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小嬰兒吃完母乳後,就開始吃手,這是沒有吃飽嗎?

2023年09月06日

- txt下載

專業回答



可憐天下父母心:寶寶出生後,媽媽最關心的就是小嬰兒有沒有吃飽,沒吃飽是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的,體重增長慢。

寶寶吃完母乳後,就開始吃手,但是寶寶吃手並不代表著就沒有吃飽,
首先要了解清楚:寶寶到底為什麼會吃手呢?
其實,寶寶吃手的原因主要在於生理需要和心理需求兩個方面。不會說話的寶寶,會將吃手這個行為暫時代替語言功能,去傳達他們的喜怒哀樂。
具體來說,寶寶在各個成長階段出現的吃手行為,正是代表了他們不同時期的身體發育需要。那麼,一起來看看寶寶通過吃手會發出哪些成長信號吧!
1. 寶寶自帶的吮吸能力」
寶寶剛出生時,媽媽都會把初乳喂給寶寶。當寶寶的嘴巴碰到乳頭便會立即做出「吮吸反射」。其實,寶寶出生後會吸吮碰到唇周圍的任何物體,這是一種生命性質的反射行為。
所以,不僅是在吃奶時會主動吮吸媽媽的乳頭,當寶寶感到飢餓時,無論嘴巴碰到什麼物品他們都會自然地做出吮吸動作,隨著年齡增長,還會吃手、咬玩具、啃衣服等等。
2. 手指是寶寶最愛的玩具
在寶寶成長的初期階段,手指是他們最容易得到的「玩具」,也是最容易放進嘴裡的「東西」。細心的家長會發現,1-2個月的寶寶剛開始會把拳頭直接放進嘴裡啃,過段時間他們就改為吮吸單個手指。在父母眼裡,把手放在嘴裡再容易不過,可是對寶寶來說卻是一個偉大的壯舉。
這一動作需要4種反射行為協調配合才能完成:手臂彎曲→放鬆運動→肌群伸出手指→搜尋並將手伸至嘴巴中→開始吮吸。
所以這個階段的寶寶吃手,實際上是在鍛鍊自己的手、眼、嘴協調能力,也從側面說明了他們在一點點長大。
3. 是寶寶的飢餓提示
當寶寶沒吃飽時會用吃手的行為告訴父母——「我要吃東西」。不論是母乳喂養還是奶粉喂養,如果寶寶的喂奶量不足,喂養時間不確定或長短不一,寶寶就會以吃手這個行為來抑制飢餓感,同時向父母傳達「飢餓信號」。
4. 可能寶寶發育了--長牙
寶寶一般都是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長牙過程中會伴隨著一定程度的不適和疼痛,所以寶寶牙齒不舒服時會頻繁吃手,會用手去摸一摸、戳一戳自己的牙齦,以此來緩解長牙齒帶來的癢和痛。由上述幾個原因可知,寶寶吃手是在不斷地發出信號,想要告訴爸爸媽媽他們正在健健康康的長身體。
所以,父母不必過分擔憂寶寶吃手,要時刻關注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及時接收「成長信號」就可以了。
5、跟心理需求密切相關。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嬰兒出生後第一年稱為「口欲期」,他認為一歲以內的嬰兒獲得各種慾望滿足的主要途徑是口部,這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
當寶寶得不到吮吸需求的滿足,以及缺少爸爸媽媽的陪伴時,會隨之產生一些負面的心理影響,例如暴躁、消沉、缺乏安全感等。如果寶寶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父母的關注,同時缺乏情感交流和肌膚接觸,就會令他們產生一種不安全感。
又或是在他們處於飢餓、孤獨、焦慮不安和身體疼痛時,若無人給予安慰,「吃手」和「哭鬧」就會成為他們自我安慰的主要方式。

父母該如何看待寶寶吃手這個習慣呢?


