利建設管護機制、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促進生態友好型農業發展、加大生態保護建設力度等發展目標和措施要求,這些內容或直接或間接都與發展生態農業有關,意味著生態農業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國家將不斷從政策、資金、技術、服務上鼓勵和扶持生態農業發展,這是達州作為農業大市發展生態農業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機遇。
2、經濟基礎和傳統生產技術優勢目前,達州農業現代化水平逐步提高,是四川乃至全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主要農產品供求基本平衡,農產品市場價格穩定,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農業科技運用水平有所提高,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已基本越過溫飽型而向小康型過渡,農民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這些成就為加快發展生態農業奠定了經濟基礎。同時,歷史上達州農民傳統生產經驗豐富,傳統技術水平較全面,農民注重精耕細作,長期注重使用有機肥,農田水利設施具有一定基礎,普遍實行輪作、複種,這些本身就是生態農業所提倡的。
3、達州特殊的地形氣候和優越的自然環境有利於發展生態農業達州全市山地占轄區面積70.70%,丘陵占28.10%,平壩占1.20%。達州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各地區域性氣候差異大。全市熱量資源豐富,雨熱同期,全市年平均降雨量在1076至1270毫米之間,基本能滿足農業生產需要。複雜多樣的地質地貌及氣候條件雖然決定了達州在發展農業過程中難以實現規模化的機械耕種,但對多樣化的動植物生長繁育提供了良好條件。正是這種獨特的自然生態條件,孕育了豐富的特色農業資源,使達州成為了中國油橄欖、黃花、苧麻、富硒茶、香椿之鄉,眾多動植物品種都能在達州土地上生長繁育。同時,達州農業在經濟結構中占有較大比重,不少地方自然原生態保持較好,為達州生態農業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達州區位優越,是川東北咽喉和秦巴地區物資集散地,是川陝鄂渝結合部的重要交通樞紐,全市所轄七個縣、市、區已實現鐵路連通,航空、河運及高速公路均已通達,為達州農產品對外推銷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4、達州已形成了部分生態經濟農業品牌達州已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生態農業發展的典型模式和實踐基礎,已有一些基層單位獲評為生態鄉鎮、生態村,取得了一定的生態農業建設經驗,形成了一些具有推廣性和示範性的生態農業模式,如豬-沼-果生態種植模式、生態畜牧業模式、生態漁業模式等。達州具有豐富的特色農業資源,市內各地都逐步形成自己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生產基地,比較突出的特色農產品包括大竹的香椿、糯稻、苧麻,渠縣的柑桔、黃花,萬源的土豆、茶葉等,有的品種在全國都比較出名,如渠縣黃花、萬源舊院黑雞、通川區的燈影牛肉片等。在這些基礎上,全市形成了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家,省級7家,市級17家,帶動農戶2.5萬餘戶,形成了大竹玉竹麻業、天源油橄欖公司、達州利根葛業、萬源巴山雀舌、渠縣宕府王食品等特色生態農業品牌,為達州發展生態農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開闢出了良好的發展路徑,積累了一定的發展經驗。
【參考文獻】
[1]楊速炎.水危機下的「環保困局」〔EB/OL〕.全刊雜誌賞析網qkzz.net/article/07c42ec0-9f8f-444c-a85f-b0b15f54c27b.htm.
[2]熊清明.資源環境保護與達州城鄉建設[M].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3]漆雁斌等.生態農業建設的微觀行為與政策調控[M].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4]漆雁斌等.生態農業建設的微觀行為與政策調控[M].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作者:徐曉宗 劉永亮 單位:四川文理學院 四川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