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改變教學方式、促進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2023年10月01日

- txt下載

改變教學方式、促進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海口市龍峰實驗小學 李彬彬
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改變陳舊的單一的接受式學習模式,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新型學習模式。這一理念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受、所理解。過去課堂中那種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式的學習減少了,而以學生為主、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教學行為,正如潮水般湧現出來,這是讓人十分欣喜的。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還有不少教師由於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學改革的步伐遲遲不前。因此,如何探索出一條適應變革的教學方式?怎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益?怎樣在課堂教學中解決急難、認明方向、提出優化途徑、提供最優化方案呢?這就要我們教師在課堂實踐教學中尋找出一種在現代教育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與學的方式,以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創造性地學習,達到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等能力的目的。
一、以境促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大教育家孔子在2000年前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強調了「好之」和「樂之」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一個人對某種事物有興趣(樂之),他就會隨時隨地,千方百計去了解它,這就是求知慾。求知慾會成為一種推動力,激發人的主動思維能力,調動人的智力因素,提高學習效率。由於小學生具有好動、好奇、有意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等特點,往往影響課堂教學效果。而學生的數學學習應該也是一個主動探索的過程。因此,在課堂上,教師都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心理特點,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創設一個鼓勵學生去主動探索的問題情境。要善於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有意創設一些問題情境,製造學生新知與舊知之間的矛盾衝突,激發學生求知慾望,引導學生滿懷激情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從而促進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習知識,形成技能。如教學「正比例應用題」時,我用一根已知長度的長竿,立於地上量出影長,同時量出校園內一棵大樹的影長,然後要求學生根據剛才的三個數據求出樹高。學生覺得不可思議,於是急於要知道計算的依據。這節課就在學生的急切求知中開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又如在教學「圓的初步認識」時,對於圓是軸對稱圖形這部分知識,我是這樣教學的。拿出一個剪好的紙圓,問:「誰能用我們這節課上學的知識,很快找到圓的圓心。」學生仔細觀察、思考後,其中一個學生站起來邊講邊演示,他把這個紙圓對摺了兩次,指著兩條摺痕的交點自豪地說:「這就是圓心!」在這位同學的啟發下,又有一位同學用更簡便的方法找到了圓心。這樣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深刻、記憶牢固。教師還可以結合教材特點,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精心設計科學合理的數學活動,創設生活中的教學情境,如採用歡快的遊戲、動態的圖片、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激烈的比賽等,讓學生積極投身到主動探究的數學活動中去,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發展。
二、以導促思,培養學生多向思維。
英國科學家培根曾說過:「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提問則是孩子求知慾發達的標誌」。這就明確告訴我們,學會提出問題是任何創造發明的源泉。思維總是由問題引起的,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善於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逐步引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大膽質疑、解疑、推陳出新,促使他們把在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和不同的見解提出來,學會「問」,這樣才有利於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他們多向思維。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計算」時,先出示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教師提出:「你認識哪些圖形?了解這些圖形的哪些知識?」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馬上積極動腦思考,教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和談不同看法。有的學生說:「計算長方形面積,可以連一根對角線把它分成兩個三角形,利用三角形面積計算可得出。」;有的說:「這個方法也可利用於矩形和平行四邊形」;還有的問:「兩個長方形的周長一樣,面積也一樣嗎?」學生立即活躍起來,紛紛舉例說明自己的觀點,並展開爭論。通過爭論,進一步鞏固了對公式的理解和記憶,而且更重要的通過實例明確了長度和面積的區別。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