正常來說,寶寶在1歲之前的吃手行為都屬正常範圍,隨著身體的不斷發育和家庭的溫暖呵護,這個行為會逐漸消失。但是如果寶寶在2-3歲甚至更大年齡依然長時間的吃手,那爸爸媽媽就需要著重關注他們的心理問題了。
目前對於寶寶吃手的問題,有的父母會選擇在寶寶的手上抹黃連、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此去阻止孩子吃手;另一方面是對大齡寶寶吃手這個習慣的漠不關心和放任自流。
這兩種方式都會對寶寶身心造成極大影響。
所以,爸爸媽媽要謹記「科學干預寶寶吃手」的大原則,在寶寶成長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方法干預措施。
1. 不要強行干預
寶寶吃手3個月及以下的寶寶吃手,父母不要過多干預。這個階段如果強行制止寶寶吃手,只會讓寶寶產生挫敗感和逆反心理,從而影響他們的心理發育,成長後期可能會變得不自信、膽小、多疑。
2. 合理使用安撫奶嘴
3-6個月的寶寶吃手時,家長可以用安撫奶嘴或其他替代物來滿足他們的吮吸慾望。同時要注意寶寶身邊是否有「危險物品」,比如扣子、花生這類小東西,要嚴防被寶寶吃進嘴裡,發生危險。
3. 及時清潔減少細菌
可能很多家長會擔心手不幹凈,或者把手吃的變形以及影響牙齒髮育等,1 歲以內的寶寶這些都不用過於擔心。這時候只要注意衛生,避免接觸外界病菌就可以了。」所以,爸爸媽媽要給寶寶勤剪指甲,讓他們的小手、嘴巴時刻保持乾爽清潔,避免因為寶寶吃手而引發其他疾病。
4. 格外關注「超齡寶寶」
如果寶寶到了3-4歲依然頻繁的吃手,那麼家長就需要格外注意了。寶寶長時間的吃手指會引起手指骨骼變形、感染細菌以及牙齒髮育等問題,嚴重時可能會導致牙齒外突,咬合不正,從而影響寶寶的面部發育。
其次,爸爸媽媽還要關注這類寶寶的心理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儘可能地豐富孩子的娛樂活動,鼓勵他們多用雙手去探索新鮮事物,讓注意力完全從「吃手」這件事上脫離出來。
5. 塑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很多寶寶愛吃手往往是因為缺乏安全感以及家長陪伴。所以,父母需要多多參與寶寶的成長,時刻注意寶寶的情緒變化,給他們帶來更多關懷和溫暖,滿足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需要。
溫馨和諧的親子關係和成長環境,對於寶寶心理發育和成長是必不可少的。幾乎每個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吃手手」的一段時間。
爸爸媽媽應當多一些耐心和理解,給寶寶多一些鼓勵與引導,不要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去制止寶寶吃手,否則不僅無法幫他們改掉吃手的習慣,還會讓寶寶產生一系列情緒問題。

歡迎關注@孕享時光,更多孕媽育兒經驗與你一起分享哦!

其他回答1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剛開始很難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尤其是對於母乳喂養的寶寶,根本無法知道寶寶的吃奶量是多少,特別是寶寶剛吃完奶就吃手,這會讓爸爸媽媽懷疑寶寶是不是還沒吃飽呀?所以,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是新手爸媽亟需掌握的一個技能。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


