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明清山東地區的運河湖泊更改以及地理形態的變化的探究

2023年10月16日

- txt下載

緒論
一、選題目的和意義
明清時期山東運河沿線分布著眾多湖泊,以濟寧為中心,分為北五湖和南四湖兩大湖群,北五湖包括安山湖、南旺湖、馬踏湖、蜀山湖和馬場湖,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陽湖、獨山湖和南陽湖。明清時期是南四湖和北五湖形成發展的重要時期,一方面,這兩大湖群的變遷對明清大運河以及當地社會經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人類對兩大湖群的開發利用也影響著這兩大湖群的發展。作為明清時期同樣重要的兩大湖群,南四湖和北五湖的命運卻大相逕庭,南四湖至今猶存,並成為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北五湖卻在清末幾乎全部被淤為平地,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因此,研究和探討歷史上這兩大湖群的變遷過程,總結人與自然環境相處的經驗教訓,對十當今南四湖的開發無疑是具有啟示和借鑑意義。
談及研究旨趣和意義,有如下兩個方面:
第一,學術意義
1、本論文試圖從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角度出發,對明清山東運河沿線湖泊的變遷及相關歷史地理問題進行全面研究。目前學界對十山東運河沿線湖泊的研究相對薄弱,因此,本論文試圖通過對兩大湖群的研究來豐富這一研究內容。
2、歷史時期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是歷史地理學研究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湖泊作為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人們的開發和利用勢必會對其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本文將通過研究歷史時期人們對山東運河沿線湖泊的開發利用,來深入探討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第二,現實意義
1、通過對兩大湖群尤其是北五湖變遷的研究,可以對如何開發南四湖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和借鑑意義。
2、南四湖作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對其歷史演變過程進行全面的研究並作為借鑑,這也符合史念海先生的歷史地理學要為世所用的觀念。
3、我國的湖泊目前有逐漸減少的趨勢,因此研究湖泊變遷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 概念闡釋、研究內容及方法............ 9-12
第一章 :明清時期北五湖的變遷............ 12-20
第一節 :明清時期安山湖的變遷 ............12-14
第二節 :明清時期南旺諸湖的變遷................ 14-17
第三節 :明清時期北五湖發展的特徵... 17-20
....................................
第四章:明清時期北五湖“圍湖墾田”問題研究
明初在運河沿線設置“水櫃”之後,雖然十分注重對十“水櫃”的保護,然}fn卻始終不能避免濱湖居民對湖田的侵占。一方面,政府不斷頒布條例禁止占種湖田以保證“水櫃”功能的正常運行,另一方面,當政府禁令有所鬆弛時,濱湖居民便會趁機“圍湖墾田”,其中也包括當地的豪佑地主,甚至官府也會為了財政收入採取放任的態度。由明至清,水櫃湖田的“禁墾”與“圍墾”的矛後始終貫穿,東運河沿線諸湖泊中,尤以北五湖的“圍湖墾田”問題最為嚴重,隨著清代運河地位的下降,政府對十北五湖的保護也逐漸
鬆弛,導致北五湖被圍墾殆盡,最終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第一節:明清時期北五湖“圍湖墾田”問題的出現及發展
明代定都北京,京師及北方戍衛的供給主要依靠江南地區,因此京杭運河在明代可謂國家的“生命線”,明政府也極其重視對十運河的保護。作為山東段運河的水源的最重要補給,沿運“水櫃”的地位自然不言喻。
明初,不僅頒布法令禁止盜決盜挖沿運湖堤,_對十占種湖田的行為也嚴格禁止。此外,明政府還修建圍湖堤堰,植柳中明湖界,並時常對湖界進行勘查,一旦發現圍湖墾田行為,便會採取退田還湖的措施,以保證“水櫃”的正常運行。如正統二年(1438年),東平州知州傅霖就對安山湖“規其二十八里,四面築堤”’3“,以“二十八里”作為安山湖“水櫃”面積的規制,並築堤保護。弘治十二年(1500年),右通政使韓鼎主持了對安山湖的踏勘:“東至馬家湖,西至舊東河,南至安山,北至運河,其十里舖在湖中界,自鋪至安山…周圍共八十里四分,置立界牌,栽植柳株。”。由此可見,明初對十“水櫃”的保護是十分重視的,並目_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儘管明初採取諸多措施來保護“水櫃”,圍墾湖田的事件還是時有發生,正德年間安山湖便“屢為鄰湖居民盜種”,3“以致“歲久填淤,民多蔓牧其中,官收租入以充賦稅。”
第二節 :個案研究——安山湖“湖田”的變遷 ...........42-47
第五章 :明清時期南四湖地區水旱災害與政府應對.......... 47-78
第一節 :明清時期南四湖地區水旱災害的時空........ 48-65
................................8
第六章 :清末微山湖地區“湖團案”研究 78-84
.........................
結語
作為明清時期山東運河沿線地位同樣重要的兩大湖群,北五湖與南四湖的發展軌跡卻截然相反,北五湖伴隨著運河的興衰也經歷了由盛轉衰的歷程,最終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南四湖卻“應運生”,到清朝時期面積不斷擴大,至今猶存,並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這兩大湖群的發展與黃河、運河息息相關,同時人類的活動也極大程度上影響著兩大湖群發展的方向。
北五湖由明至清呈現出逐漸衰亡、淤填的趨勢,其中既有湖泊自身地勢及水源含沙量高等自然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為的“圍湖墾田”,過度開發。此外,明清酒運的興衰也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北五湖的發展。明初,由十酒運的重要性及北五湖“水櫃”的功能,因此政府採取各種措施對諸湖進行保護,儘管不時有“圍湖墾田”事件的發生,北五湖的面積也得以維持。然,當政府的“禁墾”力度稍有鬆動,濱湖居民的圍墾便會加劇。當這種圍墾行為危及到“水櫃”的功能及酒運的暢通時,政府又會加以重視,再次加大禁墾的力度。這樣,北五湖就陷入了一個往復循環的境地:圍墾,危及水櫃一政府重視,禁墾一禁墾力度鬆弛,再度圍墾。安山湖在這種往復循環的情況下最早被淤平,隨後是南旺湖。當清末酒運停止時,北五湖的“水櫃”功能對清政府來說已經毫無價值,新開墾的湖田卻可以帶來豐厚的賦稅收入,此時,北五湖淤填的命運已經不可避免。
南四湖在明清時期的發展呈現出與北五湖截然不同的趨勢,一方面由十南四湖地區地勢低洼,周圍州縣的余水彙集至此,另外也和黃河、運河密切相關。黃河的不斷衝決使得南四湖湖底泥沙淤積,湖面不斷擴大,}fn明清時期運河的變遷則加劇了這一過程。明代時,先後開鑿南陽新河和伽河,使得原本位十運河東岸的昭陽湖和微山湖移到了運河西岸,這樣的結果是,當黃河衝決泛溢之時,昭陽湖和微山湖直接承受黃水,導致面積不斷擴大。運河的變遷也導致水櫃地位的變化,昭陽湖由水櫃變為水壑,獨山湖由水壑變為水櫃,微山湖成為清代最重要的水櫃。清代時為了維護微山湖水櫃的功能,修建了諸多工程來保持微山湖的高水位,這也導致微山湖湖面急劇擴大。地勢的低洼、黃河的衝決及微山湖湖泊面積的擴大,使得南四湖地區水旱災害頻發,尤其是水災.濱湖州縣中,又以濟寧、沛縣、魚台、滕縣地區所受災害最為嚴重。水災不僅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淹沒田地房屋,淹死人民,毀壞運道,還引發移民問題,對這一地區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