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淺談大眾文化與地理景觀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摘 要】文章介紹了大眾文化的有關內容,大眾文化在 中國 的情況,闡述了有關全球化的概念和觀點,最後對大眾文化影響下的地理景觀作了簡要論述。
  【關鍵詞】大眾文化 全球化 中國景觀
  
  大眾文化對人們來說都不陌生,電影、電視劇、商業廣告、流行歌曲、暢銷書等,我們的日常生活都被這些熟悉的東西所包圍。然而這些多樣的文化形式對地理景觀究竟會帶來怎樣的變化?本文在闡述大眾文化與全球化相關內容的基礎上,分析了大眾文化對地理景觀產生的影響。
  
  1 大眾文化的 歷史
  
  「大眾文化」一詞原是舶來品,是從 英文 翻譯過來的。在英文中,Mass Culture和Popular Culture都表示「大眾文化」。Mass Culture是在「大眾社會」(Mass Society)的背景下形成的。「大眾社會」是相對於傳統社會而言的 工業 社會和後工業社會,最早出現於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是傳統社會在經歷了工業化之後,社會關係、社會秩序逐漸改變而呈現的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大眾」(mass)是一個與「精英」(elite)相對的歷史性概念,特指普通的、大多數社會成員的地位、身份及其在社會關係中的位置。但與我們今天理解的「大眾」的內涵(大多數人,平民階層)和詞性(中性)不同,最早使用「大眾」一詞的人,對「大眾」滿懷著鄙夷和不屑,並「從心裡緬懷貴族式的生活與價值觀,排斥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而Popular Culture的意思側重於表述大眾文化為大多數民眾所共享,著重於流行性和普及性。
  對於這兩個概念,學者們看法不一。鑒於它們內涵的相似性,有人從傳播學的角度,認為Mass Culture和Popular Culture可以不加區分的等同。美國學者威爾遜說,在 現代 社會中,這兩個詞幾乎同義,因為今天通俗文化的傳播也幾乎全部憑藉媒體傳播。有人認為Popular Culture應該叫做通俗文化,而Mass Culture稱為大眾文化這種觀點是從歷史上對Mass Culture的貶義語境出發的,認為兩者在詞的感情色彩上始終存在區別。還有人從同樣的角度,即Mass Culture的貶義色彩,得出「今天我們所說的大眾文化,無一例外是指Popular Culture」的結論。可見,從不同的研究角度對大眾文化內涵的解釋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它們都認同了「大眾文化」的「大眾性」,即代表大多數人的喜好。
  關於大眾文化的產生,可以說,大眾社會和大眾是大眾文化誕生和存在的社會基礎,由於在大眾社會中,大眾迫切需要有一種文化來表現和滿足其需要,也要求從消費的領域進入社會文化生活,這就使以大眾為主要受眾對象的大眾文化應運而生。可見,大眾文化的產生是歷史 發展 的必然。物質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就會越來越看重精神上的追求,而以往針對少數精英分子的文化又不是大眾能享有的,這時,一種具有通俗性、娛樂性、消費性的可以滿足人們各方面慾望的文化出現,就理所當然的攫取了大眾們的眼光,成為他們與清高的精英文化相對抗的武器。
  關於大眾文化,還有一個概念不能不提,那就是「後現代」。大眾文化的有一種定義便與後現代有關,即大眾文化是「在後現代消弭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差異之後形成的當代文化形式」。按這種定義,大眾文化應該出現在後現代之後。「後現代主義的起源應該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那時西方有些國家已經完成了工業化,步入後工業化社會。後現代主義是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後工業化社會的背景下出現的。「該理論體系的主要思想依據是現代主義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認識世界的新需要,其理論已經過時,尤其表現在對現代建築與 藝術 作品的批判上。從廣義上講,後現代主義是一種對西方現代化的一種大反思、大批判,一種對現代化的否定行為,並且表現為對整個資本主義現代世界體系的批判」。在網上和報紙上,經常能看到有關「行為藝術展」、「黑色幽默」的內容,還有《大話西遊》《水煮三國》等電影書籍的泛濫,這都是後現代主義的表現形式。中國現在仍處在由前工業化社會向工業化社會轉型的階段,但為什麼後現代在我國卻那麼有市場?事實上,我國目前總體上的確還沒達到現代化,但由於各地的發展不平衡, 經濟 發展在東中西成梯形結構,有的地方(如上海)已基本實現工業化,有的地方(中部地區)正處在工業化階段,還有的地區(西部邊疆)仍停留在前工業化階段。這就使得後現代主義在我國的發達地區有了滋生的土壤,並通過媒體向全國範圍內擴散,使得大眾文化在我國的傳播成為現實。
  
  2 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詞最早是由一個名叫泰奧多爾·萊維(Theodre Levitt)的學者於1985年提出的。他在《哈佛商報》上的一篇題為「談市場的全球化」一文中,用全球化這個詞來形容此前20年間國際經濟發生的巨大變化。雖然全球化的提法只是近幾十年間的事,但全球化過程卻早已存在了。有人認為經濟全球化從十九世紀便開始了,甚至有人認為最早的全球化在9000~11000年前就開始了。
  如同大眾文化,關於全球化的概念,也沒有一個定論。吉登斯指出,全球化可以被定義為「世界範圍內的社會關係的強化,這種關係以這樣一種方式將彼此相距遙遠的地域連接起來,即此地所發生的事件可能是由許多英里以外的異地而引起,反之亦然」。阿爾布勞(Albrow)指出,全球化主要是指「所有那些世界各民族融合成一個單一社會、全球社會的變化過程」。現在對全球化提的最多的是經濟學家,他們從自己的研究領域給全球化下定義,未免難以反映全球化的全貌。全球化應該包括經濟、科技、信息、文化等許多方面,但從全球化的實際進程來看,全球化的主體是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同時會給 政治 、文化和意識形態帶來全方位的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迄今為止的全球化理論,對全球化本身的理解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遍主義的理解,一種是特殊主義的理解。前者又可稱為普遍化的全球文化的理解,認為全球化作為人類現代化社會運動的必然趨勢和結果,從文化上看,必然是以某一既定的社會理念或價值觀系統為前提的單極化、同質化或一元化普遍主義。後者則認為,由於文明類型的多樣性和文化傳統的多元化,全球化即使可能成為人類現代化社會運動的必然趨勢,也只能表現在現代經濟生活的顯性層面,而不可能深化為世界政治和文化的趨同或一體化,這種理解更多的固執於文化的獨特性或異質性,過度強調不同文化或文化傳統之間的「文明衝突」。
  普遍主義者可能會把全球化等同於「美國化」。二戰以後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美國在經濟、軍事上的優勢無人能比。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美國的商品銷往世界各地,美國文化和美國價值觀也通過傳媒影響著世界。我們能感受到的全球化確實大都是美國化的東西。但是,並不能就這麼簡單的把全球化等同於美國化。美國當代馬克思主義 哲學 家詹姆遜(Fredric Jameson)認為,全球化是一個雙重過程:普遍性的特殊化,特殊性的普遍化。一方面,全球化的過程,是一個普遍化的過程,即同質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某些全球標準化的東西取代了國家間的差異和特殊性,實現全球的同質化。另一方面,各個民族、國家又努力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和民族性,並將全球性的標準融入民族性之中。可見,全球化既不是絕對的全球標準化,也不是絕對的異質性。詹姆遜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認為,只有用辨證的觀點來全面分析,才能解釋全球化理論中的許多複雜問題。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