1、觀察乳房
有母乳喂養經驗的媽媽應該知道,沒有及時給寶寶喂奶,乳房就會特別脹,並且摸起來硬硬的還有點痛,有時還會漏奶,但是喂完奶後乳房會變軟,摸起來沒有疼痛感,這說明寶寶已經喝掉了媽媽分泌的乳汁。
2、觀察寶寶吸吮力度和吞咽聲
剛開始,吃奶的時候常常急速有力的吸吮,3-5分鐘後會吸到大部分乳汁,繼而吸吮力會變小,等到寶寶吃飽的時候,會自動鬆開乳頭。
此外,寶寶在吸吮乳汁的時候會聽到連續的吞咽聲,有時還會看到寶寶嘴角會溢出乳汁,這說明媽媽的奶水充足,足夠寶寶吃飽。
3、寶寶吃完奶後有無滿足神情
寶寶吃完奶後,臉上神情非常滿足,而且昏昏欲睡,說明寶寶吃飽了就吃奶後,寶寶還是哭或者吃奶頭不放或者睡不了一會就醒了,奶量不足。
4、觀察寶寶的尿量
從大小便次數上判斷,寶寶每天排尿8-9次,大便4-5次,且大便呈金黃色稠便。這些都可以說明奶量足夠了,如果尿量不多,每天少於6次,大便少,呈綠稀便,則說明奶量不足。
5 、從體重上增減上判斷
寶寶出生10天後,每天體重增長18-30個月周月125,6個月內寶寶每月增長600克以上,說明母乳充足能滿足寶寶生長需要。
再說,寶寶吃完奶後就吃手,很多時候是寶寶的一種本能,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學會吸吮手指了,出生後,也延續了這種習慣,吃完奶後閒來無事就吃手,這樣還可以打發時間。
所以,爸爸媽媽不要太過擔心,也不要去阻止寶寶吃手,如果寶寶經常吃手,爸爸媽媽只要把寶寶的手清洗乾淨就好了,這樣寶寶的手也不會太髒,同時也不會吃進去很多細菌。
曾經的理科女文青,現在是兩個男孩的媽媽,堅持一手寫作,一手生活,專注孕嬰育兒知識分享,歡迎大家關注@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謝謝!

其他回答2


您好,我是「京媽說」,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寶寶出生後,爸爸媽媽們會發現真是幾天就一個樣兒,幾乎每天都有小變化,經常解鎖新技能,比如 「寶寶吃手」 這事兒,突然從某天起,發現寶寶會吃吃手了,然後就可能不停的吃手,把小手放到嘴裡,吃的吧唧吧唧響,還流好多口水。


小嬰兒吃完母乳後,就開始吃手,這是沒有吃飽嗎?


不少媽媽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給寶寶喂母乳後,寶寶吃完奶後仍然會吃手。這樣的表現,就會讓媽媽很糾結:寶寶是不是沒吃飽?
其實,這樣的表現,可能是寶寶沒有吃飽,也可能是其他情況。

情況1、可能是寶寶沒有吃飽
有這樣的可能,那就是在寶寶吃完奶後,依然有吃手的動作可能是寶寶沒有吃飽。
那媽媽就要會判斷「寶寶到底吃沒吃飽」,可以看下面幾個表現:
① 寶寶變得懶洋洋臉上有滿足的表情,這往往說明寶寶已經吃飽了,媽媽就不要再給寶寶喂奶了,防止過度喂養 ;
② 抗拒媽媽的RT,比如主動吐出RT,而且把頭扭向一邊,或是主動推開媽媽RF,這樣的表現也說明寶寶吃飽了;
③ 用 「覓食反射」 判斷,月份較小的寶寶覓食反射依然存在,媽媽可以用手指輕輕點寶寶嘴角兩側,看寶寶是否出現左右尋找的動作,如果寶寶吃飽了,覓食反射一般就不會出現了;如果寶寶會仍然不停尋找媽媽RT,就可能是沒吃飽,可以再給寶寶喂點;
④ 寶寶頻繁醒來,如果寶寶在吃完奶後,特別是夜裡,不能安睡3個小時以上,也往往說明寶寶還沒有吃飽,媽媽要懂這個寶寶 「沒吃飽」 的信號,再給寶寶喂奶的時候可以適當多喂點。


情況2、寶寶的吸吮反射
寶寶在吃奶後,出現吃手的表現,也可能是吸吮反射。
「吸吮反射」 是寶寶最早的幾種神經反射中的一種,顧名思義,就是寶寶天生會吸吮,特別是將媽媽的RT放到寶寶嘴邊時,寶寶會本能性的出現 吸吮反應。
但是「吸吮反應」 表現為吸吮,不僅會吃母乳時的吸吮,也可能是吃自己的小手,做出吸吮的動作,所以即使吃母乳的寶寶吃飽了,也可能會把小手放在嘴巴里吸吮,這也是寶寶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 。


情況3、寶寶處於口欲期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對外界事物的探知慾望也會越來越強,但寶寶最先開始的探知,就是通過嘴巴來完成的。
也就是寶寶會經常把周圍物體放在小嘴裡去啃咬、去吸吮,感知物體的軟硬、味道、質地等,還經常會把自己的小手和小腳放進嘴裡,如果媽媽發現寶寶已經有了這樣的表現,那就說明寶寶進入「口欲期」了。
所以,寶寶即使在吃完母乳後,繼續吃小手,不一定是沒吃飽,可能就是口欲期的一種表現。

京媽提醒:處於口欲期的寶寶,經常吃手、吃被子一角、吃衣服、吃玩具……那家長就要很注意清潔衛生工作了,經常給寶寶洗手洗澡,勤換衣服和被褥,玩具定期消毒等,避免寶寶在啃咬東西的時候,把細菌吃進嘴巴里。



情況4、寶寶可能是長牙
一般來講,寶寶在4-6個月時會開始萌牙,在寶寶長牙期的階段,由於牙齒要冒出來,牙齦內部的壓力過大,可能會出現牙齦發癢、腫脹、疼痛的情況。
這時聰明的寶寶,往往把自己的小手放在嘴裡啃咬和吸吮,藉此來釋放牙齦的壓力、緩解癢痛,轉移長牙痛的注意力等。

京媽提醒:
① 判斷寶寶是否長牙,家長可以看下寶寶牙齦上有沒有小白點、紅腫的表現,如果有就可能是在長牙了;
② 家長要通過正確的方法幫助寶寶緩解長牙痛,比如經常用冰鎮過的乾淨紗布幫助寶寶按摩牙齦,給寶寶帶咬膠的玩具玩;
③ 做好寶寶口腔及嘴周的清潔護理,比如勤幫寶寶擦口水,定期消毒咬膠玩具等。



寶寶長期吃手,這些「小細節」家長要注意


1、寶寶 「吃手現象」 較嚴重時 ,要適當制止。
寶寶如果長時間、頻繁吸吮自己小手,很容易造成手部骨骼發育畸形,因此媽媽若是發現寶寶 「啃手現象」 比較嚴重時 ,要加以制止,但是方法要正確,比如轉移注意力,來讓寶寶忘記 「吃手」 這件事兒。
① 多陪寶寶玩耍,比如給寶寶講故事、唱歌等,來分散寶寶注意力,也可以拉著寶寶的小手玩遊戲,這樣都可以減少寶寶吃手;
② 給寶寶玩能夠抓住的玩具等,占著寶寶的手,那寶寶手裡抓著物體,自然就會減少吃手,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給寶寶抓握太小的東西,以防止寶寶誤食造成危險,也要避免在寶寶周圍放置容易產生危險的物品。


2、一定要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和嘴周的清潔工作。
比如寶寶是因為長牙而出現的吸吮手指加重,那媽媽除了給寶寶玩咬膠玩具,解放寶寶小手外,也要注意口腔衛生,每天用一次性清潔棉刷蘸著溫水,幫寶寶清洗牙齦,也有助緩解寶寶牙齦紅腫不適、疼痛。
另外,寶寶吃手時,可能會有口水順著嘴角流出來,那家長也要注意給寶寶勤擦口水,勤用溫水清洗等,避免寶寶出現口水疹。
3、處於口欲期的寶寶,自己玩耍、探索世界,家長不必太多干預。
如果寶寶只是是處於口欲期,吃手只是一種探索世界的方式,那就不建議家長過多的干預了。但是清潔衛生不能忽略,過分吃手的情況也不能大意。
【寫在最後】
前面總結的就是寶寶吃完母乳後,仍然吃手的幾種可能,不一定是沒吃飽,還可能是吸吮反射,寶寶處於口欲期、萌牙期,而家長能做的就是要正確的區分判斷,並且做好正確的護理和引導,陪伴寶寶健康的成長!
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到您,也祝寶寶健康成長!


京媽說:醫學專業、營養師媽媽,分享實用、接地氣的孕產育兒知識,幫助您靠譜孕育,歡迎點贊、關注和轉發。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